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火焰石墨炉一体原子吸收光谱仪
1.产品型号 AA-1800S六灯座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AA-1800H六灯座火焰石墨炉一体原子吸收光谱仪AA-1800E八灯座火焰石墨炉一体原子吸收光谱仪 2.产品简介 AA-18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是由行业的专家和国内知名高校联手研发完成,拥有几十年光谱仪器的研发和应用经验。该产品包括火焰、石墨炉及氢化物发生系统,可配置多种附件,灵活的配置方案可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全自动多功能AA-18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可进行复杂的样品分析,多种分析方法可自动切换,做到无人全自动分析。AA-18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广泛应用于科研、质检、疾控、环保、冶金、农林、化工等行业,创新的软、硬件设计确保样品分析的准确性、安全性、易用性,仪器维护简单便捷。3.主要特点高精度全自动化光学系统色散率为1800条/毫米刻线大面积光栅,新型自准直单色器,所有镜片均是石英镀膜,宽广的检测范围和光学稳定性确保了分析的精度。全自动6灯座配置6个独立灯电源,可分别预热;高分子雾化室高分子材料抗腐蚀雾化室,耐酸碱,包括氢氟酸,无论是有机或是无机溶液都能得到较好的灵敏度和稳定性;钛燃烧器钛燃烧器,可选配50mm和100mm燃烧器,空冷预混合型,耐腐蚀,耐高盐,大幅度提高火焰的效率和火焰分析的准确度;全自动化分析能自动完成安全点火,熄灭和切换,结构可靠,故障率低,从而确保火焰法的灵敏度和重现性。光源系统六灯位平台自动切换,可直接使用高性能空心阴极灯,提高火焰分析的灵敏度,自动调节供电参数和光束位置,全自动波长扫描和寻找波峰;石墨炉温控内外气双重温度控制,20阶线性或非线性升温,确保待测元素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炉内富集浓缩达20次,纵向光控监测石墨管内壁温度,最高可升温至3000℃/s.高技术指标AA-18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元素测试灵敏度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灵敏度≤0.015μg/mL/1%;基线漂移小于0.003Abs/30m,稳定性优于0.005Abs/4h;背景校正系统采用氘空心阴极灯和自吸收扣背景进行背景校正,消除低含量测定时分子吸收的干扰,减少了氘灯的发射噪声,延长了使用寿命,具有 较好的稳定性。氘灯背景信号为1A时,扣除背景能力>50倍;智能化分析智能性非常强,人性化设计,火焰和石墨炉原子化器自动切换,石墨炉原子化器自动优化,自动设置调节火焰高度,自动点火,水平位置自动优化,系统自动设置气体流量。如遇停电、误操作、乙炔泄漏等,系统会自动启动安全保护功能;自动进样器与石墨炉一体化设计,采用高精度注射器,最低可进0.5μl样品,具有智能化在线稀释与浓缩功能。4.软件功能强大的功能高智能软件,功能强大,友好的中文操作界面。全自动仪器及附加控制,可自动优化,自动稀释;鼠标操作,自动设定菜单数据和校正方法;测量数据可以实现动态显示。标准曲线可以实现自动拟和;样品测量准确:采用向导的方式对样品进行设置,方便快捷;灵敏度校正功能:使测量的结果更为准确;数据共享方便快捷的数据共享数据处理:可对数据进行编辑保存;打印输出:提供单元素与多元素分析的报告;对测量结果及仪器的条件进行打印;数据导出:数据导出功能实现了与其他系统的数据共享。数据处理测量方式 : 火焰法、石墨炉法、氢化物-原子吸收法   浓度计算方式 : 标准曲线法(1~3次曲线),自动拟合,标准加入法   重复测量次数 : 1-99次、计算平均值、给出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结果打印 : 参数打印,数据结果打印,图形打印,可导出WORD、EXCEL文档
上海美析仪器有限公司 2021-12-16
一种 SnS2/SnS 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一次性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SnS2/SnS 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一次性制 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片预处理,混合原料备用,真空获 得与基片加热,氩气等离子体清洗腔体和基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 相沉积法沉积异质结,真空退火冷却,制备 SnS2/SnS 异质结薄膜太阳 能电池,本方法中通过设置混合原料的比例,并设定反应源加热温度 数值 T 与反应沉积时间数值 t 的关系,就能在一次实验过程中先后沉 积出质量比较优异 SnS2 和 SnS 薄膜,从而直接一次性制备出太阳能电 池的核心部件 p-n 结,大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实现了一例性能优越的高温多轴铁电体进而获得了可实用的铁电薄膜
利用新的铁电相变机理实现了一例性能优越的高温多轴铁电体进而获得了可实用的铁电薄膜,而且展示了如何利用较弱的配位键在分子晶体中实现传统无机材料难以实现的涉及“配位键断裂与重组”的结构相变,为开发新型分子材料打开了新的大门通过巧妙的分子设计与晶体工程成功合成了一例分子钙钛矿型铁电体[(CH3)3NOH]2[KFe(CN)6],它可以表现出传统无机钙钛矿化合物难以实现的涉及配位键断裂与重组的铁电相变。这种剧烈的结构相变使该化合物具有十二重铁电极轴(多于钛酸钡),居里温度为402K(高于钛酸钡)。他们进一步发现该化合物可通过简单溶液旋涂方法制备成具有良好性能的铁电薄膜,其极化反转的频率高达5kHz,微观铁电畴可在偏置电压下进行可逆极化反转,有望代替无机铁电体用于制作下一代柔性铁电元器件。
中山大学 2021-04-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验证真多体非局域性,证实用少体非局域关联无法解释自然界中所有关联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力学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黄运锋等人与西班牙理论物理学家合作,实验验证了基于局域操作和共享随机性(LOSR, Local operation and shared randomness)理论框架下的真多体非局域性,结果表明用两体或三体非局域关联无法解释自然界产生的所有关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10-17
一种构建蔷薇科原始染色体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构建蔷薇科原始染色体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方法是通过对比苹果、草莓和梅花三个蔷薇科已知基因数据,鉴定同源基因,确定参考物种染色体间关系,确定已测序物种与参考物种染色体间关系,从而构建蔷薇科原始染色体和确定测序物种从祖先染色体的进化历史。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2-01
一种刺槐的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刺槐的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的方法,以不同胚龄的合子胚为外植体,以ms基本培养基+mes?500mg/l+谷氨酰胺250mg/l+水解酪蛋白500mg/l+萘乙酸0.1-1.0mg/l+6-苄氨基腺嘌呤0-1.0mg/l+蔗糖30g/l+琼脂6g/l为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直接诱导获得刺槐体细胞原胚,然后进行体细胞胚的成熟、萌发、壮苗培养获得再生植株。本发明方法中体细胞胚的诱导率高,每个外植体平均体细胞胚数达到5.4-10.8个;体细胞胚萌发率、移栽成活率高,可以在短期内形成大量优良的刺槐再生植株,是工厂化大规模生产刺槐植株的简便、快捷的技术体系。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2-01
一种天然高乳化性油脂体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高乳化性油脂体粉末及其制备方法。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料玉米胚芽破碎;(2)将破碎后的玉米胚芽与水混合,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第一次浸提;(3)将浸提后的混合物料进行磨浆;(4)将磨浆后的混合物料进行第二次浸提;(5)将第二次浸提后的混合物料进行过滤,收集滤液;(6)将滤液进行离心,收集上层物料,即可得到所述油脂体。本发明方法提高了油脂体的得率,方法无毒简便,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通过添加外添蛋白和均质使得油脂体乳液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粉体在室温下有良好的储藏性能,可作为植脂末更健康的替代品。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树状两亲体结构化高效水处理剂
水中微量痕量污染物的清除仍是科技界的严重挑战技术。微量污染物的累积作用和毒害作用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当前缺乏的是低成本、低投入、高效和易推广的技术。常规吸附剂如活性炭虽然易从水体分离,但由于表面缺乏精细电子和拓扑结构,难以捕捉微量痕量污染物。本项目致力于开发一种表面精细结构化的、能大规模生产的高效水处理剂。最近我们发现用树状两亲体可以调控浓乳液聚合,提供了一种直接大规模获得表面结构化材料的方法。由于树状两亲体不仅能在界面组装,自身还能提供各种期望的电子环境和拓扑环境,从而高效地与各种客体分子互补,使捕捉微量客体分子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随着大量树状体被报道,有数种已经商业化,由此衍生的树状两亲体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理论上讲,各种树状两亲体可同时参与稳定浓乳液,形成类似斑豹的表面结构,这进一步为同时清除广谱微量水污染物提供了可能。初步研究表明,这类吸附剂能创纪录地将水中典型致癌芳烃降低到十亿分之一以下;典型有机离子的浓度降低到千万分之一以下。该材料不会向水中带来任何新污染物,能保证优质饮用水的获得。
同济大学 2021-04-11
一种构建蔷薇科原始染色体的方法
项目成果/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构建蔷薇科原始染色体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方法是通过对比苹果、草莓和梅花三个蔷薇科已知基因数据,鉴定同源基因,确定参考物种染色体间关系,确定已测序物种与参考物种染色体间关系,从而构建蔷薇科原始染色体和确定测序物种从祖先染色体的进化历史。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4-11
夏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全程机械化技术
该项目以设施轻简化和水肥高效利用为核心,研究建立了夏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田 间管网布局模式、测墒补灌、基肥减施后移水肥精量调控技术;并研发了铺、收管以及 智能化滴灌灌溉施肥等轻简化设备,创新集成了夏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全程机械化技术, 建立了相关技术规程,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该技术有效解决了目前规 模种植下夏玉米关键生育期缺水灌溉不及时,中后期追肥难,脱肥严重,水肥浪费严重, 以及用工成本高、产量不稳定等问题。 近年来分别在潍坊、邹平、烟台、青岛等地进行了夏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全程机械化 技术示范推广,辐射推广面积累计达到50多万亩。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3 84 85
  • ...
  • 130 1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