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蛋白层析系统JP-blupadStart
产品介绍: 蛋白层析系统JP-blupadStart主要用于分子生物,能够开展各种常用的纯化技术,如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脱盐和缓冲液交换,以及凝胶过滤。 产品特点: 无需预热,开机基线即可平衡; 高清10.1寸触摸屏工业电脑小巧紧凑; 流通式电导检测器独立设计;中英文操作界面可互换,操作简单,易于学习和使用;可根据您的需求预设程序进行操作; 数据实时自动保存,可防止意外断电导致的数据丢失;采用高精度的恒流泵,可以实时在线修改梯度和流速;配置高灵敏的固定波长紫外检测器;支持馏分收集器、全收集、AU值以及电导收集。 实验数据支持Excel导出; 双通道收集阀: 1个收集,1个废液口 技术参数: 型号 JP-blupadStart 系统泵: 恒流泵可提供连续、稳定的精准流速 流速范围: 0.1~10 mL/min 极限耐压: 压力3bar 混合器: 静态,0.6mL 流速精度: ±1.2% 梯度类型: 等度、步进梯度,可在线修改梯度比例 紫外检测器: JP-blupad波长260nm、280nm(标配)可选配310nm、定制波长 光源: LED冷光源 波长精度: ±1nm 检测范围: -6AU到+6AU,线性:±1.5%,在 0–2AU 之间; 样品池体积: 10ul—120ul可选 电导检测器: 范围:0.001-400.00mS/cm,精度:±2%可对电导及温度进行补偿 温度检测器: 检测范围 0-100℃,精度±1℃ 进样阀: 手动控制切换Load、Inject、Waste功能,支持定量环和定量杯进样 层析工作站: 同一屏幕画面显示:UV、梯度谱线、温度、电导率、收集试管号 安装工具包: PEEK/PTFE 管道,安装手册,用户说明书, 管道接头,常用工具等 电源: 220VAC 工作温度: 4-40℃ 收集装置: JP-blupadFC支持不同规格的收集支架 收集方式: 手动、全收集、峰收集 外观尺寸(mm) 405x340x478   - 无论您是进行标签蛋白或者天然蛋白,抗体的纯化,您必须使所有的一切简单起来。from- JP-blupadStart  
上海金鹏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2021-12-09
中草药碳点抗病毒研究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Small刊载了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梁建功教授课题组和动科动医学院肖少波教授课题组合作发表的题为“Glycyrrhizic‐Acid‐Based Carbon Dots with High Antiviral Activity by Multisite Inhibition Mechanism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合成了具有高生物相容性及高抗病毒活性的甘草酸碳点,并揭示了碳点的抗病毒机制。中草药在抗病毒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最近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过程中,中草药的参与度超过80%。然而,单一成分的中草药抗病毒效果往往不高,且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如何进一步提高中草药的抗病毒效果,降低其毒副作用,成为该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甘草酸碳点抗病毒机制示意图该研究利用水热合成技术,成功将中草药甘草的活性成分——甘草酸转化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及高的抗病毒活性的甘草酸碳点(Gly-CDs)。研究发现,Gly-CDs不仅可与病毒多靶点结合从而抑制病毒的入侵过程,还可通过刺激细胞天然免疫信号通路、抑制活性氧、调控细胞内宿主限制性因子等途径抑制病毒的复制过程,其对病毒的最大抑制效果可达5个滴度以上。Gly-CDs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动脉炎病毒科)、猪伪狂犬病毒(疱疹病毒科)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冠状病毒科)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资环学院博士研究生童婷为论文第一作者,梁建功教授、肖少波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90602, 31772785)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500105)等基金的资助。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南
2020年1月22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专家组根据包括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在内的武汉各大医疗机构诊治的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资料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南》(简称《指南》)。 《指南》内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究竟有什么症状,如何检测,如何确认,如何治疗,怎样做好个人防护,出院后需要注意什么等内容: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发热患者合并哪些症状要怀疑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需要鉴别的疾病;抗病毒药、抗菌药物以及激素应用需要注意;老人、孕产妇病情进展相对更快;出院患者要按时随访。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武汉出行禁令对病毒传播对研究
从2019年12月开始,中国卫生部门一直在密切监测湖北省武汉市的一系列肺炎病例。在受影响的个体中引起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是新的冠状病毒SARS-CoV-2。截至2020年3月3日,中国大陆共发现并确诊80,151例;在国际上,在72个国家中发现并确诊的病例超过10,566例。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模拟了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在国内和国际的传播,同时该研究估算了2020年2月上旬武汉实施的旅行禁令和一些国家所采用的国际旅行限制的影响。为了模拟COVID-19暴发的国际传播,该研究使用了全球流行和流动模型(GLEAM),这是一个基于个体,随机和空间的流行模型。GLEAM使用与真实世界数据集成的元人口网络方法,将世界分为围绕主要交通枢纽的子人口。该模型包括大约20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个子种群。在每个亚人群中,COVID-19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均使用该疾病的区室表示来建模,其中个体可以占据以下状态之一:易感性(S),潜伏性(L),传染性(I)和已删除(R)。该模型生成了一组可能的流行病场景,这些场景由新产生的感染数,每个亚人群中疾病的到达时间以及传播感染的携带者数来描述。该研究假设疫情的开始日期在11/15/2019至12/1/2019之间,其中40例是由人畜共患病引起的。通过使用近似贝叶斯计算方法来校准传播动态,从而估计基本繁殖数R0。
复旦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诊断研究
成果介绍本成果拟采用干式荧光免疫层析、电化学、分子诊断等检测技术,将陆续研发完成PCT/CRP检测试剂盒(干式荧光免疫层析法)、SAA/CRP检测试剂盒(干式荧光免疫层析法)、凝血时间检测试剂盒(电化学法)、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RT-PCR荧光探针法)等项目及对应的干式荧光免疫层析、电化学手持式检测仪器。技术创新点及参数本成果计划采用免疫POCT+分子诊断的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筛查诊断和治疗监测。前期采用手持式免疫POCT产品对CRP/PCT/SAA三个炎症指标进行快速检测,判断是否为病毒感染,而后采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RT-PCR荧光探针法)》对病人样本中的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确诊为感染阳性后,在日常治疗过程中,利用手持式仪器快速检测感染情况、监测病人CRP/PCT/SAA炎症指标、凝血状态的变化情况,分析治疗方案是否合理。出院前,再对病人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判断是否感染阴性。该项目可以对感染疑似病例全流程进行监控,包含了初筛排除、核酸确诊、日常监测、出院检查四个过程。市场前景该技术是依托基因芯片(依赖进口,国内无法生产),通过碱基互补的原理,在引物或探针上标记可检测的物质,将所需的探针挂载于基因芯片上,与待检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杂交的信号进行结果判读,其中挂载的好坏体现出了高校科研力量。其核心的挂载工艺,可以针对不同的疾病检测要求挂载不同探针,非常具有普适性,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和江苏一家企业对接并着手产品化,但挂载技术类似汽车组装技术,可以作为重点推广对象对接其他类似需求的厂家,快速提升各地方诊断设备自给能力。
东南大学 2021-04-11
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诊断研究
本项目拟采用干式荧光免疫层析、电化学、分子诊断等检测技术,将陆续研发完成PCT/CRP检测试剂盒(干式荧光免疫层析法)、SAA/CRP检测试剂盒(干式荧光免疫层析法)、凝血时间检测试剂盒(电化学法)、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RT-PCR荧光探针法)等项目及对应的干式荧光免疫层析、电化学手持式检测仪器。 本项目计划采用免疫POCT+分子诊断的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筛查诊断和治疗监测。前期采用手持式免疫POCT产品对CRP/PCT/SAA三个炎症指标进行快速检测,判断是否为病毒感染,而后采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RT-PCR荧光探针法)》对病人样本中的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确诊为感染阳性后,在日常治疗过程中,利用手持式仪器快速检测感染情况、监测病人CRP/PCT/SAA炎症指标、凝血状态的变化情况,分析治疗方案是否合理。出院前,再对病人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判断是否感染阴性。
东南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手册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琦国医大师、温病学专业谷晓红教授主导的编写团队与奔赴武汉一线的北京中医医院刘清泉院长等医务人员密切合作,编写完成面向一线临床医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并于2020年2月11日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正式推出。 《手册》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专家组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医学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领衔,与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医学专家组组长谷晓红教授,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刘清泉教授共同担任主编,并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战斗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张耀圣、王彤、梁腾霄、孟捷、王玉光、齐文升、苗青等专家共同参加编写。 全书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指导思想,从历代中医对瘟疫的主要学术观点到本次疫病发病特点的分析,从中医病证结合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发挥,经典理论联系临床实际,为临床诊疗提供了病情演变过程中病证结合的思维方法和应用方药,为认识本病的复杂多样性提供指导和实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诊断
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诊断》全书共15.5万字,从几百个临床病例中精心挑选了590幅图,其中与新冠肺炎进行鉴别的疾病有29种之多,图文并茂,生动详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诊断》一书在中华放射学会主任委员金征宇教授、候任主任委员刘士远教授倡导下,在全国诊疗新冠肺炎影像专家组指导下重磅推出。另有近30多位来自武汉及其他地区战“疫”一线的影像学专家参与。 依据2020年2月5日国家卫健委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该书阐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像学基本征象、临床分期分型与诊断要点,帮助一线医务工作者提高对新冠肺炎的影像学识别、诊断和鉴别能力,避免误诊和漏诊,具有专业的临床指导意义。 该书的核心内容紧紧围绕新冠肺炎的影像学诊断,涵盖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命名、影像学检查与防护、影像学检查方法、影像学基本征象、临床分型与诊断、影像学分期、影像学转归和影像学鉴别诊断等,可以很好地使一线医务工作者提高其新型冠状肺炎的影像学识别、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避免误诊和漏诊。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校园防护手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校园防护手册》分为基础篇、防护篇、出行篇及校园篇四个篇章,主要针对师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出行、校园学习和生活的各个场景,分析说明不同场景下师生的防疫要点。该手册既可作为师生的防疫科普读物,又可作为校园防疫相关人员的参考读物,为有效提升校园防护能力发挥作用。 针对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趋势,英文部分能更好地让广大留学生正确认识病情,积极参与到防护工作中。同时,本书也是对教育部指出的要统筹谋划高校开学工作的积极响应,提前保障好校园的防控条件,以更好的应对疫情得到控制后,广大师生集中返校面临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新型冠状病毒大众心理防护手册
1月31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大众心理防护手册》电子版正式上线发布,免费提供给广大民众阅读。这是全国第一本针对本次疫情推出的心理防护读物。这本图书从策划、编辑到上线仅仅用了两天多的时间。《新型冠状病毒大众心理防护手册》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策划组织,四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干预工作组编写,同时还得到了四川省心理学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四川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危机心理援助与创伤心理治疗专委会的大力支持。
四川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7 28 29
  • ...
  • 96 9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