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海杂回交
扇贝
耐低温品系的
选育
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杂回交扇贝耐低温品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是首先选择海湾扇贝与紫扇贝杂交一代家系或群体中生长速度快、耐低温能力强的个体,作为种贝;再利用上述杂交一代中耐低温能力强的个体与海湾扇贝精子回交建立回交家系或群体;然后通过至少三次耐低温育种核心群的选育,即可培育出耐低温品系。由于本发明采用生长速度快,杂交优势显著的海紫杂交一代为母本,再通过与海湾扇贝(父本)回交将海湾扇贝的抗冷基因聚合到海杂回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杂海回交
扇贝
耐低温品系的
选育
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海回交扇贝耐低温品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是首先选择海湾扇贝与紫扇贝的杂交一代家系或群体中生长速度快、耐低温能力强的个体,作为种贝;再利用杂交一代中耐低温能力强的个体与海湾扇贝卵子回交建立回交家系或群体;然后经至少三次耐低温育种核心群的选育即可。由于本发明采用生长速度快,杂交优势显著的杂交一代为父本,再与海湾扇贝(母本)回交将海湾扇贝的抗冷基因聚合到杂海回交一代中,并以杂海回交一代中内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扇贝
“渤海红”杂交
扇贝
扇贝“渤海红”是青岛农业大学贝类育种团队从紫扇贝与海湾扇贝杂交一代中经多 代选育获得的杂交扇贝新品种,2016年获得国家水产新品种证书(品种登记号: GS-01-003-2015)。 该品种贝壳扇形,壳长/壳高比为1.06±0.03,壳宽/壳高比为0.41±0.02;壳较薄, 壳色呈紫红色,左、右壳较突出,壳表放射肋17-18条,肋较宽而高起,肋上无棘;生 长纹较明显,中顶;前耳大,后耳小。外套膜上有触手和外套眼,鳃瓣状,闭壳肌发达 且前后闭壳肌融合,性腺位于腹缘,分为明显的精区和卵区,精区成熟时为乳白色,卵 区成熟时为橘红色,肠粗壮。22 “渤海红”扇贝收获时与海湾扇贝相比壳高平均提高18.5%,壳长平均提高约19.8%, 壳宽平均提高约10.2%,体重平均提高38%以上,柱重平均提高50%以上,温度适应范围 0-29.3℃,适宜在我国黄渤海海域养殖,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养殖
扇贝
良种
项目成果/简介:扇贝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业主导产业之一,优良种质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所急需。在国家863、973、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的支持下,项目组针对我国主要的扇贝养殖种类,包括栉孔扇贝、虾夷扇贝、海湾扇贝,开展育种技术研发,育成系列新品种。栉孔扇贝“蓬莱红”系列良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抗逆、壳色鲜红。“蓬莱红2号”是国际上第一个采用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育成的水产良种,较普通生产用种可增产5%,成活率提高27.1%。“海大金贝”虾夷扇贝是国际上第一个品质改良的贝类品种,闭壳肌 (肉柱)橘红色,富含类胡萝卜素,平均增产 20.0~30.0%,成活率提高25%以上;“海益丰”海湾扇贝新品种生长快、抗逆性强,增产39.2%。上述良种适宜在我国养殖扇贝的主产区辽宁、河北,山东海域进行近海筏式养殖,其中虾夷扇贝主要在辽宁海域进行底播和筏式养殖。三种扇贝良种均可在山东进行苗种规模繁育,进而向主要养殖海区推广养殖。项目阶段:工业化生产阶段效益分析:我国扇贝养殖年产量约200万吨,其中栉孔扇贝、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是我国主要的扇贝养殖种类。该成果育成的“蓬莱红”系列栉孔扇贝、“海大金贝”虾夷扇贝、“海益丰”海湾扇贝新品种涵盖了上述主养种类,开展良种的规模繁育,可向国内主要养殖区进行苗种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相较于普通养殖用种,项目培育的扇贝新品种的繁育无需特殊设施、新增投资少,转化速度快。主要应用行业为贝类养殖和苗种产业。项目育成的“蓬莱红”系列、“海大金贝”、“海益丰”扇贝良种,均可在青岛地区开展苗种规模生产,面向我国北方主要扇贝养殖企业和业户进行推广。同时,“蓬莱红”系列和“海益丰”等良种也可在青岛养殖企业进行规模养殖。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 、 软件著作权知识产权编号:US 8544415B2 特许第5543583号 ZL 200910231570.0 GS-01-006-2013 GS-01-002-2009 GS-01-006-2016技术成熟度:通过中试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4-11
养殖
扇贝
良种
扇贝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业主导产业之一,优良种质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所急需。在国家863、973、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的支持下,项目组针对我国主要的扇贝养殖种类,包括栉孔扇贝、虾夷扇贝、海湾扇贝,开展育种技术研发,育成系列新品种。 栉孔扇贝“蓬莱红”系列良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抗逆、壳色鲜红。“蓬莱红2号”是国际上第一个采用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育成的水产良种,较普通生产用种可增产5%,成活率提高27.1%。“海大金贝”虾夷扇贝是国际上第一个品质改良的贝类品种,闭壳肌 (肉柱)橘红色,富含类胡萝卜素,平均增产 20.0~30.0%,成活率提高25%以上;“海益丰”海湾扇贝新品种生长快、抗逆性强,增产39.2%。上述良种适宜在我国养殖扇贝的主产区辽宁、河北,山东海域进行近海筏式养殖,其中虾夷扇贝主要在辽宁海域进行底播和筏式养殖。三种扇贝良种均可在山东进行苗种规模繁育,进而向主要养殖海区推广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5-09
扇贝
“青农 2 号
扇贝“青农2号”是青岛农业大学贝类育种团队从紫扇贝与海湾扇贝杂交一代中经 多代选育获得的杂交扇贝新品种,2018年获得国家水产新品种证书(品种登记号: GS-02-003-2017)。 贝壳扇形,壳长/壳高比为1.06±0.02,壳宽/壳高比为0.45±0.03;壳较薄,壳色 呈黑色,左、右壳较突出,壳表放射肋17-20条,肋较宽而高起,肋上无棘;生长纹较 明显,中顶;前耳大,后耳小。外套膜上有触手和外套眼,鳃瓣状,闭壳肌发达且前后 闭壳肌融合,性腺位于腹缘,分为明显的精区和卵区,精区成熟时为乳白色,卵区成熟 时为橘红色,肠粗壮。23 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普通海湾扇贝相比,“青农2号”收获时与海湾扇贝相比壳 高平均提高约16.6%,壳长平均提高约16.1%,壳宽平均提高约11.3%,体重平均提高约 45.4%,柱重平均提高约75.7%。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扇贝
“青农金贝”
扇贝“青农金贝”是青岛农业大学贝类育种团队从紫扇贝与海湾扇贝杂交一代中经 多代选育获得的杂交扇贝新品种,2019年获得国家水产新品种证书(品种登记号: GS-01-009-2018)。 贝壳扇形,养殖当年平均壳长约60.1±2.6mm,壳长/壳高比为1.07±0.03,壳宽/ 壳高比为0.43±0.02;壳较薄,壳色为金黄色,左、右壳较突出,壳表放射肋17-18条,24 肋较宽而高起,肋上无棘;生长纹较明显,中顶;前耳大,后耳小。外套膜上有触手和 外套眼,鳃瓣状,闭壳肌、外套膜和鳃等组织均呈金黄色且前后闭壳肌融合,性腺位于 腹缘,分为明显的精区和卵区,精区成熟时为乳白色,卵区成熟时为橘红色,肠粗壮。 与白色闭壳肌相比,富含2种特有的类胡萝卜素扇贝醇酮和扇贝黄素,其脂肪含量 显著低于白色闭壳肌扇贝,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于白色闭壳肌扇贝,且脑磷脂含量显著 高于白色闭壳肌扇贝,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高,是一种具有巨大市场价值的扇贝。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紫
扇贝
与海湾
扇贝
及其回交后代母本来源的鉴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扇贝与海湾扇贝及其回交后代母本来源的鉴定方法,是基于线粒体DNA序列的差异性而设计的标记引物mtDNA?Z,分别由左端引物序列mtDNA?Z?F:5’?TATGAGGTGTCCCCCAAGTC?3’和右端引物序列mtDNA?Z?R : 5’?ACTGGCAGACAAACAAATCGT?3’组成,以提取的紫扇贝、海湾扇贝与回交扇贝的DNA为模板,并利用该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若在近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渤海红”、“农大黑贝”杂交
扇贝
利用从秘鲁引进的紫扇贝与海湾扇贝成功培育出杂交子一代,其个体重比 同期的海湾扇贝提高约 100%,且可养到第二年,体重最大达到 200 多克。将杂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介绍 2017 -21- 交子一代经多代纯化后育成紫海杂交扇贝-“渤海红”和“农大黑贝”,它比海 湾扇贝体重提高 30-40%,亩产值提高约 130%。另外,用紫扇贝与墨西哥湾扇贝 杂交培育出适合我国南方海域养殖的紫墨杂交扇贝,体重提高 90%以上。紫海杂 交扇贝和紫墨杂交扇贝系列形体美观、个体大、产量高、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适应性强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吉林白鹅三个品系的
选育
采用家系选择法对吉林省地方良种鹅--农安籽鹅的产蛋数进行5个世代精心选育,形成了体貌一致,生产性能和遗传性能都较稳定的--"吉林农大白鹅"蛋用品系,其成龄体重,公鹅(4.1±0.14)kg,母鹅(3.2±0.21)kg;年产蛋数(125.6±7.8)枚,比1世代提高40枚,平均蛋重(133.6±7.6)g,2-5月份为产蛋高峰期,受精率为85.8%.
吉林农业大学
2021-05-04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