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轻量化6自由度工业机器人
该项目通过铝合金压铸、铝/钢复合压铸、伺服电机高效相变热控等方法,实现机械臂、减速机与伺服电机等工业机器人成套的变革性轻量化技术突破;研发高性能控制系统,实现具有动力学特征的智能运动控制关键技术;项目采用制造工艺及控制系统自主开发,高度可控,将降低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成本,提升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及产业竞争力。 在前期研究中已获得工业机器人关键部件相关专利授权20余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计划多个项目支持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立项:工业机器人整机性能提升与验证,并已建成广东省功能结构与器件智能制造工程实验室、广东省节能与新能源绿色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 该项目具有低成本轻量化特征的核心部件及其规模制造技术;具有动力学特征的智能运动控制关键技术。在广东省两项重大战略专项支持下,已成功开发出精密RV减速机、相变热控伺服电机、仿生轻量化机械臂等产品。 自主研发减速机核心零部件 自主设计并组装的轻量化机器人整机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5-11
重载机器人高速高精度作业控制技术
相对于常规轻载工业机器人而言,重载机器人为了实现高速、高精度、高负载等典型性能需求,对控制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面向重载搬运、磨抛、搅拌摩擦焊等重载型工业机器人高精度、高速度控制需求,开展了150KG/500KG重载机器人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补偿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具体技术指标: (1) 研发实现了六自由度重载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模型参数、负载在线辨识技术,以建立重载机器人带载工况下的高精度完整动力学模型,提高带载情况下的自适应控制精度; (2) 针对传统重载机器人所存在的控制精度较低、动态性能较差等问题,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动力学模型的力矩前馈控制方法,通过对力矩的实时补偿可有效提高机器人的轨迹跟踪精度,改善动态性能; (3) 针对由于关节柔性而导致的重载机器人关节弹性振动问题,研发实现了一种关节弹性振动抑制复合控制方法,无需借助外部传感器,可有效抑制了机器人的关节弹性振动,实现对机器人末端的柔性偏差补偿,提高重载作业的轨迹跟踪精度。
东南大学 2021-04-11
小型电驱动四足仿生机器人
"e-Dog四足仿生机器人:全球首款可高速奔跑和跳跃的轻量级电驱动四足仿生机器人,面向高校和中小学的教学培训型四足仿生机器人系统平台,包括软硬件开源的高性能四足仿生机器人及相应的开发工具软件,为国内高校和中小学提供教学、培训、比赛二次开发平台。机器人具备卓越的运动能力,采用国内领先的步态规划算法,能够快速奔跑和跳跃,并具备较强的地形适应能力,能够跨越高台、楼梯、沟壑、斜坡等障碍地形。 roboDog如宝机器狗:国内首款具备丰富感知能力,并搭载智慧AI云脑的轻量级机器狗。roboDog面向家庭场景,在卓越的运动性能和地形适应能力基础上,增加了丰富的传感功能,构建了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能力的综合环境感知系统以及基于云服务平台的智慧云脑。同时针对家庭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了丰富流畅的交互体验。 "
山东大学 2021-04-10
具有双摆锤的球形机器人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摆锤的球形机器人及其应用。球形外壳装在球形内壳外形成球面滑动,球形内壳中安装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第一固定轴主要由分别位于第二固定轴两侧的两段轴构成,两段轴同轴,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的轴线交点位于球形内壳球心;固定轴一端连接摆锤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通过摆锤轴承连接到球形内壳壁孔中,摆锤固定连接到固定轴中部。本发明实现了球形机器人向任意方向滚动,方便易行,稳定性高。
浙江大学 2021-04-11
人机交互遥操作空间机器人技术
突破了人机交互遥操作机器人的力感知、力反馈、力控制三大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人机交互遥操作的关键支撑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
东南大学 2021-04-11
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依托我校“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开展面向工业4.0的智慧工厂技术、生产线自动化生产技术、智能工业机器人、高性能伺服电机驱动技术等制造业生产自动化升级改造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在机器人感知技术方面实现了传感器微型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为机器人感知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在机器人控制技术方面提高了机器人操作精度、可靠性、可重复性等性能指标,保障机器人能够完成多任务、高柔性的灵巧作业。目前已研发并应用的机器人包括铁轨表面缺陷检测机器人、汽车发动机气缸铸件清理机器人、高压电线巡检除冰机器人、与瑞森可机器人公司联合研制的关节臂式机器人等。
湖南大学 2021-04-11
新型钢材打捆包装工业机器人
定位精度高,拧丝头与钢材的严格位置关系是保证打捆成功的关键,也是打捆机高性能的具体体现。现有设备在垂直与水平两个方向定位,且系统不稳定很难达到正确位置,故定位精度不准确,定位时间长达20秒左右。而本产品用一个自由度来完成两个方向的定位,并能自动适应不同捆径的钢捆,大大减少。现有设备捆结角度为270°易造成松捆和散捆,而本产品为720°,就不会出现松捆和散捆等现象。 蓄丝机构的蓄丝量取决于导丝槽直径,从而决定每个打捆周期的送丝的长度,同时该机构还负责抽丝动作的完成,现有设备采用蓄丝轮于蓄丝油缸串联机构(即立式),安装在打捆机底部。本产品采用并联双油缸同步推进并置于打捆机上部,全部露在外部,这样机构紧凑,维护方便,造型美观。在导丝槽上设计了加强臂,并在其上安装了成型器,实现了减小抽紧力,提高了打捆质量,并节约了能源。 液压系统为节能控制回路,利用蓄能器的能量,使系统在限定的高、低压间工作,从而减少能量的损失,降低了系统的发热量,也降低了泵功率。控制方面使用了基于PLC的双CPU控制系统,并提出应用了直接检测到阀、传感器元部件级的设备监控、故障诊断体系,并为打捆机的进一步智能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主要性能指标:1. 本产品与国外现有技术相比较,整机布局的合理性,彻底解决了难于维护和检修的问题,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2. 打捆周期:小于10秒;3. 捆结角度: 720°;4. 蓄丝机构:并联双油缸同步推进并置于打捆机上部;5. 液压系统:节能控制回路;6. 控制系统:基于PLC的双CPU控制系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基于机器人技术的自动装配系统
内容介绍: 该项技术是以机器人技术应用为基础,利用机器取代人工从事装配精 度较高、重复繁重动作较多、劳动强度较大的成批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装 配工作。目前该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汽车部件、飞机部件等产品的自动化 装配。 该项技术解决了设备自动调平(沿法线方向)钻孔,自动在线检测位 移、压力、流量等产品技术指标,具有自动判断零件特征、自动纠错措施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行业协作机器人及先进控制芯片模组
发挥上海交大自动化系在预测控制多年的积累和优势,开创性地应用非冯诺依曼架构实现高性价比的电机控制诊断模组,全球范围内首度实现控制器和诊断器的一体化,首度高性能AI芯片应用到一体化关节,从基于存算一体电控芯片模组打造协作机械臂及路桥焊接工作站,到实现电机驱动专用芯片流片
上海交通大学 2023-05-09
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谐振式无线充电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包括外壳、无线充电模 块、高效接收端线圈、中继线圈、蓄电池、高清摄像头和电磁辐射屏蔽层;无线充电模块安装在外壳底 部,高效接收端线圈及中继线圈固定于无线充电模块中,高效接收端线圈设置在中继线圈之上;电磁辐 射屏蔽层覆盖无线充电模块的顶部;高清摄像头设置于外壳的顶部;高效接收端线圈和高清摄像头分别 与蓄电池电连接。该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减少了传统有线充电插头等部位易发生老化、易产生火花
武汉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7 38 39
  • ...
  • 297 29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