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力觉信息和姿态信息的肢体运动意图理解与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力觉信息和姿态信息的肢体运动意图理解与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姿态传感器分别获取人体手臂的各个姿态信息,并输入至控制器,人体手臂发力通过摇杆作用于六维力传感器上,六维力传感器输入相应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将获取到的姿态参数以及力觉参数,通过建立的意图识别模型解算,并控制康复训练机器人做出相应动作,对康复训练机器人实现控制,以实现微弱主动力下的辅助主动训练。
东南大学 2021-04-11
坐下站起康复评定训练系统
坐下站起康复评定训练系统通过坐下站起康复评定训练,定性和定量测试患者坐下站起过程中各种力学和运动学参数,训练病人坐下站起过程中的平衡控制能力,以达到坐下站起等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目的。该产品硬件系统由坐板、脚板、蓝牙传输模块、计算机组成,坐板、脚板设计可折叠,采用先进的蓝牙无线通讯技术同步传输信号,满足小型便携,多功能的特点,有利于产品的应用推广。该产品软件系统集成坐位平衡、站立平衡、坐下站起参数评定、功能训练和趣味游戏训练功能,对采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和处理,满足临床需要,将测试结果与临床诊断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下肢多训练模式康复机器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肢多训练模式康复机器人,包括踏板转动机构、膝髋关节运动机构和脚踝关节运动机构。踏板转动机构中踏板轴一端与踏板连接,另一端与腿膝髋关节运动机构和脚踝关节运动机构连接。膝髋关节运动机构中连杆与中轴的端部固定连接,减速传动装置的输入端与制动器和驱动源连接,输出端与中轴连接。脚踝关节运动机构的左、右套筒由传动方向相反的传动机构传动,输入传动机构与驱动源连接,输出传动机构与踏板轴连接。本装置实现了绕同一个中心线的膝髋和脚踝关节运动的传动,采用制动器和两个驱动源的实时控制,实现了患者下肢六个关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智能化下肢康复评估训练系统
智能化下肢康复评估训练系统为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提供由被动到主动循序渐进的训练与评定。首创背部支撑减重技术,实现运动与趣味虚拟训练相结合;采用足底驱动方式,精确模仿人体同步屈伸、交替屈伸;建立参数模型,实现静态姿势图、动态姿势图评估,为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该仪器依托上海市科委创新计划项目,获 9 项国家发明专利、3 项实用新型、3 项软件著作权,2013 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推下肢康复医疗设备;2014 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由上海西贝电子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假肢手的拇指机构
一种假肢手的拇指机构,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解决现有的假肢手拇指机构驱动数过多、重量过重、灵活性不够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手掌底板、伺服电机、减速器、传动机构、近指节、中指节和远指节;所述伺服电机和减速器固定在手掌底板上,伺服电机和减速器连接,减速器和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和近指节连接,所述近指节、中指节和远指节依次转动连接。本发明采用一个伺服电机同时实现驱动拇指的弯曲和侧摆运动,本发明具有三个自由度,在外型和运动方式上和人的拇指极其相似,更加美观、仿人、实用。实验表明,本发明在抓握时和其他手指配合,具有很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康复设备
一、神经-肌肉电假肢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获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患者1患者2 加拿大患者 机械传动系统关键技术:结构紧凑传动比大握力与速度的矛盾机械噪音要小传动效率高肌电假肢的控制模式和自由度电子开关控制比例控制模式控制(肌电信息量非常丰富,利用其不同特征可形成多种控制模式)简单实用的是电子开关控制单自由度肌电假手两自由度假手,多为单自由度肌电控制加被动/电动旋腕多自由度肌电控制上肢假肢要采用模式控制技术二、有力觉、触滑觉反馈的肌电假手(1)力觉的 测量原理(2) 触、滑觉(小闭环)三、骨植入假肢清华大学与四川大学合作承担了国家863重点项目:《生物活性经皮骨植入材料和植入式智能假肢研究》 骨植入假肢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植入体与残肢骨的骨性结合(用酸-碱火焰法、阳极氧化法进行钛表面生物活化处理)经皮密封问题(在生物活化钛表面喷涂类骨羟基磷灰石涂层技术)对植入体的防护问题(安全问题)传统的假肢装配技术—接受腔最大缺点:不符合生物力学规律经软组织传力不透气有异味肌肉萎缩后需经常更换植入式智能假肢骨性结合, 进行了经皮植入体 表面生物活化技术研究 开发了基于酸碱火焰 法的 钛金属 表面生物活化技术,获 得了具有多孔纳米级氧化钛结构的表面 进行了羟基磷灰石涂层的桥接性研究---羟基磷灰石涂层可以实现2mm间隙的桥接     钛表面产生的纳米结构               新生骨长入2mm间隙                                               动物实验植入体结构和 表皮与植入体金属表面的结合                                        植入体结构                                                人表皮细胞与生物活性钛紧密贴附,材料与表皮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植入体保护技术(安全问题)骨植入式假肢是对假肢安装技术的根本性革命,是由瑞典发明种植牙的著名医生Branemark教授发明的,已在英国临床安装了几十例。采用医用钛合金材料作为植入体植入残肢骨内,经皮密封处理伸出体外与外假肢连接。没有传统假肢的接受腔,直接通过植入体传力于主干骨,符合人体生物力学规律。骨植入式假肢是当代假肢技术革命性的变化,是21世纪康复工程新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四、电动截瘫步行机每侧腿由一个小型直流伺服电机通过蜗轮机构驱动髋、膝关节联动。步行机构具有自锁功能 以确保安全,手动的解锁装置可使患者实现坐姿。行走时由控制系统协调双腿实现交替步态。为保证安全和身体平衡,行走时需借助轻型助行架或双拐。步行机构的主要部件由钛合金制造,整体重9.6公斤。五、各种膝关节矫形器共有4~5种,适应膝关节的不同症状:膝内、外翻、膝关节手术后防护装置,有膝屈角可调限位装置
清华大学 2021-04-13
康复机器人
下肢辅助步行康复训练,是针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团队研究和开发了一种下肢步行训练机器人系统样机及关键技术。它主要是利用安装在患者下肢的外骨骼系统,按照预先设置的行走步态,帮助产生或纠正患者的行走步态,同时通过安装在机器人机构中的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取得患者步行康复训练的进程并安排康复计划的改进。研究团队结合人体工程学、仿生学和机械设计等技术,设计了具有髋、膝和踝关节6自由度的连杆助行腿;构建了由跑步机、减重支撑系统和下肢外骨骼系统的多机平台;针对患者初期、中期和后期,开发了机器人主动(位置控制)、患者半主动(阻抗/导纳控制)和患者主动(步态自适应控制)等训练模式。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0
康复机器人
下肢辅助步行康复训练,是针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团 队研究和开发了一种下肢步行训练机器人系统样机及关键技术。它主要是利用安 装在患者下肢的外骨骼系统,按照预先设置的行走步态,帮助产生或纠正患者的 行走步态,同时通过安装在机器人机构中的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取得患者步行 康复训练的进程并安排康复计划的改进。研究团队结合人体工程学、仿生学和机 械设计等技术,设计了具有髋、膝和踝关节 6 自由度的连杆助行腿;构建了由跑 步机、减重支撑系统和下肢外骨骼系统的多机平台;针对患者初期、中期和后期,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腰髋腿复合力量训练装置
腰髋腿复合力量训练装置,它涉及一种复合力量训练装置.以解决运动员采用现有训练手段进行腰腹髋的转动及腿的静力半蹲,蹬伸等力量训练无法实现完整的由多个肌肉群参与的联动用力问题.腰腿部力量训练装置与框架固接,第一钢丝盘固装在腰腿部力量训练装置的第一轴上,第一光电转速计的第一码盘固装在第一轴,第一钢丝缠绕在第一钢丝盘上,并通过第一弹性带与第一阻力计连接,髋部力量训练装置与框架固接,第二钢丝盘固装在髋部力量训练装置的第三轴上,第二钢丝盘固装在第三轴上,第二钢丝缠绕在第二钢丝盘上,并通过第二弹性带与第二阻力计连接,第一,三轴套上装有第三,四阻力计.本发明可实现运动员对腰髋腿复合力量强化训练.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5-04
一种体育舞蹈腰部训练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体育舞蹈腰部训练装置,其结构包括手握杆、下压弹力板、下压训练辅助装置、升降柱、勾脚软绵、第一防滑脚垫、踏板、底座、第二防滑脚垫,底座前后端与第一防滑脚垫、第二防滑脚垫焊接并相互垂直,本发明通过将辅助回弹支撑机构安装在下压弹力板两端上,根据传动架与限位杆的连接,能够在下腰训练时控制复位弹簧进行伸缩回位,增加舒适度,依靠自身的重力完成腰部的训练,利于更快的掌握训练动作,同时斜杆通过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05 30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