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企业集团组织、发展与协调管理的理论、模式和政策研究
《企业集团组织、发展与协调管理的理论、模式和政策研究》(批准号:79830010)是我校席酉民教授主持、东南大学和同济大学合作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资助金额65万元,执行期限为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本项目从发展和完善我国企业集团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多方案的模式比较和综合性的政策分析,对企业集团的组织、发展与协调管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新农村信息化理论体系、关键技术与平台设备研究及应用
成果简介: 成果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星火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以动态的视角,独创性地提出了新农村信息化理论体系,科学界定了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体系框架,明确了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的联系与区别,提出了农业信息化建设3×3架构和农村信息化“一才三务”推进模式及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九机并进”实践策略,为开展适合中国特色的现代村镇信息服务奠定了理论基础;面向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类型信息,从获取、传输、存储、处理到发布利用的全过程,形成了多方位、低成本的新农村信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高博会活动日程⑯ | 全国秘书学专业建设与理论发展学术活动
高博会活动日程⑯ | 全国秘书学专业建设与理论发展学术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4-04-03
关于强子结构理论的研究
提出了时间无依赖可用格点QCD计算的 quasi-PDFs,并发现,当动量非常大的时候quasi-PDFs可以近似为PDFs。近期,马滟青研究员与合作者把季向东教授的方法进行推广,提出了最一般的方法“格点散射截面”。在该方法中,保留了时间无依赖这一要求,但是与PDFs之间的联系是通过证明因子化定理来保证。马滟青研究员与合作者构造出了一系列便于格点QCD计算的“格点散射截面”,并量子场论框架下严格证明了它们与PDFs之间联系的因子化定理,从而能够利用格点QCD计算得到PDFs。
北京大学 2021-04-11
多孔介质结构单元的设计与流动传热优化研究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永恒主题,多孔结构结构单元在这些领域的广泛应用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与传统连续介质材料而言,多孔介质结构单元一般具有相对密度低、比强度高、比表面积高、重量轻、隔音、隔热、渗透性好等优点。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独特性能,多孔介质结构单元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现代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包括燃料电池材料、气体传感器、气体隔离器、粒子吸附材料、隔热材料、隔音材料、热交换器、生物反应器等等。 多孔介质结构单元内的单相/两相流动与传热现象在许多工程和科学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研究,涉及包括农业技术,水利工程,生物工程,机械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及核动力安全等多个领域。本项目通过对多孔介质结构单元内的流动与传热效应及其特性进行实验和数值理论分析,研究多孔介质结构单元对其内流动传热的影响,改进和提高不同条件下特殊结构的多孔介质单元的使用效能;在此基础上,研发设计新型多孔介质结构单元,并分析其内流动和换热强化/弱化机理。本项目研究一方面是适应当前国内外工程热物理学科前沿研究需要,另一方面也为多孔介质结构单元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多种选择和优化设计。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环形交叉口时空优化设计与信号控制技术
传统无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适应于流量较小的交叉口,当流量增加时,往往成为城 市交通拥阻的主要发生地之一,国内大量环形交叉口面临改造问题。 本成果基于杨晓光教授首先提出并践行的“环形交叉口左转二次控制理论”,对环 形交叉口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形成了优化设计技术,包括机动车交通和慢行交通空间设计 与信号控制技术,以及非常规环形交叉口的布局设计;以及信号控制中的主要参数相位 相序、绿灯时间、相位损失时间的计算方法。 成果给出了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关键影响因素间的定量关系,可以最佳确 定绿灯间隔时间、环道左转容量等参数。并提出了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直行与左转通行 能力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可计算分析信号周期、中心岛半径与环形交叉口通行能 力的最佳组合。 本成果的应用将规范各类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秩序,改善城市交通面貌;极大地提高 环形交叉口的通行效率,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避免对环形交叉口进行无谓改造,节 省城市建设资金,减少对城市环境等的破坏。
同济大学 2021-04-13
城市地下停车集约化设计与智能停车系统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电磁屏蔽、隐身光学元件的设计、制备与应用
常见的光学窗口材料一般是绝缘体,其电磁屏蔽能力往往比较差。为了提高光学窗口的电磁屏蔽性能,本成果通过设计、制备特殊薄膜结构,在保证其高光学透过率的前提下,实现电磁屏蔽性能的巨大提升。该类型窗口元件透过率大于90%@可见及近红外区,明视觉反射率分别为:8度0.24%,15度0.21%,30度0.27%;方块电阻低于10ohm/sq,电磁屏蔽能力优于24dB@100MHz-18GHz,经用户确认,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上海理工大学 2023-05-15
蜂群自组网跳频系统物理层设计与实现
蜂群自组网系统具有自组织通信及抗干扰能力,完成地面系统与蜂群之间、蜂群内部各种指令信息、规划信息、协同信息、状态信息、载荷信息及目标信息的交互与共享。 自组网系统具有32空中节点+2地面节点快速动态自组网能力和网络内部信息互联互通能力;最大点对点通信速率12Mbps;采用TDMA多址方式工作;跳频速率2万跳。 联合时域、码域和频域的抗干扰技术:可对抗30%的频域/时域压制式干扰。多载波通信体制与频域均衡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多径能力,在低空视距或者非视距场景下,仍能正常工作。 小型化设计:重量350克,体积小于850mm×850mm×25m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2-06-07
高速 LDPC 编译码器的设计与硬件实现技术
01项目背景 LDPC码作为一类信道编码,在目前很多通信系统中使用,如5G通信,数字卫星广播(DVB),空间通信(CCSDS)等,研究开发适合在各类通信系统中LDPC码编译码器。 02项目简介 项目1.面向5G-LDPC码的高速编译码器实现针对5G通信标准,开发高速LDPC编译码器。最高实现速率达到1Gbps。 项目2.800MDVB-S2标准LDPC码编译码器实现针对DVB-S2标准,开发高速LDPC编译码。 项目3.800M深空与卫星通信LDPC码编译码器硬件实现针对CCSDS标准,开发高速LDPC编译码器。 项目4.面向突发信道的LDPC设计与实现针对某些特殊应用场景,自主构造LDPC码并根据LDPC编译码器。 项目5.高速QC-LDPC码仿真验证平台开发针对QC-LDPC码搭建仿真验证平台,为LDPC码的高速仿真提供便捷条件。 03关键技术 1.优化的分层译码译码算法设计 2.基于分层译码的新型译码器架构 3.灵活可变的译码可配置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2-07-0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399 4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