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叠层结构的高性能气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叠层结构的高性能气敏传感器及其制备 方法。本发明采用氧化锡、氧化锌作为导电层,三氧化钨、二氧化钛、 氧化铜、氧化钴作为敏感层,同时采用钯、铂贵金属、硫化镉、锡化 镉敏化剂对敏感层进行修饰制备得到气敏传感器。本方法采用叠层的 形式将修饰后的气敏材料置于顶层,使其能与环境中的气氛进行充分 的反应,提高气敏传感器的响应度;将具有较好导电性能的材料置于 底层,使其将敏感层中电子浓度的变化迅速传递到外电路中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具有自动防污功能的气敏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涉新颖性、创造性在于研发了具有自动防污功能的气敏报警装置.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气敏传感器容易污损,导致工作不正常.它包括以下部分:分别是第1分隔舱、第2分隔舱、单片机控制部分、步进电机、遮污片. 第1分隔舱由污损检测传感器部分和气敏传感器组成. 污损检测传感器由检测外界光环境的光敏传感器、污损传感器组成.其中污损传感器由光线导筒、污损光敏传感器、标定调节螺栓组成.当单片机检测外界光环境的光敏传感器检测到光线而污损传感器由于光线导筒被油污堵塞光线无法通过,此时单片机软件可以判断出光线导筒被油污堵塞, 第2分隔舱开始工作. 其有益效果是,可自动更换气敏传感器,从而确保安全。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4-29
氧化石墨烯敏化半导体气敏材料及其特异性检测
氧化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结构、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及P型半导体性质。通过氧化石墨烯与ZnO纳米片及SnO2纳米纤维进行复合,大幅度提升了其对丙酮、甲醛等特异性气体检测。其敏感性能的提升归因于氧化石墨烯和半导体材料二者的协同效应。相关研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检测限和选择性较低的问题。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有机气敏薄膜生长调控与敏感机理研究
本项目属复合材料与传感器研究领域。主要针对气体传感器特异性响应与识别机理、气体信息与电信号转换机制以及薄膜表面/界面效应等基础科学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并发展了有机纳米复合气敏材料新领域,为有机/无机纳米薄膜组装与结构调控提供了新途径,同时建立了传感器微观响应模型,对发展新型复合薄膜气体传感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发表SCI论文71篇,SCI他引905次,均为正面引用,研究成果受到敏感材料与传感器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与认可。本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9项,授权29项,研制出了灵敏度高、响应快(<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气敏元件的高炉冷却壁检漏仪
成果简介1、 基于 CO 气体传感器的检漏仪检漏原理: 当高炉冷却壁烧损时, 控水减压后炉内气体(含 CO) 将进入冷却水中, 利用气水分离原理收集水中 CO 气体, 采用 MGS1100 型 CO 气体传感器检测 CO 浓度值, 经相关比对处理后显示并报警。 MGS1100 是基于半导体工艺生产的气敏元件, 对 CO 气体高度敏感。 只要能收集到少量的气体即可检测是否含一氧化碳。 采用 CO 传感器检漏的方法, 可以迅速、 准确的判断冷却壁是否破损,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及时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用于检测低浓度甲醛的气敏材料
(专利号:ZL 201410478925.7)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低浓度甲醛的新型气敏材料,属于气敏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SnO为基料,通过水热反应法或溶剂热反应法(乙醇、甲醇作溶剂)在SnO中掺入In2O3和石墨烯,其中SnO与In2O3的摩尔比是8-10之间,掺入石墨烯的量为SnO和In2O3质量之和的0.08-0.15%。以该材料作为敏感材料制成的旁热式气敏传感器,在200℃工作温度下,对0.001ppm甲醛的灵敏度(空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用于检测低浓度乙醛的气敏材料
(专利号:ZL 201410478950.5)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乙醛气体高灵敏度的新型气敏材料,属于气敏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SnO2为基料,通过溶剂热反应法(乙醇作溶剂)在SnO2中掺入Sb2O3和石墨烯,其中SnO2与Sb2O3的摩尔比是8‑10之间,掺入石墨烯的量为SnO2和Sb2O3质量之和的0.08‑1.0%。以该材料作为敏感材料制成的旁热式气敏传感器,在25℃工作温度下,对0.1ppm乙醛的灵敏度(空气中元件电阻与被测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卢敏
卢敏,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吉林大学,九三学社社员 研究方向:粮食油脂与副产物综合利用 主讲课程:粮食加工学、粮油食品工艺学 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谷物科学与加工技术:谷物科学及深加工转化技术;谷物功能成分提取及应用技术;谷物储藏及品质控制技术;谷物物性学及相关技术
卢敏 2021-06-23
胡敏
胡敏 2021-03-30
卢敏
卢敏,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一、主要学习经历       1994年7月在吉林农业大学获得农学学士学位;1997年7月在吉林农业大学获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获得硕士学位;2001年7月在中国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获得博士学位;2003年1月-8月,在欧盟奖学金支持下,到荷兰国际发展导向的农业研究中心学习8个月,期间到非洲加纳实习3个月。 二、教学科研成果综述 校级教学名师,参与式教学与发展研究和促进者。先后主持完成科技部国际合作课题3项,省级课题4项,参加完成20项。在《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国家级教材《农业推广学》2部,编著《参与式农村发展:理论-方法-实践》1部,副主编《农村发展导论》规划教材2部。中英文教改著作《参与式学习-在行动中改革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和《Learning from the Field: Innovating China ‘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各1部。其中,主编的《农业推广学》教材,2011年度荣获中华农业教育基金会颁发的优秀教材奖。2009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名1项,2012-2013分别获吉林省自然科学成果二等三等奖各1项,2013年获吉林省推广一等奖1项。2007年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颁发的教学类三等奖1项。2014-2016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第六名1项。2017年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六名1项。 三、主讲课程 自1997年6月留校至今,主讲过《植物生理学》以及《农业推广学》、《参与式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四、出国访学交流简介 1.2004年4月9-5月23日,在美洲发展银行的资助下,到哥伦比亚的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和厄瓜多尔进行农民田间学校的参观、学习和经验交流。 2.2005年10月25-29日,到泰国RECOFTTEE参加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国际会议。 3.2006年6月6日-10日,到菲律宾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参加“能力建设评估”研讨交流会。并代表吉林农业大学参与式课程开发项目组进行经验交流与汇报。 4.2007年9月19-21日,到越南顺化农林科技大学参加“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能力建设评估”国际交流。 5.2008年10月,到菲律宾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参加国际“东南亚CBNRM能力建设评估”网络化建设经验交流会。 6.2009年4月22-23日到斯里兰卡参加“发展项目结果评估”国际会议,并接受来自于加拿大国际研究中心的发展研究法的培训。 7.2017-2018 先后二次到赞比亚大学,针对一线推广人员开展培训和农业发展指导。 8.2018.11.9-18受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委派,参加吉林省新兴职业农民的荷兰农业学习和交流,到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进行交流与学习。 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现代农业创新与传播理论与方法,农业技术创新,基于产业兴旺的协同推广模式与机制 联系信箱:lumin@jlau.edu.cn
卢敏 2021-06-23
1 2 3 4 5 6
  • ...
  •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