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脑血氧饱和度检测仪
目前,国内外用于临床上使用的血氧仪只能检测指端或耳垂部位容血的血氧饱和度,或者专门用于监测心外手术体外循环系统管道中血液的血氧饱和度,不能检测脑部的血氧饱和度,检测部位受到限制。 南开大学研发的“脑血氧饱和度检测仪”,在检测探头中设置有可发出两种不同波长的发光二极管,并安装有两个光接收元件(两只硅光电池),得到的检测数据一路是带有浅层组织的信息,另一路不仅带有浅层组织信息也带有脑组织的血氧信息,此两数据相减,便可得到只含有脑血氧的信息。仪器由探头、同步放大器、A/D转换器、单片机系统
南开大学 2021-04-14
便携式元素成分分析仪
简要说明: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便携式元素成分分析仪。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分析物质元素组成和含量。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
四川大学 2016-10-26
干眼个性化智能治疗仪
项目前期已发明一种完全原创的手持式睑板腺热压按摩装置,通过设备的简易操作与术中的睑板腺功能实时监测,充分论证了该全新治疗方式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以期形成对干眼有效且规范的治疗。本项目在手持式睑板腺热压按摩装置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热传导、超声波疏导、多轴运动加压、病症自动识别分级等多功能的微型化干眼个性化智能治疗仪,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满足医疗器械上市要求,通过医疗器械上市注册检验,并建立规模化量产生产线。基于该系统,通过临床前研究以及临床研究,建立一套治疗干眼的,包括适应症筛选、标准化操作和并发症防控的全新门诊即时治疗体系。 1)智能热传导模块具有温度监测反馈、反应灵敏等特点,温度测量误差需控制在微小范围之内,涉及到微型温度传感器的封装工艺及一体成型加工等高精尖技术。 2)智能热传导模块的热源采用高灵敏热传导材料,需满足导热迅速、散热性佳等特点,涉及到高灵敏热传导材料的设计加工、与加热源的封装工艺、散热结构的精密雕刻成型等技术。 3)超声波疏导模块的微型超声波发生器,需符合一定频率范围及定向疏导的需求,在结构上需满足多次使用的高稳定性,涉及到超声波发生器的整体封装工艺等技术。 4)干眼个性化智能治疗仪具有眼睑治疗实时观察功能,通过图像识别,控制微距镜头,拍摄治疗区域,并将画面实时传递到投影屏上,在通讯协议上需满足低延迟等特点。 【竞争优势】 1、治疗便捷、可手持。 干眼个性化智能治疗仪以其小巧轻便的设计,便于医生对于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在将来患者可能可以在家中或办公室方便地使用该治疗仪,不再需要频繁到医院进行治疗。相比之下,Lipiflow治疗需要在医疗机构进行,可能需要患者在医院排队等待,治疗过程相对繁琐。 2、可实时观察治疗情况,个性化控制温度及压力。 干眼个性化智能治疗仪配备了实时观察功能,医生可以通过监控患者的治疗情况,实时调整治疗参数,确保每位患者得到最合适的治疗效果。并且该治疗仪可以个性化控制温度,根据患者的干眼程度和治疗需求,调整治疗温度和压力,提高治疗的精准性和针对性。相较之下,Lipiflow治疗并没有提供实时观察和个性化控制温度的功能。 3、治疗成本低。 干眼个性化智能治疗仪通常具有较低的治疗成本。患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购买该治疗仪,避免长期多次到医院进行治疗的费用。而Lipiflow治疗相对较为昂贵(需要7000-8000元/次),需要到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治疗费用较高,对大部分患者难以接受。 【性能指标】 【发展规划】 本项目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以同时热敷及疏通为发力点,研发集成式的干眼个性化智能治疗仪。目前已经完成制备产品原理样机,动物实验已经证明其安全性,下一步将在样机产品设计、工艺方案、可靠性及系统协调性等方面进行迭代改进,得到定型样机并组建生产线。获得权威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检验报告后,使用定型样机开展动物实验与临床实验,验证产品有效性与安全性。 基于该干眼个性化智能治疗仪,将进一步建立一套治疗干眼的适应症筛选、标准化治疗操作、并发症防控的全新治疗体系。将该治疗方法进行推广,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该全新手术方法在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中安全性及有效性均优于传统的干眼热敷治疗,最终在临床广泛推广。 目前项目还未行股权融资,拟在项目的实施阶段,比如临床实验阶段进行融资,推进项目的发展。 【资质荣誉】 荣获2023年湖北省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创新大赛金奖。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7-19
半导体薄膜断层吸收光谱仪
公司的核心产品包括系列全球首创半导体薄膜断层吸收光谱仪,并已经成功应用于高校、研究所、相关企业半导体薄膜断层检测中,并已实际发表多篇论文,平均影响因子达到10以上,获得一致好评。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侯晓清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 2019/2023 师鸣遥 生命学院/化学生物 2019/2023 李想 生命学院/化学生物 2020/2024 徐婧谨 电信学部/储能科学与工程 2019/2023 董梓竣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 2019/2023 杨舒婷 化学学院/材料化学 2019/2023 吴一品 管理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2020/2024 赵静怡 人文学院/环境设计 2020/2024 刘彦麟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 2020/2024 袁子翔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 2019/2023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鲁广昊 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 教授 有机半导体薄膜和器件 卜腊菊 化学学院 教授 薄膜断层分析技术及科研仪器的开发 魏泽龙 管理学院 教授 技术创新与创业管理 四、项目简介 本项目依托于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及中国西部创新港的科研平台,拥有半导体薄膜断层检测技术顶级研发团队,并已有国内外超过100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正在采用本产品检测的数据或正在实际试用本产品,本团队可以更好了解产品需求及效果,能够实现量产、快速研发与后续更新迭代。 公司的核心产品包括系列全球首创半导体薄膜断层吸收光谱仪,并已经成功应用于高校、研究所、相关企业半导体薄膜断层检测中,并已实际发表多篇论文,平均影响因子达到10以上,获得一致好评。作为国内外首家使用软等离子体源刻蚀技术,实现了半导体薄膜断层的精准检测,占据了全球领先地位,将“卡脖子”技术转换成“杀手锏”,为基于光谱分析的半导体薄膜断层精准检测提供了中国方案,提高了我国半导体薄膜检测的科技实力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8-10
手持式等长肌力测试仪
肌肉功能测试训练仪用于测试受试者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收缩力量,常用来评价患者肌肉功能损害的程度,通过肌力测试可获得较为准确的肌肉功能定量评价的数据,对制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外科、骨科及运动医学科等都有广泛应用。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俯卧式多态脊柱康复训练评定仪
俯卧式多态脊柱康复训练与评估系统主要分为爬行训练主体、控制主机和控制软件三部分。训练装置主体包括上肢爬行机构、下肢爬行机构及调节装置、腹部支撑机构、角度调节机构、摆尾机构等。可实时采集传感模拟信号,显示测试评估结果和训练过程;控制软件包含病人信息管理、减重程度、测试评估(数据采集、实时显示、结果分析)、对采集到的运动速度和关节活动度等参数进行数据分析计算,输出测试评估报告。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燃料电池堆膜电极检测仪
1 成果简介燃料电池应用于军事、汽车、移动设备和家庭等领域。对于新生产的燃料电池堆,或在用的燃料电池堆,常需要了解电池堆内各节燃料电池的一致性和膜电极情况,但是国内外一直缺少检测燃料电池堆膜电极的技术和测量装置。 课题组研究出一种可方便检测燃料电池堆膜电极状况参数的方法和仪器。该测量仪具有如下功能和特点:可同步测量膜电极的催化剂有效活性面积、双电层电容、氢渗透电流和阻抗;数据自动采样,结果自动处理;可用于测量燃料电池单体和燃料电池堆,解决了以往即使检测燃料电池单体膜电极也需要多台测试仪器的问题,填补了燃料电池堆膜电极检测仪器的空白。测量仪可用于科研中对燃料电池内部不一致性的检查和原因辨析,可用于对各种场合的燃料电池堆进行现场检查和老化诊断,可用作燃料电池堆初装过程中的成组选配检测工具。查新表明,国内外目前尚未发现有相似原理的仪器,具有较大的推广使用空间。测量仪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研究组已开发出测量仪的初级版,参见下图。初级版的测试软件基于 Labview 编写,界面简单易操作,通过配合电脑完成测量。研究组现在正进行开发测量仪器的升级版,期望其能够脱离电脑单独测量,更美观,更实用。  上图 初级版电池堆膜电极检测仪2 应用说明研究组应用该方法和测量仪进行了多次测量和研究,成果在国际国内会议的宣传推广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好评,并表示有购买意向。
清华大学 2021-04-13
多元气体泄漏监测报警仪
多元气体泄漏监测报警仪。其结构由气体传感器阵列、温湿度传感器以及内嵌阵列信号处理算法的单片机系统组成。采用主成分分析、独立成分分析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信息融合技术,该仪表可实现对多元混合气体的定性识别和定量检测。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啄木鸟红外电磁热疗仪
产品详细介绍贴心的关爱             贴身的呵护  一、        简介    啄木鸟牌热舒宝是由广州市葳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具有三档可选温度的家用型红外电磁热疗仪。通过电螺旋磁、永磁、红外发热体形成复合能量场,其能量可渗透至皮下3厘米处,具有调整肌体局部磁场分布,促进血液循环,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  二、        功能效用 1.能量可渗透至皮下病灶组织,促进病灶组织血液循环,激活病灶组织自修复功能;2.调整肌体局部磁场分布,扩张毛细血管,消炎止痛,辅助治疗各种病症;3.可作为外敷中药导入治疗的载体,促进病灶组织对药物的吸收和利用(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        使用方法 1.将啄木鸟牌热舒宝的电源插头插入家用220V电源插座。此时,面板上电源指示灯点亮,啄木鸟牌热舒宝处于等待工作状态。 2.根据个人需要,将温度选择开关置于“弱、中、强”的某一位置。 3.将啄木鸟牌热舒宝的加热软垫直接绑于需要热敷的部位。加热软垫可以直接接触身体皮肤,也可以绑在内衣上。但若需辅助导药治疗时,应将药垫直接紧贴身体。为加强热敷效果,在加热垫外,可覆盖衣服或毛巾,效果更好。 4.将加热垫上的插头插入啄木鸟牌热舒宝面板上的“输出”插孔。此时,与温度选择开关相对应的指示灯亮,表示加热垫已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工作过程中,可以直接拨动温度选择开关。加热强度的选择,以使用者的感觉为准。如感到温度过高或不适,请立即拔掉加热垫的插头,并取下加热垫。  四、        适用病症及使用方法 1.胃寒。将热舒宝的加热垫敷在胃部,并用紧松带固定好。每次热敷30分钟以上,每日一到三次。 2.腰、腿、肩疼痛。将热舒宝的加热垫敷在腰、腿、肩疼痛部位,并用紧松带固定好。每次热敷30分钟以上,每日一到三次。 3.风湿、关节炎、肩周炎。将热舒宝的加热垫敷在需治疗的关节部位,并用紧松带固定好。每次热敷30分钟以上,每日一到三次。 4.盆腔炎。将热舒宝的加热垫敷在小腹对应部位,并用紧松带固定好。每次热敷45分钟以上,每日一到三次。 5.痛经。将热舒宝的加热垫敷在小腹对应部位,并用紧松带固定好。每次热敷45分钟以上,每日一到三次。 6.感冒。将热舒宝的加热垫敷在大椎处,并用紧松带固定好。热敷一小时,能出汗最好。  五、技术参数  ·型号:WLT-306A·电源:交流 220V/50Hz·工作电压:小于交流 36V·最大功率:20瓦 ·热敷区尺寸:9厘米*25厘米 ·被敷体内径尺寸:5厘米~28厘米      
广州市葳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导热系数测试仪(护热平板法)
产品详细介绍KY-DRX-PB导热系数测试仪 (护热平板法) 该仪器基于护热平板法的原理,兼配相关国标要求,并作出了相应的改进,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测试工作,并对各状态点进行数字化显示。亦可人工完成测试,满足了材料检测研究部门对材料导热系数的高精度测试要求。仪器参考标准:GB/T10294-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GB/T3392-82《塑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护热平板法》、GB/T3139-2005(纤维增强塑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玻璃钢导热系数试验方法)等。 主要技术参数 1、应用范围:本仪器适用于测定干燥或不同含湿状况下匀质板状材料的导热系数。导热系数范围:0.015~2w/m·k(或0.035~5w/m·k) 2、可以完成平板法测试,仪器提供了对实验温度实现可控状态下的测试。 3、仪器实现数字化及测温程度优于0.2级,室温自动电子补偿,亦可采用外部冰点补偿。 4、电源:220V/50HZ,采用高精度稳压电源。 5、测量结果,准确度:±3%,(±5%) 精确度:±2%,(±3%) 重复性:±2% 6、计量加热功率35W±1%。 7、可连接上位机(实际计算机自动测试,在稳态条件下只需6秒钟可测试一组数据)。 8、可显示实验参数、曲线,并实现数据打印输出。 9、工作条件 ①环境温度 :10°~35℃ ②相对湿度 :≤80%RH ③室温要求稳定:日平均温度波动≤±1.5℃ 10、试样尺寸及有效面积要求:最大尺寸及有效面积:200×200×50(mm) 最小尺寸:100×100×5(mm) 要求与极板接触面平整。 二、仪器装置 仪器由高精度稳压电源内置,测温仪表;上极板加热器, 上、下极板,测温热电偶,上、下极恒温水糟,计算机测试系统组成。 1、试件部分:包括恒温装置,最高80℃。 2、加热系统:计量功率加热器。 3、保护热板层,温度可设定。 4、测温系统:采用数显示高精度仪表,保证其精度和稳定性,并实现零点内部补偿。(也优采用模快化设计的系统)。 5、计量功率采用恒定加热,并数字显示,精度优于1%。可调节。 6、计算机测试部件,包括,计算机一套(用户自备)和通讯组件及软件。  
上海实博实业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3 84 85
  • ...
  • 170 17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