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超级电容器用三维中孔纳米笼状碳材料的一步法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081879.7)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超级电容器用三维中孔纳米笼状碳材料的一步法制备方法,属于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是以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为碳源和模板,氢氧化钾为活化剂,两者研磨混合后转移至陶瓷坩埚中,采用微波加热制得超级电容器用三维中孔纳米笼状碳材料。所得三维中孔纳米笼状碳材料的比表面积介于1041~1595m2/g之间,总孔孔容介于0.79~1.52cm3/g之间,平均孔径介于3.05~4.88nm之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利用过硫酸盐及负载铁锰双相复合氧化石墨烯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方法
一种利用过硫酸盐及负载铁锰双相复合氧化石墨烯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方法。本发明的内容是要解决现有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方法去除效率低,成本高,副产物多,吸附剂难回收和不能大规模去除特定有机污染物的问题。方法:一、将过硫酸盐与预处理的水混合;二、调节反应pH值;三、制备负载铁锰双相复合氧化石墨烯;四、投加负载铁锰双相复合氧化石墨烯;五、采用外磁场分离负载铁锰双相复合氧化石墨烯,即完成一种利用过硫酸盐及负载铁锰双相复合氧化石墨烯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方法。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率可达85%~95%。本发明可以去除水中残余内分泌干扰物。
四川大学 2016-09-29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
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
教育部 2023-04-05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第五届理事会换届大会在青岛召开
10月1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以下简称“教研分会”)第五届理事会换届大会在青岛召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10-18
协同育人提质量,产教融合促就业:第五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在江西南昌举行
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探讨产教融合发展新内涵、新趋势、新举措,以“协同育人提质量,产教融合促就业”为主题的第五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12月25日在江西南昌举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1-12-26
高博会系列报道 | 第五届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在重庆召开
4月8-9日,第五届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在重庆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吴英策,北京市教委原副主任黄侃,浙江农林大学校长沈希,学会工程教育专委会秘书长、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陆国栋、副秘书长张炜,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邓志良,湖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龚发云,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俞晓平,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张雁平,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院长刘衍聪,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赵雅琴,杭州简学科技有限公司CEO吴礼平等出席会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04-20
团队利用单点超精密五轴金刚石车床(Nanotech 350FG)开展相关研究,解 决了高精度大尺寸
电泳技术是目前检测 PCR 产物的有效方法。电泳技术主要包括毛细管电泳技 术与平板凝胶电泳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虽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实验试 剂耗量少等优势,但是其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其在实验室的进一步推广。平板凝胶31电泳技术凭借其价格优势成为实验室检测 DNA 最常见的方法。传统凝胶电泳技术 主要包括制胶、进样、电泳、染色及成像五个步骤,所涉及设备主要包括制胶槽、 电泳槽、微波炉,直流电源、摇床及凝胶成像仪等。该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丁苯羟酸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丁苯羟酸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室内毒力测定,证明了丁苯羟酸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丁苯羟酸作为杀菌剂,具有高效和低毒的优点,适合于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要求。目前大量杀菌剂的使用,导致病原菌的抗药性增强,而且传统的杀菌剂对环境污染大、残留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食品安全。而丁苯羟酸是一种可降解、无污染、对环境友好的小分子化合物,并且其抗药性差、对非靶标生物及人畜安全,能够保证农产品及果蔬的高品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研究和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步酶法从头孢菌素 C( CPC) 生产 7-氨基头孢烷酸( 7-ACA) 菌株及催化工艺
一步酶法从头孢菌素 c(CPC) 生产 7-氨基头孢烷酸( 7-ACA) 是继我们研发的两步酶法工艺成功应用于工1 成果简介一步酶法从头孢菌素 c(CPC) 生产 7-氨基头孢烷酸( 7-ACA) 是继我们研发的两步酶法工艺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以后,在生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医药中间体技术的又一个突破。与化学法和两步酶法相比,一步酶法有工艺简单、环保和转化率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该技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对 CPC 酰化酶(一步酶法用酶)的基因进行了改造,获得了能够高效催化 CPC 到 7-ACA 的突变基因。通过我们自己构建的高效启动子 HP 以及优化组合的调控表达元件,构建并筛选出了能够高效、高活性表达一步酶法用酶——CPC 酰化酶的基因工程细胞株。这是国内第一个使得 CPC 酰化酶活性能够达到工业应用水平的技术。由于采用了高效的表达系统和稳定的质粒,以及组成型表达结构,使得该基因工程菌遗传特性非常稳定,在发酵制酶的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抗生素和诱导剂就可以实现高效、高活性表达。在高效表达 CPC 酰化酶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在表达基因上同时引入的特殊基因序列,使得蛋白的纯化和固定化工艺一步进行。通过自己开发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的固定化载体,可以使得固定化酶活性达到 60U/g 以上。 采用我们研制的特异性纯化介质,可以从菌体破碎液中一步纯化和固定化 CPC 酰化酶,酶收率在 90 %以上,固定化酶活达到 60U/g 以上。固定化酶可以重复使用 20 批以上,纯化和固定化用载体可以重复使用。2 技术指标菌 种: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卡那抗性,组成型表达。 发酵温度: 37℃ 培 养 基:普通的大肠杆菌培养基,主要成分有玉米浆等廉价的营养源。 发酵周期: 20 小时 发酵酶活: 3U/ml 以上( 5 升发酵罐) 特 点:遗传特性稳定,不需要添加诱导剂和抗生素,工艺简单。3 合作方式小试技术转让或合作进行中试。4 所属行业领域医疗卫生。业生产以后,在生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医药中间体技术的又一个突破。与化学法和两步酶法相比,一步酶法有工艺简单、环保和转化率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该技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对 CPC 酰化酶(一步酶法用酶)的基因进行了改造,获得了能够高效催化 CPC 到 7-ACA 的突变基因。通过我们自己构建的高效启动子 HP 以及优化组合的调控表达元件,构建并筛选出了能够高效、高活性表达一步酶法用酶——CPC 酰化酶的基因工程细胞株。这是国内第一个使得 CPC 酰化酶活性能够达到工业应用水平的技术。由于采用了高效的表达系统和稳定的质粒,以及组成型表达结构,使得该基因工程菌遗传特性非常稳定,在发酵制酶的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抗生素和诱导剂就可以实现高效、高活性表达。在高效表达 CPC 酰化酶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在表达基因上同时引入的特殊基因序列,使得蛋白的纯化和固定化工艺一步进行。通过自己开发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的固定化载体,可以使得固定化酶活性达到 60U/g 以上。 采用我们研制的特异性纯化介质,可以从菌体破碎液中一步纯化和固定化 CPC 酰化酶,酶收率在 90 %以上,固定化酶活达到 60U/g 以上。固定化酶可以重复使用 20 批以上,纯化和固定化用载体可以重复使用。
清华大学 2021-04-13
一步酶法从头孢菌素C(CPC)生产7-氨基头孢烷酸(7-ACA)菌株及催化工艺
一步酶法从头孢菌素c( CPC) 生产7-氨基头孢烷酸(7-ACA) 是继我们研发的两步酶法工艺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以后,在生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医药中间体技术的又一个突破。与化学法和两步酶法相比,一步酶法有工艺简单、环保和转化率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该技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对 CPC 酰化酶(一步酶法用酶)的基因进行了改造,获得了能够高效催化 CPC 到 7-ACA 的突变基因。通过我们自己构建的高效启动子 HP 以及优化组合的调控表达元件,构建并筛选出了能够高效、高活性表达一步酶法用酶——CPC 酰化酶的基因工程细胞株。这是国内第一个使得 CPC 酰化酶活性能够达到工业应用水平的技术。由于采用了高效的表达系统和稳定的质粒,以及组成型表达结构,使得该基因工程菌遗传特性非常稳定,在发酵制酶的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抗生素和诱导剂就可以实现高效、高活性表达。在高效表达 CPC 酰化酶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在表达基因上同时引入的特殊基因序列,使得蛋白的纯化和固定化工艺一步进行。通过自己开发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的固定化载体,可以使得固定化酶活性达到 60U/g 以上。 采用我们研制的特异性纯化介质,可以从菌体破碎液中一步纯化和固定化 CPC 酰化酶,酶收率在 90 %以上,固定化酶活达到 60U/g 以上。固定化酶可以重复使用 20 批以上,纯化和固定化用载体可以重复使用。
清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5 96 97 98 99 1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