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轻量化6自由度工业机器人
项目成果/简介: 该项目通过铝合金压铸、铝/钢复合压铸、伺服电机高效相变热控等方法,实现机械臂、减速机与伺服电机等工业机器人成套的变革性轻量化技术突破;研发高性能控制系统,实现具有动力学特征的智能运动控制关键技术;项目采用制造工艺及控制系统自主开发,高度可控,将降低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成本,提升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及产业竞争力。 在前期研究中已获得工业机器人关键部件相关专利授权20余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计划多个项目支持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立项:工业机器人整机性能提升与验证,并已建成广东省功能结构与器件智能制造工程实验室、广东省节能与新能源绿色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 该项目具有低成本轻量化特征的核心部件及其规模制造技术;具有动力学特征的智能运动控制关键技术。在广东省两项重大战略专项支持下,已成功开发出精密RV减速机、相变热控伺服电机、仿生轻量化机械臂等产品。自主研发减速机核心零部件自主设计并组装的轻量化机器人整机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0
人手自然抓握功能的机器人拟人手
如何用工程科学的方法复现人手日常的抓握功能是一项挑战性的难题。我们发明了一种能复现人手自然抓握功能的机器人拟人手。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仅需四个电机就可驱动5指16关节的拟人手展现出卓越的抓握操作能力。由于独特的设计技术,使用者能够通过有限表面肌电信号(一种非侵入式的手段)随意地控制该手执行他们的运动意图,完成丰富的抓取功能。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三自由度翻转机器人
(专利号:ZL 201510908980.X)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三xz由度翻转机器人,属于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领域。该机器人包括气动抓手机构、翻转机构、升降及伸缩机构;其中气动抓手机构包括抓手及气动手指;翻转机构包括三个传动板及气缸;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板及气缸;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板、气缸、桌面连接板及固定座。本发明利用曲柄滑块机构,将翻转部分放在连杆上,当气缸推动滑杆移动,曲柄转动带动连杆翻转,实现气动抓手的180度翻转,同时抓手部分的气动手指可以带动抓手实现抓取和放下的动作。本发明具有机构制作简单、安装调试方便及制造成本较低等特点。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球状果实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状果实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包括旋转电机组件、伸缩气缸组件和弧形手 指切割组件。其利用旋转电机通过联轴组件带动四个弧形刀片对其间任意位置的果柄进行旋转切割,这省 掉了对果柄位置的检测,单杆双作用气缸通过活塞杆的伸出和缩回动作带动四个弧形手指的张开和合拢, 四个弧形手指合拢时所包围的空间大于果实的三维空间,采摘时其不与果实发生接触,保证了手指可与果 实发生相对转动,为弧形刀片旋转切割果柄提供了条件,也免去了复杂的夹持果实的压力控制,本实用新 型采摘方式可靠,动作控制难度低,成本低廉,通用性强。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一种机器人末端执行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包括本体(1)、电机(10)、手指 座(4)以及中间传动环节,其 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动环节采用蜗轮蜗杆副,其 中蜗杆(3)直接与电机(10)的输出轴相连,蜗轮(7)与手指 座(4)组合成 一体,蜗轮——手指座组合体对称安装在蜗杆两侧本体(1)上,所述手指座(4) 上开有开放式 快速装卸槽,手指(6)与手指座(4)间通过螺钉(5)连接紧固。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提供驱动动力,可以直 接利用电源工作,没有额外的动力 源要求;采用蜗轮蜗杆直接传动手指座张合,结构简单;开放式快速装卸槽可 以实现手指的快速装卸。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可感知碰撞的采摘机器人伸缩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感知碰撞的采摘机器人伸缩臂,包括驱动伸缩部分和至少一组碰撞感知部分, 所述碰撞感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碰撞片、至少一个弹簧组件和至少一个开关组件;碰撞片设置于驱动伸缩 部分沿轴向的外部,开关组件设置于驱动伸缩部分的端部,弹簧组件的一端固定在碰撞片上,另一端固定在驱动伸缩部分的端部,弹簧组件的高度大于开关组件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方便,能够提 高机器人整体的采摘效率和成功率。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大型港口重载移动机器人
技术简介 面向智慧港口建设需求研制的大型港口重载移动机器人,通过融合磁钉、陀螺仪、激光等多传感器信息的高精度定位、路径规划与主动避障、自动充电等技术,替代传统集卡,实现大型集装箱的全自主无人化高效接驳和转运。 创新点及性能指标 机器人最大负载65吨;定位精度±5厘米;最高速度7米/秒;制动距离13米;续航时间6小时。
山东科技大学 2021-05-10
轻量化6自由度工业机器人
该项目通过铝合金压铸、铝/钢复合压铸、伺服电机高效相变热控等方法,实现机械臂、减速机与伺服电机等工业机器人成套的变革性轻量化技术突破;研发高性能控制系统,实现具有动力学特征的智能运动控制关键技术;项目采用制造工艺及控制系统自主开发,高度可控,将降低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成本,提升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及产业竞争力。 在前期研究中已获得工业机器人关键部件相关专利授权20余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计划多个项目支持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立项:工业机器人整机性能提升与验证,并已建成广东省功能结构与器件智能制造工程实验室、广东省节能与新能源绿色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 该项目具有低成本轻量化特征的核心部件及其规模制造技术;具有动力学特征的智能运动控制关键技术。在广东省两项重大战略专项支持下,已成功开发出精密RV减速机、相变热控伺服电机、仿生轻量化机械臂等产品。 自主研发减速机核心零部件 自主设计并组装的轻量化机器人整机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5-11
重载机器人高速高精度作业控制技术
相对于常规轻载工业机器人而言,重载机器人为了实现高速、高精度、高负载等典型性能需求,对控制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面向重载搬运、磨抛、搅拌摩擦焊等重载型工业机器人高精度、高速度控制需求,开展了150KG/500KG重载机器人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补偿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具体技术指标: (1) 研发实现了六自由度重载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模型参数、负载在线辨识技术,以建立重载机器人带载工况下的高精度完整动力学模型,提高带载情况下的自适应控制精度; (2) 针对传统重载机器人所存在的控制精度较低、动态性能较差等问题,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动力学模型的力矩前馈控制方法,通过对力矩的实时补偿可有效提高机器人的轨迹跟踪精度,改善动态性能; (3) 针对由于关节柔性而导致的重载机器人关节弹性振动问题,研发实现了一种关节弹性振动抑制复合控制方法,无需借助外部传感器,可有效抑制了机器人的关节弹性振动,实现对机器人末端的柔性偏差补偿,提高重载作业的轨迹跟踪精度。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脑机接口的服务机器人系统
本研究根据90%脑神经功能正常的人在短时间闭眼后脑电(EEG)中alpha(α)波幅均可明显增强这一普适特征,设计了一套简便易行的基于脑电α波的脑-机接口系统。该系统仅需在操作者头后部放两个脑电检测电极,短暂训练就可以快速而可靠地控制外接机电装置运行开关,还可以扩展为多选项实时控制系统。搭建了闭眼alpha波控制系统,引入开关抑制模块减少误控制,实现了对单个开关的快速可靠控制,经10名操作者试验,激活开关平均时间为2.4秒、平均错误率3%,进一步开发设计了基于计算机LabVIEW平台显示的循环灯选择系统,利用α波控制单个开关的功能,通过四灯循环作为指示菜单,实现了四个目标的α波控制选择。经5名操作者试验,证实每个受试者均只需少数训练时程即可达到10%或更低的错误率。设计了α波机器人控制系统以实现α波对服务机器人的实时控制。经5名操作者参加连续25次随机方向控制实验,平均正确率达到91.2%,再次证实本研究设计的α波的脑-机接口系统进行多选项控制的可实现性和潜在应用价值。如实现系统集成化和便携化,配置适当的控制显示面板,可望进一步开发出专供那些患有全身性重症瘫痪但头脑功能正常的残疾人使用的新型助残轮椅等产品。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6 37 38
  • ...
  • 297 29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