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内蒙古自治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印发
为推深做实“科技兴蒙”行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引导和支持市场化、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展,根据《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国科发火字〔2007〕565号)、《内蒙古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内蒙古自治区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内政发〔2018〕44号),制定本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5-01-03
怀进鹏: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2月21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主持召开会议,聚焦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加强教育战略研究相关工作。
微言教育 2025-02-24
新型高效MnxV2O5+x基可见光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及动态表征
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主要危机,人们不断探究治理环境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的新方法。于1972年,Fujishima和Honda报道采用TiO2光电极和铂电极组成光电化学体系使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从而开辟了半导体催化这一新的研究领域。近些年,将有机污染物降解已经成为能源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该研究对于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主要通过化学方法可控的调控可见光催化材料纳米晶体的尺寸和形貌,合成具有规则形貌和特定裸露晶面的可见光催化材料(例如纳米棒、纳米带、纳米片、纳米八面体和纳米六面体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能级能带结构,同时探究催化剂不同晶面上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行为、氧化还原能力以及催化活性的选择性等独特性质,深入结合理论模拟计算,研究不同形貌的催化剂的裸露晶面上光生载流子的行为和表面/界面微观反应机制。为了深入研究太阳能-化学能转化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构筑一种新型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MnxV2O5+x(x=1、2或3)基可见光催化材料,在不添加任何贵金属元素的情况下,Mn3V2O8修饰的V2O5/g-C3N4异质结构在可见光照射下表现出明显的光催化活性,比V2O5/g-C3N4异质结构高出近3倍。由于V2O5和g-C3N4之间的Z-方案路径促进了载流子的分离,因此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淮阴工学院 2021-05-11
O 型环气体保护接触对焊系统
成 果 简 介 金属 O 形密封环是将薄壁的不锈钢管、铝合金管或高温合金管弯成圆形,再将接口焊接、打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密封件。适合于其他密封件难以达到的高温(最高达 800℃)、深冷(最低达 -270℃)、高压( 最高达 1400kgf/cm2,),高真空(最高达 10-9 毫米汞柱)等工况的静密封,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化纤、冶金、航空、航天等行业,不仅可以用于小直径而且可以用于大直径的密封。该项技术通过多  次的断续加热及不均匀散热获得合适温度场,为不锈钢的热传导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因此焊缝一周的  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断续加热不均匀散热的电阻对焊理论能够较为精确地控制焊接收缩量,且焊接强    度和通孔均满足要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O型环气体保护接触对焊系统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全自动酶免一体机-草履虫P6
长沙演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5-05-19
一种绿盲蝽唾液酶中蛋白酶与纤维素酶的体外提取测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盲蝽唾液酶中蛋白酶与纤维素酶的体外提取测定方法,利用Paraflim膜,采取膜夹营养法提取绿盲蝽唾液酶,并测定绿盲蝽中蛋白酶与纤维素酶的活性,Paraflim膜法提取绿盲蝽唾液酶利用Paraflim膜、胶卷盒、纱布、橡皮筋、位于两层Paraflim膜间的液体营养介质,利用酶与底物反应的原理,测定绿盲蝽唾液中蛋白酶、纤维素酶的活性。本方法材料易得,操作简单方便,制作成本低,占空间小,可实现绿盲蝽唾液酶的大量、批量提取,并且绿盲蝽可继续回收利用。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利用分子酶学、酶工程、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开发新型酶制剂 及功能性食品
酶制剂产品包括角质酶、磷脂酶 A1、α-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普鲁兰酶、异淀粉酶、生麦芽糖淀粉酶、β-淀粉酶等;功能性食品包括-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大元环糊精、2-O-D-吡 喃葡萄糖基抗坏血酸(AA-2G)、低聚半乳糖、D-阿洛酮糖、异麦芽酮糖、海藻糖、L-茶氨酸、L-瓜氨酸、γ-氨基丁酸、短链芳香酯、 -熊果苷、低聚异麦芽糖、低聚龙胆糖等。 功能性食品的作用: 增强免疫力,抗衰老;防癌、抗癌;降低血脂和血压;保护肝脏;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促进维生素合成与吸收。
江南大学 2021-04-11
揭示膀胱癌淋巴转移关键分子机制
阐明LNMAT1通过诱导CCL2募集TAMs促进膀胱癌淋巴转移的关键分子机制,对于在膀胱癌淋巴转移中潜在治疗靶点的临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鉴定了调控膀胱癌肿瘤微环境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 LNMAT1。LNMAT1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分泌趋化因子CCL2,进而募集TAMs到膀胱癌肿瘤微环境中。被“引诱”而来的TAMs能够分泌参与膀胱癌淋巴管生成过程的VEGF-C,帮助肿瘤细胞发生淋巴转移。由此可见,如果能介导到肿瘤微环境这片“土壤”,干预膀胱癌“帮凶”LNMAT1的表达,将能改变“种子”的生存情况,对抑制膀胱癌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发挥重要价值。林天歆教授团队首次阐明LNMAT1介导肿瘤微环境的重要作用及通过与趋化因子CCL2协同调控TAMs的分子机理,对认识膀胱癌淋巴转移的发生发展的机制有重要意义。
中山大学 2021-04-13
发现骨肉瘤的肺转移新靶标
发现了几个与RAB22A1-38相关的融合基因,其融合蛋白(Rab22a-NeoFs)可结合SmgGDS607,促进RhoA的活化,从而促进骨肉瘤的肺转移,并合成了特异靶向的穿模多肽,可阻断该融合蛋白的功能,为骨肉瘤肺转移的靶向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潜在靶标。同时,这类RAB22A1-38相关的融合基因在乳腺癌、肺癌的细胞系和/或肿瘤组织中也存在,并促进肿瘤转移,拓展了该治疗靶标的临床意义。研究成果于2020年6月1日,以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20.761。
中山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23 12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