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感知与控制
本项目针对复杂环境下的移动式服务机器人系统,探究高环境适应性的感知与导航控制方法,以及高人机协调性的共享控制机制,解决动态环境中的鲁棒自定位、拥挤受限环境中的导航规划与控制、人机共享控制等难题,为提高服务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自主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在服务机器人的感知与控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对于地图创建、自定位、导航控制和共享控制等问题已取得国际前沿的理论和实验结果。 “交龙”智能轮椅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出,获得上海世博工作优秀个人等荣誉。 “交龙”服务机器人作为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代表性成果入选“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曾获国际机器人领域旗舰大会IEEE ICRA 2011服务机器人最佳论文奖(大陆学者首次)、机器人世界杯亚军和多届中国机器人大赛冠军。国际权威技术评估机构WTEC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2012年发表的技术评估报告《Human-Robot Interaction》(每5年全球评估一次)报道了本项目的研究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快速公交智能信号灯控制系统
为了减少炭排放量和解决交通阻塞问题,公众交通,如地铁,公共汽车和快速公交等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交通方式。为使公共汽车行驶更快,减少在路口等候时的尾气排放等,政府希望在交通灯系统中实现公共汽车优先的策略。 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和开发使用2.4GHz主动式超低功耗RFID技术的快速公交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读取公交车上的标签发出的信号来识别即将到来的汽车,并将信息传递给交通灯控制系统,从而保证公交车辆的快速通过。系统由2.4GHz RFID有源标签、读卡器、发卡器等组成。每辆公交车前玻璃上安装RFID标签,标签周期性的发出无线信号,信号包含其ID。安装在十字路口的RFID读卡器接受到标签发出的无线信号后,通过RSSI及TOF联合智能算法测出公交车距离路口的距离并给信号灯以指示。信号灯系统根据智能算法控制路口红绿灯转换时间,从而让公共汽车优先快速穿过十字路口。如果公共汽车优先系统成功实现,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在湖北武汉市已进行了初期局部测试,共一千辆公交车安装了智能标签,六十个路口安装了智能信号灯控制系统。经过一年多的实际运行,效果良好。将于2016年初在武汉一万多辆公交车上全面实施。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智能成套钣金数控设备的研发
项目背景:为打造我公司产品竞争新优势,目前国产钣 金数控设备存在加工效率低、设备耗能大,噪声大等问题。 特别是在钣金数控设备生产线和网络化方面与国外产品存 在很大差距。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伺服高精度控制技术:伺 服电机通过连杆直接驱动冲压,实现冲压行程任意调节,控 制精确,实现精度要求很高的滚筋、滚切、拉伸、裁断等功 能。(2)智能最优加工控制技术:共同开发软件控制程序, 根据实际的加工需要,提供多模式最合理的加工方法,达到 先进设备同样速度需要的驱动力最小,时间最短,运算时间 精确到毫秒单位,提高设备效率。(3)成套钣金智能产线技 术:通过设备间的实时高速通讯,数据交互以及生产反馈完 成产线的柔性智能制造。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优先与本地智能制造工程和过程 控制工程专业的普通高校或科研院所加强合作,为我公司提 供智能成套钣金数控设备研发项目整套解决方案,与我公司 共同解决现有生产工艺技术难题。 
青岛大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13
UAV智能视觉感知教学研究实验平台
主要面向有一定算法基础的高校用户,用户通过多次工业应用性实验,将智能视觉感知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智能视觉感知的基础理论、技术和方法。
江苏优埃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3-05-06
技术需求:智能焊接机器人
智能焊接机器人:带有视觉识别和激光扫描系统,能自动识别待焊接特征,通过视觉识别粗略判断零部件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激光扫描精确确定焊接位置,对大型零部件进行自动特征识别和焊接,提高小批量产品的焊接速度和质量。
威海威力风机有限公司 2021-06-30
技术需求: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技术
综合利用视觉识别、扫码装置、数据读取/传输/保存/分析系统、转运单元控制等模块有效实现禽类宰杀工厂的智能化生产及管理。
青岛锐智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2021-06-17
技术需求:产车间智能制造自动化
1、生产车间智能制造自动化;2、石墨烯玻璃深加工产品的深度开发3、二代钢化玻璃防眩板项目的夜间发电及GPS定位功能,使道路防护产业进一步升级,逐步向节能环保、智能、高速型推进。
淄博博山孟友钢化玻璃制品厂 2021-08-30
食品安全智能无损检测黑科技
团队专注于食品光声无损速测技术及其智能装备的研究与开发,以此实现食品安全供应链、全场景的批量化在线检测。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安徽合工云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法人 刘鑫汉 注册时间 2020/3/23 注册所在省市 安徽省宣城市 组织机构代码 MA2UK7UE-1 经营范围 自研智能无损检测系列设备研发、售卖与后期维护 企业地址 安徽省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薰化路301号合肥工业大学工大学子创客空间 获投资情况 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刘鑫汉负责人 食品质量与安全 2020-9/2024-6 干晓宇 食品质量与安全 2020-9/2024-6 刘紫琪 食品科学与工程 2020-9/2024-6 涂丁尹 食品质量与安全 2020-9/2024-6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马飞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副教授 食品物理加工与品质智能识别技术研究 徐宝才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研究员 肉品科学、肉品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五、项目简介 中科敏选团队组建于2020年3月,成员来自食品工程、管理与信息工程等各专业,由学生和相关高水平教授组成。团队专注于食品光声无损速测技术及其智能装备的研究与开发,以此实现食品安全供应链、全场景的批量化在线检测。为推动技术转化应用,本团队在2020年3月成立安徽合工云控科技有限公司,并率先与雨润集团、华泰集团、三只松鼠等食品国家级龙头企业达成意向合作,享有高校相关专利成果的优先转化权。 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制修订国家或行业标准9项、参与国家重大研发计划1项、2022年营业额将突破1000余万元、与高校共建安徽省首批互联网+食品现代产业学院。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公司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10余次、技术宣传与推广活动13次、覆盖12个乡村、收到来自小岗、黄冈等地感谢和表扬信件多封;团队成员的服务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安徽日报等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受到团中央傅振邦书记表扬点赞、合影留念。
合肥工业大学 2022-07-27
智能车速控制系统领航者
逸刻畅行面向当前的L2级以下车辆和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了节能效果显著,行驶安全性高、操纵灵活性好、架构通用性强的 eGo 智能车速控制系统。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南京逸刻畅行畅行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 李兵兵 注册时间 2020年11月26日 注册所在省市 江苏南京 组织机构代码 91320115MA23CMHM7L 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物联网技术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 企业地址 南京市江宁区迎翠路7号科创大厦八层楼8010-3 获投资情况 无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李兵兵 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 2020.9/2024.6 刘昊吉 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 2019.9/2022.6 李志翰 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 2020.9/2023.6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庄伟超 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 车辆工程系主任/副教授 智能网联汽车 殷国栋 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 教务处处长/教授 车辆动力学控制 五、项目简介 逸刻畅行面向当前的L2级以下车辆和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了节能效果显著,行驶安全性高、操纵灵活性好、架构通用性强的 eGo 智能车速控制系统。该产品借助网联通讯获取的道路坡度、前方交通流和路口信号灯相位等交通信息,可实现对L2级以下车辆实现车速引导。对于未来智能网联汽车,通过规划与控制节能车速谱、安全通行和跟驰轨迹,以及控制车辆挡位切换,可以实现不等红灯一路畅行,在节省行驶能耗的同时延长电动汽车电池寿命。 当前对于安全、节能和舒适驾驶的需求广泛,本公司产品所涉及的车速规划是破解需求困境的核心科技,市场上预计存在超2500万辆车辆和4.5万亿元市场规模。产品主要应用于商用车,以提供在高速场景下的节能和安全车速与挡位控制,同时实现乘用车在城市场景下的舒适性车速控制。公司采用“软件+硬件+服务”全栈解决方案,面向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多元技术支持和一站式配套服务。核心业务为智能车速控制系统销售,包括企业客户产品前装,个人用户产品后装。此外,盈利来源还包括升级和维护、以及技术服务。营销方面,通过多渠道曝光深度挖掘客户资源,并树立标杆企业形象建立品牌加持。 公司股权结构良好,资金来源渠道丰富,包括股东投入的资本金(实收资本)、债权人投入的资金(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企业经营净利润等,并针对自身的公司特征及其生命周期规律,选择可行的融资渠道和融资形式,计划A轮融资2000万元、释放10%股权,制定了风险投资资金引入方案。分析企业在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将风险划分为轻微、较低、较严重、严重四个等级,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方案。团队负责人李兵兵创业经验丰富,各部门总监及专家咨询团队均具有丰富的相关技术或从业经验
东南大学 2022-07-26
基于类脑智能的舆情系统研究
复旦大学“基于类脑智能的舆情系统研究”项目组就疫情期间的网络热点展开了深入分析。其中由大数据学院魏忠钰副教授和新闻学院周葆华教授负责的用户画像团队,梳理了新浪微博中群体舆论演化总体态势及代表性群体的舆论特征,并对舆论引导方式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01 大数据舆论分析:把握民意趋势、挖掘事件成因 团队分析了2020年1月15日至2月16日期间与疫情相关的3000万条微博,依托情感分析、话题聚类等文本挖掘手段准确感知网民的情感倾向转变和话题动态演化。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疫情初期的舆论以负面情绪居多。随着中央全力部署、政府防控措施出台(实时数据的公布、武汉实行封城管控)、专家学者释疑解惑(钟南山院士、张文宏医生等对疫情的判断),正向情感不断提高。随后虽然疫情增长率不断减缓,情感指数仍有变动,多与受疫情触发的热点议题相关。 02 群体画像:精准定位人群、感知个性化诉求 团队根据用户的职业、地域等属性将用户细分为不同群体,并进行参与度的动态比较,同时对代表性群体的网络言论进行定点分析,准确感知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诉求与价值预期。 对于不同职业的用户,在疫情爆发初期,自媒体、专业技术人员和学生较为活跃,在事件后期专业技术人员、 自媒体、 企业高管、新闻出版与文化专业人士较为活跃。聚焦于奋战一线的医护群体,大多向外界传递了一往无前的抗疫精神,也不乏个别事件令其承受巨大压力,需要更多的社会理解和关爱。另外,由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影响逐渐蔓延,私营企业主及工薪阶层群体面临巨大压力,大多显露出焦虑情绪,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帮中小企业主纾困解难。 对于不同地域的用户,参与讨论的用户中广东、北京用户占比较高,其次是东南沿海各地,话题的地区“下沉”趋势明显。特别地,武汉患者群体作为地域分群角度的特殊主体,通过社交媒体向外界讲述自己的亲身遭遇,寻求社会救助,使个体诉求进入公共议程,激发了全网对于武汉患者群体命运的同情与共鸣。而随着国际疫情局势的不断紧张,华侨华人群体面临歧视压力,需要在下一阶段严防“输入”过程中予以妥善引导。 03 事件关联:警惕次生舆情、完善发声渠道 疫情期间,不少热点讨论相继引发了有关社会深层次问题的“次生舆情”,追踪事件关联将进一步协助制定危机应对预案。以近期学校实施网课为例,部分学校存在的网课工具攀比化、部分贫困群体的自卑自嘲心理引发讨论。而弱势群体缺少发声平台,若忽视其诉求将进一步激发矛盾。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复工复产复学过程中贫困人群的关心,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报道抚慰,促进社会沟通与社会公平。 不同的群体聚集于不同的网络社区之中,舆论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对分群体舆论特征进行分析使得挖掘群体共鸣更为高效。团队将进一步推动分群体智能舆论分析和信息汇集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公共危机信息汇集平台。在中国疫情防控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团队还将持续跟进对国际疫情的舆情分析,为网络空间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提升赋能。
复旦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5 86 87
  • ...
  • 180 18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