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华中农业大学资环实验台柜项目(二次)竞争性磋商公告
华中农业大学资环实验台柜项目(二次)竞争性磋商
华中农业大学 2022-05-27
华中农业大学人工智能教学设备购置(PC机更新)竞争性磋商公告
华中农业大学人工智能教学设备购置(PC机更新)竞争性磋商
华中农业大学 2022-06-23
中国农业大学何志祝教授在自供电柔性可穿戴传感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智能传感与装备青年科学家创新团队的何志祝教授研究开发出用于温差发电的磁封装定形相变储热材料并研制出一套基于体热的自供电柔性可穿戴传感系统。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3-18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地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沈阳,位于风光壮美的浑河南岸。学校是一所以建筑、土木等学科为特色和优势,以工为主,工、管、理、文、农、艺术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原隶属于国家建设部,2000年在国家办学管理体制调整中划归辽宁省管理,2010年成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诞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一所有着鲜明的红色基因、伴随着共和国前进步伐不断成长和发展的高校。在72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大学使命,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建设行业发展,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1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是国家建筑行业优秀人才的摇篮。学校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建筑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5个博士一级学科及学校总体排名均位列辽宁省属理工类高校第一名。学校入选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5个学科入选省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13个专业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个专业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动画、环境设计5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6000人,现有本科生111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500人,外国留学生800余名。学校设有15个学院(教学部),19个直属科研机构和直属科研平台,现有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导师654人,教授199人,副教授428人。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级专家4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9人,中国博士后“香江学者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及辽宁省创新团队11个。学校本科教育包括7个门类下24个专业类,共50种专业。6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获批辽宁省首批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优势特色专业。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我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现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3个国家级科技平台,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个,省级实验中心及实践基地28个。学校2002~2019年的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辽宁省高校名列前茅。“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科技总经费14.55亿元,累计科研立项440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金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00余项。发表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2200余篇,其中多篇学术论文在《Nature Geo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学校在中国高校产学研实力排行榜中排名第13名。我校入围“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 ,位居省属高校第一。学校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改立项320余项,教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30余项,2次被评为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连续6次被评为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学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或科研、合作办学关系,是国家教育部选定的招收国内访问学者单位,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可以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收院校,是辽宁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博士奖学金生招收院校,是辽宁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辽宁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学校与美国班尼迪克大学合作举办的信息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是基地的示范项目。学校与罗马尼亚特来西瓦尼亚大学共同建立了孔子学院。学校校园底蕴深厚、优美宜人。校区占地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主校区规划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建筑形式现代、质朴、简练,功能设施齐全。教学区为网格式、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庭院组合,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一座长达756米的亚洲第一文化长廊将教学区、图书馆、实验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学校校园获得国家“2008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秉承“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博学善建、厚德大成”的校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深化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建筑大学而努力奋斗!
沈阳建筑大学 2021-02-01
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南京观测站质构仪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南京观测站质构仪采购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软件大道109号雨花客厅2幢1307室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20日09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南京农业大学 2022-05-27
湖南农业大学参加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陈弘应邀作主题报告
4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我校在本届博览会高校、人才专区参加会展,校党委书记陈弘率队出席大会并受邀作《新质生产力与创新人才培养》主旨报告。
湖南农业大学 2024-04-19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创新案例 | 传递“强农报国”正能量,中国农业大学这样做!
为持续加强师生理论武装,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落地生根,中国农业大学积极建设学校党委理论学习宣讲团,抓住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和主题教育历史契机,搭平台、强队伍,深入师生、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宣讲对谈,累计受众数百万人,把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传播到广阔的乡村田野,通过百万宣讲传递“强农报国”正能量,凝聚起“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精神力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4-07-24
【高教前沿】新疆农业大学副校长綦群高:政企社校协同发力,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近日,新疆农业大学副校长綦群高接受中国教育在线专访,就当前的就业环境和形势、毕业生深造路径选择和学校就业服务等分享了观点。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2-21
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隶属辽宁省人民政府,始建于1951年,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是当时东北地区创办最早的两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学校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2年,省政府决定并经教育部批准,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师范大学。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审时度势,更新办学理念与思想,坚持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相结合,运用级差地租原理,成功建设新校园,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发展空间瓶颈,创建享誉全国的异地资产置换的“沈师模式”;学校适时转变学校发展战略重心,实现从外延扩展向内涵建设的重大转变,并通过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凝练办学特色,探索出一条内涵式发展的新路。 学校占地面积1 228 282.7平方米,建筑面积942 220.78平方米。学校共有全日制本科生19 293人,硕士研究生2 917人,长短期留学生1 029人。现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师资及各类人才,为东北特别是辽宁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辽宁电化教育馆设在沈阳师范大学。学校现有26个二级学院和23个校属馆、部、中心、研究所及附属机构。拥有我国在中东地区为数不多的两所孔子学院——黎巴嫩贝鲁特圣约瑟夫大学孔子学院和约旦安曼TAG孔子学院。现有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1个、省级重大科技平台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重点实验室11个、重点研究基地26个、创新团队1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12项。本科专业7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示范性)专业9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2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7个、省级大学生创业项目选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0个、省级创新团队10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级精品课程79门。学校是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单位,教育部首批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是中国政府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受单位,首批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商务部援外培训承办基地、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研习培训基地、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学校拥有一支职称结构优化、学历层次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年龄结构合理、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辽宁省特聘教授11人,专任本科教师1360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2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49人。 目前,学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国家建设“双一流”的奋斗目标为引领,以创新创业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与专业为核心,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综合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地走优势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01
沈阳药科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药学学府。学校总占地面积143.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4.9万平方米。其中校本部(文化路)校区占地面积2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9万平方米;铁西校区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南校区(本溪高新区)占地面积120.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5.3万平方米。 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药学学府,设有药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功能食品与葡萄酒学院、无涯学院、社科与文体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亦弘商学院11个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2558名(博士469、硕士2089)、本科生8151名、成人函授生5085名。学校荟萃了众多的专家学者。在1170名教职工中,专任教师696名,其中教授123名,副教授237名。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国务院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召集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9人,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1人,获辽宁省领军人才荣誉称号2人次,辽宁省优秀专家7人,辽宁省攀登学者6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0人。 学校始终以医药及相关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学校办学定位、突出药学学科优势、坚持药学教育主线,适度拓展本科专业布局,持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药为主,跨医、工、理、管、经5个学科门类11个专业类的本科专业结构布局。共设置21个本科专业,5个成人本专科专业。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有6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5个省级转型发展试点专业,3个省级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25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2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0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8个省级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0名省级教学名师。获得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学校是国家批准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招收港、澳、台地区学员及外国留学生、国内高中保送生的院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药学、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5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药剂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获批辽宁省“双一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药学、中药学两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学校学科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根据2018年3月ESI最新发布的数据,学校进入全国百强,排名第95位;在全球高校和研究机构中排名1677位,进入世界前0.29%。3个学科稳定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药学与毒理学科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世界排名80位、国内第4位,是辽宁省属高校中唯一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的学科。我校6名教授再次入选2017 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在“药理学、毒理学和药剂学”领域排名全国第一。我校主办的《亚洲药物制剂科学》(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简称AJPS)学术期刊,被SCIE数据库收录,是国内第一本被SCIE收录的药剂学学术期刊。《沈阳药科大学学报》和《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也已成为国家药学类核心期刊。 学校始终坚持“以药学为特色,注重应用基础与技术研究,鼓励学科交叉与颠覆性技术创新,兼顾基础研究”的科技发展战略,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科研方向,构建了技术研发、成果孵化、成果推广三大科技创新体系,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建有涵盖临床前创新药物研发完整技术链的重点实验室、技术平台、工程技术中心58个,其中,辽宁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综合平台1个,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发改委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 学校立足前沿科学和产业技术需求,深入开展协同协作、联合攻关,在多相脂质体、粉体学、中药质量化学模式识别、脑科学研究、“配体包埋式”主动靶向纳米粒等领域居国内外领先水平,其中脑科学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在《自然》杂志子刊上发表。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向省内外医药企业转让新药证书137项,其中一类新药10个,为国家及区域医药行业、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联合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制药企业,共同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科研成果与科研人才的有效供给。牵头成立国家创新药物产学研战略联盟、辽宁省现代制药产业校企联盟、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省内成员单位近100家。本溪药物研究院先后接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学府和科研机构专家和留学生的交流访问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国际一些知名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实现资源共享;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8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新时期,沈阳药科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了面向大健康领域,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多学科交叉、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药科大学发展目标,明确了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为职能,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及红色基因、红色传统为文化传承,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新时代的沈阳药科大学洋溢着更加自信的新气象、奋力实现新作为! (更新于2018年4月)
沈阳药科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88 18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