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微纳米气泡强化富氧和水生植物种植的高效耦合修复技术
我国湖泊水库近在近20年来富营养化发展速度相当快,藻类爆发日趋频繁,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饮用水水质。上海地处平原,河道水流缓慢,近年来日益严重的“黑臭河道”现象也是典型的半封闭性水域的富营养化。曝气富氧和种植水生植物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有效技术,但是常规大气泡富氧方式富氧效率低,容易造成底泥扰动反而加重水体污染;水生植物在冬季修复效率低下。前期研究结果发现微纳米气泡具有比表面积大、上浮速度慢的特点,可以改善下层水体的溶解氧浓度,恢复好养微生物和浮游动物的活力。本课题针对富营养化水体,采用微纳米气泡富氧技术与水生植物种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的水质条件(水库、黑臭河道)调控相应的微纳米气泡的应用方式及条件,结合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促进植物根系发展提高冬季氮磷去除效率,从而实现水体的高效净化。通过对修复过程中的水质变化规律和微生物演替规律进行动态监测,观察不同微纳米气泡的实施条件对水生植物的生长和根际微生物变化的影响,探索微生物群落特征与水体修复效果的映射关系,用以指导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我国湖泊水库近在近20年来富营养化发展速度相当快,藻类爆发日趋频繁,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饮用水水质。上海地处平原,河道水流缓慢,近年来“黑臭河道”现象日益严重,黑臭异味的根源是半封闭性水域的富营养化,外源污染物的过量输入超越了水体的环境容量。封闭性和半封闭性富营养化问题亟待解决,本项目拟开发的环保绿色高效的修复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同济大学 2021-04-11
先进交通运输装备用高性能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中南大学 2021-04-14
冶金过程工艺参数及设备参数优化的物理模拟
成果简介基于对冶金过程气、 液、 固的流动在理论上的深刻认识, 采用物理模拟的方法, 多年来一直为各钢铁企业提供工艺优化的技术服务, 包括钢包吹气流场优化,中间包流场优化, 结晶器流场优化, 高炉冷却壁内流动模拟, 复吹转炉炉型优化,顶枪枪位、 底枪布置位置、 流量等。 所做项目涉及到各种大小的钢包, 不同容量不同流数的中间包, 小方坯、 板坯、 异形坯、 圆坯结晶器等。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先后成功为马钢、 南钢、 宝钢梅山、 莱钢、 中天、 济钢等大中小型钢铁企业的方、 圆、 板坯连铸机, 精炼炉等提供过工艺优化服务, 显著提高了铸坯的质量。部分项目: 马钢异型坯结晶器流场的优化研究; 马钢 CSP 薄板坯中间包、 结晶器流场的数模、 水模研究; 梅山板坯中间包流场的数模、 水模研究; 上海亚新连铸8 流方坯中间包流场的数模、 水模研究; 莱钢 4 流方坯中间包的数模、 水模研究;马钢钢包吹气对流场的影响研究; 中天钢铁 10 流方坯中间包流场优化研究; 南钢板坯中间包、 结晶器的流场优化研究; 济钢板坯中间包、 结晶器的流场优化研究; 分别对不同吨位的钢包(250 吨、 150 吨、 120、 100 吨、 80 吨、 60 吨) 低吹氩模式、 透气砖类型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技术指标优化了钢包、 中间包和结晶器的流场, 有效去除了夹杂, 净化了钢水。市场分析和应用前景工艺优化始终伴随着钢铁企业的生产, 通过不断的优化, 产品质量得到不断的提升,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工艺优化有助于加强产品竞争力,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知识产权及成果获奖情况编著: 《中间包冶金学》《冶金传输原理》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受托开发联系方式冶金学院 周俐 13955561593 zhouli@ahut.edu.cn 传真: 0555-2311571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冶金过程工艺参数及设备参数优化的物理模拟
基于对冶金过程气、液、固的流动在理论上的深刻认识,采用物理模拟的方法,多年来一直为各钢铁企业提供工艺优化的技术服务,包括钢包吹气流场优化,中间包流场优化,结晶器流场优化,高炉冷却壁内流动模拟,复吹转炉炉型优化,顶枪枪位、底枪布置位置、流量等。所做项目涉及到各种大小的钢包,不同容量不同流数的中间包,小方坯、板坯、异形坯、圆坯结晶器等。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30
一种最大气泡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试验装样试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最大气泡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试验装样试管,包含插毛细管口、与压差产生装置和压差测量装置连接的支管和用于滴加或吸取试样调节试管内液面高度的侧管。本实用新型通过侧管用滴管向试管内滴加试样或用滴管吸取试管内的试样,以保证试管上部口中插入毛细管后,毛细管下端端面恰好与试管内液面相切,使得毛细管下端出泡时不会受到附加液体静压差的作用,出泡均匀、规整。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纳米气泡增强乳制品抗氧化功能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气泡增强乳制品抗氧化功能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乳制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纳米气泡增强乳制品抗氧化功能的方法,在加压的过程中,气体分子会被物理吸附在蛋白质的疏水口袋区域,相比于纯水溶液,气体在含有蛋白质的溶液中的表观溶解度更高,进而在含有蛋白质的溶液会比纯水溶液中形成的纳米气泡浓度更高,因而将纳米气泡引入乳制品中更有利于提高其抗氧化功能。本发明仅通过加压‑减压而无需在低温条件下即在乳制品中形成了浓度更高的小粒径纳米气泡,提升了乳制品的抗氧化功能。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铁基粉末冶金用超细铁合金粉
该铁合金粉末平均粒径小于500纳米,比表面积大,强度高;与超细铁粉相比,化学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磁性,可长时间在空气中放置而不腐蚀,不变质,成型性好,阻尼性能好;适合取代超细铁粉用于高端粉末冶金制造;适合用于阻尼涂料添加剂,对高频振动波具有很好的吸收效果;适合用于磁流体材料添加剂,在弱酸、弱碱中能稳定存在而不被腐蚀。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1-26
山东省冶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东省冶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定位为工农业服务的实验站,1999年加入济钢集团,是全省率先进入企业集团的科研院所。为山东冶金工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开发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科教兴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连续评为“省一类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创业先进企业”,“国家科委重点推广计划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多项成果获得了山东省及省冶金科技进步奖。现设三个职能管理部门、七个事业部,下辖山东省冶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一个核算单位和《山东冶金》杂志编辑部。  山冶研究主体业务涉及标准物质研制、第三方检测服务。(含金属材料化学成份检测、力学性能检测、材料失效分析、无损检测、计量校准),标准物质/样品、检测能力验证等领域、拥有RMP、ISO/IEC 17025认可、CMA、CAL、PTP等多项资质。  山冶研究是山钢集团重点支持的战略发展产业,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山东省和济南市及历下区等科技计划项目建设,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战略前沿,高端人才聚集,市场意识浓厚,经济效益良好。现有职工110余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超过90%,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超过40%,业务领域涉及冶金、机械、风电、采矿、建筑、化工等行业。  山冶研究秉承“科学 公正 高效 精准”的企业精神,以“诚信为本 客户至上 技术争先 创新发展” 企业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致力于全面、持续提升技术、产品和服务品质,未来打造成为集科研于一体,排名山东首位,国内知名领先的综合性规模化多产业集群。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山冶研究将紧跟时代步伐,永葆创新赢未来,开拓定格局的前瞻性,专业执着,携手各界共创未来!
山东省冶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10-27
冶金工业钢包精炼炉系统先进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本成果为先进控制在钢包精炼炉电极控制中的应用。钢包精炼炉先进控制系统包括钢包精炼炉电极对象、数据采集通道、神经网络PFC-PID控制器、电极调节装置,上位机,如图1所示。数据采集通道主要实现信号的采集和转换,采集的信号包括变压器一次侧电压、电流信号,二次侧电压、电流信号;神经网络PFC-PID控制器根据采集和计算的信号,利用控制模型计算出电电极调节器的输入信号输出给电极调节装置;电极调节装置实现信号的转换,控制执行机构实现电极的升降。控制系统采用“恒阻抗”策略,实现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控制(PFD
常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铜基粉末冶金刹车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铜基粉末冶金刹车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铜基粉末冶金刹车片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铜粉54wt%~67wt%,石墨13wt%,铁粉4wt%~17wt%,铁铬合金8wt%~14wt%,碳化硅1wt%~4wt%,二氧化硅1wt%~4wt%;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配比称取原料,放入混料机中混配均匀;2)将混配好的原料装入模具中,在真空气氛或在氮气保护下采用热压烧结或放电等离子烧结得到综合性能优异的刹车片材料。制得的刹车片材料致密度和硬度高,摩擦系数稳定,耐磨损,综合性能优异,可以满足高铁列车制动摩擦片需求。该铜基粉末冶金刹车片材料可用于制备刹车片,制备方法为:采用Q235作基材,将制备铜基粉末冶金刹车片材料的原料与基材经热压烧结工艺进行复合烧结,得到刹车片。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664 66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