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档超精密磨床及LED划片装备
为满足光电通讯、光学、信息等产业中小口径非球面光学玻璃透镜模具产业化的需求,研制了小口径非球面光学玻璃透镜模具超精密数控复合机床,具备纳米级精度斜轴镜面纳米磨削、斜轴磁流变研抛、在线测量补偿加工等功能,为小口径非球面光学透镜模具的产业化制造提供可靠的装备支撑。分辨率10nm,主轴回转精度50nm;加工对象为微小非球面透镜及模具;加工口径10mm以下;加工面形状精度:PV小于300nm ,工件表面粗糙度小于Ra10nm。应用领域包括集成电路(IC)、发光二极管(LED)、光学光电、MEMS、NTC、塑封件(QFN、BGA)、电子陶瓷、通讯、医疗器械等,能切割硅晶圆、砷化镓、陶瓷、石英、PCB板、LED芯片、玻璃、铌酸锂、氧化铝、蓝宝石等。GUI交互界面。具备接触式测高及非接触式测高,刀痕检测,具有切割深度自动补偿,刀片破损补偿功能,能保证切割质量。
湖南大学 2021-04-11
微纳米压印光刻工艺及装备
微纳米结构成形是光电子制造中的核心工艺之一。压印光刻克服了传统光学光刻中光学衍射效应的限制,是一种经济、高效、高分辨的结构成形方法。 正在探索的压印工艺方法包括:UV-NIL、模板电诱导自组装纳米成形、电润湿驱动纳米压印等。   正在探讨压印光刻的应用领域包括:集成电路(IC)、微机电系统(MEMS)、生物微流控、光波导、光或磁存储、有机光电子、平板显示等器件的制造。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钢板热处理关键工艺及装备技术
钢板热处理的是解决钢板高强度、高韧性、耐磨性能、高温持久性,以及全尺寸性能均匀性的重要手段。不同用途钢板所需的热处理方法不同,除常规的正火、淬火、回火外,新型热处理工艺包括淬火-碳分配、等温淬火、回火快冷工艺可以让钢材获得更高的组织与性能。在众多的钢板热处理工艺中,加热后可控的相变过程是保证性能的关键,这也是常规热处理工艺所不具备的。钢板热处理的另外一个质量控制难题是板形保证。北京科技大学为解决不同用途钢板热处理工艺相变过程可控,配套不同热处理工艺的关键新型冷却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可根据钢板的厚度范围、钢种成分以及组织性能要求,提供冷却速度和冷却终止温度可控的相变控制工艺与装备,以及板面温度均匀性、厚度方向高对称性冷却的钢板板型控制工艺和配套装备。冷却介质为工业浊循环水,供水压力范围在 0.10-0.80MPa,热处理钢板的厚度范围在 3mm~150mm。该工艺与装备的主要技术特点在于:与热处理炉配合,可实现淬火、等温淬火、淬火-碳分配、可控正火、高韧性回火、固溶处理等可用于奥氏体不锈钢板的固溶处理。热处理后钢板的拉伸性能及全板面硬度波动≤5%,热处理钢板的性能(如强度、伸长率、韧性或高温持久性)较常规工艺提高,热处理钢板不平度≤4mm/2000mm。钢板热处理工艺及关键设备包括:自主开发全套工艺、机械装备及自动化控制系统,装备的自动化程度高,日常维护量小,可靠性高,运行成本低。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已成功开发了高强度、超高强度工程机械用结构钢、高强度容器板、低温/超低温容器板,不锈钢板,桥梁板,高层建筑用钢,高强度船板。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回转支承新型制造装备及工业应用
本研究针对回转支承(属轴承类基础件)制造中存在的薄形齿圈及滚道的强力切削易颤、通用设备加工效率低、滚道精度不稳定,产品检测技术落后、综合性能实验设备空白等技术难点,开展理论研究,并突破技术难点,发明了用于回转支承制造的4种新型装备,并实现工业应用。项目主要成果包括以下3个方面: ①研制用于回转支承成形齿加工的极坐标数控成形铣齿、磨齿机。研究强力成形铣齿断续切削机理,提出了切削转矩计算模型和极坐标系下机床拓朴结构精度模型并应用,突破了回转支承强力成形齿加工效率低、易颤振的难题,取代了滚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绿色热浸锌工艺及装备技术
热浸锌是防止钢铁被大气腐蚀的常用方法。本团队将表面纳米技术引入传统热浸锌行业,研发了锌镍合金镀层技术、高耐蚀锌铝 及锌铝镁镀层技术、绿色热镀锌生产线技术、连续热浸锌合金钢筋生产线技术、无铬钝化技术、助镀液除铁再生技术、储锌罐技术等。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5-08
金属表面陶瓷化技术及装备
项目简介: 在零部件表面通过脉冲电流作用原位生成氧化陶瓷层, 再制备成自润滑减摩复合层,有极高硬度,耐高温,超高好滑动摩擦(极低摩擦系数)、超耐腐蚀等性能,用于各行
西华大学 2021-04-14
大型复杂机电系统早期故障智能预示技术与系统
针对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大型复杂机电系统及其构件中常见多发故障,深入研究了早期故障智能预示理论体系与技术支持。研究成果归纳为数据获取、模型定义、数据分析、状态评估、混合智能决策等五项主要部分,涉及监测传感器的合理配置、信号采集与处理、数据管理、特征提取、信息融合、模式分类、状态评估、智能判别与决策预示的全过程。重点突破了解决早期微弱潜在故障的诊断和混合智能预示技术等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正确有效地揭示早期、潜在故障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早期故障智能预示的理论与技术。从而为应急控制和维修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炼钢过程二级系统的开发
成果简介在对炼钢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基础上, 建立了炼钢过程各工序的数学模型,并转化为核心技术。 在推广过程中结合不同项目现场实际条件, 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不同针对性的各种控制软件。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先后成功为马钢、 宝钢等钢铁企业承担过: 转炉自动炼钢系统的开发; 梅钢转炉冶炼静态模型软件; 梅钢转炉音平控渣和氧枪自动控制系统; 转炉动态控制系统; 转炉炼钢终点控制模型软件; 电炉冶炼控制系统; 连铸动态二冷与动态轻压下控制系统; 山东西王特钢有限公司二级计算机系统。技术指标提高了炼钢过程的命中率, 实现了炼钢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市场分析和应用前景依据科学的冶金模型, 通过计算机的准确控制, 大幅提高了炼钢过程的命中率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社会经济效益分析通过信息化和自动化, 提高了冶炼终点命中率, 减少了人工判断失误产生的损失, 保障了生产的顺行, 能够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知识产权及成果获奖情况具有各相关软件的著作权。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受托开发联系方式王建军(13805553970); 周俐(13955561593); 朱正海(13855533713)电邮: zhu_zhenghai@163.com zhouli@ahut.edu.cn 传真: 0555-2311571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炼钢过程二级系统的开发
在对炼钢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炼钢过程各工序的数学模型,并转化为核心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结合不同项目现场实际条件,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不同针对性的各种控制软件。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30
电供暖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本成套设备,以电供暖的各个电暖气为控制对象,以建筑内不同房间不同区域的取暖温度为控制参数,自下而上,组成了由单片机现场控制器(控制室单独使用PLC控制器)、PLC中间层算法控制器、工控机为上位机构成监控界面的DCS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控制系统。此系统的目的在于替换传统水暖系统,利用合理科学的软件算法,实现节能、环保、减排的效果。设备兼具教学、实验、科研及实用的功能。 成果技术特点:本套装置由四个单片机组成现场控制器,一个PLC组成的控制室控制器,与中间层面的S7-300PLC控制系统,以及顶层监控层的工控机装置,统一安装到了一个整体的平台上。此平台便于实地集中实验、研究,也有利于集中编程与项目演示。 图1 设备实物图 图2 为智能控制系统电脑操作界面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2025-05-1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901 9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