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智能身心反馈放松椅
智能身心反馈放松椅 一、初始状态尺寸:沙发尺寸cm:高105 宽94 长103。 二、沙发整体组合材质:电动控制系统,靠背可进行100度-170意调节,腿部可进行90度-170度任意调节。 颜色:米白加果绿。净重:55KG。开合次数:5万次开合测试,无故障。 沙发组合材质:                                                                                                                                  1、高规格加粗木方做骨架2、加密字簧+进口牛皮筋+中软海棉+无纺布+坐架布3、坐垫使用高密度海绵,靠背、扶手内胆填充3A公仔棉4、晨光龙机械架 三、体感系统配置: 控制器一台:播放控制音量、振动大小调节,上下曲切换,播放模式等。 功率放大器一台:播放模式:TF卡、蓝牙、3.5MM音频输入;3.5MM音频输出至耳机,接收控制器输入信号,音频输出至喇叭,并提取音频中的10-150赫兹低频经放大输出至换能器。 低音频体感振动换能器6个:8欧10瓦;沙发内置。 四、RV反馈放松训练系统V2.0是一款基于心率变异性和新生物反馈技术的“双心”健康管理系统。它根据对人体心率变异性及其频域特征的分析来确定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并通过调节人体自主神经系统内的和谐与平衡,达到增强心理调节能力、提高生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该系统采用红外光电传感器获取心率变异信号,通过USB接口与电脑相连接。用户可在电脑上看到自主平衡前后其心率变化、输送比的变化,并可反复训练,以达到消除紧张、疲劳、焦虑和提升个人表现的目的。该系统结合了生物反馈的新成果和技巧,添加了丰富多彩的训练项目和放松引导来辅助训练,用户可以通过轻松有趣的互动体验过程来调节自己的身心协调状态。 五、硬件系统:(四核、8GB内存、128G固态硬盘、21.5寸液晶显示器) 六、移动台车:材质abs,尺寸:550mm*500mm*850mm
北京京师慧智科技有限公司 2025-05-22
人工智能实验箱
1、产品介绍 本平台融合了先进的多模态大模型智能体,并配备了一系列场景化实体组件,包括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平台(RK3588)、深度相机、二自由度云台、多轴机械臂、微型输送机、工业相机以及麦克风阵列等。这些设备使得我们能够快速构建智慧工厂、智能分拣、智慧交通、智能家居等多种应用场景。 平台内置了丰富的案例资源,包括但不限于MobileNet、Fcn_Resnet、Resnet、Openpose、Unet、Retinaface、Yolov8pose、Yolov等热门模型,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和学习深度学习模型的机会。这些内置模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深度学习算法的实际应用,也为他们的创新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样的实训平台,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一体式设计,要配套提供键盘、鼠标、电源适配器和实验教具,支持上电即用; 2.提供17寸以上屏幕,分辨率≥1920×1080; 3.安装面板需同时集成机械手臂、2D视觉系统、深度视觉系统、二自由度电动云台、语音模块、嵌入式传感器等组件.  
江苏学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5-07-15
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
本成果的内容,就是用电力电子技术解决工业调速、伺服定位及其工业柔性制造系统,大量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测量设备、纺织、印刷、包装、半导体及军事装备等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之中,还可广泛应用于数码雕刻,模具生产等工业生产应用场合,具有节约能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产品特点是构成一个三维立体伺服控制系统,通过微机编程,可进行三个自由度的协调控制,实现高速(3000r/min)、高精度(16384P/R)、低震动等伺服特性,该技术代表21世纪最新调速及伺服传动控制 。 本产品获得过江苏省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
交流伺服机电一体化系统对自动化,自动控制,电气技术,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机电器与控制等专业既是一门基础技术,又是一门专业技术,因为它不仅分析各种基本的变换电路,而且结合生产实际,解决各种复杂定位控制问题,如机器人控制,数控机床等。 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研究的内容,就是用电力电子技术解决工业调速、伺服定位及其工业柔性制造系统,大量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测量设备、纺织、印刷、包装、半导体及军事装备等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之中,还可广泛应用于数码雕刻,模具生产等工业生产应用场合,具有节约能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 本成果是构成一个三维立体伺服控制系统,通过微机编程,可进行三个自由度的协调控制,实现高速(3000r/min)、高精度(16384P/R)、低震动等伺服特性,该技术代表21世纪最新调速及伺服传动控制。 技术指标: 1.工作台面积(working table):2400×2400(可选); 2.行程(sravels):(x,y,z)2400×2400×120(可选); 3.主轴转速(spindle speed):0~24000rpm精度:0.001mm/步; 4.主轴功率(power of spindle):1kw/1.2kw; 5.驱动马达(drive motor):400w/1kw/2kw(可选); 6.工作台荷重(load of table):150kg。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面向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及管理平台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与应用,实现公司销售、设计、生产及管理等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管理,实现大批量定制的产品数字化配置设计管理,同时优化产品族结构,实现基于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相结合的产品设计制造和管理,提高产品设计、制造与管理效率,缩短产品设计周期,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 目前已完成平台原型系统的开发,成功在国内多家制造型企业进行应用实施。 可提高企业产品设计制造效率,使产品设计、生产周期缩短为原来的70%,客户需求的响应周期缩短为原来的60%;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在技术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医教云临床实训中心信息管理一体化平台
医学院、教学医院里的临床技能实训中心用于整个中心信息化管理、人员管理、财产管理、教学活动管理、考核管理等。对整个中心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等。
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有限公司 2023-05-09
自由组态式可视化创新系统
自由组态式可视化创新系统是以应急预案为蓝本,利用三维建模、人机交互、数值仿真等技术,开发应急资源库,定制演练场景,建设一套可自由搭建的可视化平台,平台集三维场景编辑、数字化预案编辑以及三维可视化预案推演功能于一体,以达到平时演练、检验、验证、完善预案,事故时指导应急救援的目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1-05-11
数字化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
iED 是由清华大学信息研究院联合武警总医院、倍肯公司专门为心脑血管意外早期现场快速鉴别诊断研发设计的。可在院前急救现场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采集分析,帮助现场急救医护人员进行心梗的自动诊断及处理,并将患者的生命体征等信息实时发送到区域医疗中心、医院和专家手机上,专家可以在患者到达医院前给予病情分析与指导,指定合理化的治疗方案。 
清华大学 2021-04-11
交流伺服机电一体化系统
交流伺服机电一体化系统对自动化,自动控制,电气技术,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机电器与控制等专业既是一门基础技术,又是一门专业技术,因为它不仅分析各种基本的变换电路,而且结合生产实际,解决各种复杂定位控制问题,如机器人控制,数控机床等。本项目研究的内容,就是用电力电子技术解决工业调速、伺服定位及其工业柔性制造系统,大量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测量设备、纺织、印刷、包装、半导体及军事装备等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之中,还可广泛应用于数码雕刻,模具生产等工业生产应用场合,具有节约能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本课题研究目标是构成一个三维立体伺服控制系统,通过微机编程,可进行三个自由度的协调控制,实现高速(3000r/min)、高精度(16384P/R)、低震动等伺服特性,该技术代表21世纪最新调速及伺服传动控制 。 本产品2002年开始研制,2002年6月经学校推荐,参加了2002年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江苏省教育系统自制实验仪器评选活动,并一举获得了高校组二等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该设备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校在全国高校交流伺服系统实验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在建基坑一体化监测系统
由于基坑内部结构与周边环境复杂多变,岩土变形存在不确定性,在施工过程中须对基坑工程进行系统、长期的变形监测,并对变形观测量进行及时的反馈与合理的分析,保证基坑在建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建基坑监测具有内容多、数据量大等特点,只有定期及时地采集并处理监测数据,才能有效地对基坑安全状况进行分析与预测。目前,已有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测量机器人监测系统与分布式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应用于大坝桥梁、地铁隧道等重大工程的健康监测,属于实时监测范畴。对于在建基坑工程,一般对其进行周期性监测,顾及现场环境、设备成本、监测频率等因素,难以普遍采用全自动监测系统,多数仍采用外业人工观测记录、内业手动录入计算的传统模式。此监测方法将数据采集与处理工作分开,无法实时检核数据准确性并评定工程安全性,存在低效性、滞后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监测数据在现代信息化施工中应发挥的作用。本项目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基于工程测量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研究兼容电子测绘仪器及岩土传感器,仅需少量人力即可多种监测项目数据采集、记录、处理、分析、报警与传输的在建基坑一体化监测系统。本项目的系统控制程序装载于PDA中,具备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与远程传输3个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发送测量指令,并实时接收返回的监测数据;处理分析模块可完成监测成果的现场计算,及时评定基坑安全现状,并提示超预警值点号;远程传输模块通过GPRS将数据文件传送至服务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1 72 73
  • ...
  • 840 84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