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效空气过滤技术的研制与产品开发
近年来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空气净化器逐渐成为新的家庭必备电器。由于净化器采用的滤料多为一次性玻纤材料,更换频繁,维护费用高,并且阻力大,能耗高,制约健康空气净化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而静电吸附材料利用静电吸附原理,能够高效吸附PM2.5颗粒,吹风清洗后可以重复使用,已经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由于该技术必须使污染空气与负离子预先混合充分,负离子发生器与吸附材料之间必须保持充分的缓冲距离,否则静电吸附材料无法工作,从而使得该技术无法在小型净化器得到很好的应用。本项目计划以静电吸附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计算机模拟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开发短流程负离子与空气预混合技术。该技术主要目标是在1~5cm短流程内解决点源颗粒与面源气体混合均匀性问题,从而有效解决静电吸附材料对混合流程长度的依赖性。通过本项目,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将静电材料替代传统玻纤过滤材料,降低空气净化器使用成本;另一方面,该技术也能够在工业气体治理领域得到有效的拓展,例如短距离气体均匀混合能够有效减小工业气体混合设备尺寸,从而降低设备制造成本,进一步提升本项目研发技术的市场推广价值。 课题组经过几年在空气污染物研究和发展,已经具备在此方面开展研究的物质条件和软件条件。课题组曾搭建空气污染物过滤实验台,对负离子混合与静电吸附过滤材料性能进行了详细测试,如下图1-6所示。同时,课题组已经拥有测试PM2.5、风速等基本仪器,如图7-9所示,能够对空气中粉尘进行精确测量。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一批能够进行技术研发的研究生队伍。由此可见,以上条件对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 1、 项目的主要内容、创新点、技术水平1) 主要内容 n 在现有的净化器结构基础上,数值模拟分析污染空气流动形式,粉尘颗粒流动路径等等,为负离子与空气混合提供基础数据。 n 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设计新型流道结构,搭建实验台,测试分析流道对气体流动的影响。 n 实验以及数值分析不同流速情况下,气体混合情况,尤其是负离子混合不均匀性以及不同风速下的测试PM2.5的局部过滤效率。 n 对现有净化器提出改进方案,制作负离子混合样机,试验测试净化效率。 n 开发新型净化器,提高单位体积空气净化效率。2) 创新点 n 目前在空气净化器方面关于污染气体与负离子短流程混合研究的还未见报导,本项目涉及的工作内容及技术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和开发; n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不同结构的过滤器内部气体混合流动进行分析,获得净化器内部气体过滤机理,并以此进行结构优化,在空气净化技术研发方法方面有创新性。3) 技术水平 n 由于技术难度大,目前市场上仍未有负离子加静电吸附的净化产品,本项目是首次在实践中将用于工业的静电吸附材料用于民用净化器; n 利用静电吸附原理提高PM2.5吸附效率的同时,阻力比传统玻纤过滤材料的更低,噪音更小,寿命更长,项目研制的技术含量相当高; n 本项目开发的技术也可以用于工业领域,技术应用范围广。
同济大学 2021-04-11
长效重组多肽/蛋白质药物的开发
利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手段设计融合蛋白的构建方式,通过生物制备获得融合蛋白,结合生物反应器工程技术和生物过程智能控制技术,建立大规模制备融合蛋白的工艺,实现长效药物蛋白的生产和临床应用。其中长效多肽/蛋白类药物的发酵水平达 1g/L,纯化得率达 20%,体内半衰期较第一代基因工程药物提高 30 倍以上。 
江南大学 2021-04-11
实时智能视频监测控制模块的开发
本成果灵活地将先进的电子技术、嵌入式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合在一起 , 研究了实时视频传输技术的关键问题 , 开发了系统的用户界面,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管理 , 保证了对监控对象状态的 24 小时不间断监控 , 保障了监控对象系统的稳定运行。在有效采集图像信息的基础上 , 实时智能视频检测系统比普通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具备更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和智能因素 , 可为用户提供更多高级的视频分析功能 , 提高监控的效率和监控系统的准确度。 成果已申报 2013 西安市科学技术奖;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5 项,以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1 项。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系列功能糖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D-塔格糖生产技术 本项目是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究成功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建立了适合于规模化生产D-塔格糖的生产、分离和精制等方法。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可替代进口,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效合理利用乳糖,并将之转化为功能性食品甜味剂D-塔格糖。本项目技术具有生产工艺先进、操作方便、无污染、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及成本低等优点。 Levan果聚糖的生物制备工业化生产技术 由于levan果聚糖在植物中含量很低,天然提取及分离成本很高,不适宜工业化大生产。而酶法合成较为简单,是目前大量合成levan果聚糖唯一有效的方法。本项目技术以蔗糖为原料,利用生物酶法合成制备果聚糖,具有生产工艺先进、操作方便、无污染、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能源消耗低及成本低等优点。 低聚半乳糖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本项目提供一种利用β-D-半乳糖苷酶与高浓度乳糖溶液反应得到高转化率的低聚半乳糖的新技术。所得低聚半乳糖产品安全可靠,是一种很有市场潜力的功能性甜味剂。本项目技术以乳糖为原料,利用酶法合成制备低聚半乳糖,具有生产工艺先进、操作方便、无污染、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能源消耗低及成本低等优点。3项目成熟度 低聚乳果糖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本项目技术是以乳糖和蔗糖混合体系为底物,利用酶法生物技术合成低聚乳果糖。低聚乳果糖作为食品功能因因子可用于食品、饮料等相关领域。本项目技术具有生产工艺先进、操作方便、无污染、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能源消耗低及成本低等优点。目前已经利用本项目成果建成年产150吨聚酰亚胺纤维绝缘纸生产线,生产聚酰亚胺纤维绝缘纸。   一种产β-D-半乳糖苷酶的菌株及用该酶生产低聚半乳糖的方法
江南大学 2021-05-11
稀土荧光粉体的研究与开发
成果描述:稀土元素的发光是由于稀土离子的4f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产生的。所以稀土元素所拥有的这种独特的电子层结构就决定了它所具有的特殊的发光性能,现已成为现代照明和显示材料的重要研发对象,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其中LED半导体照明已确定为21世纪的节能照明技术, 实现发光的方法之一是利用LED芯片与荧光粉组合实现高效的不同颜色的发光效果,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LED荧光粉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本项目组已成功研发了用于LED照明用的硅酸盐基质的不同颜色的荧光粉体,并成功研发出硅酸盐基含氮固溶体型的荧光粉体,并具有较高的发光强度、颜色纯度高,制备方法简单,并已申请发明专利。为有效利用攀西地区丰富的钒资源,我们也开发出来稀土钒酸盐及荧光材料,可用以相关照明,已获得专利3项。市场前景分析:稀土元素的发光是由于稀土离子的4f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产生的。所以稀土元素所拥有的这种独特的电子层结构就决定了它所具有的特殊的发光性能,现已成为现代照明和显示材料的重要研发对象,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本项目组已成功研发了用于LED照明用的硅酸盐基质的不同颜色的荧光粉体,并成功研发出硅酸盐基含氮固溶体型的荧光粉体,并具有较高的发光强度、颜色纯度高,制备方法简单,并已申请发明专利。为有效利用攀西地区丰富的钒资源,我们也开发出来稀土钒酸盐及荧光材料,可用以相关照明,已获得专利3项。国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1
清洁制革关键技术的系列材料开发
成果描述:对于制革含铬或不含铬的固体废弃物,如废削匀革屑、修边固体。根据固体特征进行分别处理。 1)利用块状废弃固体制造再生革。 2)利用碎块废弃物制造蛋白复合物。市场前景分析:作为制革固体废弃物良好出路,以及低成本开发将有良好地市场前景。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1)再生革:无纺再生革。厚度1.2~2.0mm,感官与修面革相同,用于制备家具座椅套、箱包、鞋里 2)蛋白助剂:溶液或粉剂。皮革良好地蛋白填充材料。替代同类助剂。 国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1
自动振打除灰系统的开发研制
据我们了解,目前国内的大型合成氨厂采用轻质油品作为原料,为了提高合成氨厂的经济效益,提升国际竞争力,国内现有大部分工厂正在或已经将合成氨原料由油品改为煤。 自动振打除灰系统是煤气化技术中的一个辅助设备,如果采用进口装置需要七、八百万人民币的直接费用,且后续的技术及时和有效性还不能得到保障。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宠物主食的开发及产业化
随着宠物饲养的不断流行,宠物相关及周边产业近年来规模迅速扩大。普通 市售宠物主粮由于营养不够全面,长期食用可能导致犬只毛色干枯以及其他肤质 问题。此专利定位于一款可以改善犬只毛色以及肤质健康的宠物主粮。 生产工艺:挤压膨化工艺,油脂喷涂工艺
江南大学 2021-04-11
新型抗性淀粉的开发及产业化
以不同来源的淀粉为原料,将物理热处理与化学水解方法相结合,开发出新 型高品质抗性淀粉。其抗性淀粉含量达到 60%以上,并且在经过蒸煮、烘焙等加工处理后,其抗性淀粉含量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所用原料不含任何化学试剂,绿色、经济、环保。 创新要点 本产品具有抗性淀粉含量高、热稳定性强、天然、绿色等特点。与酶法改性制备抗性淀粉工艺相比,本抗性淀粉生产成本低,且操作简便、安全与化学改性制备抗性淀粉工艺相比,整个工艺经济、环保、不采用任何化学试剂。 
江南大学 2021-04-11
WMO-II器官保存液的开发研究
已有样品/nWMO-II器官保存液以WMO-I器官保存液(同济医院制剂)为基础,汲取国外器官保存液的优点,并以器官保存理论为指导:1, 减少由于低温保存导致的细胞水肿;2, 防止细胞的酸化作用;3, 防止灌洗保存过程中细胞间隙的膨胀;4, 防止氧自由基的损伤,尤其是在再灌注过程中;5, 提供再生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底物。吸收了UW液、HTK液等保存液的优点,同时具备了自己明显的特点:常温运输和储存,摆脱冷链;低粘滞度,灌注效果好的特点。目前已通过大、小动物实验分别证实:WMO-Ⅱ器官保存液对肾脏具有优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