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HR-3000型微机灰熔熔性测定仪
产品详细介绍功能特点:  1.采用微机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控制。系统采用WINDOWS98操作系统,在测试的同时可进行数据处理、查询、修改等其它工作,实现一机多用。  2.采用CCD摄像技术,图象清晰,能直接摄取高温炉内灰锥形态变化并实时显示图象,测定过程直观。  3.按国家标准规定方法微机自动判断熔融特征温度: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半球温度(HT)和流动温度(FT)。并将全过程图像存盘,以便于检验、分析。  4.屏幕显示温升曲线,可打印灰锥图象结果及温度。  5.采用先进的加热器件和保温材料,升温快、控温准确、故障率低。  6.高温炉带有转盘,装样方便、简装。  技术参数:  测定精度符合GB/T219—1996要求  控温范围:(0~1600)℃  温度显示分辨率:1℃  测温误差:±3℃  高温恒温区长度:≥30mm  控温精度:≤±5℃  温度显示精度:0.2级  升温速度:≤900℃,(15~20)℃/min;>900℃,(5±1)℃/min。  工作电源:AC220V±22V 50HZ±1HZ,功率:≤5KW。  外形尺寸(mm):控制器:470×230×410  高温炉:700×400×420  重量:控制器10kg,高温炉30kg 
鹤壁市华通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JHT-I-A
产品详细介绍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JHT-I-A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JHT-I-A简介:JHT-I-A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用于载体的微重力测量系统和高精度惯导系统中,并可用于高精度的静态角度测量系统中。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JHT-I-A性能参数:
陕西航天长城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3D打印个体化定位导板应用于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治疗
3D打印个体化定位导板应用于骨科临床是国际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当前的研究难点在于打印定位导板模型的钉道与3D仿真模型钉道是否一致。本项目立足国际前沿,基于羊胫骨CT扫描图像,建立胫骨平台骨折三维模型、钢板及导板三维模型,3D打印实体导板及钢板模型,再将3D打印导板应用到临床骨科科室的术前设计及模拟手术过程,实现以3D打印个体化定位导板辅助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治疗。首先,通过CT扫描获取羊胫骨DICOM图像,建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三维模型及钢板模型,模拟修复不同胫骨骨折工况,设计带置钉钉道的导板;然后,打印3D导板模型及钢板实体模型,并将导板分别固定在不同胫骨标本上模拟微创手术,按钉道植入螺钉;再进行CT扫描及实验验证钉道位置长度等是否与初次3D仿真的钉道的参数一致;最后将该3D打印导板技术推广到医院临床骨科科室。本项目可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进行试点应用,实现成果转化,转化成果可推广用于各医院临床骨科科室的术前设计、模拟手术过程、医学教学和科研,架设虚拟手术和真实手术的桥梁,提高骨科手术治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临床意义、应用价值及广阔的市场前景。
同济大学 2021-04-11
一款可通过光合作用靶向治疗肿瘤的微纳机器人
微纳机器人指的是尺度介于微纳米级别,可以对微纳空间进行精细操作的机器人。由于其具有灵活运动、精确靶向、药物运输等能力,在疾病诊断治疗、靶向递送、无创手术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现阶段针对微纳机器人的有关研究大多聚焦在体外,在体内治疗应用的更多预期功能仍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研究员团队研制出一款微纳机器人,通过以微藻作为活体支架,“穿上”磁性涂层外衣,靶向输送至肿瘤组织,成功改善肿瘤乏氧微环境并有效实现磁共振/荧光/光声三模态医学影像导航下的肿瘤诊断与治疗。 这项研究被刊登在材料领域著名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并被遴选为当期封面。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交叉学科直博生钟丹妮,论文通讯作者为周民研究员。 光合作用解决供氧不足 在肿瘤治疗中,为何需要微纳机器人靶向提供氧气呢? 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在快速增殖中消耗了大量的氧气,导致肿瘤组织内部存在缺氧微环境,这成为众多肿瘤治疗方法出现耐受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临床肿瘤治疗采用的放疗和光动力治疗中,患者通过高压氧仓吸氧来解决肿瘤内部氧气不足的问题。但这种方法往往收效甚微,并不能达到靶向供氧到肿瘤部位,难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螺旋藻,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微藻,作为水生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那么如何将该微藻送进肿瘤?课题组提出将超顺磁性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通过浸涂工艺,均匀涂层至微藻表面。磁性工程化的微藻能够在外部磁场控制下,能够定向运动至肿瘤。 磁性工程化螺旋藻,在磁铁控制下能定向移动 “研究的创新性在于无机和有机的微纳体,选择性把药物输送到肿瘤缺氧部位。”周民介绍,他们所研制的微纳机器人是一种光合生物杂交体系统,这个系统既保持了微藻高效的产氧活性,还兼有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定向磁驱能力。 微纳机器人通过光合作用提高肿瘤氧气浓度 在具体治疗中,通过体外交变磁场将微纳机器人靶向运送并积累至肿瘤,通过体外光照,由光合作用原位产生氧气来减轻肿瘤内部乏氧程度,从而提高放射疗法的效率。“在小鼠的原位乳腺癌模型中,经增强的联合治疗展现了明显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 增强放疗/光动力协同治疗抑制肿瘤生长并可降解 叶绿素一面照出肿瘤变化的镜子 光合生物杂交微纳泳体系统不仅对于放疗具有积极作用,在经过射线处理后释放的叶绿素能作为光敏剂,进而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来杀死肿瘤细胞,实现协同光动力治疗。“正常的光动力治疗需要氧气和活性氧才能顺利开展,目前的微纳机器人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需求。” 此外,微藻中含有的大量叶绿素,也具有的天然荧光和光声成像功能,可以无创性地监测肿瘤治疗情况和肿瘤微环境变化。“药物遇到荧光,就能够表达出来。叶绿素是一面镜子能够找出来它。” 基于叶绿素的治疗及成像功能
浙江大学 2021-04-10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外用制剂 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 明 人】王旭;洪兵;孙斯凡;徐奚如;金晶【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药复方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生大黄5~15份,黄柏5~15份,黄连3~10份,苦参10~50份,金银花10~30份,乳香5~15份,没药5~15份,白及10~30份。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外用制剂,根据中医药理论,采用辨证论治的理论进行中药配比组方,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能够有效纠正糖代谢紊乱,降低血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且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具有很好的抗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且可以方便制备成喷雾剂或洗液等剂型,临床使用方便,安全。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荆芥挥发油及制剂的制法和在制备治疗抗感冒药中的应用
【发 明 人】丁安伟;张丽;丁婕【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荆芥挥发油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药效学作用。以荆芥穗为原料,加水,蒸馏,分离得含水荆芥挥发油,冰冻后,去冰除水,即得荆芥挥发油,再以荆芥挥发油为活性物质加入不同剂型的辅料,可制成各种剂型,为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喷雾剂。荆芥挥发油及其制剂—金感胶囊、清菲软胶囊均具有较好的抗炎、解热、发汗抗菌和抗病毒作用,且具有使用剂量小的优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西南大学胡昌华廖国建教授团队在治疗耐药真菌感染领域获得重要进展
机制研究发现高浓度优选化合物MW5破坏真菌细胞膜并诱导细胞产生ROS进而导致细胞死亡,低浓度MW5能破坏药物外排泵MDR1功能,进而增加氟康唑胞内浓度进而逆转其耐药性。
西南大学 2022-06-10
ACS Nano、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姜虎林教授团队发表纤维化治疗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药学院姜虎林教授团队在学科顶尖期刊ACSNano(IF=18.027)和JournalofControlledRelease(IF=11.467)相继发表纤维化治疗的最新系列研究成果。
中国药科大学 2022-10-17
新颖结构苯并咪唑胺类化合物在急性白血病中的治疗应用
我们自主开发的苯并咪唑胺类类似物具有新颖结构,药物的化学合成路线简单,并在低剂量情况下保持了对FLT3突变白血病的作用强度,而对机体无明显毒副作用,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成果简介 FLT3/ITD突变是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突变,是预示更高的早期死亡率和复发率、对化疗药物抵抗耐药的不良预后因素。目前针对FLT3/ITD突变的临床靶向药物主要为索拉菲尼、吉瑞替尼等进口药物。我们自主开发的苯并咪唑胺类类似物具有新颖结构,药物的化学合成路线简单,并在低剂量情况下保持了对FLT3突变白血病的作用强度,而对机体无明显毒副作用,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 ZL201810219462.0), 成果近期“ Identification of Benzoimidazole Compound as a Selective FLT3 Inhibitor by Cell-base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of a Diversity Library”在同行评议的药物化学权威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22 Feb 24;65(4):3597-3605)发表文章。因此可望成为针对白血病常见突变基因的国产新药。
中山大学 2022-08-15
中山大学谢晓燕、帅心涛团队发表肿瘤免疫治疗新成果
纳米囊泡的水腔包裹STING激活剂,表层通过MMP-2敏感的短肽PLGVRG偶联抗PD-L1抗体。同时,通过酸敏感的酰胺键偶联PEG,可阻碍抗PD-L1抗体与PD-L1阳性的正常组织结合,从而赋予了纳米药物的隐身性能。
中山大学 2022-05-3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6 87 88
  • ...
  • 150 15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