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机器学习的报刊推荐系统
本平台基于用户报刊订阅历史数据及用户个人信息,结合矩阵分解,K-Means等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了用户报刊个性化推荐系统,在提升推荐准确性的同时较好地解决了冷启动问题。
中山大学 2021-04-10
工业机器人及其应用系统
成果描述: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CAD/CAM研究所在工业机器人本体开发、工业机器人空间定位精度标定、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空间运动轨迹规划、机器人编程、机器人动态特性分析等方向均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在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视觉等领域发表相关科技论文10余篇,申报相关发明专利2项,承担完成相关国家、省市及企业科研课题5项。市场前景分析:本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开展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与普什宁江机床厂合作开发了基于人工视觉的装配机器人,用于某柔性装配生产线上。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与成都广泰有限实业公司合作开发了15、30、50公斤的六关节机器人。针对某企业磁瓦自动生产线自主开发了基于视觉系统的磁瓦搬运机器人。参与了四川成焊宝玛焊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F06B02) “汽车车身多车型柔性装焊制造系统”,负责项目中多机器人协同工作程序仿真系统研发。
四川大学 2021-04-11
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RobotCAX)
RobotCAX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在计算机上建立机器人及其工作环境的模型,开发规划算法,通过对模型的控制和操作,对机器人进行轨迹规划,生成机器人控制程序。 RobotCAX使用通用CAD/CAM系统(如CATIA、MasterCAM等)生成的G代码或APT代码作为加工轨迹进行输入。获取加工轨迹之后,RobotCAX进行运动仿真、碰撞检查、代码优化等操作,以校验出机器人加工的正确性和可达性。在这个工作程序中,省略了示教过程,机器人无需停工,因此可以节省大量的加工时间。同时,该系统还可以自由定义末端执行器、工装、导轨、旋转台等其他外围设备。仿真优化完成后,RobotCAX直接输出优化后的机器人控制代码,进而控制机器人进行实际加工。 可实现机器人及外围环境的三维可视化仿真,三维环境的运动路径仿真,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运动路径的友好人机交互,机器人关节轴超限检查,利用机器人冗余自由度进行运动优化,奇异点自动回避,基于B样条的运动路径插值技术,G代码、APT与机器人语言之间的转换,兼容多种工业机器人,兼容多种CAD/CAM系统。 RobotCAX软件集成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内核,是一个独立于特定CAD/CAM系统的软件程序。因此,用户并不受制于具体CAD/CAM系统或其版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配套使用任意的CAD/CAM系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机器人自动制孔系统
大型机械零部件的机器人自动制孔系统能够完成大型钛合金、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及传统金属材料的自动钻孔、铰孔及锪孔等加工任务。该系统主要由工业机器人、视觉检测单元和制孔执行器三部分组成。目前已完成原理样机,技术性能已在飞机大型壁板的自动制孔中得到验证。 主要性能指标:1. 可加工孔直径范围为Φ3~Φ8mm,孔径公差H9级;2. 制孔效率为15个/h;3. 孔定位精度为±0.3mm,重复定位精度为±0.2mm;制孔执行器的重量约为45kg,安装方式灵活,具有同轴式、悬挂式以及侧面式三种安装方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工业机器人应用CPS系统
基于CPS RTnet更新物理世界在信息世界的信息,通过MOM实现物理层的制造运营管理,能够完整真实再现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
复旦大学 2021-09-18
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智能视觉感知芯片
1.痛点问题 元宇宙时代三维成像基础设备和数字终端成像及显示设备都将需要革命性的提升。同时,工业智能和基础科学的快速发展也对感知和成像极限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现有的成像技术,即摄像头模组和3D成像模组,存在诸多技术和经济的缺陷,如抗扰动性能差、占据空间大、功耗大、成本高等,特别是随着传感芯片像素数的增加,传统光学成像系统需要多级较大的昂贵镜片才能实现高分辨率的成像性能,很难应用于手机等小型化设备上,不足以适应科技的高速发展。 “智能视觉感知芯片”将达成光学感知的技术革新并有效解决现存问题。通过数字自适应光学技术矫正系统像差和环境像差、实现高速重构目标景物高精度三维信息,进而实现使用普通的低成本小型化单镜片即可实现高分辨率成像,同时该芯片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光学系统,包括大口径天文成像,实现高分辨率远距离成像,克服大气湍流干扰。 2.解决方案 团队提出“智能视觉感知芯片”概念,该种芯片拥有多项优势:全球领先的4D感知技术,自适应抗干扰;创新的透镜设计方案结合自主知识产权算法,可通过单摄像头模组实现原多摄像头模组功能,大幅降低现有成本、体积和功耗,显著提升分辨率。通过对目标场景进行多维度的密集采样,将多维度的耦合信息解耦,重构傅里叶面的非期望相位分布,实现高速大范围的自适应光学矫正,显著降低光学成像系统尺寸与成本,提升成像效果,同时具备三维深度感知能力。 合作需求 寻求消费电子等领域有相关技术开发、市场推广经验,能推广本技术落地的高科技企业,可以进行深度合作。
清华大学 2022-05-19
智能视觉感知芯片
1. 痛点问题 元宇宙时代三维成像基础设备和数字终端成像及显示设备都将需要革命性的提升。同时,工业智能和基础科学的快速发展也对感知和成像极限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现有的成像技术,即摄像头模组和3D成像模组,存在诸多技术和经济的缺陷,如抗扰动性能差、占据空间大、功耗大、成本高等,特别是随着传感芯片像素数的增加,传统光学成像系统需要多级较大的昂贵镜片才能实现高分辨率的成像性能,很难应用于手机等小型化设备上,不足以适应科技的高速发展。 “智能视觉感知芯片”将达成光学感知的技术革新并有效解决现存问题。通过数字自适应光学技术矫正系统像差和环境像差、实现高速重构目标景物高精度三维信息,进而实现使用普通的低成本小型化单镜片即可实现高分辨率成像,同时该芯片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光学系统,包括大口径天文成像,实现高分辨率远距离成像,克服大气湍流干扰。 2. 解决方案 团队提出“智能视觉感知芯片”概念,该种芯片拥有多项优势:全球领先的4D感知技术,自适应抗干扰;创新的透镜设计方案结合自主知识产权算法,可通过单摄像头模组实现原多摄像头模组功能,大幅降低现有成本、体积和功耗,显著提升分辨率。通过对目标场景进行多维度的密集采样,将多维度的耦合信息解耦,重构傅里叶面的非期望相位分布,实现高速大范围的自适应光学矫正,显著降低光学成像系统尺寸与成本,提升成像效果,同时具备三维深度感知能力。 合作需求 寻求消费电子等领域有相关技术开发、市场推广经验,能推广本技术落地的高科技企业,可以进行深度合作。
清华大学 2022-03-03
易穿戴的高频稳态视觉诱发脑机控制系统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一种可以实现大脑与机器之间连接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对脑电波信号进行解码,并将其翻译成机器能够读懂的指令,从而实现人脑与机器之间的交互。脑机接口技术按信号采集方式可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两类。侵入式脑机接口将电极直接植入到大脑的颅腔或灰质内,所获取的神经信号质量比较高。但其缺点是容易引发免疫反应和愈伤组织(疤),进而导致信号质量的衰退甚至消失。非侵入式不必植入大脑,只需在头部佩戴电极装备,通过诱发或自发脑电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具有良好的时间分辨率、易用性、便携性,而且价格相对低廉。 本项目采用自主研制的专用无胶干电极和高频稳态视觉诱发系统实现脑机控制。主导采用15~25Hz及以上的光源频率进行视觉诱发,结合自主研制的专用无胶干电极装置、高频稳态视觉诱发系统、基于FBCCA算法的微弱脑电信号检测处理系统,项目就以下方面进行创新:专用干电极的研制、针对干电极的高信噪比差分滤波方法和基于滤波器组的典型相关分析方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基于视觉的激光投线仪自动检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的激光投线仪自动检测系统,包括待检测激光投线仪、用于放置激光投线仪的平台,以及四块竖放板和一块横放板,横放板放置在投线仪的正前方,四块竖放板位于投线仪四周的四个方向上;横放板和竖放板至少在两端和中间各设置一个刻度板;刻度板前方设有一摄像头,摄像头与树莓派连接,树莓派连接到局域网交换机,接收上位机的指令并将获取的图像传送至上位机,上位机通过图像处理得到激光投线仪的精度指标。本发明通过机器视觉检测技术获取激光线和刻度线的位置信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也避免了检测过程中的人为误差和对人眼的伤害,且系统装配方便,结构合理,稳定性好,完全可以满足各项精度指标的要求。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608 60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