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央广网】走进代码与创新碰撞之地——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年4月10日,央广网客户端以《走进代码与创新碰撞之地——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21
连铸结晶器摩擦力专用数据库软件
该软件用于连铸结晶器摩擦力数据的在线分析和离线分析。它将 MDF 数据和连铸工艺参数数据库进行关联,实现信息集成,是分析摩擦力变化趋势、规律和进行事故分析的方便工具。对于工艺参数数据库经常和可能出现的错误,做了一系列的容错算法和经验处理,目前的摩擦力专用数据库能将每一块坯的各种工艺信息与此板坯在结晶器中的摩擦力信息较好地一一对应,且操作方便。可按 cast _no 、炉号( pono )、坯号( slab_no )三种方式分别对应找到其在结晶器内的摩擦力信息。本软件具有数据导入、曲线浏览、表格浏览、曲线打印、报表打印(表格打印)等功能。软件将原始专用数据表(这里称作工艺数据表)、摩擦力数据文件导入到软件专用的数据库中,点击工具条上的查询按钮,即可以三种方式浏览工艺参数、摩擦力数据,生成曲线,打印曲线和报表。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健康大数据分析与服务系统
已有样品/n我国慢病患者群体超过2.6 亿,慢病的早期预防、诊断、筛查变得尤为重要。该系统包含体检业务服务系统、家庭健康监测管理服务系统、第三方家庭健康服务支撑平台三类产品:客户群体是健康大数据数据采集、分析、服务的基础。本项目通过三类服务凝聚客户:1)以三甲医院体检中心为基地,通过智能体检服务、基于三甲医院权威的体检诊疗、康复方法指导,建立稳定的体检群体。2)通过移动互联网将服务群体拓展到慢病/老年病群体。基于体检
武汉大学 2021-01-12
环境与测绘学院陈国良教授课题组在视觉与空间数据智能处理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点云配准网络不仅能够为数据量较大的场景点云提供实时准确的良好配准结果,且能在低场景重叠度、点云噪声及点云稀疏性等因素的影响下保持鲁棒。研究结果对自动驾驶、机器人自主导航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中国矿业大学 2022-06-01
Gleason制准双曲面齿轮的设计和加工软件包
 该软件包是以王小椿教授提出的齿面三阶啮合理论为基础开发的融齿轮设计、加工、测量、误差修正等为一体的集成软件系统。它是设计加工Gleason制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的通用软件包。本软件包是服务于齿轮设计机加工全过程的全闭环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软件系统。系统能自动生成国产、进口以及全CNC Free-form型等数十种机床的调整卡,是一个面向用户的软件系统。目前,系统已全面升级,升级版中基于Free-form型机床开发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充分发挥了这种新型机床的加工潜能,使齿轮的加工和啮合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本软件功能相当完备,主要为:                  设计部分                   齿坯设计                  承载校核                   干涉检验                  大轮加工                   大轮粗加工调整卡                  大轮精加工调整卡           小轮粗加工                  小轮粗加工优化             小轮粗加工根深检验                  小轮粗加工调整卡           小轮精加工                  小轮精加工优化             小轮精加工根深检验                  小轮精加工根切检验         小轮精加工调整卡                  TCA分析                    齿面接触区预控修正                  全齿面干涉检验             修正部分                  滚检修正                   接触区位置修正                  小轮修正调整卡             三坐标测量修正                  生成测量网格               误差比较                  含误差的TCA分析           仅修正小轮                  小轮修正调整卡             同时修正大小轮                  大小轮修正调整卡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固废安全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市场背景:我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有机质废弃物产生量:城镇污泥年产量已经超过4000万吨(以含水率80%脱水污泥计,以下同),以有机垃圾、餐厨废弃物为代表的城市有机质废弃物产量超过1亿吨/年。但我国对有机质废弃物的稳定化处理与资源化处置显著落后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主要处理处置措施仍为填埋和焚烧,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威胁。随着欧洲等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战略的实施、国际能源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我国对大气环境及水环境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城镇有机废弃物的高效生物燃气化技术,尤其可以满足大型城市集中式处理处置与能源资源综合利用需要的有机废弃物干法厌氧生物制气技术,可以把有机质废弃物高效转化为生物燃气,生产清洁能源,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和高值循环利用,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有机垃圾、城市污泥等富含有机质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重点发展方向,各国纷纷在该领域投入大量研究,抢占城市有机质废弃物资源化与能源化产业化技术的制高点。由于我国污泥泥质的特殊性,其有机质含量远低于国外、含砂量高、生物反应池负荷低等,国外传统成熟的污泥厌氧消化处理技术在我国无法得到稳定应用,造成国内大量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故障闲置,城市污泥及有机质处理处置技术存在着重大的瓶颈性问题。 国内外现状:国内外有微波强化预处理促进低有机质污泥厌氧资源化、城市低有机质污泥的好氧堆肥研究、温和热处理对低有机质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等相关城市污泥厌氧化资源化技术,但针对我国污泥有机质低、含砂量高、区域差异大的特点的合适的污泥资源化处理处置技术却鲜少,本技术方案突破了传统厌氧消化要求进料含固率为5%的技术要求,实现了将进料含固率提升至10%~20%实现连续稳定厌氧消化的可行性与调控措施,并在国际上较早报道了脱水污泥直接实现厌氧消化的连续流试验结果,并提出了高含固体系下污泥与餐厨等城市有机质废弃物的协同厌氧消化调控技术,创造性的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典型低有机质污泥高含固厌氧消化的技术路线。 目前本项目组针对我国污泥低热值的泥质特点,开发了适用于生污泥与消化污泥的热解/焚烧耦合技术,并形成核心装备,解决了污泥及工业固废高效热化学处理的技术难道与成套装备。
同济大学 2021-02-01
固废安全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项目成果/简介:市场背景:我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有机质废弃物产生量:城镇污泥年产量已经超过4000万吨(以含水率80%脱水污泥计,以下同),以有机垃圾、餐厨废弃物为代表的城市有机质废弃物产量超过1亿吨/年。但我国对有机质废弃物的稳定化处理与资源化处置显著落后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主要处理处置措施仍为填埋和焚烧,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威胁。随着欧洲等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战略的实施、国际能源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我国对大气环境及水环境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城镇有机废弃物的高效生物燃气化技术,尤其可以满足大型城市集中式处理处置与能源资源综合利用需要的有机废弃物干法厌氧生物制气技术,可以把有机质废弃物高效转化为生物燃气,生产清洁能源,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和高值循环利用,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有机垃圾、城市污泥等富含有机质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重点发展方向,各国纷纷在该领域投入大量研究,抢占城市有机质废弃物资源化与能源化产业化技术的制高点。由于我国污泥泥质的特殊性,其有机质含量远低于国外、含砂量高、生物反应池负荷低等,国外传统成熟的污泥厌氧消化处理技术在我国无法得到稳定应用,造成国内大量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故障闲置,城市污泥及有机质处理处置技术存在着重大的瓶颈性问题。 国内外现状:国内外有微波强化预处理促进低有机质污泥厌氧资源化、城市低有机质污泥的好氧堆肥研究、温和热处理对低有机质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等相关城市污泥厌氧化资源化技术,但针对我国污泥有机质低、含砂量高、区域差异大的特点的合适的污泥资源化处理处置技术却鲜少,本技术方案突破了传统厌氧消化要求进料含固率为5%的技术要求,实现了将进料含固率提升至10%~20%实现连续稳定厌氧消化的可行性与调控措施,并在国际上较早报道了脱水污泥直接实现厌氧消化的连续流试验结果,并提出了高含固体系下污泥与餐厨等城市有机质废弃物的协同厌氧消化调控技术,创造性的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典型低有机质污泥高含固厌氧消化的技术路线。 目前本项目组针对我国污泥低热值的泥质特点,开发了适用于生污泥与消化污泥的热解/焚烧耦合技术,并形成核心装备,解决了污泥及工业固废高效热化学处理的技术难道与成套装备。应用范围:项目已经进入示范运行阶段,在长沙(基于热水解预处理的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工程,500吨/天)、镇江(污泥热水解+污泥/餐厨高含固协同厌氧消化工程,260吨/天)、丽水(市政与工业污泥热解/焚烧耦合无害化处理,100吨/天)等地建立了示范工程,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通过本技术的应用实行,市政污泥及城市有机质高级协同厌氧消化制气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有助于解决我国有机质废弃物处理设施普遍存在的厌氧消化产气率低、降解率低的问题,在原有工艺基础上提供更高的生物质能源利用率。既可以解决城镇污泥及其他城市有机质的处理处置问题,又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能量流的最大化循环,突破了我国在生物质能这一重大国际热点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与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社会和创新效益。项目阶段:其他(进入示范运行阶段)效益分析:技术亮点:该项研究工作突破了传统厌氧消化要求进料含固率为5%的技术要求,实现了将进料含固率提升至10%~20%实现连续稳定厌氧消化的可行性与调控措施,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典型低有机质污泥高含固厌氧消化的技术路线,解决了我国城市不同废弃物在高含固的条件下实现协同厌氧消化问题,增加消化设施的工程效益,提高反应效率的问题,为我国城市有机质的协同消化提供了机理与技术研究的支撑,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我国污泥低热值的泥质特点,开发了适用于生污泥与消化污泥的热解/焚烧耦合技术,并形成核心装备,解决了污泥及工业固废高效热化学处理的技术难道与成套装备。 技术优势:相较于传统消化技术,解决了我国有机质废弃物处理设施普遍存在的厌氧消化产气率低、降解率低的问题,实现了高进料含固率下的持续稳定运行,提高了单位体积产气率,从而提高了单位体积产能,在原有工艺基础上提供了更高的生物质能源利用率,从而实现市政污泥、餐厨、禽畜粪便、有机垃圾等废弃物中营养物质与能源的协调调配与高值利用。
同济大学 2021-04-10
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
造纸、化工、石化、纺织等行业用水量大,在水资源越来越紧张的当下,控制这些行业的 用水是大势所趋,这些行业进行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是降低水耗的关键。最近几年,华东理工 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针对不同行业废水的特点,研究开发了一些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如 催化氧化技术、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组合技术、催化氧化-生物活性炭技术、催化还原-生物 组合技术、双膜工艺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智能信息处理与认知神经工程
一、 项目简介智能信息处理与认知神经工程是软件理论、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处理、认知科学等交叉发展的结果,其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理论及应用领域广泛关注的热点。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课题组在复杂系统的算法设计和分析、脑认知与神经工程、生物计算、机器学习理论和算法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1、将智能计算与神经工程相结合,建立了128导脑电信号采集分析和处理研究平台,对各种自发和诱发脑电信号进行采集,研究各种信号分析、特征提取方法,进行脑源时空定位研究,开展了认知工程与脑功能网络研究。2、建立了经颅磁刺激(TMS)技术的软硬件研究平台,将磁刺激技术与传统中医针灸理论相结合,进行磁刺激穴位诱发脑电特性分析及信号传导机理研究。开展了重复脉冲磁刺激穴位的作用效应研究,分析磁刺激穴位的作用效果及穴位的特异性。3、进行了基于运动想象、听觉的脑机接口(BCI)技术的研究,并在脑电数据进行离线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在线的BCI系统平台。4、开展了智能计算方法在医学图像分割、处理与三维重构中的应用研究。三、 技术指标(包括鉴定、知识产权专利、获奖等情况)近年来完成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0项,发表论文45篇,其中SCI、EI检索33篇。四、 高清成果图片3-4张磁刺激技术研究脑机接口技术研究图像分割与三维重建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生物医学信息处理与分析
一、肺部MRI图像分析与处理项目背景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死亡率极高。磁共振成像(MRI)对人体没有辐射,且具有多模态信息,其在肺癌早期检测与诊断中应用逐渐受到关注。研究成果:基于显著性检测网络的肺肿块检测、基于多尺度标记点约束的图像配准、基于深度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的多模态肺肿块分割二、乳腺X线图像分析与处理项目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基于乳腺X线图像的乳腺癌检测可获取定量的分析结果,减少医生自身和相互间的差异,提高阅片的一致性,有助于乳腺癌早期检测。项目成果:基于Anchor-Free YOLOv3的乳腺肿块检测方法、基于双边分析的乳腺肿块检测方法三、脑电信号分析与处理项目背景癫痫是世界第二大神经系统疾病,基于脑电的癫痫诊断、治疗与健康管理是科学界研究的焦点。研究成果:(1)基于人工智能的痫样脑电在线检测/预测方法(2)用于痫样脑电在线检测的超低功耗小波变换芯片——癫痫诊断(3)面向癫痫发作检测的可穿戴人工智能芯片——癫痫治疗
北京交通大学 2023-05-0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557 55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