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煤基石墨烯制备技术
本项目提出以中国富产的煤炭为前驱体,采用催化石墨化耦合高温提纯技术,利用催化剂的溶解再析出机理和碳化物转化机理,调变煤基本有机结构单元的尺寸,并辅以化学氧化及低温等离子等技术手段,将煤炭基本单元的无序结构转化为结构和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控的煤基石墨烯。项目的实施将全面诠释煤粉粒度、有机显微组分、无机显微组分、挥发份、固定碳等参数对煤基石墨烯之形成和组装的基本影响规律,研究建立构筑煤基石墨烯的新方法及其调控策略,可以开发煤炭加工利用的新方向,扩大和丰富粉煤利用技术的内涵。 本项目的创新点在于用结构杂乱无章的煤炭构筑结构规整有序、具有丰富而新奇物理特性和许多优异化学性质的石墨烯。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立式工业煤粉锅炉技术
目前全国在用工业锅炉约58万台,其中燃煤锅炉约48万台,占工业锅炉总容量的83%左右,每年消耗原煤约6亿吨左右。我国燃煤工业锅炉设计效率为72%-80%,接近国际水平,但其运行效率平均在67%-72%,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15个百分点。工业锅炉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均居全国工业行业第二,是仅次于火电厂的第二大煤烟型污染源,量大面广的燃煤工业锅炉是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工信部在《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的九大行业节能降耗路线图将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工程被列为九大重点节能工程之首,明确提出:“区分锅炉运行效率和使用燃料等情况,重点推进中小型工业燃煤锅炉节能技术改造。淘汰结构落后、效率低、环境污染重的旧式铸铁锅炉;采用在线运行监测、等离子点火、粉煤燃烧、燃煤催化燃烧等技术因地制宜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工业锅炉作为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需要进一步攻克新技术,努力提高工业锅炉热效率,推进工业锅炉科技进步。 采用清洁燃料和洁净燃烧技术的高效、节能、低污染工业锅炉将是产品发展的趋势。煤粉锅炉是大型电站锅炉应用的主要技术,其与链条炉相比具有热效率高、煤质适应性广,易于自动化的优点,且可以采用高效的脱硫除尘和NOx控制技术,实现高效洁净燃烧的目的(相对传统工业锅炉而言),因此工业锅炉采用煤粉燃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铝箔采气袋
产品详细介绍铝箔采气袋铝箔采气袋采用五层铝箔复合膜、全氟膜夹套式结构,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操作简单、轻便易携带等特点。铝箔复合膜、全氟膜材质气体采样袋可在较长时间内贮存ppm(10-6)级到百分含量的一般工业气体、石油化工气体等并能确保浓度不变,亦可在规定时间内贮存低浓度的腐蚀性和化学活性气体。并具有极好的耐腐蚀性,适用于强腐蚀性气体如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等。铝箔复合膜/全氟膜夹套式结构气体采样袋,能够有效延长微量腐蚀性气体组份在气体采样袋的存放时间,适于进行微量腐蚀性气体分析时使用。 ★该产品广泛运用于疾病预防、环境监测、劳动保护、安监、军事、气象、科研教学、冶金、石油化工、铁路、建材等部门的气体采样及存储。既可用于充装各种高纯气体,也可用于充装CO、H2S、PH3及碳氢化合物等各种标准混合气,是橡胶球胆的理想替代产品。 主要特点: ★独特的阀门结构,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不与样品发生反应,不会污染或吸附样品。 ★极低的渗透率,无样品损失。 ★具有更加优良的物理强度,可重复使用。 ★有金属接头和金属阀门两个系列多种规格可供选择。 ■采样袋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直杆金属开关阀与全塑料开关阀组合型,开关阀通过阀杆操作,阀杆顺时针旋转到底为关,逆时针旋转到底为开;开关阀只能全开或全闭,不能调节流量大小; ★型开关阀上帽为阀的开关,通过旋转上帽开启开关,使气体由阀的侧管引入,关闭开关后,可以上帽的针头取样囗注射取样; ★使用前应用样品气或惰性气体置换气袋; ★充气压力不宜超过3000pa;直观观察为气袋充分鼓起;但用手指按压并不十分绷紧。 ★使用温度:其它为-30℃~+50℃; ★贮存和使用时,应远离明火及高温;不能与坚硬物触碰,以免刺破膜材; ★各种接口与仪器设备、装置连接宜采用相应软胶管过渡; ★可用针头取样; ★采集或储存有腐蚀性气体,建议选择全塑料开关阀气袋。 ★硅胶连接软管可用于气体样品采集。 ★双连球为用于采集气体样品的简易工具。 ■规格: ★流量:0.5L,1L,2L,3L,4L,5L,6L.8L.10L;有单口和双口两类产品可以选择。  李 丽 : 1 5 8 0 1 2 6 6 4 3 4  联 系 电 话 :0 1 0 –5 8 4 3 1 7 8 1  /  8 0 3 3 6 3 7 3  /  5 9 1 4 5 1 3 1  Q  Q 号;5 2 5 5 0 0 9 8 8 
北京华博科技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透视CT测试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 CT 测试方法,利用工作面巷道条件,构建无线电波透视 CT 测试系统,进行面内构造探查,对在巷道中揭露及隐伏的断层、薄煤区、陷落柱等地质异常进行探查与解释,为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提供技术参数。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以饲代采”生物酿蜜新模式
原理:以蜜蜂为活体生物转化器,利用体内酶系进行生物转化,将果汁转化为果蜜创新点:世界上首次提出“以饲代采”生物酿蜜概念,以大宗水果为原料,经前处理,饲喂蜜蜂,实现定场养蜂,实现蜂蜜工业化生产应用案例:2023年,在沈阳建立200群的生物酿蜜示范基地,辐射东北地区成果获奖: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大赛,三等奖成果评价:完全颠覆国内外几千年的蜂蜜生产模式,实现0→1的突破,为蜂蜜生产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规避了传统蜂蜜生产的限制因素以及不利因素,实现蜂蜜生产工业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蜂蜜生产效率比传统提高3-4倍,解决了水果滞销、储运损失的问题。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19
高炉大喷煤时煤粉利用率分析技术及应用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已是目前国内各铁厂的主要目标。由于焦炭价格不断增高,使得焦炭和喷吹煤粉的差价显著增加。增加高炉喷煤量,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环保水平,而且保持炼铁厂可持续发展。作为钢铁流程中能耗最大的高炉炼铁,采用高炉大喷煤和综合喷吹技术,降低焦比和综合燃料比是目前炼铁最为迫切的任务。 高炉喷吹的煤比提高到一定程度后,高炉尘中的碳含量会有较为明显地增加,特别是在二次灰中增加的速度较快。碳含量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在炉内未被消耗的煤粉。随着喷煤比增加,高炉尘中碳含量增加得越快。高炉尘中含未消耗煤粉量越多,煤粉的利用率越低。大喷煤的同时应该保证煤粉有较高的置换比。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与宝钢合作开发了确定高炉大喷煤条件下分析喷吹煤粉利用率的技术,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中国专利 ZL 02 1 31238.9)。通过对高炉炉尘中未消耗煤粉的分析,确定出不同条件下高炉喷吹煤粉的利用率,提出进一步提高高炉喷煤量需要采取的措施。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金鱼与花草共育的家用观赏箱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鱼与花草共育的家用观赏箱,解决了现有养鱼箱排污不方便且浪费水的问题。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在箱体的中部设置有向上拱起的分隔板,该分隔板将箱体分为上部的养鱼区和下部的花草种植区;所述的养鱼区的底部与花草种植区通过导污管连通,并设置有相应的阀门。本实用新型的金鱼与花草共育的家用观赏箱,通过箱体、分隔板以及导污管等的作用,能够方便养鱼区排污,而且能够将这些污水用作肥料给花草种植区灌溉,不仅节约用水而且方便排污,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鱼与花草共育的家用观赏箱,解决了现有养鱼箱排污不方便且浪费水的问题。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在箱体的中部设置有向上拱起的分隔板,该分隔板将箱体分为上部的养鱼区和下部的花草种植区;所述的养鱼区的底部与花草种植区通过导污管连通,并设置有相应的阀门。本实用新型的金鱼与花草共育的家用观赏箱,通过箱体、分隔板以及导污管等的作用,能够方便养鱼区排污,而且能够将这些污水用作肥料给花草种植区灌溉,不仅节约用水而且方便排污,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先进
成都大学 2021-04-10
可视化视频盘煤技术
盘煤技术是盘料技术的一种,也是目前数字化煤厂的信息化管理的一部分,主要用于监测煤堆的堆煤量,用于煤厂的整体数字化管控及防腐败等
东南大学 2021-04-11
矿井通风瓦斯催化燃烧及其热能梯级利用技术
该技术利用催化燃烧和气固换热的原理,将通风瓦斯催化燃烧并将其热能进行梯级利用,不仅对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以及环境保护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还能带动我国相关产业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该技术可以广泛适用于包括煤矿通风瓦斯,天然气、沼气、石油油层气、高炉煤气以及钢铁和石化生产中的可燃废气在内的超低浓度可燃气体,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智能无人系统的控制理论与方法
智能无人系统能自主的完成复杂任务,具有自主性、智能性、协同性等特征,覆盖了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无人驾驶、群体智能等领域,是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贺威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智能无人系统的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本次申请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项的项目成果研究历时六年,针对柔性无人系统的高精度控制、具有多约束条件的智能控制和不确定系统的自适应控制三个方面展开了深入地研究与探索,提出了智能无人系统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建模方法和边界控制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方法以及基于状态和输出反馈的自适应控制方法,推动了智能无人系统控制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本项目的20篇主要代表性论文均发表在IEEE汇刊及Automatica等本学科著名期刊上,SCI他引1705次,其中1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8篇代表性论文,SCI他引923次,全部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其中4篇SCI他引超100次,单篇最高SCI他引318次。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979 98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