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面向机器人的智能视觉环境感知及三维场景重建
面向机器人的智能视觉环境感知及三维场景重建 面向机器人视觉的自然场景理解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重要挑战之一,其目标是对自然场景图像及视频的内容作出有效分析、认知与表达,目前相关理论和算法正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我们的研究成果表明,从场景视觉语义推理、场景目标识别和场景行为模式检测三个环节展开研究,有助于构建自然场景理解的创新机制,进一步开发机器人
南京大学 2021-04-14
面向电商的“食品安全与营养的智能评估及推广系统”
南京大学开发的面向电商的“食品安全与营养的智能评估及推广系统”基于食品安全营养大数据资源池的构建,建设“食品安全与营养智能评估及推广系统”,为不同类型食品电商提供安全与营养的智能化评估、安全问题解决方案以及产品推广服务,为食品电商打造特色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食品安全与营养智能评估及推广系统”的应用,以及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应用的开发与推广,提供高度可视化的食品安全与
南京大学 2021-04-14
城市固废分类-收运-协同处置全链条智能化技术集成
1. 痛点问题 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指出将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对提升城市固体废物的全过程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许多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加大,无害化处置能力尚未得到有效保障,处理设施布局零散,固体废物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在构建先进的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模式中面临顶层设计、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等软硬件条件的不足,显著影响“无废城市”建设成效及固废管理领域碳减排目标的实现。亟需改进传统碎片式、分种类、智能化水平较低的固体废物管理模式,依托物联网和智慧支撑技术形成多种类型固体废物分类-收运-协同处置全链条系统性方案,充分发挥固废处置中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提升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在全环节规划设计、工艺技术集成优化、工程及园区的可持续运营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2. 解决方案 针对城市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问题,本项成果发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在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理论研究、工艺优化调控和规划决策应用等领域的长期积累,开发“无废城市”建设顶层系统规划工具,研发全链条工艺模拟与优化技术,搭建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城市固废智慧化管理平台,形成能够有效服务于“无废城市”建设的城市固废分类-收运-协同处置全链条系统性解决方案。具体包括: (1)针对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系统存在的现实问题,在整个城市层面构建从源头分类减量到末端处理处置、处理设施协同共生的工程技术体系和管理运营模式,打造处理设施协同共生、碳减排和二次污染集中控制效果显著、实现物质有序循环和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源固废协同处置园区,构建无害化、资源化、可持续的城市循环代谢链网; (2)开展多源固废处理处置工艺机理模拟,揭示固废-水-能耦合代谢路径与减污降碳潜力空间,实现工艺参数优化;模拟不同固废管理路径对物流、能流的影响,支撑不同应用场景下涵盖源头分类及减量化、污染处理处置、残余物集中控制全过程的工程技术体系优化; (3)基于物联网、智能监控、在线仿真技术等,构建城市固废管理多源异构大数据系统,形成原创性固废智慧管控技术,支撑建立集固废监测、溯源、预报、应急、调控等功能于一体的可视化管理平台,提供多场景、多效能、智慧化城市固废系统性解决方案。 合作需求 (1)与从事城市固废处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静脉产业园建设等领域的企业以及绿色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 (2)项目孵化需办公场地500平米,天使轮融资需求约3000~5000万。
清华大学 2022-03-22
智能手机3D曲面玻璃制备用高性能石墨模具
为了提高智能手机3D曲面玻璃制备用石墨模具的寿命,本成果利用非电极式等离子电解专利技术快速实现大批量石墨粉体表面纳米陶瓷改性,并采用传统的模具制备生产线实现高性能长寿命石墨模具的制备。本产品优势有:(1)原材料石墨粉体不需要经过表面处理,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成本,降低环境负担及其相关费用;(2)非电极式等离子电解专利技术为一站式置换技术,即在石墨粉体进行表面清洗和活化同时实现陶瓷涂层沉积;(3)所制备的陶瓷涂层和石墨粉体具有优异的结合力,远远优于传统的溶胶-凝胶技术;(4)所制备的陶瓷涂层厚度为20纳米,避免石墨模具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升降温因热不匹配而导致的开裂;(5)所开发的石墨模具中陶瓷组分均匀并量少,降低了原材料成本,避免传统的石墨/陶瓷复合材料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升降温因热不匹配而导致的开裂,极大提高感应加热效率;(6)可采用传统的石墨及其模具制备生产线,实现生产线技术的匹配,极大降低成本。 本项目组已经制备出尺寸为175*110*30mm的石墨模具单件样品,经深圳某自动化公司考核,在相同条件下该石墨模具寿命提高3倍,并且其成本基本不增加,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3-25
智能五轴联动数控AB点胶机的胶量跟随控制装置及方法
传统的双组份点胶系统的点胶部分自成一体,在点胶头加减速运动过程(特别是不规则图形点胶)中,点胶速度并不能自动跟随加减速,造成点胶头低速(曲线启始或曲线拐弯)时点胶过多,而在高速时点胶又不够的不均匀问题。本发明是在三轴运动控制平台基础上添加A和B两轴由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带动的点胶泵构成五轴联动的插补数控系统,充分考虑机床的运动、A、B料的点胶泵的运动及外界温度的相互影响,满足从任意当前速度和加速度过渡到可随时调节的任意目标速度的S型的加减速,能使点胶运动具有较高平稳性,实现AB胶点机的
河海大学 2021-04-14
智能手机3D曲面玻璃制备用高性能石墨模具
为了提高智能手机3D曲面玻璃制备用石墨模具的寿命,本项目组利用非电极式等离子电解专利技术快速实现大批量石墨粉体表面纳米陶瓷改性,并采用传统的模具制备生产线实现高性能长寿命石墨模具的制备。本产品优势有:(1)原材料石墨粉体不需要经过表面处理,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成本,降低环境负担及其相关费用;(2)非电极式等离子电解专利技术为一站式置换技术,即在石墨粉体进行表面清洗和活化同时实现陶瓷涂层沉积;(3)所制备的陶瓷涂层和石墨粉体具有优异的结合力,远远优于传统的溶胶-凝胶技术;(4)所制备的陶瓷涂层厚度为20纳米,避免石墨模具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升降温因热不匹配而导致的开裂;(5)所开发的石墨模具中陶瓷组分均匀并量少,降低了原材料成本,避免传统的石墨/陶瓷复合材料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升降温因热不匹配而导致的开裂,极大提高感应加热效率;(6)可采用传统的石墨及其模具制备生产线,实现生产线技术的匹配,极大降低成本。 本项目组已经制备出尺寸为175*110*30mm的石墨模具单件样品,经深圳某自动化公司考核,在相同条件下该石墨模具寿命提高3倍,并且其成本基本不增加,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5-09
便携式大范围三维场景全景重构与智能监控系统
由本团队研制开发的便携式大范围三维场景全景重构与智能监控系统是用于移动机器人、环境监控、灾难救援等领域的三维环境感知、建模与监控的最新一代产品。本产品由自主研发的硬件设备和专用配套软件两部分构成。本产品还可与视觉传感器配合使用,并基于自主专利技术实现三维激光数据与视觉数据的像素级融合,从而基于RGB-D数据实现大范围三维场景的建模与重构。该成果属于自主创新成果,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本产品利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旋转云台,可实现360度全景激光测距数据实时采集与处理、多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情景的群体辅助推荐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情景的群体辅助推荐方法及系 统。通过大量项目推荐移动终端的推荐用户为服务请求移动终端的请 求用户提供推荐信息完成项目推荐,避免了部分商家出于自身利益考 虑而进行的恶意推荐,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称性;而且为每个推荐用户 设立可信度,并根据推荐用户推荐的项目及其评分自动更新推荐用户 的可信度,避免了推荐项目的主观性;此外,还考虑了请求用户的情 景信息,能够提供更加符合请求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推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智能续航无线补偿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智能续航无线补偿系统,包括 巡检供电线路和巡检机器人和至少一个无线充电站,无线充电站包括安装于无线充电站上的充电站功率 发射单元,安装于巡检机器人上的机器人功率接收单元;无线充电站包括三线圈耦合机构,三线圈耦合 机构包括电磁发射线圈、机器人接收线圈和电磁发射线圈内嵌有一个中继调节线圈;电磁发射线圈和中 继调节线圈设置在充电站功率发射单元,分别与功率震荡模块连接;机器人接收线圈设置在机器
武汉大学 2021-04-14
高速公路服务区高波动、高氨氮污水智能处理技术
针对服务区污水处理的相关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现有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的总体设计不合理,直接套用市政污水工艺,无法有效应对服务区高波动、高氨氮的水质特征,普遍存在设备运行维护难、生化系统稳定性差和经常崩溃、出水氮磷不达标等突出问题。产生黑臭水体,频繁遭到附近村民投诉的现象。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为坚持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营造青山绿水的美好环境,解决服务区污水超标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创新性的提出了针对高速服务区污水处理的新模式即“源头分离、智能调蓄、分类处理、强化脱氮”的十六字字方针。即对服务区污水采用尿液分离技术,分离出高氮磷的尿液废水,降低后续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负荷;并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动态控制尿液废水的收、贮、排,实现尿液废水智能动态调蓄,达到后续综合污水氮磷浓度削峰填谷,降低波动率,减少冲击;对尿液废水和综合污水采用分类处理策略,研发高效生化脱氮技术,结合智能控制系统,针对不同波动率的污水采用不同的抗冲击抗波动策略,实现服务区污水针对性控制;最后强化综合污水处理系统的脱氮能力,研发具有强化脱氮能力的“菌巢”材料及其反应器,实现主体污水处理工艺强脱氮、抗冲击的效果,保证出水稳定达标。 目前国内没有专门针对服务区污水处理的相关的技术,本技术已在实验室小试和现场中试试验尺度上验证了该新工艺和新思路的可行性,目前本技术已经申请了三个国家发明专利,2篇学术论文正在撰写中。这表明本技术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和独占性。
中山大学 2022-08-1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68 269 270
  • ...
  • 290 29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