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研究
本书以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农民行为改变理论,绩效管理理论,系统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通过运用案例分析法和贝叶斯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及农业技术需求主体的分析,提出了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优化的措施.
吉林农业大学 2021-05-04
关于电荷密度波体系红外和超快光谱的研究
LaAgSb2,这是一种二维层状结构材料,分别在207 K和184 K发生两个电荷密度波相变。这两个相变对应的电荷密度波的调制波矢非常小(或者说实空间的调制周期非常大),尤其是高温对应的相变其超格子调制周期几乎接近原晶格周期的40倍。利用红外光谱,他们发现低频光电导谱存在显著的压制,揭示电荷密度波相变导致单粒子激发谱上有能隙打开,绝大部分自由载流子由于费米面上打开能隙而丢失。尤其有意义的是,利用超快泵浦探测他们发现低温存在两个集体激发模式,其能量尺度非常小,在低温极限下分别只有0.12 THz(~0.5 meV)和0.34 THz(~1.4 meV)。通过改变探测光波长等多种实验条件,他们确认这两个集体模式分别对应于两个电荷密度波相变的振幅子集体激发模式。这是首次在电荷密度波材料中观察到能量尺度如此之小的振幅子激发
北京大学 2021-04-11
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技术体系及标准研究
成果来自多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分别获得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励的重点纵向成果,发表论文10多篇,出版专著3部,获发明专利1项,目前已进入实用阶段。该成果首次提出高铁卫星和常规测量的控制网技术指标;研制出方向自适应投影和CPⅢ网数据处理软件;建立600 m标准轨道检验场进行轨道检测设备的国内首次产品技术认证。方向自适应投影的准确性比国外同类型技术提高10倍,使高铁控制网边长投影变形<1 mm/km;建立600 m以上标准轨道进行轨道检测设备的计量认证国外尚无先例,是唯一可以检测轨道300 m弦平顺性≤10 mm技术指标的计量检测手段。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五轴联动高速加工中心
五轴联动高速加工中心主要用于高速高效加工各种复杂曲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科研、精密器械、高精医疗设备等行业具有复杂曲面零部件的加工,是解决叶轮、叶片、汽车摩托车零部件、船用螺旋桨、重型发电机转子、汽轮机转子、大型柴油机曲轴等加工的关键装备。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高速多轴联动智能弯管机
开发了可侧弯和机头旋转的,多层模具,大口径的全伺服弯管机的控制系统和仿真软件。仿真软件能够通过输入管型和模具参数后自动生成加工轨迹,三维动画显示管子变形和机器动作,并确保与  实际加工过程动作一致。因此能够在仿真阶段对干涉等问题进行检查和处理。控制系统为总线方式, 采用先进的 IEC61131-3PLC 语言编程标准,通过同步 13 个电机的运动,精确流畅高效地控制整个弯管过程。并具备焊缝识别,预料辅推等先进功能。各项技术和性能均到达国内和国际领先水平。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五轴联动数控工具磨床
机床主要结构示意图 “五轴联动数控工具磨床”是高端工具制造业的数控加工专用设备,机床运用五轴联动数控软件和高速强力磨削工艺,高效率、高精度、高表面质量地一次加工完成具有复杂形貌要求的硬质合金刀具。 这类机床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用于强力磨削的机床整机优化设计、高速电主轴、自动刀具检测系统、复杂结构刀具数学模型和运动模型的建立、五轴联动专用磨削软件和优质机床功能部件应用等。工信部将其列入“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申报指南书中。本项目被上海市经委列为“上海市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专项”,样机参展了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并通过上海市经信化委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同类先进水平”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高速多轴联动智能弯管机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五轴联动数控工具磨床
“五轴联动数控工具磨床”是高端工具制造业的数控加工专用设备,机床运用五轴联动数控软件和高速强力磨削工艺,高效率、高精度、高表面质量地一次加工完成具有复杂形貌要求的硬质合金刀具。 这类机床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用于强力磨削的机床整机优化设计、高速电主轴、自动刀具检测系统、复杂结构刀具数学模型和运动模型的建立、五轴联动专用磨削软件和优质机床功能部件应用等。工信部将其列入“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申报指南书中。 此项目由上海理工大学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知识服务团队设计、上海工具厂有限公司制造,被上海市经委列为“上海市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专项”,并通过上海市经信委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同类先进水平”。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中西药组分配伍联合抗肿瘤纳米体系研究
组分配伍融合纳米递药,创新组分中药抗肿瘤研究思路 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推进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健康治理现代化,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有毒中药以“药之偏性制机体偏性”。申请人在前期开展了大量有毒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和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中药雷公藤中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是其最重要的两个抗肿瘤活性成分,也是被国际学术领域认为最有可能被开发成为现代药物的天然药用化合物。但如何控制活性成分的毒性,并充分利用其抗肿瘤作用,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组分配伍是传统中药配伍的传承和发展,制剂策略蕴藏着中药“毒效和合”的深刻内涵,两者均是有毒中药应用减毒存效的重要方式。申请人前期构建起中药组分配伍与纳米制剂技术联合应用抗肿瘤的新思路,为组分中药“中西融合”抗肿瘤安全高效应用提供新模式。如将中药“国老”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甘草次酸与雷公藤有效成分配伍,进行组分联合抗肿瘤,探索该组分配伍增效减毒抗肿瘤作用,并提出观点:采用一种有利于药物靶向性聚集于肿瘤的纳米载体,将组分药物共同包载,并根据两种成分的分子作用机制,特异性地实现两种成分在肿瘤组织/细胞的逐级释放,以功能性纳米作为雷公藤-甘草组分联合抗肿瘤的“舟楫”。两者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突破组分药物难以实现靶部位特异性共同传递的应用瓶颈,同时可利于实现组分药物多靶点协同抗肿瘤病机的复杂特性。 雷公藤甲素和甘草次酸共载纳米体系抗肝癌示意图     申请人以雷公藤-甘草组分协同抗肿瘤研究为契机,将雷公藤甲素进行甘草次酸靶向-肿瘤微环境响应主客结构纳米装载,首先以具有HCC细胞高表达甘草次酸受体靶点作用的甘草次酸(GA)为靶头,采用能够长循环的PEG将GA和AD(金刚烷)连接到材料两端;再分别通过具有肿瘤组织ROS敏感的单硫键和肿瘤组织酸敏感的PBAE材料将环糊精键合于PBAE支链;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将雷公藤甲素物理包载于PBAE-环糊精纳米粒内核,再通过主客结构将其与合成好的GA-PEG-AD形成壳核结构,制得雷公藤甲素纳米粒。从血管调节、增殖抑制、免疫应答等多角度揭示了雷公藤-甘草组分联合抗肿瘤的机制,基于组分配伍与药物联合策略的异曲同工,实现了传统配伍理论、现代临床用药思路、纳米制剂技术的“中西合璧”,为组分中药抗肿瘤应用提供了新思路,为组分中药抗肿瘤临床应用方式提供借鉴,为研究抗肿瘤创新中药奠定基础。目前围绕该思路,申请人连续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特别资助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多个项目,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一区期刊论文2篇,二区期刊论文8篇,申请专利4项,获得第十五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参与获得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发明金奖”。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1-05-10
水溶性超分子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技术研究
一种水溶性二茂铁超分子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一种水溶性金丝桃素超分子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一种新型的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冬青素 A/聚环糊精包合物的药物组合物(IlexA-CDP)制备方法。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17 21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