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粉煤灰资源化的矿井防灭火成套技术及装备
西安科技大学自 2006 年开始对基于粉煤灰资源化的矿井防灭火成套技术及装备进行研究。该技术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鉴定,认项目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于 2012 年 9 月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二等奖,该项目申请专利 6 项。该技术有效预防治煤自然发火事故,提高矿井防灭火能力。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扩成井”快速钻井法凿井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
“一扩成井”新工艺,减少了扩孔次数, 实现了井筒施工“打井不下井” 。提高了 钻井速度;创造性研发出T型自扩孔式钻头 结构,解决了钻头和中心管结构在大推拉 力和大扭矩作用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等难 题;首创了离心铸造“双金属”楔齿滚刀刀 壳结构,研制出新型刀具使其平均使用寿 命提高了30%以上。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复杂装备可靠性优化设计新理论新方法及应用
本课题以我国自主研制的XXX为应用对象,紧紧围绕国家国防建设和重大工程中对复杂装备可靠性优化设计共性技术的迫切需求以及学科发展前沿,从复杂装备的设计阶段出发,针对我国在新型军事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制阶段暴露出的可靠性关键问题,将“全寿命可靠性优化设计”这一新理念和新思想贯穿于复杂装备的设计框架和设计过程中,建立了一系列的复杂装备可靠性优化设计新理论和新方法。课题的研究成果被应用在XX的研制过程中,解决了XX余度设计缺陷、XX起降系统关键组件裂纹等若干影响国产XX可靠性与安全的关键问题,建立了国产XX的多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核电机器人关键技术与智能装备研发及应用
本成果针对不同核电环境内的任务,设计研发了个性化的专用机器人系统,解决核反应堆顶盖上螺栓拉伸量的实时测量、蒸汽发生器内一次侧堵板的自动安装及高放射性核废物的体积最小化回收等多种任务,解放危险环境中的操作人员,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为保证核电站正常、安全地运作,可利用机器人取代操作人员定期对核设施内部的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以避免设备故障、老化等现象出现。针对不同核电环境内的任务,设计研发了个性化的专用机器人系统,解决核反应堆顶盖上螺栓拉伸量的实时测量、蒸汽发生器内一次侧堵板的自动安装及高放射性核废物的体积最小化回收等多种任务,解放危险环境中的操作人员,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成果一:整体螺栓拉伸机拉伸量自动测量装置实现了对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主螺栓拉伸量及残余拉伸量的远程自动测量,降低了人员所受辐射剂量,提高了系统整体工作效率。 成果二:蒸汽发生器一次侧堵板操作机器人完成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一次侧堵板的安装、紧固、自动充气密封和拆除,利用定位装置可360°旋转的螺栓紧固机械手、力矩反馈传感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智能定位、自动路径规划、螺栓拧紧力矩的自判断、气压密封和过程监控。 成果三:建立了首套核反应堆探测器组件自主回收作业机器人系统,并进行了误差建模、系统标定、精度测试与实验验证,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主要性能指标包括重复定位精度、视觉定位精度、具备轨迹跟踪、视觉伺服控制、力感知、目标精确测量功能。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7
微弱扰动改善富营养化水体品质技术及智能化装备
项目简介 面向水环境保护领域,产品主要用于湖泊、水库、城市景观水面富营养化治理。利 用水体动力学原理,给与水体微弱扰动,可打破气膜和液膜间的阻隔,将溶氧输送到水 体深处,促进微生物对水体中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消耗,实现微生物、浮游 生物、鱼虾等动物的自然平衡,达到水质稳定或改善的目的。本项目产品的最大特点是124 能耗低,约为 3w/亩,可以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很方便的安装到电力无法供 应的水面中。通过基于 FCS 的嵌入式控制系统技术,对包括水体溶氧、pH、温度、气压
江苏大学 2021-04-14
浸没相转化法制备PVDF中空纤维超/微膜技术及装备
本项目通过合理的膜液配方与纺丝工艺设计,制备出完整无缺陷的非对称性PVDF中空纤维膜,这种膜结构没有大孔生长,因此表现出高度的完整性、微观结构的圴匀性、具有高开孔率的膜表面分离层、可靠的机械性能和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得到的中空纤维膜具有完整非对称多孔结构,膜孔从皮层到支撑层逐步增大,而且呈互穿的胞腔状或网络状。膜通量提高了30~50%,且具有耐污染和易清洗的突出优势;由于彻底消除了支撑层中的大孔,膜丝的拉伸强度从2.5 MPa提高到4.5MPa。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绿色高效稀土基催化燃烧催化剂及高端催化燃烧装备
本团队经过近十年的研发,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高效、廉价稀土基催化剂,可以替代贵金属催化剂(国内外),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也符合“中国制造2025”稀土资源高端产业战略布局。构建了稀土(Ce,La)为基材的催化剂新体系,形成二元、三元固溶体及钙钛矿/固溶体,充分发挥稀土材料的催化功能。建立基于微结构调控的制备新工艺,超声波络合浸渍法/固相自燃法,促进多孔骨架结构层形成和纳米颗粒生长及良好分散。目前已形成面向行业的稀土基催化剂系列近十个型号催化剂,如M-C型、M-C-C型、L-M-C型、L-M-C型等。 催化剂达到催化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702013)。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高湿污泥移动床高温裂解制富氢燃气技术及装备
针对高含水污泥(特别是危废)预处理成本高、二次污染严重等难题,开发了高湿污泥移动床高温裂解制富氢燃气技术和装备。采用生物质微米云燃烧提供外热源,对高湿污泥进行一体化裂解气化,巧妙利用高湿污泥的水分作为气化剂和氢源,并使得重金属玻璃化固溶于固体残渣中,减少二次污染。建成了示范,处理量为200~300kg/h,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技术指标 污泥处置所得燃气中H2含量可达55%,热值在10 MJ/Nm3左右,投资回报2年。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粮食收储加工过程中真菌毒素在线消减技术及装备
本成果以最易受真菌毒素侵袭的大宗粮食品种为原料,以粮食在收储加工等过程为时机,研发以在线方式消减真菌毒素的系统技术体系和工业应用的成套工程装备,实现粮食资源利用最大化,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 成果的技术指标、创新性与先进性 真菌毒素污染粮食刷光结果表明,超标 3 倍以内的试验原料的真菌毒素消减了 70%~80%;超标 3~5 倍以内的试验原料的真菌毒素消减了 80%以上。臭氧脱毒结果表明,120 min 内超标 3 倍以内的试验原料的真菌毒素消减了75%以上。
江南大学 2021-04-13
稻米糊粉(白糠)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集成
稻米糊粉是大米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副产物,主要包含稻米糊粉层和亚稻米糊粉层,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其营养素含量是精白米的数倍到几十倍不等,是十分优良的食品原料及配料。稳定化加工后价格 0.6-1 万元/吨,开发成产品则利润更高,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但稻米糊粉层中的脂肪酶和过氧化物酶在碾米过程中极易激活,产生脂肪酸败现象,这是限制其商业化应用的主要因素。绝大多数富含糊粉层的米糠未被有效分离,与米糠一起以 0.2 万元/吨左右的低价出售用作饲料,未充分发挥其附加值,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本项目针对传统稳定化方法处理稻米糊粉层得到产品货架期短、食味品质差、成本高等缺点,通过差异化分级、梯度瞬时灭酶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成功解决了稻米糊粉的稳定化问题,并成功挖掘其高值化商业卖点,将其作为功能性配料开发了代餐食品、固体饮料、烘焙以及面制品等系列产品。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稻米附加值,促进大米加工企业创利增收,延伸稻米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 
江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414 4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