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中基教师电脑
产品详细介绍 功能介绍:编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含视频、音频等);课堂课件展示;教育教学方法研讨;网上浏览:实现网上教案播放;基本学科图形工具;信息互动。
中基教育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2021-08-23
中基电子讲台
产品详细介绍    中基电子讲台(ESA-01)是一种专业的辅助教学设备,它功能强大,操作维护简单,解决了传统的五机一幕类产品操作复杂、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是现代教学及校园网络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中心设备。     中基电子讲台通过中心控制模块,以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为中央控制平台,提供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通过视频、音频输出模块为所有设备提供统一的音频、视频输出端口,既简化了控制流程,又避免了各种设备自带输出端的重复浪费,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      中基电子讲台使用人性化触摸控制设备,操作简易,舒适。稳压系统的选用,使电子讲台能够适应电源电压不稳定地区的正常使用,延长设备寿命,降低故障机率,节约维护成本。配合专用的电子讲台软件系统,通过形象化操作界面,享受强大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带来的便利,使工作更加轻松,教学内容更加生动。
中基教育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2021-08-23
培养基系列
“培养基虽不是细胞培养中唯一重要因素,但确实是最重要的一种。” ——Wurm博士,瑞士联邦科技学会生物工艺学教授 《Genetic Engineering News》(2005) 本公司所使用的总部研发生产的独特培养基,克服大部分市售无血清培养基导致的细胞活性差、贴壁性差以及分泌外源蛋白的能力差等缺点。多层培养瓶的表面作为细胞生长层,是由透气不透水的聚苯乙烯制成,保证细胞得到更充分的气体交换,获得的细胞更健康、活力更强。并采用独特的细胞生长的培养条件,大大提高了细胞的吸附性和生长速度。 目前国内市场主要有无血清培养基和有血清培养基两种。 精准医疗治疗中需要生物试剂,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对试剂要求极其严格。就细胞培养方面中,其精准源头就是培养基。现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所有厂家所生产的培养基都含有人血白蛋白,这就极不符合精准医疗的要求。因为人血白蛋白是从人体血液中提取,其中所含的成分不够明确,使用有人血白蛋白的培养基培养细胞可能会出现基因突变、出现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而我公司攻克了这一点,总部研发生产的培养基既无血清也无动物源蛋白,这在全球是第一家。
山东斯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6
液基TCT病理全自动制片机24通道
1、微电脑控制,中文界面,彩色液晶显示,触摸屏操作,简捷、直观、方便。2、全程电脑自动控制,无需人工干预。自动梯度离心浓缩标本,自动抽取标本瓶废液,自动转移标本,自动制片,自动滴染色(含盐酸酒精分化)。3、每份标本独立离心浓缩,独立抽取废液,独立转移并沉降制片,独立滴染色、独立倾倒废液,标本与耗材(离心管、一次性移液针筒、沉降仓等)一一对应,不交叉使用,不重复使用,保证单独制片染色,无标本间交叉污染4、一次性移液针筒抽取染色液、盐酸酒精,因此,无堵塞管道风险,无染色液浪费。5、有效细胞单层、均匀地平铺到载玻片圆形区域上,制成细胞成分丰富、背景清晰、颜色鲜艳、形态完整、平铺均匀的细胞学涂片。6、上皮细胞、化生细胞、颈管细胞及微生物等清晰,既可直接查癌及癌前病变,也可查炎症,HPV感染、滴虫、霉菌等微生物。7、配有净化排气装置,环保密封罩活性炭过滤,吸附有害气体,保证仪器内外空气洁净,保护操作者健康。8、单次制片染色1-24任意数值只标本。9、妇科、非妇科两种工作模式;巴氏、HE两种染色方式。
孝感奥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025-01-21
重交通沥青路面设计理论及其应用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已历 20 年。目前的设计理论借鉴了国外的思想,其实质是轻交 通路面设计思想的简单外延。我国道路的特点是交通量大,重车比例高,如外环线的重 车高达 65%,远远大于国外约 10%;超载严重,载重车超限比例达 51%。这导致路面寿命 仅 5-8 年,许多公路通车 1-2 年即大量损坏,远小于国外 20 年以上的寿命。 本研究集 17 年研究积累,创建了重交通沥青路面的完整设计理论。首先,通过实 地调研,发现了路面损坏的新类型;首次测定了动水压力,发现了沥青的迁移现象;首 次揭示了非均布重载下的路面力学响应和 Top-Down 损坏的必然性;系统阐明了路面损 坏的新机理和新模式,提出了设计新指标,为新理论构建打下了基础。其次,根据 17 年来积累的海量数据,创建了路面全寿命结构行为方程;提出了等效结构变换法,统一 了国际路面核心设计理论;发现了影响路面温度的新因素,建立了实用预测方法;首次 考虑了剪切疲劳效应,建立了永久变形预估模型;建立了材料 5 面体控制标准;提出了 "按性能设计,按力学验算"的设计思想,实现了使用性能与力学性能、结构设计与材料 设计的并轨。其三,发明了普适改性沥青系列技术,综合性能优于国际产品,打破了垄 断;提出了技术标准,研制了生产设备,实现了国产化和产业化。最后,研发了系列实 验设备,为结构和材料评价提供了新手段。 成果在沥青路面的损坏机理、温度场预估、抗剪试验以及设计思想、方法方面具有 突破和原始创新,核心设计理论的统一和"按性能设计、按力学验算"的提出,是路面领 域的重大理论突破。申请专利 14 项,出版专著 2 部,论文 177 篇,EI 检索 65 篇,部分 被引 749 次。近 5 年应邀在全国讲座 45 次。成果在国际最繁重的深港西部通道等 20 条 重交道路上直接使用,最长已用 13 年依然完好,节约路面建设资金 15-30%;已在北京、 广东、山东、江苏等省市全面使用,其他省市间接使用,部分成果已被 2007 年规范所 采纳,累计节约投资 2 亿 8 千多万元。
同济大学 2021-04-13
基于PPA的改性沥青性能提升与应用研究
聚合物(SBS)改性沥青显著改善了甘肃省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但是其成本较高、改性工艺复杂和易离析的缺点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多聚磷酸(PPA)作为一种新型沥青改性剂,具有价格低廉、工艺简单、沥青性能改善明显等优点,在甘肃省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项目结合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需求,采用多聚磷酸对沥青进行改性和提升,系统研究PPA改性沥青与混合料路用性能及其适用性。主要内容有:(1)PPA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研究;(2)PPA复合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研究;(3)PPA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4)PPA改性沥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4-14
一种沥青路面太阳能吸收装置
通过该装置吸收沥青路面上的能量,并将能量存储在循环水中,并与双层玻璃水幕墙类建筑配套使用,用循环水调节双层玻璃水幕墙类建筑物内的温度,充分发挥沥青路面吸收太阳能的特性,来降低玻璃幕墙类建筑的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目的。该装置使用操作简单,太阳能利用率高,使用方便,降低玻璃幕墙类建筑物的运行维护成本,减少其它能源的损耗。有助于环境保护,应用环境友好,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青岛大学 2021-04-13
保证预应力工程百年耐久性的灌浆设备和封锚仪器
保证预应力工程百年耐久性的灌浆设备和封锚仪器是针对沥青基灌浆材料具有高温流动性和高粘稠度的特点,研发的适合预应力工程现场施工用的沥青基灌浆设备。在功能上包括:灌浆材料的全程温度控制系统、灌浆材料加热、储存结构、灌浆材料的泵送结构、灌浆材料的输送结构。 技术特点: 1)灌浆设备在沥青针对沥青基灌浆材料的高粘稠度实现远距离、大扬程的输送。2)这种新型的预应力封锚配套仪器主要由加热部分和挤压部分组成。在挤压部分中,能够自由伸缩的小型液压装置是其技术创新点,在热缩管中的热熔胶受热溢出后,小型液压 设备推动两个端部的挤压板,对热缩管进行挤压,达到封锚的目的。    主要技术指标: 温度达到120℃±5℃范围内。  应用范围: 本项目所研究的保证预应力工程百年耐久性的封锚仪器和灌浆设备,主要应用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孔道沥青基灌浆材料灌浆及梁端封锚施工中。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一种铜基粉末冶金刹车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铜基粉末冶金刹车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铜基粉末冶金刹车片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铜粉54wt%~67wt%,石墨13wt%,铁粉4wt%~17wt%,铁铬合金8wt%~14wt%,碳化硅1wt%~4wt%,二氧化硅1wt%~4wt%;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配比称取原料,放入混料机中混配均匀;2)将混配好的原料装入模具中,在真空气氛或在氮气保护下采用热压烧结或放电等离子烧结得到综合性能优异的刹车片材料。制得的刹车片材料致密度和硬度高,摩擦系数稳定,耐磨损,综合性能优异,可以满足高铁列车制动摩擦片需求。该铜基粉末冶金刹车片材料可用于制备刹车片,制备方法为:采用Q235作基材,将制备铜基粉末冶金刹车片材料的原料与基材经热压烧结工艺进行复合烧结,得到刹车片。
东南大学 2021-04-11
低维钛酸盐与树脂基耐磨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工业化应用
 此项目荣获2008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并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支持。授权6项和公开4项发明专利已形成发明专利族。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230 2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