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应用于监控视频隐私保护的压缩域失真漂移补偿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监控视频隐私保护的失真漂移补偿方 法,包括:I 帧补偿块定位,以判定出 I 帧中哪些块是需要进行补偿的 块,P 帧定补偿块定位,以判定出 P 帧中哪些块是需要进行补偿的块, 获取像素域补偿信号和压缩域补偿信号,对其进行熵编码并使之作为 补偿块的残差数据,以使得非隐私区域画面清晰无失真。本发明能够 保证去除失真的同时不改变 I 帧块帧内预测模式和 P 帧块运动向量, 无需对视频重新编码,就可以去除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指令域分析的数控机床工作过程 CPS 建模方法
本发明公开来一种基于指令域分析的数控机床工作过程的 CPS 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数控机床执行工作任务前,确定事前 工作任务数据和事前制造资源数据;(2)采集数控机床工作过程中的内 部电控数据和外部传感器数据,得到数控机床运行状态数据、事中工 作任务数据以及事中制造资源数据;(3)将制造资源、工作任务作为输 入,数控机床运行状态作为输出,在赛博空间建立相关映射关系,以 该映射关系作为数控机床工作过程的 CPS 模型,实现对数控机床工作 过程的 CPS 建模。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制造资源数据和工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缺陷磁泄漏域反向场的漏磁检测方法与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真空泄漏原理的漏磁检测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为①将待检测导磁构件磁化;②在上述被磁化的导磁构件外围,剔除已有背景磁场,形成磁真空区域;③采用磁敏元件布置于磁真空区域,拾取无磁压缩效应的缺陷漏磁场并转化为电压信号,如果电压信号中存在突变,则说明待检测导磁构件中存在缺陷,否则无缺陷。装置采用穿过式线圈对被检测导磁构件实施局部磁化,以便激发出该磁化区域内导磁构件上缺陷的漏磁场;在其内腔布置永磁体对,产生反向磁场与原背景磁场叠加抵消,形成磁真空区域以供缺陷的漏磁场泄漏扩散进来,同时消除由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苏州市职业大学
苏州市职业大学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11年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自1981年成立以来,秉承“勤、勇、忠、信”的校训,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成为区域品牌院校。学校以确立“一个目标定位”、把握“两个基本立足点”和实现“三个全面提升”为总体思路,立足成就学生、立足成就教师,全面提升内涵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创新发展活力、全面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全力建设一所立足苏州、面向江苏、辐射全国,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 学校现有石湖、干将路、潭山和吏舍弄四个校区,占地面积1262亩,校舍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49.11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3亿元。设有12个学院(部),开设了涵盖理工、文史、艺术、师范、体育等科类共64个专业,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2973名。专任教师776名,其中正高职称60名,副高以上职称34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4.07%,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3.20%;有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3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0人,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3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重点和社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构建打造人才培养特色。有教育部重点专业和教改试点专业3个,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3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9个, 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A类项目1个。省级优秀/精品课程8门次,省级优秀课程群1个,“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12部,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9部,省重点教材7部,教师主参编各类教材300余部。学校建有集教学、培训、服务于一体的校内综合实训基地282个,其中教育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与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著名企业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建有319个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致力科研创新突破,坚持科技创新与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紧密结合,坚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协调推进。建有2个省级工程中心、3个省级研究所(基地),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平台)、25个校级重点实验室(研究所)。近五年来,获国家、省、市科研项目346项,其中承担或合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个、省部级项目24个;获省市两级科研成果奖101项,其中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两项;授权发明专利192项,知识产权数连续多年位列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学校在多个领域为地方经济建设、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并承担课题研究,为苏州古城墙恢复重建、山塘文化保护、刺绣传承与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围绕地方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积极引进境外优质资源,先后与加拿大乔治布朗学院、新西兰国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澳大利亚坎根学院、德国北黑森州职业技术学院、英国博尔顿大学、新加坡沙顿商学院、日本金成学院等国外高校在共建专业、课程合作、教师交流、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等方面开展了有效合作。在校长期外教10名,其中1人获得国家友谊奖,3人获得省市级荣誉。 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首批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模范教工之家、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苏州市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先进学校等称号。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是首批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苏州市职业大学 2021-02-01
扬州市职业大学
淮左名都,明月湖畔,德馨满园,匠心铸校。 扬州市职业大学坐落于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可溯源至1906年创办的晚清新式学堂,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先后与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扬州教育学院、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等17所学校和1个研究所合并办学,是市属唯一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多人,成人业余和开放教育在校生11,000多人,设有22个教学单位,21个党政群团部门,5个教学辅助单位。学校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校训,全面实施“党建引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四大战略,着力推进“立德树人、管理改革、基础保障、开放提升”四项工程,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学校环境优美、办学条件完善。总占地1,1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高达45%,被誉为“公园式大学”。现有实验实训室317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1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66万册,电子图书240万册(本地镜像96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4800多种。智慧校园集教学资源库系统、远程教育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OA办公系统、校内生活App平台等于一体。 学校专业众多、学科门类齐全。开设有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生物与化工、轻工纺织、食品药品与粮食、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新闻传播、教育与体育、公共管理与服务17个大类,68个专业。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群6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7个;国家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出版教材、编写讲义353部(种),其中国家规划教材13部,省级精品教材12部,省重点教材13本;荣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38个;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各类知识竞赛、职业技能竞赛获奖432项。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9%以上。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200多人,专任教师近1000人,其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78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25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5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人,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5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占85%以上。 学校坚持“科技兴校”,科研服务能力强劲。建设有省级工程研发中心4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个,市级工程研发中心8个;建成扬州市智能制造先进技术示范中心、石柱山康养城附属医院、省服装设计与贸易产业链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省国土资源勘测与环境保护实训平台、金方圆培训学院等产教深度融合平台(中心),积极参与“双创示范”工作,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五年来,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服务项目400余项;主持或参与市级及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50多项,其中省级项目43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330多项,其中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3项;共发表论文260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80篇,核心期刊300多篇;取得国家专利169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组织学术报告100多场次。 学校坚持“开放办校”,国际交流日益广阔。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高校建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达10个。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号召,与东盟国家、葡语系国家、非盟国家、中亚、南亚国家的教育部门建立合作关系,设立留学生项目,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为扬州企业海外分支机构培养本土化人才。每年选派优秀师生赴海外研修、交流,实施国际教育合作高质量发展。 百余年树人,薪火相传;百余载耕耘,桃李芬芳。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培养了一批批杰出人才,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来喜、高毅进、文学评论家王干、书法篆刻家朱天曙、江苏汇金集团董事长朱明亮、牧羊集团董事长范天铭、扬建集团董事长曹德荣、华建集团总经理宗有农等等。他们在各个不同领域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学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荣获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国际交流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园林式校园、江苏省大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文明食堂和国家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和江苏省高等学校后勤行业先进集体等多项称号。 新思想启迪新动力,新时代创造新发展。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立德树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全面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在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水平、科技服务地方能力、综合管理效能等方面再上新台阶,力争筹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作取得新突破,为谱写新时代扬州市职业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扬州市职业大学 2021-02-01
苏州市桥梁安全检查
2011年,苏州市交通局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桥梁检测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我校承担了苏州地区国、省干道公路桥梁、苏州城区部分中小桥梁及各辖区、市5000多座农村公路桥梁的安全隐患排查项目。 此次排查主要内容包括桥梁基础安全隐患、主要承重构件安全隐患、护岸防护设施是否完好有效、有无影响桥梁安全运行的其他隐患,对所有桥梁进行了技术状况评定,建立了基础技术档案。为苏州市公路桥梁的养护、维修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确保了桥梁运行安全。
苏州科技大学 2021-04-28
金华市货架 仓储货架
产品详细介绍仓储货架造型别致,结构合理,拆装方便,层与层之间任意调节,不用螺丝,且坚固结实,承载力大。 我公司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有:精品仓储货架(包括轻量型仓储货架,重量型仓储货架,中量型仓储货架,超市货架,万用角钢货架等)图书音像货架等辅助设备。 《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是义顺货架贯彻执行的企业方针,《货真价实》是义顺的口号,我们真诚期待您的光临,共同携手,创造美好的明天。
金华市婺城区义顺柜业销售部 2021-08-23
鹅源草酸青霉产果胶酶工艺及应用技术
国内外首次利用动物源菌(鹅源草酸青霉)发酵果胶酶,其工 艺和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0810088248.2);果胶酶主要应用于饲料、 果汁加工和中药制造行业。生产的果胶酶制剂总酶活力达 10000U•g-1;聚半乳 糖醛酸酶活力 5000U•g-1;果胶酯酶活力 6500U•g-1。应用果胶酶的肉鸡日增重 组提高 10.99%,料重比降低 12.09%,腿肌率提高 5.48%,腹脂率降低 43.36%。 该酶与纤维素酶结合应用,日增重提高 11.55%,料重比降低 13.02%,腿肌率提 高 6.11%,腹脂率降低 45.45%。生产的食品级固体果胶酶应用苹果加工使出汁 率达到 91.34%,比自然出汁率提高了 12.74%。 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若是新建企业,若公司注册资本 600 万元,财 务评价结果是:在公司在生产负荷 80%的条件下,每年销售收入 888 万元,总成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介绍 2017 -55- 本费用为 644.64 万元,第一年即可实现净利润 243.36 万元。2~2.5 年内即收 回投资。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大连市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政策解读
《大连市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共分为7个部分、32条政策。
大连市政府办公厅 2024-12-09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科技新星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着力培育壮大首都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提供科技人才保障,特制定本办法。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2025-02-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90 9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