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SOC710VP高光谱成像光谱仪
产品详细介绍   SOC710VP® 便携高光谱成像光谱仪, 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光谱影像! 无论是在温室、 野外或者实验室,SOC710VP 都能实时获得400-1000nm波长范围内的光谱数据。  在农林业、植物科学、矿业、水环境及海洋学等应用领域内,SOC710VP 都是非常理想的高光谱成像系统,SOC710VP性能高、超便携、坚固且性价比高。12-bit动态范围的阵列成像CCD和精确的出厂标定使得获得的数据误差非常小。  SOC710VP 采用内置扫描设计,不需要沉重且耗电的扫描云台,设计非常紧凑、使用方便、便携。USB 2.0 接口方便和各种电脑连接。软件界面简单易用。分析功能包括比色法、光谱辐射线测定和遥感方法。高质量数据:  SOC710VP具有新式内置扫描设计及12-bit动态范围的阵列成像CCD,能够获得的400-1000nm波长范围的高质量数据。SOC710VP还配备了美国NIST(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溯源校准板,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灵活性:  SOC710VP可在飞机--通量塔--地面等不同尺度测量光谱数据并成像,或连接生物显微镜,测量微观样品的光谱信息;还可以进行定点长期连续测量,适应于各种应用环境便携性:  SOC710VP重量只有3Kgs,可以安装在三脚架上进行野外移动式测量,USB接口方便和电脑连接使用    易用性:  利用特制的多功能野外操作支架,SOC710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垂直向下测量,而不需要额外配备任何沉重耗电的其他部件,当然,这也得益于SOC系列成像光谱仪的内置式扫描设计。SOC710还可以仅通过多功能支架,即可实现360°扫描,使得野外操作极为便捷。下面是SOC710垂直使用示意图,不需增加其他任何部件。技术参数: 光谱范围:400-1000 nm 速度:30 行/秒    每行像素:696 23.2 秒/cube (696 by 520 cube) 分 辨 率:4.6875 nm 波  段:128个 镜头类型:C-Mount 动态范围:12-bit 重量:2.95 Kg (6.5 lbs) 校  准:美国NIST溯源标准的校准板 尺寸:9.5 x 16.8 x 22cm  (3.75 x 6.62 x 8.66in.) 焦  距:可调 (基于所用镜头) 耗电:12-VDC / 100-240VAC (50-60Hz)  系统包括SOC分析软件用来标定和数据分析,数据存储格式为二进制,也可以通过第三方高光谱分析软件读取,如:ENVI软件品牌发展  SOC具有20多年光谱成像经验,在实时光谱成像领域里具有多项专利,获得美国海军及陆军多次SBIR奖,并获得美国NASA科技创新奖软件支持  软件更新,常见问题解答 ,软件培训和系统标定文档都可从SOC在线支持站点下载 系统要求:  Windows XP系统  USB 2.0 接口  1 G内存  Intel Atom™ class 处理器应用领域(仅列举部分): 环境遥感  遥感定标  地面验证  分类制图  航空遥感农林植物  精准农业  土地分类  胁迫生理  作物健康(病/虫害检测)  果实品质检测 水色水环境  水质光谱测量  藻类叶绿素测量  水色遥感生物医药/食品  显微分析  生化分析机械视察  表面检查  机械视觉产地:美国SOC
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我校王琴教授团队在《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发表量子数字签名最新研究成果
我校量子信息技术研究所王琴教授团队在量子密码领域取得新进展,该团队首次利用参量下转换光源实现了被动式诱骗态量子数字签名,达到了200公里的安全传输距离,创造了当前量子数字签名实验的最新记录。该成果9月19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   量子数字签名是量子密码学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相比经典数字签名,量子数字签名原则上具有量子力学赋予的无条件安全性,在密码学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而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大多数研究团队使用的是主动式多强度诱骗态方案,可能存在着强度调制侧信道漏洞,直接影响量子数字签名系统的实际安全性。此前报道过的量子数字签名最远安全传输距离为134公里。针对目前主动式多强度诱骗态量子数字签名协议存在的缺点,我校王琴教授团队在自主研制的新型标记单光子源基础上,提出了被动式诱骗态的量子数字签名方案,从协议层面提高了安全性。随后,他们对提出的量子数字签名方案进行了原理性验证,在100公里处每7秒可签名1比特消息,兼顾了安全性和实用性。另外,该实验将量子数字签名的安全传输距离纪录刷新到了200公里,充分展示了标记单光子源在量子密码中的优势,为未来量子数字签名的实际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该项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我校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张春辉,量子信息技术研究所的王琴教授和张春梅老师是该工作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韩正甫、陈巍、王双、银振强,南京大学张腊宝等人提供的技术支持。此项工作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江苏省优势学科等项目支持。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26
化学与药学院裴志超教授团队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化学与药学院裴志超教授团队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AGLUTs/GSHcascadetargeting-responsivebioprobeforthedetectionofcirculatingtumorcells”为题,发表于国际著名化学期刊ChemicalCommunications上。博士研究生王毅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裴玉新教授为通讯作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07-11
西北大学教授课题组合作研究成果以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发表
日前,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陈希教授与华中科技大学吴钰周、钟芳锐教授合作,以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主刊在线发表文章“Enantioselective[2+2]-cycloadditions with triplet photoenzymes”。
西北大学 2022-10-13
华中师范大学刘双乾教授在偏微分方程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数学与统计学学院刘双乾教授与香港城市大学杨彤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段仁军教授合作的论文The Boltzmann equation for plane Couette flow(DOI:10.48550/arXiv.2107.02458)被知名数学期刊Journal of the European Mathematical Society接受发表,刘双乾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这也是我校首次在此期刊接受发表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22-10-11
郝跃院士团队常晶晶教授受邀在《Applied Physics Reviews》发表文章并入选Featured Article
近年来,随着对可穿戴和便携式自供电设备需求的增长,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FPSC)以其重量轻和可变形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在柔性、稳定性和效率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其能量转换效率已经从2.62%提升到超过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2-09-02
中国药科大学孔令义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本研究通过解析cGMP−BLM-vG4复合物的结构,为鸟嘌呤衍生物类抗癌药物设计提供了结构指导和新思路;同时也为基于氧化损伤形成缺口G4天然小分子抗癌药物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药科大学 2022-05-31
河北香河县委书记梁宝杰一行到耐尔得香河工厂检查指导工作
2022年8月22日,河北省香河县委书记梁宝杰、县长李海滨、副县长张华维、县委办公室主任张锦山、开发区书记白颖浩一行领导到耐尔得香河工厂进行参观考察,耐尔得董事长张卉伊女士给予热情接待并陪同参观。
北京耐尔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3-03-13
多元耦合燃料(生物质/垃圾/高硫煤/高钠煤)发电关键设备防腐蚀感应熔焊与喷射复合涂层技术
成果介绍 成果名称:多元耦合燃料(生物质/垃圾/高硫煤/高钠煤)发电关键设备防腐蚀感应熔焊与喷射复合涂层技术 成果参与单位:江苏科环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完成人:曲作鹏 知识产权情况:已申请专利87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17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7项 针对我国新能源与环保科技的重大战略,以解决垃圾与生物质发电锅炉高温防腐的实际需求为目标,本项目拟搭建应用于生物质与垃圾电站锅炉腐蚀防护的高频感应熔焊系统技术平台,在多元耦合燃料(生物质/垃圾/高硫煤/高钠煤)发电关键设备等受热面,开发完成镍基自熔合金高温涂层的技术体系,包括涂层材料与工艺,形成针对各类客户群体的系列解决方案。 随着近年来我国生物质和垃圾电站的迅猛发展,锅炉高温腐蚀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热喷涂技术由于易脱落、孔隙率高而应用受限,前期用得较普遍的Inconel625合金堆焊,也逐渐暴露出由稀释率高引起的高温防腐性能受限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高温防腐涂层技术已迫在眉睫。本项目在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经过十余年的集智攻关,于2019年初研发成功了高频感应熔焊高温腐蚀防护涂层技术,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首次在国内构建了生物质与垃圾电站锅炉高频感应熔焊系统技术平台,开发了在水冷壁管排表面制备耐镍基自熔合金高温薄涂层的技术体系,解决了城市垃圾与生物质电站锅炉高温腐蚀防护的技术瓶颈,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形成了系列针对城市垃圾与生物质焚烧发电锅炉高温防腐的不同客户群体的解决方案。 我国西部特别是新疆地区的高硫高钠盐等高腐蚀性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高浓度硫化物和钠盐等腐蚀性气体,造成水冷壁、过热器受热面的高温腐蚀、尾部烟道空气预热器低温腐蚀和受热面结焦等,特别是对燃烧器区域水冷壁管来说,如果没有防护涂层只能使用1—2年。传统的热喷涂,由于结合强度低孔隙率高,很少应用;普通高频感应熔焊虽然有效,但寿命难以超过5年;目前用得最多的是堆焊高温合金,但一般五年后就逐渐会发生涂层脱落和管壁减薄甚至爆管的现象,非计划停炉维修给企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针对我国西北地区高硫高钠盐燃煤发电锅炉受热面对高温防腐的迫切需求,本项目拟开发感应熔焊与超音速喷射复合金属陶瓷涂层技术,从服役寿命、使用性能到性价比等方面都优于堆焊,以期彻底终结困扰我国燃煤行业多年的高腐蚀性气体对锅炉管道造成的严重腐蚀的防护难题。 创新点 1、首次在国内构建垃圾电站锅炉高频感应熔焊系统技术平台,自主开发了在水冷壁管排表面制备耐高温涂层的防腐技术体系,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核心技术的封锁,突破了垃圾电站锅炉涂层防护系统核心技术瓶颈,形成了整体防腐的焚烧解决方案。 2、首次在国际上成功研发镍基自熔合金与金属陶瓷梯度复合涂层的防护技术,发明了基于重熔与喷射一体化的高温全域防腐全套技术,锅炉的高温腐蚀防护性能与服役寿命显著提升。 3、创新锅炉管道镶嵌陶瓷瓦的长效防护方法,发明了多项陶瓷高效低成本加工技术,填补了国际上硬脆材料特种加工技术的空白,突破了垃圾焚烧发电锅炉高频感应熔焊系统核心技术瓶颈。 市场前景 磨损与腐蚀是工业生产中的共性问题,全世界能源消耗的1/3-1/2在摩擦上,每年各种机械零件失效的一半以上由于磨损,每年因金属磨损、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7万亿美元。垃圾焚烧电站锅炉受热面腐蚀问题,非常普遍,其腐蚀机理主要是所焚烧的垃圾中含有Cl,S以及碱金属等元素,造成Cl,S化合气体腐蚀和低熔点碱金属盐熔融腐蚀。据“十三五”规划,2020年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比例50%,预计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0%,垃圾焚烧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18年,中国已运行的垃圾焚烧厂约为380座,处理能力约为37万吨/日,中国在建的垃圾焚烧厂约为200~250座,处理能力约为20~25万吨/日,中国垃圾处理“起步晚、起点低、发展快”,垃圾焚烧发展极快,2025年行业总规模估计超过100万吨/日,垃圾焚烧发电站超过2000家。余热锅炉高温防腐蚀涂层市场规模100亿以上,年增长率在20%以上,且防腐蚀涂层是消耗品,平均3—5年为一个周期。 另外,该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垃圾焚烧电厂,团队在农机刀片耐磨、水泥建材行业耐磨、机械重工表面硬化耐磨处理、钢轨耐磨涂层、高端球阀防腐、燃气轮机热障涂层、海上风电盐雾腐蚀、军工等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也逐步成熟,走向规模化应用市场。 应用案例 深圳能源环保公司宝安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4号、5号、6号锅炉项目,工程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镇老虎坑,业主单位:深能环保宝安垃圾焚烧发电厂。 获奖情况 2021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2021年河北省科技技术奖 二等奖 2019年CCTV中国十大创业榜样 2019年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优秀企业奖 2019年第七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 三等奖 2019年“创客中国”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大赛 优胜奖 2019年 淮安市第四届企业科技创新大赛 一等奖
华北电力大学 2023-07-13
Roberts教授发表核子结构方面重要综述
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统称核子)组成,核子内部结构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基础物理领域的前沿和热点,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Craig D. Roberts教授作为通讯作者的综述文章,详细解释了过去十年里人们对核子结构科学理解的发展和变化。从上个世纪流行的夸克模型至今,人们已经迈出了一大步:现在,核子波函数被视为描述准粒子-夸克自由度之间的强两体(diquark)关联,而它们本身都是由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强相互作用形成的,宇宙中超过98%的可见质量与之有关。这需要由量子色动力学中规范玻色子区域的高度非线性、非微扰的动力学给出解释,而不是夸克和希格斯(Higgs)玻色子之间的耦合。这一新的图景给出的预言,有望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等世界顶尖加速器设备上得到检验。
南京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4 55 56
  • ...
  • 103 10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