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富硫空位中空硫化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成果以自模板微球为前驱体,经过简单硫化处理和室温还原处理,得到高性能富硫空位中空微球电极材料。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一种富硫空位中空硫化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将硝酸钴和硝酸镍溶解于等体积的N,N‑二甲基甲酰胺和丙酮中,并添加螯合剂,经溶剂热反应得到含有镍钴离子的配位聚合物微球;其次,将得到的配位聚合物微球和硫化剂分散到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中空硫化物微球;制备的中空硫化物经硼氢化钠还原处理,离心、洗涤和干燥后,得到富硫空位的中空硫化物微球。 利用过渡金属硫化物制备高稳定、高电导率、高电化学性能的电极材料,即构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以自模板微球为前驱体,经过简单硫化处理和室温还原处理,得到高性能富硫空位中空微球电极材料。相较于高温还原和等离子体还原处理来说,室温还原处理具有简单易操作且能耗低的优点,引入的硫空位能够改善电极材料的电导率、增加活性位点且进一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8
一种硫酸头孢喹诺的肺靶向PLGA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酸头孢喹诺的肺靶向PLGA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靶向微球制剂是以硫酸头孢喹诺为原料药,以PLGA为载体,按原料药与载体的重量比为1:5~20制得,本发明还提供了靶向微球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制备的微球包封率在60%以上,85%以上的微球粒径分布在7~35um范围内,因此微球制剂可靶向富集到肺部,有效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可延长药物在肺部的滞留时间,维持血药浓度平稳,起到长效的作用。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用于水净化的酸化 ZrxSi1-x O2 /Al2O3 自组装膜和集成设备
膜技术特别是超滤膜技术广泛应用到海水和水体净化、化工分离、医药和食品等领域。但是,目前的膜材料耐污染能力和选择性均有限,且成本高,限制了膜技术的广泛应用。该技术通过酸化 ZrxSi1-x O2 /Al2O3 功能材料的制备、在多孔支撑体表面组装成自组装膜和集成设备后具有亲水、耐污染、选择性吸附和净化的性能,可广泛用于海水淡化预处理、含油海水和污水的净化等,并已进行了 200升/小时自组装膜集成设备现场运行,完全可以产业化。该技术通过酸化 ZrxSi1-x O2 /Al2O3 功能材料的制备、在多孔支撑体表面组装成自组装膜和集成设备,该自组装膜集成设备对海水和含油海水净化后可以分别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 A3 级标准(SY/T 5329-94)和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 1 级标准(DB12/356—2008),以及海水淡化反渗透膜的进水(浊度≤0.3NTU, SDI≤4)和向环境排放及回用的要求(固体悬浮物≤3mg/L,油含量≤8mg/L,COD≤50mg/L),在 0.1Mpa压力下的通量大于 500L/m2h,净化 1 吨海水的成本约 0.2-0.3 元人民币,成本低,可进行重复利用,可代替目前使用的聚合物超滤膜装置(1.7-2 元,材料无法回收利用,通量低)。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2 项发明专利 市场分析及前景:该技术研制的自组装膜和集成设备已经进行了 200 升/小时自组装膜集成设备的现场运行,完全可以进行产业化。年产 100 吨酸化 ZrxSi1-x O2/Al2O3功能材料需要投资 500 万元人民币(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可制造处理 200 万吨水的自组装膜集成设备,需要员工 10-15 人,年利润大约在 1000 万人民币。1 吨酸化 ZrxSi1-x O2 /Al2O3功能材料组成自组装膜后可处理含油海水 2 万吨,核处理 1 吨含油海水需 0.2-0.3 元人民币。 主要技术指标:该自组装膜集成设备对海水和含油海水净化后可以分别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 A3 级标准(SY/T 5329-94)和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 1 级标准(DB12/356—2008)。 合作方式:融资 1000 万 
天津大学 2021-04-11
广谱抗紫外纳米复合涤纶聚酯
在现有聚酯生产工艺基础上,广谱型抗紫外纳米复合粉体与PET聚酯的复合将赋予PET聚酯以良好的抗紫外性能,同时可改善聚酯的力学性能,对提升涤纶聚酯的附加值和提高我国涤纶纤维的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本技术制备了纳米TiO ?2/ZnO和TiO 2 -SiO 2 -ZnO复合粉体。TiO 2 -SiO 2 -ZnO复合粉体的紫外性能在350-400nm波段内比金红石型TiO2明显改善。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抗紫外复合粉体复合涤纶聚酯。抗紫外纳米复合颗粒在PET基体中的分散均匀,团聚体的尺度在50-90nm之间,复合聚酯的特性粘度、熔点、羧基含量、凝聚粒子和二甘醇含量等重要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高比表面的颗粒作为异相成核剂,提高了PET的结晶度,加快了PET聚酯的结晶速率。随着复合颗粒的增加,抗紫外PET复合聚酯体系表观剪切粘度随纳米粒子含量的升高逐渐下降。加入复合抗紫外颗粒后对PET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无机纳米材料改性的抗静电腈纶
选用多种修饰剂对无机纳米抗静电材料ATO进行修饰、分散处理,系统地研究了无机纳米抗静电材料ATO悬浮液的稳定性、分散性和流变性,探索了多种纺丝工艺,表征了纳米ATO在纤维中的扩散、分布情况和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解决了纳米ATO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关键技术。并在腈纶纺丝过程中采用ATO悬浮液为添加剂,使得ATO纳米微粒能够通过扩散、迁移进入纤维表面,从而赋予PAN纤维良好的抗静电性能。 该课题开发的在纺丝过程中添加抗静电剂的工艺路线,避免了腈纶传统纺丝中的聚合物中加入添加剂所造成的纳米微粒凝聚、堵塞喷丝头的缺陷,具有设备投资少、效率高、操作简单、产品质量稳定的优点。该研究成果已在1000吨/年腈纶中试装置上得到应用,生产出质量优异的抗静电纤维。该抗静电腈纶在保持腈纶原有的力学性的基础上,纤维的体积比电阻率下降到108μcm水平,上染率达到90%。该课题所开发的纺丝添加改性剂的生产抗静电腈纶工艺技术,已申请二项发明专利。
东华大学 2021-02-01
多品种小批量新型纳米材料
成果简介:当代化工、制药等领域正在面临深刻变革,新材料的出现,助推了这一趋势。山东大学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各种新型纳米材料的研制,获得了多个品类的新型纳米材料。 ① 新型碳纳米材料 以块体富碳材料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为原料,利用混酸回流、无溶剂热解等方法,制备了发光纳米碳;以多胺为原料,制备了超高分子量聚合物和碳纳米颗粒;以有机羧酸为原料,制备了生物相容性纳米碳。产品可用于发光二极管、荧光油墨、油田、食品等多个领域。 ② 结构精确的胶体银 以硝酸银和巯基烟酸为原料,碱性条件下制备了具有原子级精准结构的银簇,主体框架为六个银原子形成的八面体,外围被六个巯基烟酸配体保护起来。该纳米材料可溶于水,形成胶体银,具有抗菌等功效。 ③ 强吸附多孔材料 共价有机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稳定性高、可塑性强等优点。把对二氧化碳具有亲和作用的富氮基功能团引入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制备了一系列富氮基共价有机多孔材料,可选择性吸附二氧化碳。该方法可替代传统二氧化碳处理方法,即有机胺水溶液吸收法,能够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④ 纳米纤维素 利用酸解法,制备了纳米纤维素水分散液,品质高,性能稳定。 成果相关图片:
山东大学 2021-05-11
新型纳米药物载体 “隐形生物导弹”
完成团队简介:团队负责人宫永宽教授,日本佐贺大学博士、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博士后、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访问教授;现任西北大学材料科学新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西安市仿生生物材料与器件工程实验室主任。研究团队包括教授3人,副高职称6人,博士后及博、硕士研究生30人。 成果内容:将仿细胞膜结构涂层完美的体内隐形作用与肿瘤靶向分子的靶向作用结合,集成在纳米载体表面,可以制造出在血液中长循环、对肿瘤细胞高选择性结合的新型纳米药物载体“隐形生物导弹”。“隐形生物导弹”抗癌药物的开发应用,可从根本上解决癌症早期诊断困难、化疗毒副作用大的世界难题,获得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成果优势及用途:设计构建仿细胞膜结构的纳米载体获得了超长的血液循环半衰期(90小时,国际领先),具有优异的体内隐形性能;将叶酸等肿瘤靶向分子引入纳米载体表面可提高肿瘤细胞摄取4至8倍,靶向作用显著。    成果成熟度:癌症化疗药物“隐形生物导弹”已经完成实验室验证,需要进行大批量动物实验、申请临床批件。 预期成果收益:以“隐形生物导弹”抗癌药物为例,进一步市场化放大、获得国家临床实验批件约需投入5000万元(占50%)。若以建100吨/年规模的装置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约50万元/吨,销售收入200万元/吨产品,净利润约为15000万/年,投产后约8个月可收回成本。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状态 知识产权权属 ZL200610105049.9 仿细胞膜结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独占 ZL200910219143.0 一种仿细胞外层膜结构修饰涂层制备的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010192087.9 仿细胞外层膜结构聚合物交联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110205373.9 仿贻贝粘附蛋白和细胞膜结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独占 ZL201310469385.1 一种通过聚多巴胺涂层构建功能化表界面的方法 授权 独占 陕科鉴字[2014]第019号 仿细胞膜结构聚合物表面改性技术及应用 鉴定成果 国际领先  
西北大学 2021-05-11
碳纳米管超级电容器
本项目产品目前超级电容器的致命缺陷,创新构建了以改性的碳纳米管(CNTs)为骨架,在此基础上合成以CNT为纳米茎、片状纳米镍基多元氧化物为枝叶的三维纳米结构材料。由该材料体系结构作为超级电容器正极材料时,CNT形成一维电子“快速通道”,在充放电过程中,电荷能通过CNT快速通道进行超高速交换。而片状纳米镍基氧化物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兼有非常强的电化学活性,使其赝电容效应的极具显著。该材料体系结构的另外一重大优点为在电容器制备过程中可以高效地避免纳米材料很容易出现的团聚现象,可以保证该三维纳米结构能获得最大的比表面积,从而使能量密度大大提高。因而,由该纳米三维结构电极材料制备的超级电容器可以获得了非常大的比电容、很大的能量密度和非常高的功率密度;更特别地,充电时间远小于锂离子电池和铅酸电池,在充电设备允许情况下,充电时间可以减小到2分钟以内;循环寿命也高于锂离子电池10倍以上;并且该超级电容器具有非常高的可靠行,制备和使用都非常环保和安全。该项目产品不仅仅可以广泛应用于原有的电容器应用领域,更特别地,可以代替现有巨大市场规模的铅酸电池和锂电池等二次电池而可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电站储能、工业电动运输装置、电动工具、便携式电子设备、通讯基站的备用电源、军事装备(单兵备用电源、瞬时大推力陆用装备、无人机、空间飞行器等)等,具有千亿级的市场规模。 技术指标: ? 能量密度:30-80Wh/kg(目前商业超级电容器的最高仅为8Wh/kg) ? 功率密度:2-20kW/kg ? 充电时间:小于5分钟 ? 循环寿命:大于5000次 项目产品的技术和性能优势: ? 超大的电容量:比传统电容器容量高6个数量级,比现有商业化的超级电容器的比能量高10倍,已经超过铅酸电池的能量密度。 ? 超高功率:比锂离子电池的功率密度高两个数量级以上。 ? 充电速度快:比锂离子电池快10倍以上。 ? 更长的充放电循环使用寿命:比锂离子电池的寿命高1个数量级以上。 ? 具有免维护:可随时浅充、满充和过充电、浅放电、全放电,对电池不会损害,无记忆效应。 ? 高可靠性:超级电容器从生产至使用过程中,均不会出现锂离子电池爆炸问题,即使在严重挤压和高温下也是安全可靠的。 ? 环保无污染:从生产、使用到报废回收,均不存在污染,是典型的绿色产品。 ? 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兼容性好: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兼容常规材料的制备工艺;电容器的制备工艺可以完全兼容锂离子电池的生长设备,但工艺要求更加简单。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低成本纳米微晶陶瓷制备技术
本项目开发了一种全新概念的纳米陶瓷制备新工艺新技术。它采用天然矿物和工业废渣来取代高温烧结法中昂贵的纳米陶瓷粉末,使制备成本大幅降低。用高温溶胶-凝胶工艺从根本上解决了材料组成的不均匀性和残留气孔等问题,同时具有生产周期短、效率高、能耗低、制品的均匀性和可靠性好等优点。开发的原位受控晶化技术不仅使材料的晶粒尺寸控制在纳米级,而且还可对晶相数量和结晶形状进行有效控制,可获得具有球状或针状晶体的纳米微晶陶瓷。
湖南大学 2021-04-10
碳纳米管超级电容器
该项目产品不仅仅可以广泛应用于原有的电容器应用领域,更特别地,可以代替现有巨大市场规模的铅酸电池和锂电池等二次电池而可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电站储能、工业电动运输装置、电动工具、便携式电子设备、通讯基站的备用电源、军事装备(单兵备用电源、瞬时大推力陆用装备、无人机、空间飞行器等)等,具有千亿级的市场规模。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6 57 58
  • ...
  • 140 14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