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尺寸工件移动智能测量机器人
大尺寸测量的用途十分广泛,几乎应用到大型产品的设计研发、装配成型、验收交付等各个环节,在航空航天、车辆船舶、风电、水利工程、雷达天线、重型机械等领域的需求尤为突出,在现代大型机械制造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复旦大学 2021-04-10
智能交互式上肢康复机器人
智能交互式上肢康复机器人在机械结构上改进了现有动力型上肢康复机器人将电机放在运动关节处造成的噪声高、体积大等不足。在系统控制上,设计了多模态控制(语音控制、触摸控制、按键控制等)方式,使得控制更加符合人机交互控制需要,同时还设计了多种训练模式(被动训练、助力训练、虚拟现实训练等)。医、患、机三者交互,实现了医生跟患者,医生与机器,患者与机器之间的远程、无线控制。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智能化超声气力施药机器人
喷头雾化液滴中径尺度控制范围 20-40μm; 喷杆总高度可在 1.5m-2.2m 内自动调节; 无人驾驶施药导航系统相位中心误差±10mm,提取特征线段的准确率达 98%;装备宽度 40-70cm 内可调;施药行驶速度: 0-1.5m/s,加速度为 0.5m/s2;与传统施药方式相比,施药效率提高 10%,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 10%。
扬州大学 2021-04-14
海缆智能探测巡检水下机器人
研制的新型水下飞行式智能探测巡检机器人通过长艏翼设计,可搭载双三轴正交电磁探测设备,以突破水下声、光设备探测盲区,克服海缆(尤其是海底光缆)直径细小、海床掩埋等探测挑战,实现近海底飞行式探测与巡检,为海缆智能运维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该水下机器人为国内首款面向海缆智能运维的无人无缆自主探测巡检装备,可通过日常巡检评价海缆安全风险,制定海缆系统运维计划。该装备还可对海缆进行故障点快速定位,辅助完成海缆快速打捞和故障修复。 图 1飞行式长艏翼水下机器人近底探测巡检海缆场景 图2 自主研发的海缆智能探测巡检水下机器人 图3 水下机器人模拟海缆探测湖上试验 水下机器人深度等级300米(可根据场景需求进行升级);有效探测磁场强度≥10nT;巡航速度3节、探测巡航速度1-2节。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2-20
神经外科智能导航与手术机器人
本成果为自主研发的神经外科智能导航与手术机器人系统,核心包括手术规划软件、导航定向系统、机器人辅助器械定位和操作系统。 该系统能够提供开放的人工智能建模与手术规划功能,让建模与规划更加智能;提供个性化3D打印部件功能,让导航设置更简便,术中操作更安全;具有界面友好、功能强大的神经外科建模与手术规划软件,支持CT/MRI多模态图像自动配准融合、智能重建、解剖测量、手术方案设计等功能。此手术机器人可用于脑外科手术、活检、电极测量、囊肿或血肿等手术。机器臂可实现精确的术中定位,手术更加微创,并且可以连续稳定工作,降低医生疲劳程度,提高手术安全性。
中南大学 2022-12-06
消防现场信息智能侦检机器人系统项目
抛投式微小型智能探测机器人,是一种小型机器人,2公斤以内,可以随身携带,可以以手抛、炮射、空投等方式进入灾害(火灾、地震、化学爆炸等)现场,实现危险环境的无人探测与通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应急救援人员在执行如消防侦查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救援任务时,都需要尽可能了解任务场景,然后制定指挥方案。在任务环境未知的情况下,如果让救援人员去探测现场情况,不仅难以获得准确、全面的现场信息,更重要的是可能给探测人员带来危险。采用智能侦检机器人代替人员去探测任务场景,可以通过机器人上装备的多种传感器获得完整的现场信息,还能使得救援人员在侦检过程中远离危险,提高任务执行效率,减少人员伤亡。针对不同使用场景,采用不同机器人可以满足使用需求:对于高楼或狭小型空间,可采用抛投式微小型智能探测机器人执行侦检任务;对于地面情况复杂的情况,履带式应急智能探测与救援机器人可以更好实现侦检功能。 本项目形成的产品将主要应用与消防以及应急救援行业,针对火灾现场不明状况的环境条件,尤其是充斥烟气但尚无太高温度的现场环境,研究设计适合消防救援现场信息探测与侦检的抛投式微小型智能探测机器人,通过投掷、炮射等快速部署方式布置到现场,侦测并实时回传现场救援所需信息,实现救灾现场信息的应用集成与辅助决策系统构建,切实保证消防战士施救自身安全、提高救援效率的战术目标。 抛投式微小型智能探测机器人,是一种小型机器人,2公斤以内,可以随身携带,可以以手抛、炮射、空投等方式进入灾害(火灾、地震、化学爆炸等)现场,实现危险环境的无人探测与通讯。 它可在救援人员无法快速接近或不适宜进入的事故现场,采用抛投形式实现快速部署,主动探测火灾现场情况。一方面可以替代消防人员进入不适合人类进入的事故现场,保证了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抛投快速部署也提高了灾难响应速度。 本项目中研发的三款机器人都具备对火灾现场温度、气体浓度、可见光或红外图像、视频、声音等环境信息与参数的探测与侦检能力,严格按照消防装备安全规范进行设计,满足消防现场信息探测设施快速部署、所需信息有效侦测等功能要求,特别适用于消防救援现场危险信息的实时探测与搜救任务,可以对起火点的寻找与确认、人员定位与搜救提供重大帮助。根据现场情况的具体需要,可以选择使用不同形态的机器人代替消防战士先行进入各种灾情现场、以及可能坍塌的建筑物、被火墙封锁的室内空间等救援现场开展信息侦检和搜救工作。智能机器人现场侦检实时传回的现场信息,可以有效接入消防救灾现场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的集成应用构建救援现场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对于保证救援人员自身安全、减少次生灾害、提升救援水平具有显著的技术支撑作用。 本项目研发的机器人技术,主要是填补了现有消防装备在复杂环境下智能化侦查能力的不足,使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与消防救援任务相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价值凸显,并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消防应急处理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发展。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7
智能协作机器人关键技术和装备
1.痛点问题 协作机器人是在共享空间中与人互动或在附近安全工作的机器人。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相比,协作机器人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人机共融环境中的安全性、交互性、灵巧性和智能性。这种机器人不仅性价比高,而且安全方便,能够极大地促进制造企业的发展。针对我们国家协作机器人方向,机器人关键核心部件(一体化关节、扭矩传感器、力矩电机、自适应控制器)受到国外卡脖子影响,系统软件、智能感知和决策算法储备不足,整机集成设计方面需要极大提升,因此攻破关键制约,加速智能协作机器人发展刻不容缓。 2.解决方案 本项目总体目标是实现自治友好的智能协作机器人系统。突破了“感-驱-控”一体化关节集成设计技术、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架构设计技术、高带宽自适应柔顺运动控制技术、基于机器学习的视觉感知技术,形成一批关键核心部件,包括扭矩电机、力矩传感器、一体化关节、分布式控制器和末端执行器,实现轻量化、模块化的协作机器人单臂和双臂,和围绕复杂应用场景开展应用验证。 合作需求 1)构建针对于产品打磨的专业化团队; 2)组建针对产品的专业化管理和销售团队; 3)搭建研发的实验基地和批量生产基地,以及寻求资金支持。 或者,寻找有实力的产业企业,开展技术转移。
清华大学 2022-07-20
智能交互式上肢康复机器人
智能交互式上肢康复机器人在机械结构上改进了现有动力型上肢康复机器人将电机放在运动关节处造成的噪声高、体积大等不足,将电机、减速箱、离合器等动力器件放在底座内,并采用基于齿轮的中央驱动设计,在实现简化机械臂的同时能完成肘关节曲/伸,肩关节曲/伸与内收/外展的多自由度活动。在系统控制上,设计了多模态控制(语音控制、触摸控制、按键控制等)方式,使得控制更加符合人机交互控制需要,同时还设计了多种训练模式(被动训练、助力训练、虚拟现实训练等),以适用不同阶段患者的康复训练需求。针对该机器人设计的一款应用于手机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开塔机器人Mirobot六轴教育机械臂智能桌面开源编程创客机器人
北京勤牛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12
机器人视觉导航技术、机器人远程控制技术
项目背景:目前电力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由于环境恶 劣,电磁刚绕强度高,造成控制系统不稳定;同时在巡检过 程中,要对各种线路金具、各种作业仪表进行识别与检测, 通常采用机器视觉技术。但由于机器人作业在野外或阴暗照 明等复杂环境,存在识别率低,不稳定等问题。本项研究针 对特殊应用环境,拟开发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巡检机器人控 制系统。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机 器人越障系统:主要包含视觉、激光雷达、超声、红外等传 感器信息,能够实现对巡检路径上障碍物的实时识别与定 位;2.巡检机器人远程监控平台:用于对巡检机器人采集到 的信息进行远程传输和监控,包含巡检路径上的实时视频传 输、机器人运行状态信息显示、巡检故障诊断与显示等;3. 小样本深度学习算法:针对极端环境下数据采集困难,数量 少等问题,研究基于小样本学习的深度学习算法,提高极端 环境下的障碍物识别精度;4.图像增强算法:针对高空强光、 阴暗、潮湿等极端环境所带来的图像识别困难问题,研究相 应的图像增强算法,提高识别精度。主要技术指标:1.开发 设计一种适合高压线路金具视觉检测与识别技术,对输电线 路各种金具进行动态识别与检测,解决野外环境下识别率低 的问题,形成一套完整的线路金具机器视觉识别与检测方 法。2.开发设计一种适合地下阴暗、潮湿、多尘环境下视觉检测与识别技术,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器视觉识别与检测方 法。包括线路金具的识别模型和线路金具的定位方法与双目 测距技术。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拟与高校联合开发,要求团队具 有类似经验,具备电力机器人研究经历,具有电力线路识别 研究基础,最好有研发案例。 
青岛共享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2021-09-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261 26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