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东南大学李全团队在光免疫肿瘤治疗方面取得重要研究突破
近日,东南大学智能材料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化学化工学院李全团队在细胞焦亡介导的光动力和光热协同免疫肿瘤治疗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东南大学 2023-07-11
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原料:三七5-12份、白及6-15份、熟大黄6-15份、甘草6-15份、龙骨20-50份、牡蛎20-50份、山茱萸20-50份。取所述配比三七、白及,粉碎备用;取所述配比熟大黄、甘草、山茱萸混匀,加水煎煮1-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备用;取所述配比龙骨、牡蛎,加水煎煮1-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B步的滤液合并,浓缩得清膏;取清膏,加入三七粉、白及粉,制剂即得。该药物制剂可更好保留药物有效成分,能有效地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作用良好,市场前景广阔。该方法针对现有技术,将中药配方制成现代制剂,不仅服用方便,而且工艺科学合理。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1
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1类创新药物CP0116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成果简介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ILD中最常见也最为严重的疾病类型。IPF是一种进行性发展、致死性、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的间质性肺疾病。该疾病多发于老年人,患者从诊断建立到死亡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2~3年,5年病死率为70%~80%。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展与环境的持续恶化,IPF患病人群呈不断上升趋势。保守估计目前全球患病人数约5000万,我国患病人数约60万,年死亡病例达40000例。截止到2017年,国内外批准上市用于治疗IPF的药物仅有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这两种药物可以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但是无法逆转病情进展、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期,而且对一部分患者具有相当大的副作用,晚期常需要肺移植,医疗花费巨大。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更加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价格合理的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新药。 项目研究基础 研发平台:依托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首个肺纤维化药物研发平台,该平台拥有全套的药物研发所需的各种大型仪器和检测设备,标准的细胞间和动物房,硬件设施完善。 批件申报经验:项目组在国家重大专项十二五平台和肺纤维化药物研发平台支持下申报获批南开大学首个肺纤维化临床批件:多西环素治疗继发性肺纤维的临床批件(化药原1.6类),批件号为2017L01323。 IPF药物研发梯队级候选化合物:项目组已建立完善的肺纤维化药物细胞筛选体系和动物药效评估体系,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个天然产物衍生物化合物库,目前已筛选多达500个化合物,有一系列化合物显示出良好药效,且已申报相关专利。 项目优势 项目组发现TGF-β1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心调控作用,因此有针对性地以TGF-β1/Smad信号通路为靶点建立了细胞水平的高通量药物筛选体系,及体外细胞模型和体内动物模型的IPF药物评价体系,并通过半合成的手段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倍半萜衍生物库,随后利用动物药效学模型进行验证,一共得到15个活性化合物(Hits)。对TGF-β1的活性化合物CP0105结构进行优化,得到先导化合物CP0116。已申请相关专利2项。 药物动力学预实验研究:候选药物分子CP0116经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为76.9%,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小于1%),血浆半衰期约为2小时,药物分子12小时清除干净。主要经肝,肾代谢。 毒理学预实验研究:急毒预试验结果显示,一次性对小鼠(n=10)灌胃给药CP0116(2000mg/kg),48小时内无一死亡,与对照组相比,无异常。长毒预试验结果显示,对小鼠(n=10)连续灌胃给药CP0116(100mg/Kg)55天,给药组老鼠无一死亡,与对照组相比,未观察到任何毒性作用。 药效学研究:吡非尼酮(100mg/kg)给药组小鼠肺胶原含量较模型组降低18%,纤维化面积减少25%;同剂量CP0116给药组小鼠肺胶原含量较模型组降低26%,纤维化面积减少48%,药效结果优于吡非尼酮组。 药学研究:CP0116结构稳定、收率稳定、纯度可达98%以上,小试工艺已经开发完成。
南开大学 2022-07-29
IκB 激酶 ε 抑制剂(SIKE)在治疗心肌肥厚中的功能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IκB 激酶 ε 的抑制剂 SIKE 在心肌肥厚中的功能和应用,属于基因的功能与应用 领域。本发明确定了 SIKE 的表达与心肌肥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心脏特异性 SIKE 转基因小鼠和非转 基因为实验对象,通过主动脉弓缩窄手术,模拟心肌肥厚疾病模型,结果表明 SIKE&n
武汉大学 2021-04-14
CRISPR基因编辑PD-1细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成果
2020年4月27日,我校华西医院胸部肿瘤科卢铀教授团队在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了题为“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CRISPR-edited T cells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的研究结果,报道了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体外T细胞中编辑PD-1基因,经体外T细胞培养扩增,再输回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受试者,首次证明了该疗法在NSCLC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为华西医院胸部肿瘤科卢铀教授,其他并列第一作者为胸部肿瘤科薛建新研究员、周晓娟主治医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 2016年7月,《Nature》杂志率先报道卢铀教授团队计划开展首个CRISPR–Cas9基因编辑人体临床试验,并于2016年10月进行了首例受试者治疗。项目组严格按照临床研究方案计划,随访2年,截止时间为2020年1月31日。该临床试验完成12例三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肺癌患者的基因编辑细胞治疗,入组受试者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无3级及以上细胞治疗相关毒性发生和治疗相关性死亡。在入组的12例受试者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7.7周,中位生存时间(OS) 为42.6周。临床评价为疾病稳定(SD)2例中,一例受试者稳定时间近18个月。 该临床试验还重点研究CRISPR基因编辑对T细胞制品的脱靶效应,该团队分别利用二代测序技术(NGS)和全基因组测序技术(WGS)对细胞制品进行脱靶检测。结果显示这种CRISPR基因编辑导致的脱靶效应是低突变频率或不常见的。该临床研究是一项转化性I期临床试验,其成果的发表,为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进一步向临床研究转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川大学 2021-04-11
用于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疾病治疗的CD38酶抑制剂
项目简介 目前临床上抗哮喘用药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β2受体激动剂(例如盐酸丙卡特罗(美普清)),但这两类药物存在较大的副作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引起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减弱机体抵抗力,阻碍组织修复,延缓组织愈合;抑制儿童生长发育。β2受体激动剂可引起心律失常、肌肉震颤、水盐代谢紊乱。临床急需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新药。 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管、支气管本身对各种刺激,包括特异性抗原刺激和非特异性刺激,如物理、化学刺激,呈现过度反应,是支气管哮喘病人区别于正常人的重要特征。CD38分子表达与分布在气道平滑肌等。通过CD38分子的酶催化作用生成的环腺苷二磷酸核糖(cyclic adenosine diphosphate ribose, cADPR)来调节细胞内Ca2+的释放而调节细胞收缩。气道平滑肌的收缩能力主要依靠于平滑肌细胞内Ca2+的浓度,CD38分子可以调节细胞内Ca2+的浓度进而影响气道平滑肌的收缩,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图1.T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本项目重点研究了两种小分子CD38抑制剂,其中一种化合物即5-(3-苯基丙酰氨基)-N-(4-乙氧羰基苯基)-1H-3-吲哚甲酰胺(T化合物分子式见图1)治疗能够减轻臭氧攻击所造成气道与肺泡病理改变,炎症反应、氧化损伤及气道高反应,且无明显血液毒性与全身性毒副作用。该化合物作为CD38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Ca2+释放舒张气管平滑肌,对症治疗气道高反应性疾病;我们利用臭氧制作小鼠气道高反应模型,同时给予该化合物的乳化剂灌胃治疗,发现经该化合物治疗的小鼠气道阻力明显降低(见表1)、动态肺顺应性明显增加、肺病变程度减轻(见图2)。  应用范围 流行病学结果表明,中国有大约3000万哮喘病人。其中,儿童哮喘发病率约1.5%,成人发病率约1.24%。由于哮喘发病率不断地增高,预计在未来15-20年内患者总人数将增至4亿人。T化合物可以有效治疗哮喘病人气道高反应症状、副作用小,具有良好的药物开发前景,我国每年有超过3000万人出现哮喘发病,假设仅仅5%的病人(150万)接受5000元的抗哮喘治疗,则年销售额可望达到75亿元。 表1 *P<0.05 vs 正常对照组   # P<0.05 vs 模型组项目阶段 本项目处于临床前阶段。化合物合成路线合理,产率高。适合产业化。我们的研究发现,5-(3-苯基丙酰氨基)-N-(4-乙氧羰基苯基)-1H-3-吲哚甲酰胺除了能通过抑制CD38酶活性,扩张气管平滑肌对症治疗气道高反应性疾病之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图2.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图左上,正常对照组;中上,模型组;右上,阳性药1激素组;左下,阳性药2美普清组;中下,H化合物组;右下,T化合物组知识产权 已经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北京大学 2021-04-11
可注射干细胞 3D 微组织治疗实现微创高效再生医学
以组织工程和干细胞治疗为代表的再生医学是现代医学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有望成为继药物和器械治疗之后下一个医疗健康行业的支柱产业。再生医学已在临床成功地用于皮肤再生,关节软骨重建,肌腱、脊髓损伤修复,免疫系统功能重建等,并在治疗疑难病症(如遗传性疾病和心血管类疾病)和各类器官组织(如神经、肝脏、心脏、胰腺等)修复和再生的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效果。3D 微组织疗法目前在科研领域内,也在大动物(犬)椎间盘蜕变、小动物(鼠)皮肤损伤及小动物(鼠)肝衰竭等模型中得到有力验证。这种可注射3D 微组织平台技术可辅助各种类型的细胞治疗和组织 再生,有望像药物传递对于药物治疗一样在细胞治疗领域产生广泛而重大的影响。其潜在市场主要是各大 医院和医疗机构,将成为未来治疗重大疑难疾病的利器。
清华大学 2021-04-11
用于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疾病治疗的CD38酶抑制剂
目前临床上抗哮喘用药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β2受体激动剂(例如盐酸丙卡特罗(美普清)),但这两类药物存在较大的副作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引起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减弱机体抵抗力,阻碍组织修复,延缓组织愈合;抑制儿童生长发育。β2受体激动剂可引起心律失常、肌肉震颤、水盐代谢紊乱。临床急需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新药。 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管、支气管本身对各种刺激,包括特异性抗原刺激和非特异性刺激,如物理、化学刺激,呈现过度反应,是支气管哮喘病人区别于正常人的重要特征。CD38分子表达与分布在气道平滑肌等。通过CD38分子的酶催化作用生成的环腺苷二磷酸核糖(cyclic adenosine diphosphate ribose, cADPR)来调节细胞内Ca2+的释放而调节细胞收缩。气道平滑肌的收缩能力主要依靠于平滑肌细胞内Ca2+的浓度,CD38分子可以调节细胞内Ca2+的浓度进而影响气道平滑肌的收缩,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项目重点研究了两种小分子CD38抑制剂,其中一种化合物即5-(3-苯基丙酰氨基)-N-(4-乙氧羰基苯基)-1H-3-吲哚甲酰胺(T化合物分子式见图1)治疗能够减轻臭氧攻击所造成气道与肺泡病理改变,炎症反应、氧化损伤及气道高反应,且无明显血液毒性与全身性毒副作用。该化合物作为CD38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Ca2+释放舒张气管平滑肌,对症治疗气道高反应性疾病;我们利用臭氧制作小鼠气道高反应模型,同时给予该化合物的乳化剂灌胃治疗,发现经该化合物治疗的小鼠气道阻力明显降低(见表1)、动态肺顺应性明显增加、肺病变程度减轻(见图2)。
北京大学 2021-02-01
1-脱野尻霉素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肾病药物中的应用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因此迫切需要深入阐明其发病机制,丰富和完善防治措施。 1-脱野尻霉素是一种哌啶类多羟基生物碱,能够竞争性抑制肠道α-糖苷酶的活性, 应用于糖尿病餐后血糖的升高;还可以进入体内,发挥抑制病毒复制中糖链合成、糖蛋 白中糖基的修饰等功能。对 1-脱野尻霉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为创立临床治疗新方法、新 药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本发明提供了 1-脱野尻霉素在制备糖尿病肾病药物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组 合药物。通过实验,发现 1-脱野尻霉素对于高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增值的抑制作用、抑 制系膜细胞α-平滑肌动蛋白表达的升高、系膜细胞 TGFβ1,整合素β1mRNA 表达的影 响,充分验证了 1-脱野尻霉素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二、应用领域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直接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也可与其它药剂同时使用治疗。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含有安全效量的 1-脱野尻霉素以及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与 赋形剂,配制成适合给药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方式。
同济大学 2021-04-13
通过基因治疗协同调控多信号通路促进内耳干细胞再生毛细胞
Lgr5是Wnt信号通路的下游靶基因,在耳蜗中Lgr5阳性细胞具有内耳干细胞的特性,激活Wnt信号可以促进Lgr5阳性内耳干细胞的增殖,部分增殖后的Lgr5阳性细胞也可以分化成毛细胞。这暗示了可能通过 Wnt和 Notch,Shh,Hippo,等多种信号通路的协同调控来促进Lgr5阳性内耳干细胞增殖分化为具有功能的毛细胞,从而恢复听力。本项目研究在小鼠毛细胞损伤模型中通过Wnt,Notch,Shh,Hippo等多种信号通路的协同调控,促进Lgr5阳性内耳干细胞增殖分化为具有功能的毛细胞。
东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0 31 32
  • ...
  • 41 4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