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数控加工设备智能监控技术
智能加工技术可以提高传统机械加工设备的适用寿命、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为此,本项目为了保     证机械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和零件机械性能,利用压电驱动技术和柔性铰链技术设计三自由度的智能柔     度可控精密工作台,通过主动在线监测切削  / 磨削力调整工作台三个自由度方向的柔度,补偿加工工艺系统因弹性变形导致的加工误差;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对加工过程进行智能监控,快速判别加工异常  状态,保证加工过程平稳运行和提高机床使用寿命;利用阻尼减振技术提高切削加工系统抗振性能,降  低动态切削力以保证零件加工表面质量;建立数字化加工车间质量及加工设备运行状态网络智能监控系 统,实现设备状态和产品质量信息的有效融合,保证设备使用率和产品质量。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数控加工设备智能监控系统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可重构智能数控系统与装备技术
基于国家数控重大专项项目“可重构智能数控系统与装备技术”,提出了数控流水线技术的开放式可重构数控系统技术。该技术实现了智能数控系统流水线的可重构。并广泛应用于数控一代及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全闭环高精度数字化制造、3D打印、智能机器人控制及工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各类工业环境。已支撑和创建“天大精益”、“泰森数控”自主产业化品牌,其产品在五轴联动木雕数控加工设备、六轴联动全闭环高精度螺旋锥齿轮加工装备、钎具T型螺杆高效数控设备、轴承套类双通道自动化加工设备及五轴电池焊接自动化设备等工业产品中取得了技术突破及
天津大学 2021-04-14
智能成套钣金数控设备的研发
项目背景:为打造我公司产品竞争新优势,目前国产钣 金数控设备存在加工效率低、设备耗能大,噪声大等问题。 特别是在钣金数控设备生产线和网络化方面与国外产品存 在很大差距。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伺服高精度控制技术:伺 服电机通过连杆直接驱动冲压,实现冲压行程任意调节,控 制精确,实现精度要求很高的滚筋、滚切、拉伸、裁断等功 能。(2)智能最优加工控制技术:共同开发软件控制程序, 根据实际的加工需要,提供多模式最合理的加工方法,达到 先进设备同样速度需要的驱动力最小,时间最短,运算时间 精确到毫秒单位,提高设备效率。(3)成套钣金智能产线技 术:通过设备间的实时高速通讯,数据交互以及生产反馈完 成产线的柔性智能制造。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优先与本地智能制造工程和过程 控制工程专业的普通高校或科研院所加强合作,为我公司提 供智能成套钣金数控设备研发项目整套解决方案,与我公司 共同解决现有生产工艺技术难题。 
青岛大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13
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
成果描述:近年来与数控机床主机厂、用户单位等共同承担了多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如“高速卧式加工中心整体结构动静刚度及高速主轴结构优化设计技术”(2009ZX04001-013-02)、“精密卧式加工中心整机结构优化设计、动刚度分析与抑振技术”(2009ZX04001-023-04)等,通过数字化建模、有限元分析、实验测试与结构改良分析与测试等工作,对高速、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关键功能部件和整机的动静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与相关主机厂和用户单位共同进行了面向数控机床特定功能与性能的结构分析与优化。市场前景分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领域对小微型、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通过开放式数控系统和基于复杂结构动静态特性分析的设计技术,设计制造满足特定多样化需求的桌面型柔性制造系统,为工业、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小微制造提供低成本、多功能、高精度、智能化的微型加工装备,为个性化设计的快速实现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通过研究基于数字样机的数控机床结构多学科优化设计技术,提出从结构上保证精度稳定性的设计思路,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热误差对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并提出机床热误差补偿方法,建立热变形对机床精度稳定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机床几何误差及其补偿方法,研究加工误差综合动态补偿技术,形成实用补偿技术方法,并将上述原理方法的研究成果在高速龙门五轴加工中心样机中进行了应用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四川大学 2021-04-11
应用于黑灯工厂的数控动柱立式机床智能装备
数控立车切削加工作为制造技术的主要基础工艺,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在 20 世纪末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进入了以发展高速切削、开发新的切削工艺和加工方法、提供成套技术为特征的发展新阶段。是制造业中重要工业领域,如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能源工业、军事工业和新兴的模具工业、电子工业等行业的主要加工技术,也是这些工业领域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满足市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达到现代制造技术对数控技术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数控进线、联网、普及型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及数控迅速发展的要求,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是体系结构的开放性,数控技术、制造过程技术在快速成型、并联机构机床、机器人化机床、多功能机床等整机方面和高速电主轴、直线电机、软件补偿精度等单元技术方面先后有所突破。 黑灯工厂”是 Dark Factory 的直译,即智慧工厂,因为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所有的加工、运输、检测过程均在空无一人的“黑灯工厂”内完成,无需人工操作,所以可以关灯运行,故而得名。智能化才是支撑企业的核心,智慧工厂中员工对智能化设备的掌控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由原来的纯粹单一“操作为主,设备为辅”的角色演变为“设备为主,操作为辅”,需要员工变身为具备全面技术能力的工程师。技术工程师不仅要保证智能化生产线的正常运行,还要保证快速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异常等,而且成为了智慧工厂的“隐形人”,由其在综合考虑效率、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决定哪些工作由机器完成,哪些由人完成,实际的生产仍是一个人机协作的过程。基于数字孪生建模、分析、调试、决策和运维等远程管控来实现和保障的。 本项成果的核心是黑灯模式下的动柱式数控机床智能装备及基于云控远程运维平台的加工产线的开发及其产业化,主要是开发中小型数控动柱立式机床智造装备、基于数字孪生驱动的云管控系统及 APP,研制低时延智能控制器并实现产业化。其关键技术是数字孪生驱动的一体化设计、智能控制AI 算法及其控制器和基于物联网的云控远程运维技术。数控机床与智能数字化+物联网+云平台相结合,因此形成的本成果是特有的数字化智能装备(数智装备)。 技术先进性和独占性在于: (1)基于数字孪生的动柱式数控车床的设计制造方法及精密加工自动化流程智能改进技术; (2)基于数字孪生驱动的自感知、自决策、可预测性运维等于一体的黑灯模式智慧工厂的云管控平台及制造服务 APP; (3)全新的基于区域选择性耦合控制的低时延智能控制技术的开发。创新点在于: (1)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动柱式数控机床及其配套生产线的设计制造方法创新; (2)“倒立式五轴车铣中心”实现 5 面车铣复合加工;“动柱式数控立车”技术,X 轴主导轨、X 轴滚动丝杆、X 轴副导轨三者来定位动立柱技术;8-12 工位伺服液压刀塔,加工时换刀快、精度高、故障少; (3)通过内置 K210 智能芯片、SIM8200/8300 和智能传感等核心模块,实现了智能装备间 NB-ioT 和 mMTC 等 5G 物联通讯和人机交互; (4)将多源数控机床运行数据高效融合以及边缘计算与云端一体化,开发制造服务 APP 模块,构建面向制造服务生命周期的云网端管控平台; (5)基于区域选择性控制的低时延智能控制器实现了智能装备之间的网格化耦合控制,结合云网端管控系统及深度学习,构成智能产线。
浙江大学 2021-05-10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等12部门关于印发《浙江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科学”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
到2027年,浙江初步建成“人工智能+科学”算力底座、数据底座、模型底座,全面优化面向科学研究的人工智能要素供给,推动人工智能在三大科创高地重点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突破一批“人工智能+科学”关键理论和技术,培育4个以上“人工智能+科学”领域基础模型,打造8个以上“人工智能+科学”标杆应用场景,形成20个以上“人工智能+科学”数据知识产权典型案例,赋能100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显著提升科学研究效能,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地,抢占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制高点。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25-07-17
小型教学数控车床 微型数控车床
型号:CK140 名称:小型教学数控车床 微型数控车床   小型教学数控车床在面积小,小巧灵活、功能齐全,充满时尚感的整体造型,十分吸睛。机器占地仅0.5平方米,重量只有150kg,使用220伏电压,广泛适用于高校创客工作室,职校五轴数控教学,带有移动角轮,可移动,不需要打地基,可用于写字楼或楼上,有电梯便可上楼,,机床虽小、五脏俱全;具有大型工业数控机床的标准结构和数控编程、操作、加工的功能.4工位换刀系统,使用气压0.6 Mpa,主轴采用高速精密主轴单元。用于铣削雕刻及钻孔加工,主要加工黄铜、铝合金、PVC塑料等材料。 技术参数 加工直径:60mm 加工长度:160mm 重复定位精度:0.02mm 操作系统分辨率:0.001mm 纵向(X轴):70mm 横向(Z轴):160mm 主轴转速:100~2500 转/分钟 工作台有效尺寸 140mm×90mm 数控系统:工业级面板数控系统 输出功率:350W 使用电源:AC220V/50Hz 净重/毛重:50/60kg 外型尺寸:750×450×450mm 包装尺寸:850×470×470mm  
广东育菁装备有限公司 2022-02-22
数控机床
产品详细介绍     CAK1635v CAK3275v CAK3675v CAK3635v CAK40100v CAK40100vl 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 mm φ160 φ320 φ360 φ360 φ400 φ400 滑板上最大回转直径 mm φ140 φ180 φ180 φ180 φ200 φ200 滑板上最大切削直径 mm φ140 φ180 φ180 φ180 φ200 φ200 最大加工长度 mm 260 四工位650 六工位580 四工位650 六工位580 四工位240 四工位850 六工位750 四工位850 六工位750 主轴通孔直径 mm φ43 φ53 φ53 φ53 φ53 φ53 主轴头型式   A2-4 A2-6 A2-6 A2-6 A1-6 A1-6 主电机功率(变频) kW 4 5.5 5.5 5.5 5.5 7.5 主轴转速 r/min 500-5000 (手卡4000) 200-3000 (手卡2000) 200-3000 (手卡2000) 200-3000 (手卡2000) 150-2000手动Ⅲ档+变频 Ⅰ150-520 Ⅱ440-1150 Ⅲ770-2000 150-2400 (手卡2000) 尾台套筒直径   可选配手动 或液压尾台 φ60 φ60 可选配手动 或液压尾台 φ60 φ60 尾台套筒行程   可选配手动 或液压尾台 140 140 可选配手动 或液压尾台 140 140 尾台套筒锥孔   可选配手动 或液压尾台 莫式4号 莫氏4号 可选配手动 或液压尾台 莫氏4号 莫氏4号 X轴最大行程 mm 120 220 220 220 220 220 Z轴最大行程 mm 260 660 660 260 1000 1000 快移速度(X/Z轴) m/min 6/12 6/12 3.8/7.8 3.8/7.8 3.8/7.8 3.8/7.6 刀架刀位数   4 4 4 4 4 4 刀具安装尺寸 mm 16×16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X/Z轴重复定位精度   0.007/0.008 0.007/0.01 0.007/0.001 0.007/0.01 0.007/0.01 0.007/0.01 加工精度   IT6 IT6-IT7 IT6-IT7 IT6-IT7 IT6-IT7 IT6-IT7 机床外形尺寸(长×宽×高) mm 1780×1230 ×1760 2190×1400 ×1610 2180×1230 ×1700 1780×1230 ×1700 2490×1360 ×1510 2490×1360 ×1510 机床净重/毛重 kg 1450/1690 1810/2060 1800/2010 1555/1790 1990/2290 1990/2290 包装箱尺寸(长×宽×高) mm 2150×1660 ×2050 2520×1660 ×2050 2520×1660 ×2050 2150×1660 ×2050 2770×1660 ×2050 2770×1660 2050    
安徽力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2021-08-23
数控车床
产品详细介绍CK6150加工能力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 500mm 托板上最大工作回转直径 300mm 最大车削长度 1000mm  主轴    主轴通孔直径 82mm 主轴锥孔锥度 D-8 主轴转速范围 150-1600rpm  进给    X/Z轴最快进给速度 5-10m/min X/Z轴最小设定单位 0.001mm X/Z轴定位精度  X:0.025 Z:0.03 X/Z轴重复定位精度  X:0.012 Z:0.015 刀架刀架刀位数 4/6/8工位 车刀刀杆截面尺寸 25X25  尾座    尾座套筒锥度 MT5 尾座套筒行程 150mm 数控系统GSK、KND、西门子、发那克、华中   电机主电机功率 7.5kw   其他    机器重量 3500kg 外形尺寸 2970X1560X2110mm 标准配置*GSK928TE数控系统*四工位电动刀架*半防护结构*调整垫铁及螺丝*手动润滑选择配置可根据客户要求选择配下列系统、刀架等:*华中世纪星HNC系列或FANUC等数控系统*RS232通讯接口*六工位电动刀架或排刀*自动间歇润滑泵*全防护*液压卡盘,液压尾架,手、气动弹簧夹头,
江苏西马特数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1 2 3 4 5 6
  • ...
  • 204 20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