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食品与环境残留物质ELISA检测技术及产业化
一、技术(成果)简介 本项目组自1999年开始与美国夏威夷大学合作已经开发出我国目前食品及环境中一些常见有毒残留物的ELISA方法,这些有毒物质包括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克百威、甲萘威、2,4-D、盐酸克伦特罗、己烯雌酚、氯霉素、功夫菊酯、五氯硝基苯、呋喃唑酮、多氯联苯等。ELISA方法的特异性好,对几种有毒物的检测灵敏度均达到ppb级,最低检测限小于1ppb,该方法与传统的仪器分析方法的相关性大于95%。检测样品只需进行简单的前处理,单个样检测用时短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新型生物食品防腐剂 ε-聚赖氨酸的发酵生产技术
ε-聚赖氨酸是由 25-35 个 L-赖氨酸通过其 α-羧基与 ε-氨基缩合形成的一种同型氨基酸聚合物,分子量在 2500-4500 Da。目前,ε-聚赖氨酸主要作为一种食品防腐剂被广泛应用于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2014 年 4 月,我国卫计委也正式批准其在我国食品加工业中的使用。本项目通过 10 多年的技术攻关,聚焦于产生菌筛选、高产菌选育、发酵过程优化与调控、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精制等研究内容,获得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高产菌,实现了实验室(5 L)-中试(1 m3)-试生产(10 m3)不同规模的 ε-聚赖氨酸发酵生产,并建立了与发酵规模相匹配的 ε-聚赖氨酸高效提取和精制工艺。
江南大学 2021-04-11
眼常见病模型常见眼病模型XM-433
XM-433眼常见病模型   XM-433眼常见病模型包括20种常见眼病的形态,每套模型由20只组成,分装入箱内展示正常眼、正常睑结膜、沙眼、、眼睑内翻、溃疡性睑缘炎、眼睑外翻、霰粒肿、麦粒肿、慢性泪囊炎、翼状胬肉、流行性出血性角结膜炎、角膜溃疡、角膜粘连性白斑、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巩膜炎、急性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结膜异物、眼睑湿疹形态。 尺寸:放大3倍,37.5×56.5×9cm 材质:PVC材料   20种常见眼病: 1、正常眼:显示上下眼睑、睑缘、泪点、球结膜、巩膜、角膜、虹膜和瞳孔。 2、正常睑结膜:显示上下眼睑睑结膜,表面光滑透明,血管分布清楚。 3、沙眼:显示沙眼第二期重度(Ⅱ++),上眼睑睑结膜炎症,超过1/3以上面积,并有疤痕形成。 4、沙眼性血管翳:显示角膜上部有血管进入角膜组织,占角膜面积1/4。 5、眼睑内翻:显示上眼睑睑缘向内侧翻转,睫毛触及眼球角膜,造成角膜上部沙眼性血管翳,球结膜充血。 6、溃疡性睑缘炎:显示睑缘充血肿胀,睑缘睫毛根部有小脓泡溃疡和脓痂。 7、眼睑外翻:显示下眼睑向外侧翻转,睑结膜色红,肥厚,少光泽,下眼睑睑结膜与球结膜粘连。 8、霰粒肿:显示上眼睑睑结膜上蚕豆大小紫红色隆起肿块,中央呈灰黄色。 9、麦粒肿:显示上眼睑皮肤红肿,近鼻侧有黄色脓头隆起 10、慢性泪囊炎:指压泪囊部,从泪点流出黏液脓性分泌物。 11、翼状胬肉:显示角膜鼻侧有三角形翼状膜,头部进入角膜组织,体部血管丰富,肥厚,隆起。 12、流行性出血性角结膜炎:球结膜充血、水肿,有片状出血,角膜内有灰白色浸润点,下眼睑红肿。 13、角膜溃疡:角膜周围有明显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和基质脱落缺损,形成角膜溃疡,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 14、角膜粘连性白斑:瞳孔梨状,梨蒂有白斑,为角膜病变所造成。 15、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混合性充血,瞳孔缩小不正圆。 16、巩膜炎:球结膜水肿,其下方巩膜呈紫红色充血。 17、急性青光眼:眼睑水肿,混合性充血,瞳孔中等散大,呈绿色反光。 18、老年性白内障:显示晶状体混浊,呈灰白色。 19、结膜异物:显示上眼睑睑结膜上黑褐色(铁屑)异物,伴结膜充血。 20、眼睑湿疹:显示下眼睑湿疹,睑缘充血肿胀,滤泡透明呈圆形。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新型食品、饲料防霉剂—双乙酸钠
成果描述:本技术是以醋酸、纯碱为原料,以水为溶剂,循环使用母液,一步法合成双乙酸钠。此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原料价廉易得、成本低、产品收率高、无三废产生、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的优点。尤其适合于中小型化工企业生产。产品性状:白色结晶,带醋酸气味 醋酸含量 39.0-41.0% 醋酸钠含量 58.0-60.0% 其余各项指标均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市场前景分析:我国是个产粮大国,畜牧业及饲料工业很发达,对粮食和饲料防霉剂的需求量很大。据估计,现有国内市场对双乙酸钠的年需量约2.5万吨左右。随着饲料生产量的年年上升,需求量还将不断增长。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0
基于荧光光谱和智能算法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江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荧光光谱和智能算法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1、项目简介 本项目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光谱数据矩阵计算模型和处理方 法,建立了基于荧光光谱和智能算法的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应用于白酒检测, 实现了白酒品种和年份酒年份的科学化、仪器化和智能化鉴别和测定;应用于食 品添加剂检测,实现了目标物的种类和含量的方便、快捷、灵敏、准确测定。 2、创新要点 本项目研发用于复杂混合物体系检测的高分辨率荧光光谱技术,结合数学建 模方法和智能计算技术,以三维荧光光谱获得更多信息,以三维数阵校正智能算 法进行混合物光谱特征信息的提取和处理,在处理复杂混合物体系光谱信息方面 发挥优势,实现了以“数学分离”代替“化学分离”、以“计算识别”代替“人 工判别”,解决了复杂混合物荧光光谱特征指向问题,建立了新的食品安全检测 技术。 3、效益分析 “白酒年份酒的荧光光谱检测技术及鉴别系统”可实现对所建库中不同品牌白 酒及不同年份白酒进行准确鉴别,可应用于白酒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年份白酒消 费市场的监督管理,将促进我国白酒年份酒的产生和销售的规范和发展,推动 品牌白酒鉴别工作的技术进步,为打击假冒伪劣、保护名牌提供技术支持,具 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4、推广情况 建立的白酒荧光光谱检测技术对“中国白酒 169 计划”和“白酒 3C”计划的 家白酒企业的产品进行了应用。在“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本项目 成果已应用于公司的生产管理和市场的监督管理.本项目成果已在“无锡市凯得 灵糖果食品有限公司”得到应用,应用于公司生产原料和成品的检测。为本公司 确保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促进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应用二 年多时间以来,糖果的产销量有了显著的增长
江南大学 2021-04-13
食品安全智能无损检测黑科技
团队专注于食品光声无损速测技术及其智能装备的研究与开发,以此实现食品安全供应链、全场景的批量化在线检测。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安徽合工云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法人 刘鑫汉 注册时间 2020/3/23 注册所在省市 安徽省宣城市 组织机构代码 MA2UK7UE-1 经营范围 自研智能无损检测系列设备研发、售卖与后期维护 企业地址 安徽省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薰化路301号合肥工业大学工大学子创客空间 获投资情况 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刘鑫汉负责人 食品质量与安全 2020-9/2024-6 干晓宇 食品质量与安全 2020-9/2024-6 刘紫琪 食品科学与工程 2020-9/2024-6 涂丁尹 食品质量与安全 2020-9/2024-6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马飞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副教授 食品物理加工与品质智能识别技术研究 徐宝才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研究员 肉品科学、肉品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五、项目简介 中科敏选团队组建于2020年3月,成员来自食品工程、管理与信息工程等各专业,由学生和相关高水平教授组成。团队专注于食品光声无损速测技术及其智能装备的研究与开发,以此实现食品安全供应链、全场景的批量化在线检测。为推动技术转化应用,本团队在2020年3月成立安徽合工云控科技有限公司,并率先与雨润集团、华泰集团、三只松鼠等食品国家级龙头企业达成意向合作,享有高校相关专利成果的优先转化权。 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制修订国家或行业标准9项、参与国家重大研发计划1项、2022年营业额将突破1000余万元、与高校共建安徽省首批互联网+食品现代产业学院。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公司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10余次、技术宣传与推广活动13次、覆盖12个乡村、收到来自小岗、黄冈等地感谢和表扬信件多封;团队成员的服务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安徽日报等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受到团中央傅振邦书记表扬点赞、合影留念。
合肥工业大学 2022-07-27
绿色食品防腐剂——乳酸片球菌素
由于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认识和要求日益提高,多数国家开始大力限制化学防腐剂的 使用,而我国也在防腐剂方面加大了限制力度。乳酸片球菌素(Pediocin)是由乳酸片球菌 (Pediococcus acidilactici)产生的一种类似于Nisin的短肽。Pediocin与Nisin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用 途类似,耐高低温、耐酸、在人体中可降解,因此安全无毒,且方便使用。Pediocin的抗菌效 果与Nisin类似,但在抗菌谱上有较大差异,能抑制包括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肉毒芽孢杆菌、耐热腐败菌等在内的大量致病菌。因此Pediocin可以单独用在食品防腐 和医疗上,同时也可以与Nisin互相补充,增强抑菌效果,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所属领域:生物 ●项目成熟度:小试 ●应用前景: 实验发现,所产的Pediocin对包括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芽孢杆 菌、耐热腐败菌等在内的大量致病菌都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因此,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目前 片球菌LH31的菌体密度最高可达OD(600nm)20左右,而Pediocin的效价由最初的1500AU/ml 提高到18000AU/ml,高于Nisin目前的发酵单位。目前,国内外都还没有实现产业化,其类似 产品Nisin在我国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年产5吨左右,全球产量最大),年产值10亿元人民币。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食品中多种农药残留生物识别及快速检测关键技术与应用
创新性地开发出了能同时识别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生物酶,并筛选了相应的检测体系,从而解决了目前使用的农药残留速测方法只能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固定化生物敏感元件分别与不同的检测换能器紧密配合构建了系列生物传感器型农药残留速测仪,实现了农药残留检测的自动化和通用化。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42002原油常见馏分标本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869 87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