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锂电池有机电极材料相关研究
锂离子电池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类便携式电子设备,在人类社会的信息化、移动化、智能化、社会化等方面凸显作用,并有望在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领域大规模应用。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是无机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磷酸盐,其中过渡金属资源大都不可再生,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复杂、成本高,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可能会面临资源短缺等难点问题。因此,可循环再生的电极材料开发已成为电池领域的学术前沿和重大需求。有机电极材料由于含有丰富的碳、氢、氧等元素而显现出可再生、绿色环保、低成本和高容量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机电极材料的制备具有合成创造的特点。有机电极材料一般可以从植物中(比如玉米等作物和苹果等果蔬)直接提取或者以生物质材料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方法制备得到;在有机材料提取制备、电池装配和回收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又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因而体现了很好的循环和可再生性。然而,有机电极材料还面临着在电解液中溶解度大、导电性差、密度低等难点问题,其材料特征、作用机理、构效关系等亟待深入理解。陈军院士,1967 年生,1985-1992 年在南开大学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并于 1992 年留校工作;1996-1999 年在澳大利亚 Wollongong 大学材料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99-2002 年在日本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任研究员。自 2002 年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 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 2017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 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20 年重要锂电成果有:Nat. Rev. Chem.:实用锂电池有机电极材料的前景 Angew. Chem. Int. Ed.:紫精晶体作为锂电池正极的储能机理及结构演化 Materials Today:锂离子电池高能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南开大学 2021-04-13
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
该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构建出高效稳定的快腐菌剂 PC1,该菌剂对难分解的木质纤维素类物质具有良好降解效率。该菌剂为复合菌剂,由具有良好协同作用的多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研究表明, PC1 对畜禽粪便、秸秆等天然的有机固体废弃物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图片 1)。根据 PC1 生物学特性,研发出快速降解畜禽粪便、秸秆、枯枝落叶、橱余垃圾等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成套技术。
扬州大学 2021-04-14
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开发
实验室围绕有机朗肯循环(ORC)可有效利用低品位热能实现热功转换这一国际研究热点,开展了ORC系统工质筛选准则、系统设计与优化、ORC集成发电机组及系统自适应控制动态特性、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孤网运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成功实现了ORC发电机组设计、建造、控制、运行全链条的技术积累。并于相关企业联合推进ORC发电技术的商业化。 1、ORC发电系统设计与优化 开发了ORC系统热力学分析与设计程序,获得软件著作权;建立了亚临界、跨临界和混合工质ORC系统的工质筛选准则为工业界合理选择工质提供了科学依据;开发了ORC系统稳态和动态仿真程序,可实现机组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设备损耗对系统运行性能的预测。 2、ORC发电系统集成技术 实验室成功研制5kW和10kW容量移动式ORC集成发电机组,可保证ORC机组在孤网及并网环境下安全可靠运行。以R245fa为工质,采用单螺杆膨胀机与同步发电机同轴联动,热源温度98-120oC时,最大实测轴功8.57kW,热效率6.68%。 3、ORC驱动反渗透海水淡化复合系统 建立了ORC驱动反渗透海水淡化复合循环系统,利用ORC驱动反渗透高压泵淡化海水,与传统反渗透海水淡化相比,单位产水成本可节省约55%。
华北电力大学 2022-09-23
耐高温有机-无机杂化树脂的合成
内容介绍: 本项目以硅烷偶联剂为原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水解缩合法合成 含活性基团硅氧烷树脂。该硅氧烷树脂不仅具有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等, 其活性基团可以与其它树脂反应形成界面粘接性能良好、甚至呈均相的 耐高温树脂,该树脂体系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和重量保持率。 所开发的系列高性能耐高温环氧基硅氧烷树脂的合成工艺简单、投资 成本小,树脂黏度可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高效有机磷光发光材料及OLED器件
高效有机磷光发光材料及OLED器件,2012年12月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申请发明专利12项(5项授权)。项目中所制备的铱配合物磷光电致发光材料在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的3款OLED器件(1.1英寸、分辨率为96×64;1.8英寸、分辨率为128×64;2.2英寸、分辨率为160×128)样品中使用,该项目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在新型平板显示器件---高效有机磷光电致发光材料及OLED器件方面的材料制备和器件化工艺的空白。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利用海鲜菇生物合成有机硒的方法
本专利获得的海鲜菇HM1菌株能够将培养基中无机硒高效转化为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该菌株具有出菇和生长时间短、生长状态稳定、高效合成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等优势。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硒的生物活性与硒的形态密切相关,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是目前公认生物活性、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最佳的有机硒氨基酸。目前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主要通过化学合成方法获得,生物源合成的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效率较低。本专利获得的海鲜菇HM1菌株能够将培养基中无机硒高效转化为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该菌株具有出菇和生长时间短、生长状态稳定、高效合成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等优势:己有报道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生物转化效率均低于6%,HM1菌株总硒含量达到12.8-29.7 mg/kg时,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比例达到39.4%。专利提供了唯一高效合成硒甲基硒代半胱氦酸的食用菌菌株和合成方法。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8-15
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草木灰加入到造纸黑液中,每毫升造纸黑液中加入草木灰 0.08g 至 0.125g,35℃至 45℃下,混合均匀,得到原料混合液;(2)将步骤(1) 制备的原料混合液,用磷酸调节 pH 值在 3.0 至 8.0 之间,并加入含氮 添加剂,使得氮元素的质量占干物质质量的比例在 3%至 5%之间,得 到有机无机复混液;(3)将步骤(2)中制备的有机无机复混液,在 120℃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用于氢气吸附的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方法,其步骤如下:a)量取DMF,在超声条件下先加入ZrCl4和冰乙酸溶解,再加入9,10-蒽二甲酸溶解,然后从超声反应器中取出,置于50-100°C的条件下反应10-50h,之后冷却、离心、洗涤、过滤,得产物;b)将产物置于溶剂中,在50-80°C条件下回流23-25h,即得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本发明合成的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进行N2吸附测试和储氢分析,结果表明:该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比表面积为432-586m2/g,微孔体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有机非线性光学纳米线的自组装
在基板支持快速蒸发结晶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湿法退火自组装技术,对 DAST 等材料进行自组装,成功制备出毫米 量级的纳米线,并且表面粗糙度达到但原子级别,在纳米线激光器的制备、集成 光路的电光调制等方面极具应用前景。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有机溶剂分离过程集成工艺技术
针对有机溶剂回收中具有的成分复杂、组分多等特征,项目开发了萃取-共沸精馏、萃取-反应-催化精馏等系列集成工艺技术。利用开发的分子设计方法设计出环境友好的分离溶剂,为工业生产提供更优的选择。同时开发的集成分离工艺技术,可有效提高有机溶剂的分离效率,降低分离能耗。项目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项。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36 3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