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注意力焦点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意力焦点测量方法,对测试对象的头部偏 移数据进行实时测量,根据测量数据估算测试对象的注意力焦点所在 位置;通过异常判别及聚类消除部分测试对象注意力分散导致的群体 注意力测量误差;将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注意力焦点测量方法应用于教 室环境中监测课堂情况,可为了解学生上课状态提供了可靠而直观的 数据,对于当前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测具有较高的价值。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大型机械臂六维力传感器
大型机械臂六维力传感器主要装载在机械臂末端的效应器与关节之间,用于测量机械臂末端效应器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六维力和力矩,为机械臂的力柔顺控制提供力信息输入,是机械臂的重要传感器之一。/line大型机械臂六维力传感器的成果包括传感器的机械结构设计、组桥方式的设计、硬件电路的设计、采集软件、标定及解耦算法
东南大学 2021-04-10
力致发光材料体系的新设计策略
发现了聚集诱导热激活延迟荧光(AIE-TADF)材料具有力致发光现象(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874-878),然后又发现了一些AIE分子具有力致发光性能,并对其产生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Chem. Sci., 2015, 6, 3236-3241;Chem. Sci., 2016, 7, 5307-5312;Chem. Sci., 2018, 9, 5787-5794)。2017年,武汉大学李振教授团队与池振国教授团队合作,发现了一些纯有机磷光材料具有力致发光现象,把力致发光拓展到有机磷光领域(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15299-15303;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880-884)。2018年,池振国教授团队又发现了力致长余辉发光现象(Chem. Sci., 2018, 9, 3782-3787),至此,纯有机材料的力激发发射荧光、TADF、磷光或长余辉等不同发光类型的力致发光拼图拼齐。2018年,池振国教授团队(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12727-12732)与青岛科技大学杨文君教授团队(Chem. Commun., 2018, 54, 8206-8209)同时研究发现,将主体材料(具有力致发光性能)与不同客体发光材料(不具有力致发光性能)进行复合,可以通过机械力激发不同发光颜色客体分子产生发光,从而把力致发光材料体系从纯有机单组分进一步拓展到复合体系,极大地丰富了有机力致发光材料体系。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池振国教授研究团队提出利用一种更加简单的方法来精准设计力致发光复合材料体系的新设计策略。该策略设计的力致发光复合材料体系中,单独的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都不具有力致发光性能,但是通过主客体复合得到的复合体系则具有力致发光性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力致发光。同时,客体材料的选择范围非常广,可以是纯有机发光材料、配合物磷光材料,也可以是无机量子点发光材料等等。通过改变客体材料的种类,非常容易调节力致发光的发光颜色、亮度、色纯度以及发光寿命等性能,极大地丰富了力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内涵。结合光物理测试和理论计算,深入探究这类新型力致发光复合体系的激发过程和发射过程,并揭示了复合体系力致发光的激活机制是源于压电效应和主客体分子的能量转移。
中山大学 2021-04-13
基坑工程内支撑预加轴力活络装置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原子力探针位姿调节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子力探针位姿调节装置,包括探针座,调节 机构和连接头。其中探针座用于原子力探针的安装固定;调节机构包 括由下至上的第一调节部件、第二调节部件、第三调节部件、第四调 节部件以及第五调节部件,分别用于原子力探针的里外水平偏摆、左 右水平、上下旋转、上下俯仰以及上下竖直位姿调节;连接头用于与 原子力探针测量系统的显微物镜相连。本发明能够实现原子力探针任 意姿态的细微调节,各个调节动作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提高了探针 姿态的调节精度;且能够对调节后的位姿进行锁定,使其保持稳定, 进一步保证原子力探针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高中通用技术—结构与力认知及应用套件
产品详细介绍金钥匙科教设备有限公司基础结构件都经过匠心独具的几何设计,看似千差万别,但都存在长度倍数关系、高度倍数关系、立体结构关系。无论结构型材件、铰接头还是齿轮,上千种零件之间的纵横斜穿都隐藏着无穷繁多的巧妙连接方法,可以实现任何造型的搭建。除此之外,基础型材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来截取不同规格长度。①比较不同结构的拱桥模型承受压力的大小。②对桥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电话:0513-8160127181601272EMAIL:ntjyskj@yahoo.com.cn网址:www.ntjys.com.cnQQ:979322621
南通金钥匙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QSX-17型抗穿孔性仪(力特)
产品详细介绍QSX-17型抗穿孔性仪(力特) 利用重锤从高处落下冲击PVC防水卷材,以测定其抗穿孔性 技术参数: 1、金属导管刻度长为:500mm,分度值10mm 2、重锤重为:500g±1g 3、冲杆端钢球为:?12.7mm 4、垫块:150mm*150mm*50mm 密度为25kg/立方米的泡沫聚苯乙烯 5、垫板:150mm*150mm*5mm铝板 6、净重:11kg 7、仪器外型尺寸:280mm*155mm*832mm   
沧州力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WZY-120型防水卷材弯折仪(力特)
产品详细介绍WZY-120型防水卷材弯折仪(力特) 用于高分子卷材和防水涂料的低温弯折性试验   技术参数: 试件尺寸:100*50mm 弯折角度:180
沧州力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青岛科力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青岛科力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位于美丽的青岛西海岸,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胶南,204国道和同三高速贯穿南北,济青高速南线贯穿东西,东临青岛前湾港,北靠青岛国际机场,目前至青岛的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即将通车,海陆空交通极为便利。 青岛科力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历经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独立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数控机械、纺织机械的机械制造公司。数控冲床产品广泛适应于棉纺、汽车、柜类、箱类、筛网、制盖、制罐生产线、仪表五金、太阳能热水器、电池铁板、装饰面板、粮食机械、自行车配件、仓库、金属家具、消声板、灯具、厨房设备等冷冲压加工行业。产品销售、服务网络遍及全国,并出口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蒙古、俄罗斯等国。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广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在2002年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公司连续多年获得“质量信得过单位”、“诚信民营企业”等称号。公司重视“科技兴企”不断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和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尤其注重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配备了一流的硬件设施、CAD软件开发系统,能够承担高水准的产品研发项目,公司与山东科技大学联合成立了科研开发基地,使双方在课题研究、成果转让、人才培训、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等方面互惠互利,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新产品开发模式,有效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能够及时应变,牢牢地占据市场主动权。 公司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坚持走“以人为本”,“科技兴企”的道路,贯彻“产品与名牌竞争、质量同国际接轨”的企业方针;坚持“市场为灵魂、质量为生命、科技进步为动力、效益为目的”的企业理念;以一流的品质、合理的价格、优秀的服务、全面推行“用户满意工程”。 公司在国内已设立了16个售后服务站,在山东、浙江、江苏、河北、辽宁等地已设办事处。各办事处产品配件均有现货,售后服务人员装备精良,随叫随到;并按公司要求定期 走访用户。了解产品在用户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反馈。我公司的售后服务工作得到了全国各地用户的好评。售后服务人员负责公司新设备的安装、调试、人员培训工作。 面对国内外市场带来的机遇,我公司愿以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同天下有识之士精诚合作、并驾齐驱、共创辉煌。  科力达公司期待您慧眼独具!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贤功向广大用户致敬!
青岛科力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21-09-13
天津德力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1989年,由多名从事无线电导航、电视监测技术的资深工程师组成了天津市德力无线电技术公司,开始了艰辛的创业,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和经营,1999年正式成立了天津市德力电子仪器有限公司(DEVISER),随着公司的业务发展以及产品涉及领域的拓展,2019年公司更名为天津德力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历经多年的创新和发展,今天已成为国际化的仪器设备公司。 德力(DEVISER)公司目前拥有约 23000 平米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在频谱和网络分析、无线电技术、光通讯测量技术、移动通讯测量技术领域拥有高水平的研发团队、众多的专利和现代化的生产线。 德力(DEVISER)品牌,世界电子仪器市场的新兴优秀品牌。企业理念:“做一流的得力助手,为客户提供适宜的高性价比电子仪器和服务。”
天津德力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1-12-0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5 26 27
  • ...
  • 85 8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