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快速复录机
产品详细介绍
中国教学仪器设备上海公司 2021-08-23
在厄尔尼诺长时间预测领域
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异常升温的周期性气候现象,平均每2-5年发生一次,对全球气候具有重大影响。厄尔尼诺现象会造成全球不同地区的异常温度变化,以及干旱或强降雨等现象。及早并准确地预测厄尔尼诺的发生以及强度,对预防或降低其带来的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农业、社会等方面的损失意义重大。 2019年12月2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陈晓松教授参与指导的一篇关于厄尔尼诺预测的文章已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首次克服了长久以来困扰厄尔尼诺预测的“春季预测障碍” (即无法在厄尔尼诺发生的那一年的春季或更早给出准确预测),将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强度的预测提前一年。 该文作者提出了一套基于信息熵理论的全新的方法——System Sample Entropy——用来计算厄尔尼诺区域(Nino 3.4)近海平面空气或海表温度的复杂度(包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无序性以及不同地点温度变化的同步性或相干性)。利用这一方法,作者们发现了Nino 3.4区域温度变化的复杂度与厄尔尼诺现象强度存在着非常强和稳定的线性关系,即一年内(1月1日-12月31日)Nino 3.4区域的温度变化复杂度越大,那么下一年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就越大。基于这一发现,作者们提出了一套基于每年Nino 3.4 区域温度变化复杂度的大小(由该区域 System Sample Entropy 量化)来预测来年厄尔尼诺发生及其强度的方法。该方法目前成功的预测了1984至2019年期间10个厄尔尼诺事件中的9个事件的发生年份,以及24个没有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年份当中的21个,特别是对厄尔尼诺强度预测的平均误差仅为0.23摄氏度。 对于刚刚到来的2020年,基于文中提出的System Sample Entropy的方法,作者们预测厄尔尼诺将有很大概率会在本年下半年再次发生,并发展为一个中等强度甚至高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其预测强度为1.48+-0.25摄氏度。 目前传统的厄尔尼诺预测方法只能在提前6个月范围内给出比较准确的预测,而这对于提前预防厄尔尼诺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影响是非常局限的。这一新的预测方法,将对厄尔尼诺的预测时间提前到了每年一月。这对于提前采取行动,控制和降低这一现象所带来的一系列全球范围内的消极影响,将意义重大! 此工作由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 (PIK)樊京芳博士作为通讯作者,PIK 的Jürgen Kurths教授,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教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陈晓松教授等参与共同完成。陈晓松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多年来一直从事统计物理和复杂系统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专注于地球复杂系统的动力学演化及预测。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俗字在域外的传播研究
浙江财经大学何华珍等编著的《俗字在域外的传播研究》2018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获2019年“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基础理论研究类)。 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俗字在域外的传播研究”(批准号:12YJA740020)最终成果。著作以日本、朝-韩、越南等域外文献为语料,拓展俗字在汉字文化圈的域外传播研究,展示俗字在周边国家的传承和变异,再现汉字文化对海外国家的辐射和影响,同时从域外俗字反观汉字变异,形成汉字文化圈的整体俗字视域。主要内容包括:国际俗字与国别俗字研究;日本、朝-韩俗字研究的综合考察,越南汉字资源整理研究的现状分析;日本、朝-韩、越南等汉字文献的俗字专书研究;日本现行俗字溯源,朝-韩、越南的文献俗字汇编 ;域外汉籍与近代汉字研究。
浙江财经大学 2021-04-30
在厄尔尼诺长时间预测领域
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异常升温的周期性气候现象,平均每2-5年发生一次,对全球气候具有重大影响。厄尔尼诺现象会造成全球不同地区的异常温度变化,以及干旱或强降雨等现象。及早并准确地预测厄尔尼诺的发生以及强度,对预防或降低其带来的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农业、社会等方面的损失意义重大。 2019年12月2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陈晓松教授参与指导的一篇关于厄尔尼诺预测的文章已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首次克服了长久以来困扰厄尔尼诺预测的“春季预测障碍” (即无法在厄尔尼诺发生的那一年的春季或更早给出准确预测),将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强度的预测提前一年。 该文作者提出了一套基于信息熵理论的全新的方法——System Sample Entropy——用来计算厄尔尼诺区域(Nino 3.4)近海平面空气或海表温度的复杂度(包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无序性以及不同地点温度变化的同步性或相干性)。利用这一方法,作者们发现了Nino 3.4区域温度变化的复杂度与厄尔尼诺现象强度存在着非常强和稳定的线性关系,即一年内(1月1日-12月31日)Nino 3.4区域的温度变化复杂度越大,那么下一年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就越大。基于这一发现,作者们提出了一套基于每年Nino 3.4 区域温度变化复杂度的大小(由该区域 System Sample Entropy 量化)来预测来年厄尔尼诺发生及其强度的方法。该方法目前成功的预测了1984至2019年期间10个厄尔尼诺事件中的9个事件的发生年份,以及24个没有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年份当中的21个,特别是对厄尔尼诺强度预测的平均误差仅为0.23摄氏度。 对于刚刚到来的2020年,基于文中提出的System Sample Entropy的方法,作者们预测厄尔尼诺将有很大概率会在本年下半年再次发生,并发展为一个中等强度甚至高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其预测强度为1.48+-0.25摄氏度。 目前传统的厄尔尼诺预测方法只能在提前6个月范围内给出比较准确的预测,而这对于提前预防厄尔尼诺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影响是非常局限的。这一新的预测方法,将对厄尔尼诺的预测时间提前到了每年一月。这对于提前采取行动,控制和降低这一现象所带来的一系列全球范围内的消极影响,将意义重大! 此工作由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 (PIK)樊京芳博士作为通讯作者,PIK 的Jürgen Kurths教授,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教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陈晓松教授等参与共同完成。陈晓松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多年来一直从事统计物理和复杂系统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专注于地球复杂系统的动力学演化及预测。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4-10
硬件在环(HIL)仿真测试
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系统建模;汽车参数匹配设计与优化;汽车控制策略开发与验证(整车控制策略、部件控制策略);模型的车用总线通讯网络设计与验证
扬州大学 2021-04-14
SimCar硬件在环测试系统
SimCar硬件在环测试系统是用于测试电控单元功能、系统集成和通信的一套完整的硬件在环仿真测试设备,可用于汽车、航空、兵器、工程机械等领域。基于NILab-VIEW\VeriStand软件平台,高性能PXI实时仿真系统硬件平台搭建的硬件在环测试系统,针对用户的被控对象在Simulink中进行建模仿真,并将其运行于跟控制器闭环工作的实时系统中,实现对汽车电控单元的复杂测试。
北京九州华海科技有限公司 2022-03-01
便携式零序电流测量仪
具有使用方便、参数精确、重复性好等优点。
东南大学 2021-04-10
空地海多平台高精度移动测量系统
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高精地图、无人驾驶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移动测量系统作为一种高新的测绘地理信息装备在测绘地理信息生产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是当今测绘领域最前沿的科技之一。该传统集成了激光扫描仪、工业全景相机以及定位定姿等多种传感器,能够在移动状态下实时主动地获取近景目标的空间坐标、属性数据及实景影像等多种信息。
山东科技大学 2021-04-22
激光高精度参数快速综合测量仪
技术分析(创新性、先进性、独占性)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脊梁”;五轴数控机床作为高端装备的代表,是加工复杂空间曲面的唯一手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衡量国家装备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设立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本项目面向这一国家重大需求,研制了激光高精度多误差参数的快速综合测量仪,通过误差补偿,显著提高数控机床的制造与加工精度。 创新性与先进性: 一个仪器原理创新:单根光纤耦合的五轴数控机床42项误差激光快速、直接测量仪器原理。 三个测量方法创新:单根光纤耦合的外差式激光干涉测量方法; 三直线轴21项误差一步高效测量光学方法;转轴21项综合误差快速测量光学方法。 若干发明点:直线轴6误差同时测量;光线自动精确转向;回转轴6误差同时测量;18误差敏感单元;共路光线漂移补偿;复合误差模型;系统误差分析与补偿;智能化误差补偿器。 特点: 测量参数最全。目前唯一能够直接测量获得五轴数控机床42项几何运动误差的仪器。 测量效率最高。测量数控机床三个直线轴21项几何运动误差的时间约10分钟,相比国内外各种单参数激光干涉仪,测量效率提高数十倍。 综合测量精度最高。所有误差参数测量全部为直接测量,无需解耦,无解耦误差;测量中无需更换附件,无需多次重新调整仪器,减少人工调整误差;测量时间短,大大减少环境变化对测量带来的误差。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5-09
高精度磨床热变形测量及误差补偿
在精密磨削加工中,热源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极大,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必须对工件的热变形和机床的热变形作定量研究,并在加工过程中作合理控制与补偿。在热误差研究方面,主要对机床热误差特性的检测、处理和分析,温度传感器布置位置的确定,热误差补偿方法等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建立机床热误差测量与补偿技术研究平台,掌握机床床身的热变形以及磨削工件的热变形这两种热变形误差的测量以及补偿方法。另外通过在线动态监测磨削区域温度和热流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和切削工艺参数、工件加工质量之间的关系,为优化工艺参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数据。 主轴变形测量范围:0.1-1mm 分辨率: 0.1um 精密度: 0.5um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7 58 59
  • ...
  • 548 54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