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临海市,由临海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联合办学,属于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蕴,勇于开拓的吉利企业文化赋予了我院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深厚的内涵。 学院立足汽车行业,服务于浙江及台州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建设汽车、电子、机械制造和商贸流通服务类专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院下设汽车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经济贸易系、成人教育学院等教学部门。开设有汽车、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工商管理、语言文化等5个专业大类的15个专业,即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商务英语专业,以及国际商务、财务管理、工业机器人、生产过程自动化等专门化方向。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为浙江省高校“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为浙江省高校“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汽车实训中心为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示范性实训基地,并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学院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建有在浙江省处于领先水平、面积达20000多㎡的实习实训基地,设备先进、工位充足、功能齐全,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技能精湛。在教学中,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技能训练为重心,大力开展学生技能比赛活动,在全体学生中推行“双证书”制度,形成“崇尚一技之长”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院依托吉利集团的产业优势,“前校后厂”,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吉利汽车研究院及各汽车生产基地的诸多资深专家、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干部担任学院的兼职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教育资源,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相对接,确保学校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企业发展“培育人才森林”。我院先后承担了吉利控股集团三届全国模具工技能大赛和一届汽车发动机装调工选手强化培训,分别取得全国模具工大赛团体第一和个人总冠军,以及汽车发动机装调工铜奖的优异成绩。 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积极与国内多所高校建立联系,不断扩大交流合作,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搭建“立交桥”,目前有函授、远程教育、自考助学等多种专升本或第二专业的深造途径,合作院校有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工程学院等多所知名院校,专业涉及汽车、机械、管理、营销等各大类学科,累计毕业生近万人。 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赢得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国际教育专家的肯定:德国和墨西哥职业教育访问团高度认同学校的教学模式;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组专程到校采访;浙江省教育厅李鲁副厅长到校视察后,高度评价学院重视和加强技能教育,与企业实行无缝对接,专业特色鲜明,办学思路正确,符合高职的办学方向,并且多次在职业院校和全省性的会议上赞扬并宣传我院的办学特色。2017年8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授予学院“最佳校企合作单位”,2017年12月学院获“2017年度民办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创新奖”。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是大连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市级汽车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大连市安全校园先进单位。学院坐落于辽宁省大连市,是辽宁省成立最早的一所以汽车类冠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大连是享誉世界的浪漫之都,是辽宁省第二大城市,全国首批建立开发区的城市,也是我国一座新兴的汽车工业城市。大连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物产丰富,是一座适宜读书、生活、工作、创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学院设有两系两部,分别是汽车技术系、汽车服务系、公共基础部和思政部。设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交通运营管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物流管理、保险、资产评估与管理、会计、互联网金融等12个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由副教授、高级讲师、高级技师等组成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高职称的优秀教师队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0人,有多名是大连市学科带头人,学院教师多人多次参加了全国统编教材的编撰。同时,学院还在省内外本科院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聘请专家、学者来院任教。 学院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的汽车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的产业链开设专业,与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一汽大众、全国最大的轿车发动机生产基地大众一汽发动机、国内汽车十强企业——中升集团、庞大集团等多家大型汽车企业合作办学,引进企业先进设备进校园、引进真实产品进车间、引进企业精英和专家上讲台,通过“三个引进”实现“校中有厂,厂中有校”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学院突出实训环节,强化技能培养,以真实产品生产为载体,在实践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三师型”教师、实训实验场地、工学结合、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教学考核评估体系中推进课堂与车间的融合、学生与技工的融合、讲师与技师的融合、教学与技术服务的融合。确保学生毕业就顶岗,顶岗便成才。 学院坚持“厚德强能、理实一体、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以“特色立校、专家治校、观念兴校、专业强校”为指导,秉承“治学严谨、唯实求真、和谐奋进”的院风,以“为学生找到最佳发展空间和满意工作”为己任,全力推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培养适应大连、辽宁乃至全国以汽车工业为主体的生产、管理、服务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走出一条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学院与省内同专业的本科院校合作,我院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至辽宁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大学等全日制本科继续深造学习。 我院连续十一年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到今年止累计荣获各类奖牌57块,致使职业技能教育质量大大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了100%。几年来我院不但为所在的省、市争得了荣誉,也为自身建设和发展夯实了基础,为汽车市场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创造了条件,为政府排忧解难,为解决社会就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强势崛起的中国汽车行业,拥有空前开阔的发展前景,是一个朝气蓬勃、兴旺发达的朝阳产业,急需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将为您放飞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在汽车工业发展的大潮中遨游飞翔!
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动力系统控制及能量管理技术
01. 成果简介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具有污染低,排放少,高比功率等优点,在汽车上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燃料电池汽车一般包含两个动力源,即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如何实现两个动力源间最优的功率分配,提高能量利用率和使燃料电池大部分工作在稳态工况下,提高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是动力系统控制和能量管理的重点。 针对动力系统控制,提出了一种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整车控制方法和基于多信息融合的整车控制方法等。整车控制器通过实施读取车辆状态参数,预测整车需求功率,根据动力电池SOC状态,计算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动力电池的目标最优SOC轨迹,同时计算整车的辅助功率等,实现整车目标功率在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之间的优化分配。 针对能量管理,提出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和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能量管理方法等。新型热管理系统采用水冷方式控制燃料电池工作在合适的温度,利用燃料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以及辅助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用于车辆冬季取暖,同时用于锂离子电池在冬季的保温。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能量管理方法将车辆的地理位置信息与车辆的功率需求结合起来,通过多时间尺度的通讯,融合马尔可夫模型和动态规划算法,实现了工况预测和最优的能量管理。 同时还针对燃料电池等混合动力汽车,提出了多种网络通讯方法和通讯网络测试系统。提出了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基于时间出发的分布式控制系统CAN网络通讯方法和基于TTCAN的整车通讯网络测试系统等。简化了控制流程设计,通过确立系统节点间信息交互模式可方便的规划各节点间的协同工作,避免网络仲裁和冲突,提高网络安全的实时性和安全性。02. 应用前景 本成果可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领域。03. 知识产权 本成果涉及10项发明专利。04. 团队介绍 项目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团队成员包括欧阳明高、李建秋、杨福源、王贺武、卢兰光、李希浩、徐梁飞、杜玖玉、韩雪冰、冯旭宁等,课题负责人为李建秋,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论文发表200余篇。项目团队深度参与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战略规划、科技研发、国际合作、示范考核和产业化推进的全过程,培育出多家学生创业型高科技企业,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05.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06.联系方式 邮箱: zhangyan2017@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 2021-04-13
汽车教具汽车分解模型汽车教学设备
北京智扬北方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钻杆动力钳
ZQ203/100钻杆动力钳广泛用于石油钻井的起下钻杆作业。其结构特点为:1、钳头系开口型,能自由脱开钻杆,机动性强;2、本钳为旋扣钳和扭矩钳的一体结构,两档柔性变速;3、采用液压马达驱动,压缩空气控制,操作安全、简便;4、自动对中夹紧机构,保证新旧钻杆接头卡紧可靠;5、轻便灵活的钳头浮动方案,井口安装方便;6、井口移送用一气缸,不需要人力推拉大钳;7、复位对开口非常方便,由上扣转换到卸扣迅速可靠;8、扭矩和速度可调,正反方向都能产生扭矩和速度。
山东三田临朐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2021-06-22
汽车设计与制造相关技术及其应用
依托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效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电子控制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种装备先进设计技术与仿真教育部国防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汽车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①汽车造型品牌基因的表征、遗传与变异,②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车身数字化设计方法,③儿童的碰撞损伤机理与防护方法,④车身用铝镁合金热变形理论与短流程加工技术,⑤车身正向开发自主创新与关键技术集成应用。
湖南大学 2021-04-11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吉利集团和铭泰集团投巨资建设的,以培养汽车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指定的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座落在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湖南长株潭一体化核心区域九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学院地处汽车新世界中央,周边有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的华研汽车研发中心,有长株潭F2国际赛车文化产业园,有吉利高端品牌凌克项目等。学院所处区域集汽车教育、汽车研发、赛车竞技、汽车文化、豪车体验于一体,是真正的汽车王国。 学院创建于2012年,首期规划占地700亩,教学、日常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多年来,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根据汽车企业和行业的需要选拔人、培养人。学院坚持开门办学的方针,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标准、实践教学等均由校企双方共同商定,专业课程由企业派出一线工程师任教,初步形成了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模式,使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实现无缝对接,保证了教学效果。 学院以笃行至善,盛德日新为校训,把德育放在首位,创新了感恩教育、劳动教育、励志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等,试行了公民道德教育、职业素养培养与职业技能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学生好心态、好习惯、好技能作为办学目标,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学院自创建以来,每年新生人数持续快速增长,2014年接受入学新生473人,2015年迎来入学新生777人,2016年入学新生人数突破1000人,2017年入学新生人数持续增加。现学院在校学生人数为3000多人。在学生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就业保障体系建设,初步构建了吉利就业、行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等三重就业平台。在校综合评价合格的学生,学院将帮助他们在世界500强企业吉利汽车及国内外其他汽车品牌企业完成就业;对拥有创业梦想的学生,学院将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指导和创业支撑平台。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电动汽车电子差速桥技术
Ø  成果简介:电子差速桥技术是电动汽车所具有的一项关键技术。基于电动轮驱动技术的电动汽车由于采用多电机驱动策略,不仅传动系统简单、效率高,而且可以解决电动汽车对电动机功率要求高和功率器件性能难以满足要求的矛盾,是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结合电动游览车开发项目,设计了电子差速桥,电动轮采用直流串激电动机,电动机电枢采用并联结构,控制器采用了基于转向几何的独立转矩开环和闭环控制策略以及基于减小质心侧偏角的独立转矩控制策略,达到了不用测量方向盘转角即可由电动机自动实现速度与驱动力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智能网联汽车仿真软件关键技术
1. 痛点问题 自动驾驶受制于测试规模、测试成本、法律法规等多方面限制,导致实际道路的测试验证工作安全性差、成本高昂。据权威机构预测,实现全自动驾驶需至少170亿公里测试,所耗费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是天文数字。合理的研发时间内完成百亿公里的测试验证,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准确可靠地仿真。 目前,我国汽车制造商大多选择采购国外的自动驾驶仿真软件,国内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同类软件产品。并且,自动驾驶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技术,传统仿真软件对新趋势适应性不足,存在渲染负担重、交互智能差、仿真精度低、测试评价难的问题,不足以高效的支撑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 2. 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智能汽车团队,深耕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深刻理解现阶段技术瓶颈,聚焦细分领域重点攻关,打造了以LasVSim为平台的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研发工具链,并获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该工具链面向大规模交通流的自动驾驶仿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致力于解决现有仿真平台的需求痛点,覆盖典型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自主研发了交通参与者交互模型,高精度传感器模型和车辆动力学模型,支持标准化的算法开发I/O接口,内嵌客观性能评价体系,可实现自动驾驶算法的仿真测试加速迭代。 合作需求 (1)从事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企业开展业务合作。 (2)项目孵化需办公场地500平,天使轮融资需求约1000万元。
清华大学 2022-01-07
汽车结构件内高压成形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内高压成形是一种加工空心轻体件的先进工艺方法,原则上适用于冷成形的材料均适用于内高压成形工艺,适合制造空心变截面轻量化构件,可以减轻重量节约材料又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厅、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科建设项目和第一汽车集团研发项目的资助,在国内首家开展了内高压工艺理论和成形机理方面的基础研究,研制国内首台400MPa内高压成形机,该设备获得国家专利, 专利号:ZL00208694.8。 主要应用领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716 71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