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涡旋运动的碟形水下航行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涡旋运动的碟形水下航行器,采用碟状导流罩,碟状导流罩的周向设有至少一个周向推进器,垂向设有涡旋生成机构和至少一个垂向推进器。周向推进器用于驱动航行器在碟状导流罩水平面内的运动;垂向推进器用于驱动航行器在碟状导流罩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涡旋生成机构用于产生相对于吸附面的吸附力。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涡旋吸附机制实现物体表面吸附的新技术,使得水下航行器具有牢靠的表面吸附能力;配合推进器的推进作用,航行器兼具爬行和游行全向运动能力,较现有爬行或游行水下航行器有航行速度快、运动控制敏捷的优点。根据需要搭载探测传感器和作业工具,可用于执行水下工程检测、应急搜索及施工作业等任务。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带有菱形翼的新型水下航行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菱形翼的新型水下航行器,该水下航行器包括艏部整流罩、中部耐压壳体、尾部整流罩及菱形翼,艏部整流罩、中部耐压壳体、尾部整流罩构成航行器的艇体部分,菱形翼由一对后掠翼和一对前掠翼组成,后掠翼及前掠翼位于不同水平面上,在水平投影面上呈现菱形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水下滑翔机进行整体规划,通过改变滑翔翼的布局和构型,采用菱形翼的构型设计,突破了传统水翼构型的限制,可提高升阻比,优化水下滑翔机的滑翔性能,实现更优良的水动力性能,扩大水下航行器作业范围。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用于水下轮式小车的速度测量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轮式小车的速度测量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连接在支架上的测速轮、测速码盘、脉冲传感器和速度处理器,测速码盘与测速轮同轴固定连接,脉冲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速度处理器相连。测量时,测速轮跟随小车同步转动并带动测速码盘转动,测速码盘每转动设定角度,脉冲传感器向速度处理器输出脉冲信号,速度处理器处理得到测速码盘转速以及小车速度。本发明的用于水下轮式小车的速度测量装置为独立装置,与小车为可拆卸连接,测速轮设置双重防打滑措施,测速盘采用抗腐蚀性强的特殊材质,脉冲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密封耐压性,整个测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偏振成像的水下考察勘探成像观察仪
Ø  成果简介:对于自然光照明的水下场景,不同距离上目标场景的偏振信息不同。当采用线/圆偏振光照明时,目标场景的退偏度一般均大于水体散射光的退偏度,利用该特性来滤除传输路径上的水体后向散射光。本成果研究了自然光在水下传输的偏振变化规律,提出一种利用目标和背景偏振差异进行水下低对比度图像复原的方法,利用偏振成像及其图像处理技术,研制水下考察勘探成像观察仪(照相机或摄像机),实现在日光照明或全色主动照明条件下对海洋、湖泊、水库等的水下观察、勘探和救援等。其观察距离较裸眼远3~5倍,较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及水下探测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及水下探测器。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包括密封外壳、相变换热器、内囊、外囊、高压蓄能器、液压马达和发电机;相变换热器、内囊、高压蓄能器、液压马达和发电机位于密封外壳中,外囊位于密封外壳外,外囊分别与液压马达和内囊连接,外囊和内囊之间还设置有低压电磁阀,高压蓄能器分别与相变换热器、液压马达和内囊连接,内囊与相变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单向阀,高压蓄能器与液压马达之间设置有高压电磁阀,液压马达与发电机驱动连接。实现通过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利用海洋温差能进行发电,以提高水下探测器续航能力。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基于蚯蚓技术资源化处理分散式污水污泥的应用
本项目主要针对我国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及污泥处理的现状,结合蚯蚓的生物生态学特点,基于蚯蚓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生态学原理,采用“蚯蚓生物滤池+蚯蚓堆肥”联合对分散式污水污泥进行资源化处理与处置研究。在蚯蚓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进一步优化填料的级配,提高其污染物降解及原位减量污泥的工艺性能,使其净化后出水满足《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的水作作物和加工、烹调及去皮蔬菜类别的灌溉标准;对蚯蚓生物滤池污水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少量蚓粪污泥进一步发挥蚯蚓对污染物稳定及无害化的特性,采用蚯蚓堆肥技术稳定化与无害化处理蚓粪污泥,堆肥后泥质满足《污泥农用规范《CJ/T 309-2009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的标准,为解决我国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污泥资源化处置的难题提供有效的途径。 项目负责人所在研究团队在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剩余污泥减量化与资源化等生物处理技术方向上开展了 10 余年的研究工作,自 2010 年以来,相继获得“2010 年国家星火计划”、“ 2011 年国家青年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的资助。申请人自 2004 年在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以来,一直致力蚯蚓生物滤池技术的工艺优化与机理研究。工艺方面主要集中于农村生活污水-污泥的同步处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蚯蚓生物滤池对污水的处理相比于其他工艺具有经济节约、管理方便的突出特点,尤其是污泥的产量少对于分散式剩余污泥的处置问题,更是提供了有利的解决途径。经过十多年的积累,申请人熟悉该工艺的运行控制参数与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建设的上海嘉定和四川青川县马鹿乡“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工程示范”运行良好。申请专利 1 项,授权专利1项。 本项目基于蚯蚓的生物生态学特点进行污水与污泥的生态型转化,工艺技术中无需传统生物处理中的曝气设备,也不会产生常规生物滤池堵塞的问题,因此,具有经济节约,技术高效,管理方便,基建及运行费用低等主要特点,在我国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污泥的资源化处理与处置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与本项目合作的上海泓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废水、固体废弃物处理项目设计、施工、运营及设备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环保公司,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项废水预处理、生化处理、含盐废水浓缩及零排放技术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以及建设部颁发的环境工程专项工程承包资质、设计资质和环保部颁发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综合实力位于行业领先水平。该公司长期以市场为导向,贯彻以技术服务为核心,工程和设备产品为两翼的发展战略,能够根据客户特定需求,结合专业水准开展针对性的研发工作,提出先进而创新的系统解决方案、解决问题。可以为本项目的工程化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与设备支持。
同济大学 2021-04-11
高纯单分散纳米石英球技术及产业化
中试阶段/n国内市场高规格硅微粉用量约8万吨以上,其中大约1/3为晶体石英球,价格也5-30万元/吨不等。国内超纯石英粉需求约10万吨(其中光伏年用量约7万吨).本项目可在超纯石英和单分散高纯球两大技术方向生产高品质产品,适用对应的市场,也可以做最高端的单分散超纯石英球 。本项目产品粒径可控,成本视规格不同为1.5-5万每吨。由于不以天然石英为原料,不受天然原料限制,可以打破尤尼明公司超纯石英粉的垄断地位,根本扭转我们在石英粉技术落后的局面,在电子级晶型石英球(硅微粉)市场上亦是独创技术,比国内现有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拟初建5000吨/年装置, 若产品以5.5万/吨(均价)售出, 年利润约为上亿元。。项目的关键技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二氧化硅溶胶为原料,原料成本低;。2、生产工艺简单,一步法合成;。3、石英球粒径从10nm可至微米大小粒径可调,高度单分散;。4.、产品纯度可达99.999%,球形,单晶,无放射性。。技术的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不依赖天然石英原料。无放射性,产品纯度高。。2、以二氧化硅溶胶为原料,产品性能稳定,石英球大小粒径可调,高度单分散;。3、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生产成本低,安全性高;。项目的环保及节能特性。1、反应余热交换,节省能耗。2、反应母液(晶化催化剂)循环使用,基本没有污染排放。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改进的喷雾热分解法生产单分散超细粉体材料
可以量产/n通过对传统的喷雾热分解方法的改进,实现了喷雾热分解法在生产单分散超细纳米金属粉末上的应用。目前中试成功的超细纳米银粉生产工艺,生产出的银粉具有单分散、粒径小、熔点低等特点。。目前国内外工业化制备超细银粉的方法主要有机械研磨法与化学还原法,这两种方法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比如采用研磨法生产出的银粉中容易混入铁,镍等元素,导致最终的银粉纯度不高,而化学还原法步骤繁多,控制复杂,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液与废气污染,。本项目主要有以下技术创新:。 1、采用改进喷雾热分解的方法制备纳米银粉,不用磨碎分级与化学还原的方法,制备过程中不混入任何杂质,得到的银粉纯度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采用特殊的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产品的单分散性,并控制产品粒径与形貌。。 3、产品做到单分散、稳定而且可以根据客户要求精确控制银粉粒径与形貌。。 4、做到清洁生产,零污染,零排放,没有废气、废液、粉尘等环境污染。。 5、全封闭生产过程,操作员没有粉尘暴露。整个工艺采用封闭式、自动化生产,使得整个生产过程得以连续进行,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后续处理成本。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水分散型辣椒红色素微乳液制备技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分散型辣椒红色素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包埋技术领域。本技术按质量比 2:1-4:1 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混 合,然后添加由辣椒红色素和食用油按 20:1-1:5 比例组成的油相,在 50-60℃ 下搅拌并添加水,体系会经过先澄清后浑浊的变化,当水添加到一定量时体系 会突然再次变得澄清透明,此时即得到水分散性的辣椒红色素微乳液,微乳液 中辣椒红色素含量在 1.98%-9.86%之间。辣椒红色素微乳液在低温、室温、高温、 离心及稀释时,不会出现浑浊和分层现象,是一种优质而稳定的水分散型辣椒 红色素产品。 技术特点:本技术的优点是将膏状的辣椒红色素制备成了水分散性的辣椒 红色素微乳液,流动性好,澄清透明,色价高,热稳定性好,使用方便,在使 用的过程中可加水无限稀释。 应用领域及前景:本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产品可以应用于流 体食品、半流体食品及水分含量较高的食品,拓展了脂溶性辣椒红色素的应用 领域。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丙烯酸系共聚物分散剂的开发
Ø 本技术是北京理工大学承担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农药水分散粒剂(WDG)的共性技术开发”的一部分,研究成果如下:(1)已完成丙烯酸系共聚物盐分散剂的合成及工艺条件的优化工作,并与北京广源益农化学责任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产品的中试生产,并将在国家“十一五”攻关计划的支持下进行产业化开发。其中丙烯酸共聚物盐分散剂在合成工艺上有创新,并填补了我国在相应的农药WDG专用高分子分散剂的空白,产品性能达到国外类似产品的水平。(2)采用合成的丙烯酸共聚物盐分散剂,并结合国产的其它一些助剂和填料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36 3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