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无线语言实验室
5大优势
深圳市中科卓软科技有限公司 2022-09-08
一种大规模天线场景下基于统计信道信息的下行传输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天线场景下基于统计信道信息的下行 传输方法,包括:(1)采用 K 均值聚类法将用户按照统计信息相似度分 组,分组后组中心作为外层预编码;(2)对每个组利用外层预编码降维 后用户等效信道选出调度用户集合,独立计算内层预编码(3)将整个下 行预编码表示为内编码与外编码和乘积,并进行下行传输。本发明利 用大规模天线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分步的预编码策略,该策略分为外 层预编码和内层预编码。外层预编码用来消除组间干扰并且降低信道 维度,减小导频和信道反馈开销;内层预编码用降维后的瞬时等效信 道信息消除本组用户间的干扰,不同组内层预编码过程可独立进行, 此过程降低了传统大规模天线系统集中式计算复杂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基于最大似然准则的主系统收发信机间信道增益估计方法
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最大似然准则的主系统收发机间信道增益估计方法,主基站与主用户之间采用CLPC,主基站的发射功率包含了主基站与主用户之间信道增益的信息;同时,主基站的发射功率信息包含在认知发射机接收到的信噪比数据中;本发明采用最大似然准则来提取多个独立SNR中关于主基站与主用户之间信道增益信息,并且得到该信道增益的解析式,从而估计出主基站与主用户间的信道增益;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基于用户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预编码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预编码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用户的信道状态,将用户分为统计用户和瞬时用户,基站获取所有统计用户的统计 CSI 和所有瞬时用户的瞬时 CSI;对每个统计用户,计算其正交于其他用户的信道空间的正交子空间,并利用该正交子空间设计该统计用户的预编码向量;获取所有瞬时用户正交于所有统计用户的信道空间的正交子空间,并利用该正交子空间设计所有瞬时用户的预编码矩阵。该方法仅利用用户的统计 CSI,不限定基站服务的用户数目,能够同时服务于仅有统计 CSI 的用户和有瞬时 CSI 的用户,并且能够有效避免两类用户之间的干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广域动态环境下机器人智能监测
项目简介: 当前,我们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 严峻形势,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机 器人、虚拟现实与可视化等技术应用于生态与自然环境智能监测,对 于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多旋翼无人机、自主全地形车、遥观测机器人生态智能监测站 等机器人平台为载体,针对野外广域动态环境下大气、土壤、水资源、 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与自然环境要素,进行立体化、网格化、智能化实时监测技术研究。本报告将介绍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化立体生态 监测体系设计,智能无人平台环境感知、覆盖、更新与重建,基于视 觉的动态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 应用前景分析 通过该项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可有效提升生态系统监测数据采 集及分析标校能力,逐步实现长期稳定的自主化、网络化业务运行, 为我国进行生态系统立体综合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南开大学 2021-04-11
线缆式中低速公路动态称重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缆式中低速公路车辆动态称重装置,适用于汽车中低速 (0~50Km/h)通过检测站,用于强制实施汽车限重法规。其特征是采用压电电缆式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特殊的结构布置方案。该装置可以检测通过车辆的车速、轴距、轮距、轮胎数、偏载、车辆在车道中的横向位置、轴重、轴组重和总重,各传感器将采集的相关数据送计算机进行处理、显示结果。具有仪器成本低、测量精度高、数据多的优点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动态电压调节器(DVR)及其智能控制
动态电压恢复器(DVR)的串联补偿装置已经得以应用,其良好的动态性能和很高的性价比使得它成为治理动态电压问题,特别是电压骤降/骤升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相比于传统电压源型逆变器式结构的动态电压恢复器(DVR),AC-AC变换器式DVR无需直流储能单元能量可以双向流动、功率因数高,谐波含量低、动态响应速度快、易集成等优势。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Quasi-Z-Source AC-AC变流器的动态电压恢复器(DVR)及其智能控制方法。该动态电压恢复器(DVR)串联在电网公共耦合点与负载之间,由若干个Quasi-Z-Source AC-AC变流器和隔离变压器组成。Quasi-Z-Source AC-AC变流器既可以升压也可以降压,其输出电压既可以和输入电压同相也可以和输入电压反相。基于以上独特特性,本发明采用单相补偿、双相补偿、三相补偿的智能控制方法通过注入相应的补偿电压达到补偿电网电压骤降/骤升的目的。
厦门大学 2021-04-11
列车轮对几何参数动态在线测量系统
本测量系统安装在线路上,在不破坏原有线路的基础上,实现列车通过时对其轮对主要几何参数的动态测量。整个测量系统采用了非接触式激光传感器和涡流位移传感器,具有机构简单、成本低、设备故障率低和测量效率高等优点,测量系统具有计轴计辆、自动报警、自动存储等功能,测量系统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主要参数及技术指标: 测量参数测量精度测量参数测量精度轮缘厚误差0.5mm圆周磨耗0.5mm踏面直径1mm轮辋宽£0.8mm轮对内侧距0.5mm适应列车运行速度0-15km/h  测量系统的主要特点: 1.首先提出采用激光非接触动态测量车轮直径的方法技术,正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2.利用已有专利技术[96216065.2,00243380.X,012004420.2],即利用平行四边形机构来测量轮对的磨耗和踏面擦伤; 3.按照轮缘厚度的定义,提出了使用激光技术非接触式测量轮缘厚的方法与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激光对轮对内侧距和轮辋宽的非接触式测量; 4.本测量系统经过现场测试和运行,基本达到实用程度。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古建筑加固修缮与动态监测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动态测试系统
本项目开发的织物折皱回复性测试系统通过气动加压方式实现对织物试样 的水平加压,采集了织物折皱回复全过程角度变化的视频序列,利用智能图像处 理方法测量折皱回复角,获得回复阶段回复角随时间变化情况,并从动态测试结 果中提取试样的初始回复速率、急弹时间、急弹回复角、缓弹时间、缓弹回复角 等指标,全面表征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 2 关键技术 (1)突破技术: ①织物折痕的自动形成:项目成果能实现对织物试样的自动加压和释压,加 压压力可在 5-30N 之间无极调节; ②回复角度的自动测量:项目成果突破了传统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测试需要大 量人工操作的缺陷,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获取织物图像中代表回复角的自由翼与 固定翼的夹角,实现了织物折皱回复角度的自动测量,测量精度可精确到 0.1°; ③折皱回复性能的全面评价:项目成果可动态刻画织物折皱回复的过程,实 现初始回复速率、急弹时间、急弹回复角、缓弹时间、缓弹回复角等指标的获取, 达到全面表征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目的。335 (2)形成产品: 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动态测试系统 1 套。 3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已授权香港短期专利 1 件。 4 项目成熟度 项目成果可应直接应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对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评价测试, 与现有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标准测试设备 Shirley 测试仪的结果偏差在±2°之间, 且相同织物不同试样的经向回复角标准偏差在 3.5°之内,纬向回复角标准偏差 在 2.6°之内,满足国际国内相关标准要求。 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期望成果推广到各纺织企业和高校中应用,提高评价织物折皱回复性能、保 形性测试的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为面料开发和服装设计提供可靠参考。 
江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69 7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