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揭示植物免疫预警新机制
发现拟南芥BAK1和CERK1分别作为共受体的两条过去认为彼此独立的免疫信号转导通路存在信息流动(crosstalk),并因此产生细菌诱导的真菌抗性。同时,该研究首次发现植物受体激酶可通过近膜区磷酸化进入一种介于“失活”和“激活”的中间状态,即“警戒”(primed)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茄科植物本氏烟的CERK1因为近膜区没有对应拟南芥CERK1的可磷酸化位点,不能响应flg22进入警戒状态,而拟南芥的CERK1却能在本氏烟细胞中受flg22诱导进入警戒状态,提示通过基因编辑改造农作物自身CERK1的近膜区使之获得对应拟南芥CERK1的可磷酸化位点,有望成为提升农作物广谱真菌抗性而又不会造成持续生长抑制的新策略。
中山大学 2021-04-13
膀胱容积监测与预警系统
胱容积监测与预警系统的使用,将大大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现有膀胱容积监测方法,有的具有侵入性,有的系统过于复杂而不能实际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对膀胱储尿排尿过程和膀胱容积变化过程的分析,基于超声回波测量技术,结合DSP信号处理芯片和Zigbee无线发射接收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可穿戴式超声膀胱容量测量与报警系统,可以实现膀胱尿量变化的实时监测和排尿预警。已完成工程样机。该系统可以用于无意识老年人、脊髓损伤病人和其他需要进行膀胱容积监测的患者,以及需要通过尿量预测实现对患者尿失禁护理和治疗的医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早期接触科研的医学教育实践新模式
本项目以梁炎春教授为核心,以文扬幸主治医生、韦雅婧医生及杨如玉硕士研究生为主要教学成员,以促进医学生发展为具备全面的科研-临床水平的医学生为目的,长期带领医学生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着重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病灶炎症微环境、血管神经与雌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内异症发展的作用机制。
中山大学 2022-08-10
食管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研究
项目背景: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之一。中晚期食管癌的 5 年生存率不足 20%,而早期食管癌的 5 年生存率可超过 95%。因 此,提高早期食管癌检出率,是改善患者预后、节约国家医疗资 源的有效途径。目前用于食道癌的检测和筛查方法有影像学检测 技术、组织活检、肿瘤血清标识物检测等。这些技术分别由于设 备和技术成本太高,侵入性太强和血清肿瘤标识物(如 AFP、CEA、 CA125 和 CA199 等)对食管癌检测的灵敏度太低,而无法大范围 推广。近年的研究显示表观遗传学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 要作用。DNA 甲基化异常通常发生在癌症早期,并贯穿癌症的发 生和发展过程,其甲基化状态一旦形成需要受到外界环境较长时 间的持续刺激才会发生改变,因此 DNA 甲基化指标的检测可以作 为癌症诊断、早期筛查以及预后的重要生物指标。本项目拟通过 筛选食管癌相关甲基化基因,建立基于 qPCR/数字 PCR 的食管癌 基因甲基化检测方法,获取检测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特异性 和准确性更强的检测技术,提高食道癌早癌检出率,改善治疗效 果,降低死亡率。并对青岛西海岸地区 45-74 岁癌症高发人群进 行惠民筛查,以提高民众癌症早筛早诊意识,降低未来的发病率 和死亡率,减轻个人及家庭负担,达到惠民的重要意义。同时通 过大样本量的检测,形成完善的食管癌筛查体系,建立食管癌防治新模式。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对食管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进 行 qPCR/数字 PCR 分析,筛选出食管癌特异性的甲基化基因,验 证其作为早筛标志物的可行性。2.构建针对食管癌筛查的判断模 型,获取具有更高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的检测方法,实现食 管癌的早期筛查与诊断。3.对青岛西海岸或周边地区 45-74 岁符 合食管癌早筛的人群,进行大规模的食管癌筛查,开展食管癌重 大疾病筛查的惠民项目。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1.需要具备 qPCR/数字 PCR 平台和高 性能计算机平台等设备,以及掌握 qPCR/数字 PCR 检测技术以及 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的人员。2.可以提供食管癌患者及正常人群的 组织样本 
青岛锐翌精准医学检验有限公司 2021-09-02
肝癌早期筛查和诊断试剂盒开发
本项目是基于PPP1CA生物标志物,进行肝癌早期筛查和诊断试剂盒开发及产业化的项目,开发PPP1CA胶体金肝癌早期筛查试剂盒,用于肝癌早期普筛。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李昱洁 药学院/药学专业 2018/2022 赵祖一 药学院/药学专业 2020/2024 刘楚熠 药学院/药学专业 2020/2024 赵博韬 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 2018/2025 于悦 人文学院/历史学专业 2020/2024 沈佳敏 经济学院/经济统计专业 2019/2023 韩一诺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 2019/2023 魏翘楚 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 2020/2025 赖欣 药学院/药学专业 2020/2024 赵书悦 药学院/药学专业 2020/2024 谭清 法学院/法学专业 2020/2025 尹洁 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2019/2024 杨梦娇 经济学院/金融工程专业 2019/2023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李良成 药学院/药学专业 厦门大学药学院副教授 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药物开发研究 洪万进 药学院/药学专业 新加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药学院教授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病毒学和癌细胞生物学 蓝伟光 化学系/化学专业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讲座教授 生物膜技术 徐陈芳 药学院/药学专业 厦门大学药学院辅导员 药物分析 四、项目简介 早期肝癌发病隐匿,最初癌变细胞与正常细胞几乎无差异,人体不会感到不适。问题在于,目前临床检测肝癌的生物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存在特异性差、灵敏度低等的缺点,早期患者不能被及时发现,治愈率低、死亡率很高,所以肝癌的早期筛查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 前期研究中利用原代培养的肝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结合蛋白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寻找到PPP1CA作为肝癌肿瘤标志物,使肝癌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达到90%以上,优于目前市面上的检测试剂盒(以甲胎蛋白为生物标志物,灵敏度为18-60%)。 本项目是基于PPP1CA生物标志物,进行肝癌早期筛查和诊断试剂盒开发及产业化的项目,开发PPP1CA胶体金肝癌早期筛查试剂盒,用于肝癌早期普筛;同时也将开发PPP1CA免疫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用于肝癌分期检测,并积极推进其商业化生产与应用。
厦门大学 2022-07-27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
(1)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本成果面向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需求,可在地形复杂、通信条件受限、运营维护困难的复杂环境下,建立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实现监测预警工作的持续、可靠运行,解决现有监测预警网络中的覆盖面受限、长期持续监测难度高、信息传输可靠性低等问题。 本成果可应用于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各种类型的环境监测等领域。 (2)特色及先进性 基于三大核心(新型组网架构、高效节能机制、可靠传输保障)机制,设计八项创新技术。提出了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节能机制和能量均衡消耗机制,设计了支持中继转发、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研发了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可靠传输技术,提升了监测预警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除正在受理部分,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 (3)技术指标 本成果已示范应用于龙门山地震带小流域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系统。根据示范系统运行效果,本成果与灾害监测传统方式技术参数相比,可达到如下技术指标: ? 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 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 传感节点能耗10%-50%,监测系统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0-30%; ? 网络故障对监测预警影响极大降低,网络故障带来的数据时延趋向于0。 (4)解决问题与实施效果 当前问题 解决方案与效果 技术状态 监测点部署受限于区域通信条件 中继转发技术: 采用中继转发技术,可在无信号覆盖区域建设监测点,通过中继转发技术将监测数据转移到具备GPRS/3G/卫星信号的位置。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的信息传输存在数据丢失、甚至意外中断的风险 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传输保障技术: (1)研发低开销、高能效自动重传技术,恢复丢失数据,较传统方式的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2)研发视频与图像自适应传输方法,提高视频、图像传输效率与可靠性,在网络信号较差时,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3)设计机会通信技术,传输网络中断处监测节点的数据,在邻近节点可替代传输时,可实现网络中断带来的时延效应趋于0。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持续工作能力受到能量供应的约束 基于监测事件预测和能量均衡消耗的节能机制: (1)研发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休眠机制,降低传感节点能耗10%-50%; (2)研发能量均衡消耗方法,监测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4.3%。 授权专利5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预警系统存在故障或破坏的问题 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 (1)设计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支持系统部分故障时的网络自愈能力,保障监测数据传输不中断; (2)所设计组网架构下的设备可互相自动查询工作状态,设备故障可由其邻居设备主动上报,同时保留的传统设备状态查询方式,提高及时发现失效设备的能力。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
本成果面向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需求,可在地形复杂、通信条件受限、运营维护困难的复杂环境下,建立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实现监测预警工作的持续、可靠运行,解决现有监测预警网络中的覆盖面受限、长期持续监测难度高、信息传输可靠性低等问题。本成果可应用于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各种类型的环境监测等领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矿井安全预警救援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煤层水库排压疏水连接装置,水流穿过内腔底座时,通过击打搅拌桨使得搅拌桨转动并带动控制齿轮,内螺纹管转动并带动螺纹轴上升;由于固定通孔与转动配合轴啮合,第一行星轮分别带动外齿圈、内齿圈转动,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转动并通过摆动件带动转动轴前后移动,扇形盖体翻转,水流穿过内腔盖体机构;当水流流速较小时,扇形盖体不会处于完全打开的状态。该申请能够在使用时,根据水压的强度进行灵活变换水流通过效率,便于对不同水压的多煤层内部进行疏水使用,避免在使用时疏水管受压过大造成破裂,有效的增强了疏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矿井安全预警救援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井安全预警救援装置,包括控制舱体、避难硐室、预警安全帽以及自救援装置,所述避难硐室顶面设有接收通道,所述接收通道与控制舱体相连通,所述控制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预警安全帽和自救援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的不同接口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前侧面均布有传感器数据接口。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舱体的设置,便于观察井下作业状况;通过预警安全帽的设置,在保护井下作业人员的同时,具有异常状况提醒功能;通过自救援装置和避难硐室的设置,井下作业人员被困时,可转移至自救援装置,在对自身进行防护的同时,等待遥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井下皮带机故障预警系统
随着井下皮带运输系统逐步向高电压、大运量,长距离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煤矿皮带机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对井下皮带进行实时监测和监控。本系统采用工业现场总线技术和隔爆兼本安型 PLC 控制技术,实现井下多级皮带运输设备的启停控制、故障监测和安全预警。(1)基于现场总线控制的井下皮带机故障监测与预警:包括速度监测、打滑监测、堆煤监测、跑偏监测、温度监测、人员靠近监测、控制接触器使用寿命监测等,皮带机各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进入 PLC 控制器,由 PLC 输出监测和预警信号。(2)具有皮带机沿线的语音、声光、文字相配合的显示预警系统,既可以显示设备的启停工作状态,故障状态和故障报警等,还可以提供汉字显示的安全警示用语等。(4)可监测皮带机主接触器的合闸次数,可根据累计次数提示更换真空接触器。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80 18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