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温运
颗粒
【项目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风险基金项目。 【类 别】中药新药六类。 【剂 型】颗粒剂。 【处方来源】温运合剂方系全国名老中医汪受传教授的临床经验方,由麸炒苍术,益智仁,砂仁等组成,具有运脾止泻之功效,苍术有燥湿健脾,益智仁、炮姜温中健脾,砂仁温中理气助运,茯苓健脾渗湿,麦芽消乳健胃,具有运脾化湿、温中止泻之功效,主要用于小儿脾虚泄,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 【功能主治】温阳运脾,化湿、止泻,用于治疗儿童迁延性、慢性腹泻脾虚证。 【主要技术指标】 1.工艺研究:对方中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提取获得其有效组分。 2.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制定了方中各味药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按照中国药典中颗粒剂项下有关规定,对本品的粒度、水分、溶化性等进行了检查。进行了含量测定和初步稳定性试验。 3.药效学研究:从整体水平研究了温运颗粒对急慢性腹泻的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了本方对番泻叶、蓖麻油所致的小鼠腹泻,新斯的明所致的小鼠小肠亢进、大黄所致的小鼠致慢性腹泻及大黄诱导的脾虚泄泻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该方具有较明显的止泻作用,同时对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修复及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4.临床观察本方治疗小儿泄泻脾虚证52例,疗程5~10天。结果:痊愈20例(38.46%),显效28例(53.85%),有效3例(5.77%),无效1例(1.92%),痊愈显效率92.31%。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推广应用前景】脾虚泻继发乳糖不耐受症是婴幼儿常见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特点。在我国,小儿腹泻为儿科第二位常见多发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该方具有良好的温脾止泻的功效。该项目研究成果不仅可为本病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方药,而且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先进的实验研究方法,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进展情况】申请发明专利1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清瘟
颗粒
【项目来源】科技部十二五支撑项目“病毒感染类热病中医学术传承及临床应用研究-流行性感冒中医辨治方案及临床应用研究”。 【类 别】中药新药六类。 【剂 型】颗粒剂。 【功能主治】清气化湿、凉营解毒,主治病毒感染性高热疾病。 【处方来源】清瘟颗粒是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临床经验方,先后应用于流行性出血热、乙型脑炎、腮腺炎脑炎、流感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主要技术指标】 1. 药学研究:(1)已经完成清瘟颗粒的制剂研究,经三批中试生产实践证明本工艺适合工业化大生产,产品质量稳定;(2)完成质量标准研究,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制定了定性、定量方法、含量限度范围及该质量标准可以控制的产品质量;(3)完成稳定性试验,按照临床用质量标准(草案)和卫生学标准检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在室温自然条件下质量稳定。 2. 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1)开展了系统的动物实验,进行了体外抗病毒、抗菌、退热、止咳化痰、抗炎及镇痛试验。抗病毒试验结果表明,清瘟颗粒具有体外抗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作用,且可明显延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存活天数、降低肺部病变,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抗菌试验表明清瘟颗粒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临床分离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对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具有保护作用。退热、止咳化痰、抗炎等试验证明清瘟颗粒具有良好的解热、镇咳、增加气道分泌物,促进痰液排出及抗炎的作用。镇痛试验无明显镇痛作用。(2)已进行毒理学研究,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对大鼠一般体征、体重、进食量、血液学指标、脏器系数及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脑、甲状腺、胸腺、肾上腺、垂体、前列腺、睾丸、附睾、卵巢、子宫等组织形态学基本无明显影响。 3. 临床研究:临床用清瘟口服液治疗病毒性高热103例,总有效率达97.07%,高于对照组的86%(P<0.01);治疗组体温开始下降时间、复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清瘟口服液能改善症状,减轻肾衰,改善微循环,对机体免疫呈双相调节作用,从而迅速控制病变发展。 【获奖情况】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项。 【推广应用前景】周仲瑛教授带领本项目研究团队此前在对流行性出血热、乙脑、病毒性高热等临床和科研过程中发现,清瘟颗粒治疗病毒性疾病的作用优势不是针对病原微生物,而是从整体上调整机体抗病毒能力,具有直接或间接杀灭病原体或抑制病毒复制、阻止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循环、镇痛抗炎、减轻病理损害等综合功效,可以缩短或阻断病程,减轻症状,缩短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菌毒并治,促进病情平稳过渡,减轻后遗症,减少并发症和西药的不良反应等。相关研究对有效保障人民健康、保证社会安定及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进展情况】已获发明专利一项,已按照中药复方制剂新药要求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板青
颗粒
商品说明书 板青颗粒说明书 兽用非处方药 【兽药名称】 通用名称:板青颗粒 商品名称: 汉语拼音:BanqingKeli 【主要成分】板蓝根、大青叶。 【性状】本品为浅黄色或黄褐色颗粒;味甜,微苦。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 【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热病发斑等温热性疾病。 风热感冒证见发热,咽喉肿痛,口干喜饮,苔薄白,脉浮数。 咽喉肿痛证见伸头直项,吞咽不利,口中流涎。 热病发斑证见发热,神昏,皮肤黏膜发斑,或有便血、尿血。舌红绛,脉数。 【用法与用量】马、牛50g;鸡0.5g。 【不良反应】按规定剂量使用,暂未见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暂无规定。 【规格】 【包装】100g/袋 【贮藏】密封,防潮。 【有效期】二年
德州京信药业有限公司
2021-09-10
小柴胡
颗粒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小柴胡颗粒 【成份】 柴胡、黄芩、姜半夏、党参、生姜、甘草、大枣。 【性状】 本品为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 【功能主治】 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规格】 每袋装10克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
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21-10-29
轻、重
颗粒
(飘浮、悬浮
颗粒
)同时分离技术
废水、污水及海水处理中经常存在同时分离重质颗粒和轻质颗粒的问题。液固分离的主要方法是离心和过滤,一般情况下,能靠离心分离解决,不采用过滤分离方式。这是因为采 用过滤方式的系统复杂、运行阻力大,特别是处理细小颗粒时,返清洗频率高,降低生产率。传统的离心分离技术一般情况下仅是靠颗粒和水的密度不同、产生的离心力不同,而将 密度大于水的重质颗粒从水中分离出来。密度与水接近或密度小于水的轻质颗粒,只能依靠 过滤方式分离。基于本项目研发成功的轻重颗粒同时分离技术所制造的广谱密度颗粒分离器, 充分利用了离心力场的特点,能将密度大于水和密度小于水的颗粒同时分离出来。不仅如此, 同时还利用了旋风分离器减阻技术,使该颗粒分离器的压力损失明显小于水力漩流器等同类 产品。另外,采取空间交错布置形式,使该广谱密度颗粒分离器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清华大学
2021-04-11
轻、重
颗粒
(飘浮、悬浮
颗粒
)同时分离技术
1 成果简介废水、污水及海水处理中经常存在同时分离重质颗粒和轻质颗粒的问题。液固分离的主要方法是离心和过滤,一般情况下,能靠离心分离解决,不采用过滤分离方式。这是因为采用过滤方式的系统复杂、运行阻力大,特别是处理细小颗粒时,返清洗频率高、降低生产率。 传统的离心分离技术一般情况下仅是靠颗粒和水的密度不同、产生的离心力不同,而将密度大于水的重质颗粒从水中分离出来。密度与水接近或密度小于水的轻质颗粒,只能依靠过滤方式分离。基于本项目研发成功的轻重颗粒同时分离技术所制造的广谱密度颗粒分离器,充分利用了离心力场的特点,能将密度大于水和密度小于水的颗粒同时分离出来。不仅如此,同时还利用了旋风分离器减阻技术,使该颗粒分离器的压力损失明显小于水力漩流器等同类产品。另外,采取空间交错布置形式,使该广谱密度颗粒分离器结构紧凑,占地面积 小。2 应用说明与传统离心分离技术(如水力漩流器相比)在分离重质颗粒效率相当(如 85%)的同时,还具有不低于 50%分离轻质颗粒的能力。同时因利用了旋风分离器减阻杆减阻技术,该设备阻力比传统水力漩流器降低约 30%、节电约 30%。另外,采用双排高低错落布置形式,设备结构紧凑,处理能力每小时 1000 吨时,设备最大外形尺寸仅为2×1.45×1.68 米。 图 1 采用双排高低错落布置形式的设备3 效益分析在化工、食品、建材、海水净化等多行业都存在轻重颗粒同时分离的问题,即使采用了水力漩流器,因轻质颗粒难于去除,致使过滤分离环节压力很大,成为限制生产率提高的瓶颈。采用广谱密度颗粒分离器,即使还需要配合过滤环节以进一步提高细微颗粒的净化能力,过滤环节的清洗频率及流动阻力都将大大降低,因而降低功率消耗,提高处理能力。
清华大学
2021-04-13
痹痛灵
颗粒
【项目来源】江苏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痹痛灵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的研究”,编号:BK2001126;江苏省中医药局项目“痹痛灵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证的研究”,编号:97011。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颗粒剂。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资深专家在全国著名中医风湿病专家汪履秋教授临床有效经验方的基础上研制而成,临床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疗效显著。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宣痹通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主要技术指标】 1.药效学研究:(1)对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病理模型-佐剂性关节炎影响。本品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继发性关节炎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外具有良好的镇痛、改善微循环作用。(2)对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本品能够显著抑制SRBC-DTH,对二甲苯诱导的耳肿胀、角叉菜胶诱导的足肿胀及大鼠腹腔白细胞游走有抑制作用。对正常的淋巴细胞存活没有影响。(3)对黏附功能的影响:当给小鼠灌服痹痛灵颗粒时,观察到PC1攻击6h后分离得到的脾细胞对胶原的黏附功能明显降低,痹痛灵颗粒在体外与细胞共孵表现了同样的作用,另外也能在体外抑制ConA体内激活的脾细胞与胶原的黏附。进一步考察痹痛灵颗粒对MMP-2、9及NO的影响,发现其能在体外抑制PC1攻击6h及ConA活体的脾淋巴细胞产生的MMP-2、9的活性以及NO的产生。因此,在痹痛灵颗粒对淋巴细胞跨基膜迁移的影响中,参与黏附及抑制MMPs及NO产生环节可能是其主要的靶点。 2.动物急性毒性试验:小鼠最大给药量(MTD)为340g(生药)/kg。 3.临床试验:痹痛灵颗粒能改善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具有抑制体液免疫和调节细胞免疫的双重作用,是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方剂。 【推广应用前景】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慢性滑膜炎、滑膜增生和纤维化,有明显的T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滑液也有B淋巴细胞及浆细胞,胶原酶增加,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原因不完全明了的全身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痹痛灵颗粒在名老中医经验方的基础上研制而成,临床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疗效显著。【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温胆汤
颗粒
【项目来源】经典方。 【类 别】中药新药6(2)类。 【剂 型】颗粒剂。 【处方来源】温胆汤是临床常用的一首古代名方,始载于北周姚僧恒著《集验方》(第五卷),南宋陈无择《三因方》中“虚烦证治”和“惊悸证治”条下亦载有相似的温胆汤,《集验方》仅仅把它看作大病后胆寒而见虚烦不眠证的康复用方,《三因方》则说凡心胆虚怯之证皆可服之,其主治范围更加广泛。本方沿用《三因方》之温胆汤方。 【功能主治】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以及惊悸不宁,癫痫等证。 【主要技术指标】 1、药学研究:按中药6(2)类新药的要求基本完成了药学部分的相关工作。本题总结历代文献中有关温胆汤的研究论述,探讨其组方的特色及作用机制;从原药材入手,对其品种、来源、质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初步制定了方中原药材的质量标准;工艺研究方面,根据文献及药材的成分研究分析结果,确定合理的提取精制方法,同时按中药6类新药研究标准制定初步的质量标准草案。关键技术包括规范的原药材及制剂质量控制技术。组方药味中药效物质的提取分离工艺技术。服用量少、吸湿性小的无糖型颗粒剂成型技术。 2、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以相关主要药效学动物模型为核心的药理毒理研究已基本完成。药效实验包括镇静抗焦虑等实验,急毒、长毒部分实验已基本完成。 3、临床研究:以忧郁症的临床特点,制定了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 【推广应用前景】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目前有二至四亿人口正为忧郁症所苦,在亚洲至少约有5千万的忧郁症患者,且人数还在不断上升。到2020年,忧郁症将与心脏病共同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两大疾病。本项目的应用规模巨大,作为一个有明确疗效的中药经典方,它的产业化必将带来具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益气复智
颗粒
【项目来源】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益气复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编号:99KJB360006。 【成果鉴定】已通过专家验收。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颗粒剂。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资深专家临床有效经验方。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化痰益智。主治血管性痴呆。 【主要技术指标】 (1)益智、抗痴呆作用。能提高多梗塞性痴呆大鼠的学习成绩,改善记忆功能,并能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长谷川智力量表(HDS)、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等精神量表的测试成绩。 (2)对缺血性脑损伤有拮抗和修复作用。 (3)具有抗自由基过氧化作用。 (4)能调节NO、ET的水平,并使之达成平衡。 (5)能调节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 (6)抑制升高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7)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等活血化瘀作用。 (8)具有抑制缺血性脑损伤脑内神经细胞凋亡、调节凋亡基因BAK、抑凋亡基因BC1-2的表达等作用。 综上研究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抗氧化、改善血液流变性、保护脑组织、调节血管内皮功能、调控促、抑凋亡基因的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等作用,充分体现了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较之以往单环节治疗作用的药物具有明显的优势。 【推广应用前景】随着人口老龄化,血管性痴呆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给社会及家属带来较重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对缺血性脑损伤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和临床经验的大量积累,证实脑血管性疾病以气虚血瘀为基本病机,而益气活血通络作为基本治法对缺血性脑损伤不同时期及不同证型均可应用且用之有效。本项目在此基础上,结合“痰瘀互生”,血管性痴呆患者多兼有痰浊的特点,根据前人经验及已有实验结果,筛选药物制成具有益气活血、化痰复智的“益气复智颗粒”,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双根清脑
颗粒
【项目来源】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双根清脑冲剂对血管性痴呆ICAM-1表达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编号:H-013。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颗粒剂。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家经过长期临床与实验研究认为精亏髓空,气血不足,脑府失养是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基础,瘀血阻滞,痰蒙清窍,脑络不通是血管性痴呆的病理关键,痰瘀久滞,化毒损髓是血管性痴呆发生及演变的核心环节,确定清毒活血化痰法是防治血管性痴呆的重要治法之一。据此组方,临床用于急性期血管性痴呆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0%。 【功能主治】清毒活血化瘀。主治血管性痴呆。 【主要技术指标】 1.临床研究:治疗血管性痴呆(VD)(急性期)70例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双根清脑颗粒可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降低痴呆患者血中ICAM-1含量,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总有效率达90%,疗效优于尼莫地平。 2.实验研究:本品能够使大鼠的反应时间和3分钟内错误次数明显下降,潜伏期明显延长,并可改善或部分改善其空间分辨反应能力;能显著降低模型动物脑海马组织及血清MDA、NO、NOS含量,升高或部分升高SOD的活性及SOD/MDA的比值;能有效降低VD大鼠模型脑组织内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推测其有下调VD大鼠模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的作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本品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的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本品血清药理具有下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细胞ICAM-1表达的作用。 【推广应用前景】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或缺血缺氧性脑损害导致的以认知损害为特征的一个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及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增高,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之势,且不同国家及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在欧美等国,血管性痴呆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氏病(AD)的第二位最常见的痴呆。然而,在亚洲及许多发展中国家,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超过了AD。研究显示,中国65岁以上老年中痴呆的发病率为3.9%,其中血管性痴呆占68.5%而居首位,平均病程在5年左右,存活率低于普通人群和AD患者。由此可见血管性痴呆是老年期痴呆的常见类型之一,在我国尤为突出。由于痴呆造成病人记忆、认知等方面的障碍,导致患者生活能力下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故本产品的开发上市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22
2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