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重庆市人民政府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共建现代化新重庆知识产权强市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共重庆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决策部署,根据《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等,重庆市人民政府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决定共建现代化新重庆知识产权强市,并制定本实施方案。
重庆市人民政府 2024-11-08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重点推进“双五星”专利转化运用 加快实施一批专利产业化项目的通知
“双五星”专利是指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系统中,高校和科研机构自评价值为五星级、且有一家及以上企业他评价值为五星级的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5-08-11
专家报告荟萃⑫ | 石河子大学副校长杨兴全:整合创新要素,聚合创新平台,嵌合创新体系 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1-03
专家报告荟萃⑬ | 重庆市玉带山小学校长邹红:心理健康教育大中小一体化协同育人 小学怎么做?
玉带山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创新实践,面对家庭教育缺失,借助互联网等手段试图弥补,同时通过音乐教育与心理咨询支持,有效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态,体现了教育的温情与力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性改进、优化师生关系、评价体系,及开展趣味活动,旨在构建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1-08
多模式激光跟踪测量技术及应用
随着现代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光跟踪在空间光通信、激光雷达、卫星遥感、定向能应用及工业测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束偏转原理、跟踪机构及其控制方法等是影响跟踪范围、精度、实时性和稳定性等光电跟踪性能的决定因素。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由同济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及上海同新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了面向机器人误差测量等工业应用的多模式激光跟踪仪的研究。该研究对复杂场合下时变轨迹跟踪、测量或加工具有强适应性;结合图像采集系统,可以精确调整成像视轴以实现视觉导引或大范围高精度图像拼接。该项目从原理上拓展了激光多模式、变尺度跟踪的实现方法,形成了复杂场合下大范围高精度动态目标激光跟踪的核心技术,在机器人动态误差测量、动态成像检测、空间激光通信以及军事侦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济大学 2021-02-01
天然皂素高效制备与应用技术
皂荚荚果、油茶果壳和无患子果皮中含有丰富的五环三萜类皂甙等天然活性成分(皂素),这些皂甙类成分呈中性,泡沫丰富,易生物降解,对皮肤无刺激,具有较强的洗涤去污能力,较好的耐酸碱、耐盐能力,还能与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产生协同效应。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短缺和能源危机日益突出,合成表面活性剂及洗涤剂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此外,大量合成洗涤剂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必将朝着绿色、环保、可再生方向发展。 天然皂素制备与应用已列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目前已开发出物理分离技术、水提技术、醇提技术及提取与同步纯化技术等,相关技术通过了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申请发明专利7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1部。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2-01
塑性精密成形工艺技术及应用
塑性精密成形是坯料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在模具中发生塑性变形而成为所需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加工过程。该工艺能够解决材料切屑加工困难、加工量大、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既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又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精度和使用性能。 1、铝合金、钛合金等温精密模锻工艺应用 某型号飞机铝合金法兰盘无斜度、无余量等温精锻件,图1所示,该锻件通过一次性成形达到零件外形设计尺寸,内孔和外形无须机械加工。 图1 铝合金法兰盘精密成型件 某型号飞机Ti-1023钛合金护板接头等温精锻件,图2所示,该等温精锻件外形无余量,为简单毛坯一次成形。   图2 钢板焊接件及钛合金精锻件 某型号Ti-1023钛合金摇臂等温精锻件,图3所示,已通过装机试飞测试,属于无斜度无余量精锻件。                                                                          图3(a) 钢摇臂机加件     图3(b) 钛合金摇臂等温精锻件 图4所示为某型号发动机TC6钛合金等温精锻件摇臂和指针。研制的钛合金等温精锻件的复杂程度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图4 钛合金等温精锻件 2、液态模锻(挤压铸造)工艺应用 该工艺可解决铝合金小型复杂结构件的精密、高效的成型问题。针对气泵上盖零件,图5所示,实现了一模成形(多)两件、带侧孔抽芯、钢镶嵌件等工艺特点,简化了原加工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 图5 气泵上盖液态模锻件 与某军工厂合作完成了多功能炮弹壳体液态模锻工艺研究,图6所示,炮弹毛坯内孔不加工,材料利用率大幅提高,加工工时大幅度下降,炮弹试验件经靶场试验测试满足设计要求。 图6 气泵上盖液态模锻件 某航空仪表电器厂传感器法兰盘,图7所示,材料为Ly12,采用液态模锻技术制取通用毛坯,替代原工艺采用的挤压棒料直接加工,可加工出8种尺寸规格的零件,降低了材料消耗,缩短了加工周期,节省了加工费用,已实现批量生产。 图7 气泵上盖液态模锻件 电器安装基板,如图8所示,材料为6063铝合金,采用液态模锻技术,实现了一模成形两件,将原数控加工的槽沟一次成形,尺寸达到设计要求,简化了该零件的加工工艺,缩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8 电器安装基板液态模锻件 3、铝合金精密冷挤压工艺应用 变形铝合金薄壁深筒“液压锁缸体”零件,图9所示,原工艺采用棒料直接加工而成,加工难度大、材料利用率低;利用冷挤压技术直接成形,挤压件要求外形及内孔不加工,表面质量要求高,通过工艺及模具设计优化,零件尺寸精度均达到设计要求,内外表面均不需要加工。 图9 液压锁缸体挤压件 手机电池用铝壳毛坯,图10所示,一次冷挤压成形工艺,铝壳壁厚0.3mm,外形尺寸可按要求设计,同时解决了挤压件的表面质量问题,所开发的工艺可用于成型矩形的各种尺寸规格手机电池铝壳。 图10 手机电池壳挤压件 铝合金电器屏蔽罩,图11所示,截面尺寸29×43mm,长度160mm,壁厚1.2mm,采用简单毛坯一次性挤压成形,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 图11 铝合金电器屏蔽罩挤压件
南昌航空大学 2021-05-04
动力电池的设计、装配与应用
针对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所存在的问题,采用全对称设计理念,严格控制动力锂电池工作过程中的热生成,抑制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设计出具有高安全性锂离子动力电池。该成果与中国直升机研究所合作,开发了高倍率纯电动直升机用动力电池组,具有功率大、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等优势;并在开发适合于电动汽车用的高能高循环、低成本、高安全性、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需求,解决动力电池目前所面临的安全性问题。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5-04
纳米碳材料高效生产技术应用
成果描述:纳米碳材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正显示出越来越多的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碳纳米材料生产由于成本高及部分技术上的瓶颈制约了大规模生产,市场拓展减缓。我们团队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和开发,采取研发创新的高新技术,可廉价高效地生产高附加值碳纳米材料(纳米碳管,纳米碳纤维)。目前技术路线可行,实验室小试阶段已完成;团队急需通过有实力企业的诚意投入,共同完成纳米碳材料新产品的放大生产;快速扩大工业化规模生产和市场销售,形成品牌。市场前景分析:可用于多个高技术产品市场,附加值高;例如:可强化锂电池电极材料性能和锂电池的整体性能;可用于超级电容器储存电能;可用于隐身吸波材料;以及飞机、汽车等轻质配件材料,轻质合金钢,强化钢化高分子材料等。其中纳米碳纤维年用量4万吨,纳米碳管年产能数千吨;而且每年都在明显增长。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目前本团队创新研发的新技术的指标主要有催化剂性能指标和碳纳米管纯度指标。碳纳米管 CVD 制备过程中催化剂的性能将直接影响所生产的碳纳米管的性能。碳纳米管的技术指标主要有反应温度、制备 CNTs 单位质量产量、及原料固碳率等。本技术中催化剂反应温度低于800 ℃, 催化剂的产碳能力可达CNTs 60 - 120 kg/kg cat, 原料单程固碳率为 15%-50%;纳米碳材料纯度高,在85%-98%。碳纳米管的纯度高,制备的碳纳米管纯度超过85%;有的达到 98%。国际先进,国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一种化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2?氨基嘌呤(2?Aminopurine, 2?AP)其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在治疗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所述2?氨基嘌呤可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制备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本发明通过试验研究发现了2?氨基嘌呤抑制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尤其适合治疗低氧血症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在2?氨基嘌呤和肺动脉高压的致病的分子机理研究上做出了新的突破,为防治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新药筛选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靶标。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3 134 135
  • ...
  • 551 55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