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专家报告荟萃⑳ |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新兵:师范大学与中小学校一体化协同实践育人的探索
陕西师范大学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成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2005年入选全国“211工程”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八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卓越教师和拔尖创新人才。“十四五”以来,确立“两条主线、一个根本、一个关键”的发展思路,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目标加速迈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1-22
科技创新标志性人物-曾庆存(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家)
曾庆存,男,1935年5月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市。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
云上高博会 2021-08-17
杨、柳物种分化和性染色体进化研究及应用
为从根本上治理杨、柳飞絮污染,克服杨树和柳树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1)阐明了杨树和柳树的遗传分化机制,建立了杨柳科植物大遗传系统研究平台,创建了木本植物遗传研究的新模式体系。本项目首次在基因组水平明确了杨属和柳属两个姊妹属的进化关系,比较基因组学结果表明:杨柳科植物的共同祖先经过二倍化形成了杨树,杨树的两条染色体发生了断裂与重新融合,染色体重新融合的结果导致柳树的产生。以前杨树和柳树是作为独立的体系进行遗传研究的,由于两者基因组有高度的相似性,本项目建立了将两者作为一个大遗传系统进行研究的分子平台。 (2)阐明了杨树和柳树的性别决定系统以及杨柳科植物性染色体演化的分子机制。发现杨树性别决定基因定位在19 号染色体近端粒区域,为XY 性别决定系统;而柳树性别决定基因均定位在15 号染色体的着丝粒附近,为ZW 性别决定系统。杨柳科植物虽然起源于同一个古四倍体祖先,但这两个姊妹属的性染色体分别由两条不同的常染色体进化而来,并且常染色体向性染色体的转变发生在杨树和柳树物种分化之后,性染色体在这两个姊妹属中独立起源和进化,分别演化形成XY 和ZW 两种完全不同的性别决定系统。 (3)发现了飞絮发生发育过程,揭示了杨树性别决定基因及其作用机制。发现美洲黑杨性别决定区的2 个Y染色体特有的基因FERR-R 和MSL。FERR-R 基因具有抑制雌蕊发育的功能,该基因是由一个在雌花发育早期特异表达的促雌基因(FERR)复制产生。杨树雄株中,FERR-R 基因通过产生small RNA 对FERR 基因的启动子进行甲基化,同时降解FERR 基因的转录产物,在杨树雄株中关闭了FERR 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雄株中雌蕊不发育;而雌株中没有FERR-R 基因,FERR 基因表达不受抑制,雌蕊可以正常发育。MSL 基因转录产生长片段非编码RNA,具有促进雄蕊发育的功能。杨树雄株由于存在MmS 促雄基因,所以雄花原基发育,但雌株中没有MmS 促雄基因,所以雄花原基不发育。 (4)建立了杨树和柳树的性别早期鉴定和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体系。选育雄株品种在生产上进行推广,可以有效的解决杨、柳飞絮问题,因此苗木性别的早期鉴定至关重要。然而苗木性别的早期鉴定一直存在可靠性低、误检率高等问题。本项目利用杨树Y 染色体特异序列和柳树W 染色体特异序列开发了用于杨、柳性别鉴定的特异分子标记,分别在美洲黑杨、山杨和簸箕柳苗木性别的早期鉴定工作中实现100%准确率。杨、柳性别早期鉴定技术在“国家林草局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开展的杨、柳种苗抽检工作中得到应用。 本项目取得的原始创新性研究成果,不仅使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跑地位。通过解决技术瓶颈背后的核心科学问题,促使基础研究成果走向应用,为从根本上治理杨、柳飞絮污染,克服杨树和柳树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为通过科技创新服务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典型案例,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南京林业大学 2022-08-15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和大学科技园认定和考核的通知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和大学科技园发展,鼓励大众创新创业,营造我省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根据《海南省科技创新创业平台管理办法》(琼科规〔2020〕15号)相关规定,现将2023年度海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和大学科技园认定和考核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省科学技术厅 2023-07-13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现将《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2024-12-03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督促全省规上科技企业开展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数据入库统计等工作的通知
为做好企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数据统计工作,进一步规范我省企业研发费用归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
青海省科技厅 2023-07-05
第七届高等工程教育大会人工智能赋能高等工程教育分论坛在重庆成功举办
11月16日,由浙江大学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的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人工智能赋能高等工程教育”学术活动在重庆举办。
新工科在线 2024-11-20
面向生命科学的原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
研究团队面向生命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研制出具有可视化、微创化、定点化、定量化功能的,集检测分析与操作于一体的原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南开大学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于199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面向生物医学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研究,并于1996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面向生物医学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2002年获得微纳机器人领域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近些年来,研究团队面向生命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研制出具有可视化、微创化、定点化、定量化功能的,集检测分析与操作于一体的原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研究团队利用该仪器实现了机器人化的细胞核移植流程,并致力于提高克隆操作发育率。首先,通过在核移植过程中分析细胞受力,提出了基于最小力的细胞拨动方法,攻破了自动化核移植最大的技术屏障;其次,探索了面向减小细胞伤害的微操作方法,提高了胚胎发育中最关键的指标——囊胚率;最终,在2017年,将510枚利用该仪器完成核移植的重构胚移植到代孕猪中,并于2017年4月底分两胎生下17头小猪。这是世界首例由机器人完成核移植操作的克隆猪,该成果已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进行报道。
南开大学 2022-07-28
高校实验室科学规划与设计论坛在青岛举办
10月12日,高校实验室科学规划与设计论坛在青岛举办。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10-18
小学科学资源箱岩石、矿物与土壤资源箱
岩石、矿物与土壤资源箱  型号:QDY1501 实验清单: 认识岩石            认识矿物 仍是土壤 岩石与矿物之间的关系 观察土壤的特点与特征
青华科教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2 83 84
  • ...
  • 997 99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