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挥发性有机废气催化净化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与设备
针对我国大量有机污染场地特别是有机氯污染场地遗留现状和需求,研究开发了超声波-零价铁技术及其相关设备。本技术充分利用了超声波技术的穿透力强、能量集中的优点和零价铁的强还原能力,二者协同作用可以形成类芬顿体系,可在短时间内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快速处理,实现有机污染场地的快速修复,目前该技术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中试设备(下图)单批处理污染土壤量为100kg,处理时间30-60min,对某农药厂场地土壤(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氯化合物)进行中试处理,土壤中总有机氯污染物的去除率达到65%,各有机氯污染物在土壤
南京大学 2021-04-14
有机固废清洁高效热转化研究
为解决有机固废来源广泛、热解特性差异大、热解装置运行不稳定等难题,针对不同来源有机固废,构建了差异性的热解策略,开发了气固双循环热解技术、静态回转热解技术、旋转步进热解技术以及旋转耙式热解技术等。已在新疆、重庆、湖北、黑龙江、江苏等地推广建立了20余套工业应用装置。用户认为,热解装置运行稳定性强、处置效率高、经济效益好。 目前,项目团队正与多家央企单位进行合作洽谈。该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1项,其中授权14项。多项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突破了行业发展壁垒,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新一等奖等奖励5项。
华北电力大学 2022-06-08
有机育苗基质营养钵成型机
中试阶段/n该项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育苗基质营养钵成型机,其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之上的动力输入机构、齿轮减速机构、曲柄滑块机构、槽轮机构、成型机构。其中:成型机构中的成型压杆位于成型轴的外侧,成型模盘由链轮和槽轮机构带动绕模盘轴间歇转动。料箱和机架之间由螺栓固定。成型冲头和出料冲头上攻有螺纹,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成型压杆上。动力经皮带轮传入,分两路传递至执行机构,一路经两级齿轮传动、曲柄滑块机构传动至成型机构,另一路经过一对锥齿轮传动,带动搅拌机构和槽轮机构运转。本发明结构简单紧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有机非线性光学纳米颗粒的制备
开发了一种基板支持快速蒸发结晶法,成功 制备了单纳米尺寸的 DAST 纳米晶体,并显示出极好的荧光、二阶非线性特性 (DAST 晶体具有极高的光学二阶非线性系数,在光学倍频、电光调制、超宽频 太赫兹发生、荧光探针等多方面有着广阔的用途)。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有机油液净化脱水的膜技术
石化、化工、制药等行业生产过程中,会出现有机相产品乳化或含水量不合格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金属加工行业,生产过程和设备使用大量润滑油,使用过程中油品也容易带入水分发生乳化,影响了产品质量,也给设备正常运行带来隐患。本技术采用疏水性膜材料进行分离,其关键技术是其中的水分处于分散状态,不与有机溶剂互溶,可以通过超滤的机理进行去除。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膜法有机废气(VOCs)回收处理技术
本项目开发了膜法VOCs回收技术,该技术针对有机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与空气理化性质的不同,开发出具有优先渗透有机物,截留空气的高性能分离膜,实现有机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与空气的分离,达标排放净化空气。有机物在分离膜渗透侧获得浓缩,以较低的能耗冷凝收集回收有机物。其特点是操作简单、能耗低,与石蜡油回收正己烷相比,节能70%以上。该技术及所使用的分离膜已获中国专利授权。并且该技术同时实现挥发性有机物的回收利用和有机废气的清洁排放。因此具有分离效果好、排放浓度低、回收率高、无二次污染和能耗低等优点。其适用于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挥发性有机废气高效净化技术
针对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烷烃、芳香烃、烯烃、卤代烃、酯、醛、酮等VOCs,项目开发了实现VOCs高效净化的催化燃烧技术。通过活性组分、涂层材料和载体材料的优化,筛选出具有高催化活性的催化剂组分配伍。通过制备工艺参数的控制,实现了催化剂的均一、稳定制备。开发了与催化剂匹配的高效净化集成工艺,实现能量的综合利用。项目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3项。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活性氧处理有机废气废水技术
江南大学安全检测与分析研究室在有机废气废水的检测和治理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经验,开发出基于活性氧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关键技术,为企业提供各类有机废气/废水的检测和处理工艺和装备研发。以高效低耗、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新技术,实现废气/废水达标减排;研制与资源循环利用相协调的废气/废 水集成处理体系,实现工程化转化;利用物联网、GPRS/3G 无线通讯技术实现对企业废气净化治理状态及效能进行 24 小时在线监控,实现采集、传输、存储功能一体。
江南大学 2021-04-13
新型纳米药物载体 “隐形生物导弹”
完成团队简介:团队负责人宫永宽教授,日本佐贺大学博士、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博士后、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访问教授;现任西北大学材料科学新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西安市仿生生物材料与器件工程实验室主任。研究团队包括教授3人,副高职称6人,博士后及博、硕士研究生30人。 成果内容:将仿细胞膜结构涂层完美的体内隐形作用与肿瘤靶向分子的靶向作用结合,集成在纳米载体表面,可以制造出在血液中长循环、对肿瘤细胞高选择性结合的新型纳米药物载体“隐形生物导弹”。“隐形生物导弹”抗癌药物的开发应用,可从根本上解决癌症早期诊断困难、化疗毒副作用大的世界难题,获得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成果优势及用途:设计构建仿细胞膜结构的纳米载体获得了超长的血液循环半衰期(90小时,国际领先),具有优异的体内隐形性能;将叶酸等肿瘤靶向分子引入纳米载体表面可提高肿瘤细胞摄取4至8倍,靶向作用显著。    成果成熟度:癌症化疗药物“隐形生物导弹”已经完成实验室验证,需要进行大批量动物实验、申请临床批件。 预期成果收益:以“隐形生物导弹”抗癌药物为例,进一步市场化放大、获得国家临床实验批件约需投入5000万元(占50%)。若以建100吨/年规模的装置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约50万元/吨,销售收入200万元/吨产品,净利润约为15000万/年,投产后约8个月可收回成本。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状态 知识产权权属 ZL200610105049.9 仿细胞膜结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独占 ZL200910219143.0 一种仿细胞外层膜结构修饰涂层制备的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010192087.9 仿细胞外层膜结构聚合物交联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110205373.9 仿贻贝粘附蛋白和细胞膜结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独占 ZL201310469385.1 一种通过聚多巴胺涂层构建功能化表界面的方法 授权 独占 陕科鉴字[2014]第019号 仿细胞膜结构聚合物表面改性技术及应用 鉴定成果 国际领先  
西北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111 11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