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艾迪思特智能融合
信息
终端TM-H
内置工业电脑,强劲性能,搭载HDBaseT端口,支持信号传输,性能稳定,运行流畅,功耗更低; 音视频解码,定时推送,可将融合管理平台的音视频任务进行解码播放,任意终端收到任务信息都会自动运行播放,任务结束后设备自动关闭,实现自动化管理; 智能联动:内置无线物联网关,可以接入无线物联设备;支持无线麦克风接入,实现教室无线扩声; 反向扫码,语音对讲功能:对接校园IC 卡,可插卡、刷卡、扫码或者反向扫码开机
深圳市艾迪思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2-11-03
艾迪思特智能融合
信息
终端NC-MINI
轻量化设计,极简操作:轻量化设计,一键开关所有多媒体设备;支持与麦克风智能连接; 音视频解码,定时推送,智能化管理; 智能联动:内置无线物联网关,可管理灯光、空调、风扇、窗帘等用电设备; 强电管理,能耗监测。
深圳市艾迪思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2-11-03
河北
大学“云研发”智能体温筛检系统 1秒钟可同时检测6人
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7名师生自主研发出“可在1秒内同时对6人实现检测”的智能体温筛检、员工签到系统,并在该校第九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中进行了试用。据介绍,该系统由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2名教师带领5名学生研发,从设计、硬件选型、软件开发周期共历时40天。研发人员均为河北大学厚德创客空间成员,研发过程中所有技术指导、数据共享与试验交流全部在网上进行,实现了技术攻关的“云研发”。该套系统基于红外热成像原理,采用高精度人脸识别算法,可在1秒内同时对6人实现快速人脸比对和测温功能,温差精度在±0.3度以内,人员通过测温区域时无需停留、无需人工干预。目前,该系统正准备申请有关部门检验。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刘秀玲称,目前,研发团队正在进行技术攻关,赋予该系统技术含量更高、适应场景更丰富的实用功效,以期在企业复产复工、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区域广泛应用。
河北大学
2021-04-11
【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推介】助力
农业
绿色发展,清华大学研发生物磷钾肥
现代高效农业离不开肥料的使用。然而,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导致了严重的土壤酸化板结以及对地表水系的生态破坏,在回归自然、农产品有机化的全球大趋势中,有机肥料则成为关键的源头。但目前,由于人们认识上的误区以及技术手段所限,有机肥中磷、钾元素的补充仍然延用磷酸铵、硫酸钾等常规化学肥料,对肥料的全面有机化形成了技术障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12-20
华中
农业
大学脉动真空灭菌器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华中农业大学脉动真空灭菌器项目竞争性磋商
华中农业大学
2022-05-27
从
农业
环境中挖掘自然能源并将其高效转化为电能的研究成果
环境温湿度、光照强度、水分、盐碱度、作物生理指标……这些参数关系农作物生长,现代农业通过农业信息智能感知技术便可轻松“一网打尽”。 然而实时监测这些指标需要电力驱动,电力无疑是智慧农业蓬勃发展的“源头活水”。田间地头常常难以铺设管线,而电池有限续航能力和污染风险又比较突出。因此发展农业信息“无源感知”是未来智慧农业一大趋势。 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IBE团队平建峰研究员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从农业环境中挖掘自然能源并将其高效转化为电能。首次将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应用于农用纺织品中,并用于降雨时雨水能的收集,通过能量转化获取电能。 这项研究,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纳米能源》( Nano Energy )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姜成美 ,通讯作者为平建峰研究员。 功能化纱线的制备流程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场景把摩擦纳米发电机装进农用纺织品的纱线里 南方地区经常暴雨成灾,造成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农用纺织品在大棚设施中最为常见,它能够遮阴挡雨,保护农作物。 如何从农业环境中挖掘能源? 浙大科研人员将这两者巧妙结合,通过纱线表面功能化,将摩擦纳米发电机依附在纱线上,织成智能化农用纺织品,利用雨水冲刷时的电子转移与流动产生电流,源源不断地为智慧农业供能。装载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纱线可以说是智慧农业的“无源活水”。 这个研究灵感来自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仲夏时节,一场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透过来不及关闭的窗户摧残了窗台边的绿植。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思考:“农作物所处的环境只会更恶劣,那么我们就想办法利用它的恶劣。”大棚不仅可以作为作物、动物的“保护伞”,还可以作为雨滴能的收集器。 实验数据显示,在9.5牛顿的连续力作用下,3厘米长的纱线就能产生7.7伏的电压。 平建峰介绍,未来通过连接储能设备,这些被改造的农用纺织品,不仅可以为种植业和畜牧业提供保护以提高农畜产品质量与产量,还可以为物联网感知器件源源不断地输送电能,从而开展农业信息的无源监测和实时提供天气状况。 功能化纱线在农用纺织品上的应用绿色能源在智慧农业中具有广阔应用 为什么雨滴的能量可以转化成电能呢? 这是因为对农用纺织品的纱线进行了特殊改造。科研人员在其表面覆盖了两层特殊材料——导电的碳化钛纳米材料和不导电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一种高分子聚合物)。 功能化纱线收集雨滴能的原理 该聚合物能够防水并与环境中的雨水发生电子转移。而碳化钛感应电极,不仅具有高导电性能,还因其高电负性可以助力表面聚合物抢夺电子。因此在实现农用纺织品原有的农用保护材料、保温、遮阳、水土保持、排水灌溉、种子培育基材的功能基础上,还能从农业环境中源源不断地获取能源,为智慧农业提供驱动力,实现农业信息“无源实时感知”。 平建峰说,这两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整个制备过程易于规模化和工业化。
浙江大学
2021-04-11
利用工
农业
生产废弃物加工有机-无机复合基质技术
对工、农业生产废弃物进行生物无害化处理,得到性质稳定、性状优良的有机物料。根据作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对水、肥、气、热等生活因子的需求,结合作物育苗与栽培的工艺或农艺要求,科学添加疏松多孔、通气性强、透水性好,有较好的酸碱盐缓冲性、有利于作物盘根的矿物材料,以及作物所需养分的缓释性肥料等,配制成安全高效、性状优良、营养平衡的作物育苗与栽培基质。
扬州大学
2021-04-14
(ISET)机器人辅助
农业
现代化、智能化生产产业链
现有智慧农业企业主要的业务是信息服务,互联网管理、品种培育等信息获取及管理方面,而很少见到对生产流程中的硬件设施进行优化的企业,ISET将以此为切入点,完善智慧农业的各个环节。ISET以智慧农业为主线,打造以智慧导航转运机器人、智慧喷灌转运机器人、智能农作物识别采摘机器人,以及定制机器人辅助农业生产产品服务等为分支的产业链。
北京交通大学
2023-05-08
2022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网
评通过项目公示
2022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网评工作已经结束。现将网评通过的293项科学技术奖项目,其中自然科学奖45项,技术发明奖9项,科学技术进步奖239项在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网站公示。
安徽科技厅
2023-02-07
基于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
网
的新型 DCS 控制系统的 设计
本项目以通信和控制为核心功能,以实时性和可靠性为基本要求,主控系 统由两个冗余配置的控制卡构成,两个控制卡具有完全相同的软硬件配置,工 作于主从模式的双机热备状态中。控制卡要实现与上层工程师站和操作员站的 以太网通信,与底层测控板卡的现场总线 CAN 通信,还要能够解析、运行和存 储工程师站下载的基于功能框图的控制算法。 历经近四十年的发展, 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在功能和性能上稳步提升, 提高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在 大型复杂工业生产过程中确立了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且,DCS 不断与新的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呈现出新的结构模式和更加优异的性能。通过对 DCS 控制站主控系统的研究,依据具体的功能需求,本项目实现了基于 ARM 微控 制器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 DCS 控制站主控系统。
山东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73
74
75
...
112
11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