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钙钛矿薄膜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钙钛矿薄膜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钙钛矿薄膜光伏电池是由导电透明衬底、 钙钛矿吸光层、空穴传输层和金属电极组成的。本发明的优点是:该钙钛矿薄膜光伏电池器件结构极其 简单,省去了传统的需要高温烧结的电子传输层,也不需要多孔层,钙钛矿材料本身既做吸光层也起电 子传输作用,所以不需要电子传输层。这里的钙钛矿材料对光具有非常强的吸收,整个电池也是低温制 备,不需要高温烧结等复杂过程,这有效地降低了电池的制作成本。对电池的柔性化和大面积
武汉大学 2021-04-14
用于预测多元拼合靶材制备的薄膜成分的预测方法
一种用于预测多元拼合靶材制备的薄膜成分的预测方法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现有物理气相沉积(PVD)制备多元薄膜材料采用合金靶材作为靶源,生产过程中,薄膜成分的调控范围受安装的合金靶材的成分比例的限制。如果预期获得纳微复杂结构的复合薄膜,按照常规技术路线需要上百块成分连续变化的合金靶材,这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同时,采用合金靶材制备某些多元薄膜时,需要特高纯度的或极端成分比例的靶材作为靶源,这类特殊靶材以现有技术难以制造。 为此,本发明研发出一种用于预测多元拼合靶材制备的薄膜成分的预测方法,利用本发明技术有助于新材料的研发和促进半导体器件、切削刀具涂层等高新技术的发展。
武汉理工大学 2022-08-12
一种防腐耐磨铁基非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腐耐磨铁基非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包 括的成分及该成分的原子百分比含量分别为:14.0~22.0at.%Cr,6.0~ 16.0at.%Mo,4.0~7.0at.%B,4.0~20.0at.%C,0.0~3.0at.%W 以及余 量的 Fe。其制备方法包含 S1 制备单一合金靶材;S2 选择衬底材料, 将衬底表面进行平整化,然后清洗并吹干待用;S3 进行磁控溅射,其 中,背景真空度值不高于 5x10<sup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多层薄膜微结构自对准制备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层薄膜微结构自对准制备方法,通过分隔板 将喷头内腔体纵向分为至少两个腔室,在各腔室内注入不相溶的高分 子溶液,并汇聚于喷头的喷嘴处;施加高压静电场,同时驱使接收板 做平面直线运动,在高压静电场作用下喷嘴处的溶液变形成泰勒锥, 从泰勒锥尖端拉出射流,射流中的多种高分子材料先后沿着接收板运 动的方向进行静电纺丝,形成多层薄膜微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实 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分隔板纵向设于喷嘴内,将喷嘴内腔体分隔为至 少左右两个腔室;在喷嘴端部设有端部盖板,端部盖板与喷嘴端部之 间设有密封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为聚苯胺与三氧化钨的复合薄膜,其中含有5~80%质量分数的三氧化钨,薄膜厚度为50~300nm,表面具有纳米棒阵列形貌。该制备方法包括:将表面经羟基化处理的ITO玻璃或者ITO/PET基底垂直竖立并固定于反应容器中,将过氧化钨酸溶液与苯胺溶液的混合溶液倒入其中并搅拌;再加入过硫酸铵溶液,搅拌下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取出沉积有薄膜的基底并冲洗、干燥而得。本发明制备方法实现了聚苯胺/氧化物在分子层次复合,工艺简单,成分可方便控制,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工业化。制得的薄膜光谱调节范围大、颜色丰富、响应速度快、循环寿命长,应用范围广泛。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双波段薄膜光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微纳制造与光电子器件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双波段 薄膜光探测器,包括基底薄片、第一电极层、第一 WSe2 层、石墨烯 层、第一 MoS2 层、第二电极层、介质层、第二 WSe2 层、第三电极 层、第二 MoS2 层和第四电极层,第一电极层设置在基底薄片上;第一 WSe2 层铺设在基底薄片和第一电极层上;石墨烯层设置在第一 WSe2 层上;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差动传感式磁流变阻尼器
项目研发了一种集成位移传感功能的自传感磁流变阻尼器(DDSMRD),既能完成可控阻尼力的输出又能实现与位移呈线性比例关系的感应电压信号输出,具备阻尼力可控和相对位移动态测量的复合功能。进一步提高了车辆半主动悬架系统可靠性,并降低了系统成本。另外,由于采用双感应线圈差动缠绕,该 DDSMRD 具有抗干扰性好,感应信号强等优点。该自传感阻尼器最大输出阻尼力可达 1000N,可检测相对位移量±10mm,非常适合应用于道路车辆半主动悬架系统和座椅悬架系统的减振。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5-04
输配电设备多参数智能传感系统
系统非接触式实现变电站及所有设备的异常监测,包括全景视频、温度和局部放电。对GIS、变压器、电抗器、开关、电缆、CT、PT等一次设备各部件温度及各类绝缘缺陷,违规作业、异物入侵等实施直接监测或计算外推,并实时智能预警。系统由多物理量值守机器人、智能云APP和大数据后台组成,值守机器人集成局部放电、红外测温、视频图像及声音诊断等传感器,并具备初步的人工智能算法和设备异常诊断能力,后台包括设备管理和大数据评估功能模块,APP接收智能终端和后台信息,主要显示诊断结果、数据内容,并实现人机交互。通信方式有无线、有线两种。 局放传感模块、红外传感模块、视频模块、气体传感模块、声音模块、油色谱等不同功能模块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增减搭配使用。产品的集成度高,远距离非接触采集信息,高智能、高可靠、低成本。近5年来,使用该技术发现了48起变电站内潜在故障隐患,避免了多起停电事故。 本项目经过十余年的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对应了目前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具有多个电网公司的应用案例,取得了一系列国际上具有独创性的成果。 适用范围广  能在高温、低温、高湿等环境条件下可靠运行,防水防尘。 多物理量协同  集成局放、红外、视频、声音等传感器,同时监测变压器、敞开式开关、电抗器等变电站内一次设备的局放信号、红外热像、视频信息,实现多传感器的高效结合及协调诊断。 使用方便  配备智能云APP,实时接收现场值守机器人采集的数据,实现人机交互,能够早期发现缺陷,判断缺陷位置,提高现场人员的工作效率。 智能化程度高  监测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数据同步传输,嵌入人工智能算法,提高了监测数据及时率、准确率及有效性。 安装方便  值守机器人体积小,重量轻,一键式安装。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系统自动切换,内部参数可以通过手机设置。 性价比高  采用低成本、高可靠技术路线,通过人工智能算法降低硬件的复杂性。 目前该系统已获得14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项PCT专利授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高电压技术、电力设备智能监测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30篇。应用在国家电网、中国石化30多个变电站,有三百多套挂网运行。 不同场景的实物及应用照片,或原理图解 图1 长距离多参数智能传感器(视频、红外、局放、声音+人工智能边缘计算) 图2 短距离多参数智能传感器(视频、红外、局放、声音+人工智能边缘计算) 图3 用户报告 图4 变电站安装监测 图5 大数据后台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11
新型谐振MEMS微惯性传感器
研发生产的半球谐振微陀螺、圆盘多环微陀螺等10多款高性能、小尺寸、高可靠性MEMS微惯性传感器,达到惯性级,在微小卫星、微航天器等场合极具应用潜力。与传统的微陀螺相比,该陀螺无运动部件,抗冲击性更好;同时该陀螺可以采用角速度检测和角速度积分检测两种工作模式,极大的提升了其应用场合与范围。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低噪声海洋声矢量传感器
高性能低噪声海洋声/矢量传感器是一款专为海洋环境监测、海底油气资源勘探设计研发的高性能声学传感器。团队凭借丰富的海洋声/矢量传感器设计经验,提出了“材料-结构-系统”一体化闭环式设计,突破了声-电低噪声耦合技术,结合先进的电子技术与海洋声信号处理技术,创新工艺,充分发挥新一代高性能压电材料的性能优势,从根本上提升了传感器综合性能。 该传感器具有超低的自噪声,在相同测试条件下,与常规同类型传感器相比有接近15dB的信噪比提升。相关技术打破了国外同类技术封锁,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对提升我国海洋装备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传感器现已成功应用于小尺度矢量声呐、探测浮标声呐系统、海底地震仪等海洋装备。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2 63 64
  • ...
  • 132 13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