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红外图谱关联智能探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图谱关联智能探测方法及装置,包括:先搜索视场中目标,然后依次对搜索到的目标进行图谱关联智能识别,即对每一个目标先进行红外图像目标识别,若探测识别率大于等于设定阈值,则输出识别结果并保存目标图像数据;否则,则获取目标红外光谱,进行基于红外光谱特征的目标识别。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上述方法进行目标探测的装置,主要包括二维扫描转镜、多波段红外光学模块、长波红外成像单元、宽波段红外测谱单元和处理与控制单元。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红外大景深面阵成像探测芯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大景深面阵成像探测芯片,包括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和驱控预处理模块。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位于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的焦面处,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子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每个子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包括数量和排布方式相同的多个阵列分布的光敏元,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单元红外折射微透镜,每单元红外折射微透镜与一个子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对应。本发明的红外大景深面阵成像探测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新型激光雷达系统在大气探测中的应用
项目简介: 本项目报道了一种具有抗大气湍流能力的新型激光雷达, 主要利用相位锁定方法对雷达系统发射单元进行相位锁定,通过大气湍流对发射激光束相千性的影响及光束在大气湍流中的传输特性:光束扩展与漂移、传输因子、平均光强、偏振与相丁等来研究大气湍流的 影响。并结合湍流理论研究大气湍流参数如折射率结构常数、湍流
西华大学 2021-04-14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防爆高速摄影系统采购及服务竞争性磋商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防爆高速摄影系统采购及服务竞争性磋商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2-06-23
基于声学多普勒计程仪的水下地形匹配导航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多普勒计程仪的水下地形匹配导航系统,包括:多波束综合多普勒计程 仪、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平台罗经、数据采集模块和海底地形匹配模块,多波束综合多普勒计程仪、差 分全球定位系统、平台罗经、海底地形匹配模块均与数据采集模块相连。本发明多波束综合多普勒计程 仪具有更多测点、全覆盖、高精度的优点,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水下地形的起伏变化情况。将多波束综 合多普勒计程仪与海底地形匹配模块结合,形成本发明基于声学多普勒计程仪的水下地形匹配导航系统。 相比于传统的水下地形导航系统,本发明不受时间限制,在长时间航行过程中也可保证实时导航信息的 精确性。 
武汉大学 2021-04-13
一种具有非固定翼的菱形翼水下滑翔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非固定翼的菱形翼水下滑翔机,属于水下运载技术领域。其主要组成包括:机身、一对固定翼、一对非固定翼、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非固定翼角度转变机构。所述的两对机翼构成菱形翼结构。所述的非固定翼可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它与固定翼之间的横向距离、纵向距离以及与固定翼形成的角度。本实用新型的水下滑翔机独特的机翼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水下滑翔机的升阻比,降低不稳定的水动力力矩,使其获得更优良的滑翔性能。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有缆水下机器人半主动升沉补偿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缆水下机器人半主动升沉补偿系统,包括: 被动升沉补偿单元,用于补偿水下铠缆单元的静态载荷;主动升沉补偿单元,用于补偿水下铠缆单元的动态载荷;水下铠缆单元,包括铠 缆、中继器、系缆和水下机器人。本发明能够在被动升沉补偿单元补 偿掉静态载荷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升沉补偿单元产生辅助补偿作用, 克服动态载荷,使得水下铠缆单元的铠缆做与母船升沉运动方向相反 的运动,从而降低铠缆张力波动和中继器的振荡幅度。通过将被动升 沉补偿与主动升沉补偿机械结合的方式,可在降低系统能耗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系统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自身浮力可调节的柔性水下作业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身浮力可调节的柔性水下作业机械手。本实用新型中的机械手本体由许多段构成,相邻两段由万向节或球铰构成的关节连接,每段的运动由控制绳驱动;机械手每一段中安装有体积可调节的浮囊。相比传统水下作业机械手,本实用新型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姿态灵活、柔性好等优点,适用于空间狭小、复杂的场合作业;而且,可通过调节每一段浮囊的体积来控制每段的净浮力,从而能够充分利用环境水的浮力作用,来提高机械手的负载操作能力。
浙江大学 2021-04-13
磁-电耦合复合材料与磁探测新方法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磁电材料因其在磁传感器、能量回收器、微机电系统、可调微波器件等工程领域的应用潜力,一直以来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了实现强的磁电耦合,北京大学工学院的研究者们利用不同的压电和压磁材料制备了诸如0-3型、3-1型、2-2型和2-1型的磁电复合材料。 北京大学工学院实验室通过激光处理压磁材料FeBSi合金(Metglas),提出了1-1型的磁电复合结构。实验测试得出:1-1型磁电材料具有超高的磁电系数(超过7000 V/cm Oe),相比于现有结果提高了接近7倍。当被测磁场频率为复合材料的谐振频率时,在室温条件下测到了1.35×〖10〗^(-13)Tesla的微弱磁场,这是块体磁电复合材料领域的重要突破。该研究还发现,激光快速退火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压磁材料在谐振频率点的交流损耗,从而提高1-1型磁电结构的机械品质因子。此外,1维(1D)的结构也有利于降低退磁因子,并增强磁通聚集效应。
北京大学 2021-02-01
磁- 电耦合复合材料与磁探测新方法
项目简介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磁电材料因其在磁传感器、能量回收器、微机电系统、可调微波器件等工程领域的应用潜力,一直以来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了实现强的磁电耦合,北京大学工学院的研究者们利用不同的压电和压磁材料制备了诸如0-3 型、3-1 型、2-2 型和2-1型的磁电复合材料。北京大学工学院实验室通过激光处理压磁材料FeBSi 合金 (Metglas),提出了1-1 型的磁电复合结构。实验测试得出:1-1 型磁电材料具有超高的磁电系数(超过7000 V/cm Oe),相比于现有结果提高了接近7 倍。当被测磁场频率为复合材料的谐振频率时,在室温条件下测到了1.35×〖10〗^(-13)Tesla 的微弱磁场,这是块体磁电复合材料领域的重要突破。该研究还发现,激光快速退火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压磁材料在谐振频率点的交流损耗,从而提高1-1 型磁电结构的机械品质因子。此外,1 维(1D)的结构也有利于降低退磁因子,并增强磁通聚集效应。应用范围基于磁电耦合效应,该项研究课题组首次提出了磁电磁通门的结构设计,旨在对微弱直流磁场进行探测。这个磁电磁通门具有梭形结构,对于1nT 的直流磁场输入,磁电磁通门输出信号的相对变化相比现有的结果提高了4-5 倍,为磁异常探测在导航、医学诊断等领域的应用创造了可能。项目阶段本课题组同内窥镜团队合作,发展了基于磁电耦合原理的磁电传感器阵列和磁成像系统,研制了国内首台磁电磁成像样机。该样机核心组成部分由56 路磁电传感器、驱动电路、信号采集与处理、磁成像显示等构成。该磁成像系统不仅能够检测磁性金属物的存在,而且还能准确判断其位置、姿态,定位偏差纵向在1.2cm 以内,横向偏差在0.5cm 以内。另外,通过对金属棒扫描和采集信号的微分处理,还可以判断金属棒的长、径比值。该项研究提出的磁成像系统在安检、医学上人体内磁性药囊实时监测方面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知识产权已申请相关专利。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合作开发。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 21 22
  • ...
  • 324 32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