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六维
并联
式工作台(博实)
产品详细介绍:六自由度并联式微动工作台属于6-SPS六自由度微动并联机器人,通过压电陶瓷直接驱动柔性铰链,具有出力大、刚度高、结构紧凑,易于小型化、无摩擦、误差无积累等优点。微动并联机器人的应用主要集中空间、隔振、医疗、光学、工业等领域。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实精密测控有限责任公司
2021-08-23
油浸式单相
并联
电抗器
产品特点: 高压并联电抗器是高压远距离输变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主要作用是补偿长线电容效应,能提高功率因数而改善供电质量、限制电压升高而保护用电设备、减少线路损耗并维持无功平衡。产品具有损耗低、振动小、噪声低、高可靠性、局放小和无局部过热等性能。 结构特点: 并联电抗器的铁心心柱由带气隙的铁心饼叠成,铁心和铁轭选用高导磁、低损耗的优质冷轧晶粒取向硅钢片叠成。线圈采用内屏连续式中部出线,导线采用换位导线。油箱采用钟罩式油箱,油箱中添加阻尼物,以降低振动和噪声。
山东泰开变压器有限公司
2021-08-26
一种用于汽车悬架的自供能磁流变
减振器
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悬架的自供能磁流变减振器系统,包括磁流变减振器、振动能量回收装置、能量管理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振动能量回收装置可以回收汽车的振动能,所回收的能量以电的形式通过能量管理单元为磁流变减振器和控制单元供电,多余的电能储存在车载电池中;当车辆起步或者车辆振动比较平缓时,能量管理单元利用车载电池的电能为磁流变减振器和控制单元供电;控制单元根据汽车的运行状态和行驶路况实时、连续、无级调节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进而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该新型减振器系统结构简单、小巧,能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廉,易于实现。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14
三自由度绳驱
并联
机构
已有样品/n与普通并联机构相比较,绳驱并联机构具有负载能力强、动态性能较好、可达工作空间大等特点,在大范围实时拍摄、大型射电望远镜等领域已得到良好应用。针对舞台飞行表演设计了5米规模三自由度四绳驱并联机构,对末端执行器的启停运动进行了一种点到点的轨迹规划方式,能够保证位置,速度,加速度曲线的连续。并建立了动力学模型,给出了绳索拉力的求解和优化思路。给出了力封闭,力可行和力安全三种静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判定方法,基于降维理论求解出了三种静力平衡的一阶判定方法,提出了一种力安全工作空间的数值求解方法。结合上述理论分析和控制要求,选择了位置控制方式,加入了PID控制器和绳索刚度补偿加强控制精度。基于Simulink开发环境编写了运动控制程序,基于LabVIEW发环境编写了人机交互界面,完成了对三自由度绳驱并联机构控制系统软件的开发。支持额度:。200。万元。承接单位:。湖北省。项目进展:。与普通并联机构相比较,绳驱并联机构具有负载能力强、动态性能较好、可达工作空间大等特点,在大范围实时拍摄、大型射电望远镜等领域已得到良好应用。针对舞台飞行表演设计了5米规模三自由度四绳驱并联机构,对末端执行器的启停运动进行了一种点到点的轨迹规划方式,能够保证位置,速度,加速度曲线的连续。并建立了动力学模型,给出了绳索拉力的求解和优化思路。给出了力封闭,力可行和力安全三种静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判定方法,基于降维理论求解出了三种静力平衡的一阶判定方法,提出了一种力安全工作空间的数值求解方法。结合上述理论分析和控制要求,选择了位置控制方式,加入了PID控制器和绳索刚度补偿加强控制精度。基于Simulink开发环境编写了运动控制程序,基于LabVIEW发环境编写了人机交互界面,完成了对三自由度绳驱并联机构控制系统软件的开发。。项目基本内容:。与普通并联机构相比较,绳驱并联机构具有负载能力强、动态性能较好、可达工作空间大等特点,在大范围实时拍摄、大型射电望远镜等领域已得到良好应用。针对舞台飞行表演设计了5米规模三自由度四绳驱并联机构,对末端执行器的启停运动进行了一种点到点的轨迹规划方式,能够保证位置,速度,加速度曲线的连续。并建立了动力学模型,给出了绳索拉力的求解和优化思路。给出了力封闭,力可行和力安全三种静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判定方法,基于降维理论求解出了三种静力平衡的一阶判定方法,提出了一种力安全工作空间的数值求解方法。结合上述理论分析和控制要求,选择了位置控制方式,加入了PID控制器和绳索刚度补偿加强控制精度。基于Simulink开发环境编写了运动控制程序,基于LabVIEW发环境编写了人机交互界面,完成了对三自由度绳驱并联机构控制系统软件的开发。市场预期:销售成本:500000元/台 销售价格:2000000元/台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变轴数控机床及
并联
机构应用
Ø 成果简介:变轴数控机床(也称虚拟轴机床或并联机床)是基于构造上新构思、刀具运动的新原理、数学运算的新方法提出的。该数控机床主要应用并联空间机构作为机床的主体机构。在运动学原理上或结构上皆迥然不同于传统数控机床。其特点是将机械的简单性与数学的复杂性融为一体的高技术设备。基于并联机构的变轴数控机床重量轻,刚度大、精度高,刀具具有六个运动自由度。突破了机械结构设计对传统工艺依赖的限制,可解决尖端装备中复杂曲面、复杂几何形状零件以及复杂模具精密加工任务,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提供一种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变轴数控机床及
并联
机构应用
变轴数控机床(也称虚拟轴机床或并联机床)是基于构造上新构思、刀具运动的新原理、数学运算的新方法提出的。该数控机床主要应用并联空间机构作为机床的主体机构。在运动学原理上或结构上皆迥然不同于传统数控机床。其特点是将机械的简单性与数学的复杂性融为一体的高技术设备。 基于并联机构的变轴数控机床重量轻,刚度大、精度高,刀具具有六个运动自由度。突破了机械结构设计对传统工艺依赖的限制,可解决尖端装备中复杂曲面、复杂几何形状零件以及复杂模具精密加工任务,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提供一种崭新的技术装备,是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领域中的前沿课题和多学科的研究热点。同时并联机构在其它科学领域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样机的技术指标为:①自由度数:6;②工作空间:φ300×300(mm);③驱动系统:滚珠丝杠(由伺服电机驱动);④控制系统:IPC-610工控机+PMAC-8轴控制;⑤加工精度:40μ;⑥重复定位精度:≤20μ;⑦位置控制分辨力:0.25μm。本项目先后得到国防科技预研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及北京理工大学“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和“985工程”建设等项目的资助。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级联-
并联
混合变换器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级联-并联混合变换器装置,由三相电源提供能源,通过切分变压器将电源分为三相,二次绕组的每一相电压被切分为若干个独立的低电压,这些独立电压分别经过单相-单相变换器,通过级联形成单相交流输出电压。而每相级联输出分别并联后经过LC滤波电路连接于负载,形成三相-单相变换器。所述功率单元模块为单相-单相PWM变换器,变换器可以是两电平结构,也可以是多电平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拓扑结构能使低压器件应用于高压场合,实现逆变器以较高的电压等级输出,还可增减级联、并联单元以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输出端可接负载而被视为一个三相单相变换器;本实用新型亦可应用于电气化铁路如同相供电系统中,输出端可为牵引网供电,提供能源的三相电源A、B、C三相可共同分担负载或牵引网所需功率,且能量可双向流动。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4
三维微动
并联
工作台(博实)
产品详细介绍:三维微动并联工作台(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 采用闭环压电陶瓷驱动,压电陶瓷既作为驱动元件又作为支撑杆件,同时实现机构、驱动、检测一体化的新型3-RPS 微动并联机器人。通过压电陶瓷直接驱动柔性铰链机构实现绕X、Y方向的转动和Z方向的平动。X、Y方向的转角可达±0.8毫弧度,转角分辨率可达0.8微弧度;Z方向位移可达40微米,位移分辨率可达4纳米。主要应用于空间、隔震、医疗、光学和工业等领域。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实精密测控有限责任公司
2021-08-23
绳牵引
并联
康复机器人技术研究
一、项目简介 康复训练机器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典型人机合作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协助患者保持平衡能力和帮助患者实现运动功能的恢复性训练,由于患者与机器人在同一物理空间, 因此对机器人的柔顺性、安全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鉴于绳索牵引并联机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并联运动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惯性小、柔顺性好等优点,而且不存在刚性体的碰撞、冲击等缺点,非常适合于康复机器人的驱动控制。 二、前期研究基础 目前本研究团队对绳牵引并联机器人技术已有广泛深入研究,针对飞行器标模所构建的原理样机,采用八绳牵引的六自由度冗余约束并联支撑技术,该系统具体包括机械传动子系统(采用八绳布置方式,通过万向滑轮,分别连接飞行器模型与电机驱动端)、运动控制子系统(采用伺服电机、多轴运动控制卡和伺服驱动器,基于并联机器人技术的智能鲁棒控制方法,实现对期望轨迹的高精度跟踪)、模型位姿测量子系统(采用相机、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多种传感器,实现对模型运动轨迹的高精度动态测量)、绳拉力和气动力测量子系统(在试验模型设计了内置式六分量测力天平,以实现对气动力的实时监测)。 结合医疗康复的实际需求,将进行绳牵引并联康复机构方案设计,系统运动空间与运动学、动力学分析等;采用智能传感器技术与控制技术,搭建原理样机并进行实验验证,最终实现康复机构的高可靠性与高安全性运动训练。 三、应用技术成果(1)应用技术成果(文字加图片) 截止目前,本课题团队研究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技术在四项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下,不仅在实验室搭建了多功能原理样机(图1),更在实际风洞单位进行了试验验证(图2),表明了相关科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拟将绳牵引并联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医疗康复方面,如骨盆运动、步态训练以及腕关节恢复等,相关示意图如图3-4所示。 四、合作企业 拟与校内相关学院与附属医院合作。
厦门大学
2021-04-11
高速多
并联
机器人协同作业系统
随着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快速发展,在电子、食品、医药、日化和新能源等行业中,对体积小、重量轻的产品进行封装、包装及分拣等高速无污染作业的需求日渐旺盛。由于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适应性,工业机器人成为此类作业中保障质量、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核心装备,尤其是高速并联机器人因速度和动态特性的优势而备受青睐。无需高精密减速器的结构特性,也决定了高速并联机器人在中国有极大的创新和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多样化复杂生产工况也对机器人系统的本体设计、视觉感知、运动控制和多机协同等核心技术及其集成提出新的挑战。 本项目历时多年,攻克高速多并联机器人协同作业系统的多项关键技术,并成功研制了满足高效生产的国产化成套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清华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