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改善 PVB 汽车膜抗穿透性和抗低温冲击性
项目背景:1.夹层玻璃是由两片或多片玻璃,之间夹了一层 或多层有 PVB 膜,经过特殊的高温预压及高温高压工艺处理后, 使玻璃和中间膜永久粘合为一体的复合玻璃产品。2.夹胶玻璃因 其所具有的安全性、防盗性、隔音型、防紫外线、节能等性能广 泛应用于国内外汽车安全玻璃、建筑安全玻璃、太阳能光伏等领 域。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PVB 膜片:①汽车前挡风玻璃用 夹层 PVB 膜的抗穿透性。试样规格 2mm 玻璃+0.76mm 胶片+2mm 玻 璃,300mm*300mm.用 2260 克的钢球在一定高度自由落体砸玻璃, 目前可以承受 3.5 米高度,目标需求胶片可以承受 4.2 米高度; ②汽车前挡风玻璃用夹层 PVB 膜的低温抗冲击性。试样规格 2mm 玻璃+0.76mm 胶片+2mm 玻璃,尺寸 300mm*300mm,在零下 20 摄 氏度条件下,用 227 克钢球在一定高度以自由落体方式砸玻璃, 目标需求可以承受 11 米高度。2.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聚乙 烯醇缩丁醛的生产过程中第一步 PVA+丁醛的缩合反应,目前是 采用盐酸作为催化剂。寻找替代盐酸的催化剂或者无催化剂的方 法,要求替代材料低成本且无污染。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具有开展项目研发的能力及人员设备支持,以及验证和判断的科研能力,能够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青岛昊成实业有限公司 2021-09-03
污水处理用聚四氟乙烯膜
本成果发明了推压-膨化-拉伸技术加工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自主研发了工业化可行的全套加工设备。打破了美国戈尔、日本住友等公司的垄断,填补了国内产品空白。该材料具有孔隙率发达、强度高、耐酸碱、耐腐蚀、耐温等特点,克服了传统膜材的性能缺陷。可采用膜蒸馏或过滤方式处理废水,用于酸性、碱性、腐蚀性强的废水处理领域。本技术已获发明专利 3 项。
浙江理工大学 2021-04-11
一种多元物质原子层沉积膜制备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物质原子层沉积膜制备方法和装置,所 述方法,即使基片相对于原子层沉积反应腔直线运动,依次通过其内 用于完成不同原子层沉积的原子层沉积系统,基片通过每个原子层沉 积系统时:调整基片温度为相应原子层沉积反应最适温度。所述装置, 包括原子层沉积反应腔、基片承载台、运动平台和温度控制装置;原 子层沉积反应腔依次设置有多个原子层沉积系统;基片承载台,设置 在原子层沉积反应腔下方;运动平台,与基片承载台连接,带动基片 承载台运动;温度控制装置,设置在基片承载台下方。所述方法能高 效快速的制备多元物质原子层沉积膜,所述装置,能方便的通过现有 原子层沉积系统组装,兼容性强,功耗低,沉积效率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渗透汽化分子筛膜的规模化制备技术
分子筛膜是在多孔陶瓷支撑体上通过水热晶化制备而成的一层分子筛薄膜,利用分子筛自身微孔道结构,可以实现分子水平的分离。分子筛膜渗透汽化脱水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通过膜一侧引入含水有机溶剂,而另一侧抽真空的方式,能够有效实现溶剂脱水,获得高纯溶剂产品。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适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的微流控芯片
癌症从发生到临床发现往往需要10年的时间,癌症治疗的根本途径是早期发现或者对已转移瘤能有效治疗。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 cells, CTC)是指从原位瘤脱落下来进入到循环系统尤其是血液中的肿瘤细胞。作为液态活检核心靶标的CTC,不仅可用于癌症转移前的早期筛查,而且在临床肿瘤的分期、预后、特异性药物筛选、疗效检测、治疗和复发监测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然而由于CTC在血液中数量极其稀少(约1-100个/mL),其高效高准确捕获一直是科学前沿难题和临床应用的关键障碍。 现有的CTC检测方法仍存在较大的局限,包括检测准确度不足、成本高、效率低、时间长以及检测条件苛刻等。本项目提出的新型微流控芯片设计,将基于流线的降速结构和基于过滤的捕获结构有机整合,实现了CTC特异性的汇聚和保留,同时将部分白细胞和红细胞分流到出口。每经过一个这样的降速结构,CTC就被浓缩一次,白细胞和红细胞被分走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单元液流速度均得到了显著下降(变为原来的1/2)。经过多组这样的降速结构,液流流入捕获结构,此时流速已经非常缓慢,利用CTC和其他血细胞的尺寸和形变差异,通过三棱柱阵列能实现CTC的高效捕获。总体来说,本项目所提出的微流控芯片能在很大流速范围内(5-40 mL/h)都实现高捕获效率(高达94.8%)。此外,芯片上捕获到的CTC的纯度也较高(高达4log白细胞去除率)。临床癌症患者患者双盲测试结果详实准确率达到100%。运用本项目中的微流控芯片,将实验室培养的宫颈癌HeLa细胞掺杂到健康血液中,以模拟癌症患者血液,在很大流速范围内(5-40 mL/h)都能实现高捕获效率(高达94.8%)。同时,为了证明此微流控芯片的普适性,测试了四种实验室细胞系,包括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肺癌细胞系NCl-H226,捕获效率均稳定在91.3%以上。此外,也设置了不同的癌细胞密度以模拟实际的癌症患者血液,捕获效率近似为96.2%。随后,将本项目应用于临床,对11例癌症患者血液中的CTC进行检测,检出率高达100%,CTC个数从6-117个/mL不等,平均值31个/mL,中位数25个/mL。这些研究表明本项目中的微流控芯片能实现癌症患者的早期检测。本项目实现对癌症患者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的单细胞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的捕获,由于其成本低,方便快速,效率高,对操作条件不敏感等,因而非常适合大规模应用于临床,实现癌症的早期诊断、实时动态监测和阻断转移等效果。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一种可扩展的套管型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扩展的套管型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与通道尺寸匹配的预置物放入PDMS预聚物中,加热聚合PDMS,裁成PDMS块;S2:将预置物移除,留出放置通道的管槽,管槽具有两个管口;S3:使用倒角打磨后的点胶针筒,在PDMS块垂直于管槽的方向上开通孔;S4:将PDMS块开孔的两面分别与基底和顶层键合,其中顶层预置有加样孔;S5:从管槽的一个管口插入内径均匀的毛细玻璃管,从管槽的另一个管口插入预拉尖的毛细玻璃管,完成单级套管型微流控芯片的制作;S6:复用所述毛细玻璃管,重复步骤S5,形成多级套管结构。本发明有效降低了套管型微流控芯片制作的操作难度和经济成本。
东南大学 2021-04-11
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
将“双一流”建设与学校综合改革紧密结合,积极完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北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路径和模式,努力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时代标杆。
北京大学 2021-02-22
一种适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的微流控芯片
癌症从发生到临床发现往往需要10年的时间,癌症治疗的根本途径是早期发现或者对已转移瘤能有效治疗。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 cells, CTC)是指从原位瘤脱落下来进入到循环系统尤其是血液中的肿瘤细胞。作为液态活检核心靶标的CTC,不仅可用于癌症转移前的早期筛查,而且在临床肿瘤的分期、预后、特异性药物筛选、疗效检测、治疗和复发监测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然而由于CTC在血液中数量极其稀少(约1-100个/mL),其高效高准确捕获一直是科学前沿难题和临床应用的关键障碍。 现有的CTC检测方法仍存在较大的局限,包括检测准确度不足、成本高、效率低、时间长以及检测条件苛刻等。本项目提出的新型微流控芯片设计,将基于流线的降速结构和基于过滤的捕获结构有机整合,实现了CTC特异性的汇聚和保留,同时将部分白细胞和红细胞分流到出口。每经过一个这样的降速结构,CTC就被浓缩一次,白细胞和红细胞被分走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单元液流速度均得到了显著下降(变为原来的1/2)。经过多组这样的降速结构,液流流入捕获结构,此时流速已经非常缓慢,利用CTC和其他血细胞的尺寸和形变差异,通过三棱柱阵列能实现CTC的高效捕获。总体来说,本项目所提出的微流控芯片能在很大流速范围内(5-40 mL/h)都实现高捕获效率(高达94.8%)。此外,芯片上捕获到的CTC的纯度也较高(高达4log白细胞去除率)。临床癌症患者患者双盲测试结果详实准确率达到100%。
北京大学 2021-02-01
一种利用波浪能的漂浮摆式海洋人工下降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波浪能的漂浮摆式海洋人工下降流装置,该装置基于杠杆原理,通过将漂浮浮子所受的波浪力转换为压力水头,可将表层富氧水注入底层水体,缓解缺氧状况,改善水质。装置具有波浪自适应控制系统,可根据波浪力大小改变自身机械结构从而产生最佳下降流流量,从而高效利用波浪能。此外,在波浪条件较为恶劣环境下,控制系统将使整个装置处于待机状态,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使得装置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由于装置动力系统以机械构件为主,装置的维护和安装也比较方便。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装置有望在国内外波浪能资源丰富的缺氧海域进行大规模工程化的应用,缓解大面积的水体缺氧情况。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 Storm 实时流计算框架的消息可靠处理保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 Storm 实时流计算框架的消息可靠处理 保障方法,包括:①预处理阶段,对环境做初始化工作;②集群计算 过程中对已经发射并正处于计算状态的数据进行跟踪;③发射任务在 监听到消息处理成功的信号时,清空缓存区中属于它的所有子元组的 跟踪信息;④发射任务在监听到消息处理失败的信号时,定位产生处 理失败的任务的位置和待恢复数据;⑤根据跟踪信息和 xml 文件构建 消息恢复程序,然后从缓存区读取待恢复数据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9 70 71
  • ...
  • 239 24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