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体化HPV检测仪器
本项目在提出了一种利用水相及油相介质之间表面张力的选择性通过结构(可称为“介质阀”)的同时,将这种介质阀结构集成于微流控芯片,配合磁珠实现了对核酸纯化的目的。同时,本研究基于介质阀结构及LAMP扩增技术完成了一套完整的微流控芯片及自动化检测-扩增装置。
清华大学 2021-02-24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掺氢天然气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掺氢天然气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掺氢天然气输配管道中的光谱透射率数据,分析测量通道的光强变化趋势,计算光程对应的光谱透射变化量,筛选光程对应的光能量衰减特征,得到光谱衰减特征数据。本发明中,通过深入分析光谱透射率数据,提升光强变化和光能量衰减的测量精度,增强光谱衰减特征数据的准确性,结合短长光程透射信息和差异化氢气掺混比例的识别,优化光谱衰减曲线,提高测量稳定性,使用偏移模型动态修正光谱数据,精准分析泄漏气体动能与流动方向,提取泄漏点扩散路径,优化安全评估过程,提升风险预警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天然气发动机改装与控制关键技术
天然气发动机热泵(Gas Heat Pump)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燃气空调技术,区别于市场上 的 LiBr 吸收式制冷机;它利用天然气发动机驱动制冷压缩机工作,同时回收发动机的 余热、在夏季产生热水,冬季直接补充采暖。目前所有的 GHP 产品均由日本进口、成本 高、投资回收期长。 本项目成果利用汽油机改装技术,使用自行开发的天然气进气比例混合装置,精确 控制发动机转速,实现制冷能力的连续调节。在达到国外产品性能的同时,加工成本大 大下降。
同济大学 2021-04-13
分流分相式天然气-水-油多相流体测量技术
经过十年多的实验室研究,本项目在技术上已经成熟,现已走出实验室进入工业应用,相关研究论文也在国际和国内杂志上发表,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肯定。分流分相法的测量原理是,首先采用一种独特的多相流分配技术从多相流中严格按比例分流出一小股多相混合物,并将其分离成单相气、油和水,然后分别用单相流量计测量它们的流量,最后仍将这部分流体返回被测两相流体的管道,多相流体的各相总流量则根据比例关系而确定。因此,分流分相法实际上将多相流体的流量测量变成了单相流测量,同时又具有很小的体积,便于做成仪表广泛应用。由于所有仪表都工作在单相流中,因而,不但能显著提高测量仪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测量过程与流体的性质无关,计量精度目前已接近3%,有希望逼近单相流的测量水平。采用分流分相法研制的注汽流量干度仪也已通过工业性考核试验,在胜利和新疆油田得到推广应用,流量和干度的测量精度均达到3%,一致认为这是目前测量注汽流量和干度最好的仪表。分流分相式气-油-水三相流量计经过5年多的实验室研究,已经趋于成熟,测量精度能达到3%以内,具备了工业现场的应用能力。在油气田使用该项技术能替代目前的分离计量设备,大幅度降低油田的开发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自动化检测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系统
技术简介 在“863”成果的基础上开发了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系统(VSurs-W型测量系统),该系统针对水上水下坐标系统不统一、小型岛礁或礁石型海岸带测量难度大、登岸留有一定宽度靠岸的空白、水上构筑物缺乏有效的测量手段等国际性难题,提供一种高效的地理信息获取手段。 创新点及性能指标 该系统针对水上水下坐标系统不统一、小型岛礁或礁石型海岸带测量难度大、登岸留有一定宽度靠岸的空白、水上构筑物缺乏有效的测量手段等国际性难题,提供一种高效的地理信息获取手段。
山东科技大学 2021-05-10
PanoSim汽车智能驾驶软硬一体化仿真测试系统
PanoSim自动驾驶仿真测试软件介绍 PanoSim是一款面向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与产品研发的一体化仿真与测试平台,包括高精度车辆动力学模型、高逼真汽车行驶环境与交通模型、车载环境传感器模型和丰富的测试场景等,以及面向汽车自动驾驶软硬件开发的场景及交通流构建、车辆建模、环境传感器构建、虚拟实验台、动画与绘图等系列工具链,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拓展性,支持第三方的二次定制化开发,操作简便友好。 (1)支持MIL/SIL/HIL/DIL/VIL多物理体在环仿真:提供各类I/O接口可便捷地接入各类实时处理器、控制器、传感器、驾驶模拟器,以及包括车辆及其底盘和动力执行机构在内的各类软硬件系统,以满足自动驾驶研发在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的实时仿真需求;             (2)支持ADAS/V2X和自动驾驶仿真开发与测试:支持包括汽车自适应巡航(ACC)、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保持辅助(LKA)、自动泊车(AP)、交通拥堵辅助(TJP)等在内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以及其它自动驾驶技术与产品的仿真开发与测试;  (3)支持驾驶模拟体验、人机交互与人机共驾:支持高逼真度的驾驶体验,包括不同道路、交通和天气环境下的驾驶体验,ADAS功能和自动驾驶系统体验,支持人机交互与人机共驾系统的研发与测试等; (4)支持自动驾驶感知/决策/规划/控制算法开发:集高逼真度道路与环境模型、交通流与智能体模型、传感器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等于一体,支持自动驾驶感知与决策、规划与控制等算法开发、模型训练和测试要求; (5)支持多节点、分布式实时仿真:通过高逼真实时环境渲染、高精度传感器模型、分布式实时仿真架构、高算力、真实数据接口模拟等支持车辆真实EE架构下包括相机、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在内的多传感器分布式机群模拟,以及数据处理器、运动控制器、驾驶模拟器等在环的自动驾驶算法开发与测试; (6)支持数字孪生测试与高并发云仿真: 支持虚拟环境下的道路、交通与气象模型,环境传感器模型等与真实世界车辆和车载软硬件系统的数字孪生测试;支持基于云平台的人-车-路-环境信息融合、云端一体高并发实时仿真;支持云平台下的实时在线学习与模型训练、自动驾驶算法的高效迭代与仿真测试等(以上系统功能见图3)。
浙江天行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5
平-立组合加载相似模拟实验架
本项成果是在底支撑架的左端设左安装架、右端设右安装架,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的顶端设上安装架,左安装架、右安装架、上安装架上前后方向加工有孔,槽钢的一段设在左安装架上、另一段设在右安装架上,在上安装架上设上加压装置、左安装架上设左加压装置、右安装架上设右加压装置。本发明采用单体实验架组装技术方案,一个单体实验架可进行平面试模加载实验,两个以上的单体实验架可进行立体试模加载实验,单体实验架上设置了加压装置。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一体化草莓采摘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体化草莓采摘器,其包括外壳、剪切结构、传动结构和收集器。外壳的一端设一缺口,另一端设有凹槽一,底部开设有缝隙。剪切结构包括:夹取构件、刀片下固定座、刀片、刀片上夹片、拉杆、钢丝。夹取构件、刀片下固定座、刀片、刀片上夹片相互固定后安装在外壳缺口处,与外壳同轴转动连接。刀片与刀片下固定座转动连接。钢丝连接拉杆后再与刀片上夹片相连。传动结构包括电机,驱动轮,齿轮一,齿轮二,带轮一、带轮二与同步带。通过电机驱动齿轮一与齿轮二相向转动,带动外壳内的带轮一、带轮二及同步带同步运动。收集器呈网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自闭合盒盖一体化手提盒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闭合盒盖一体化手提盒,具体实施为:盒盖(1)与 盒子(2)相连,在盒盖(1)两 端开有孔,其上穿了分散手提带(5),在盒子 (2)边上设有通线槽(4),分散手提带(5)通过通线槽(4)汇集 成手提带(3)。 装物品时打开盒盖(1),分散手提带(5)和手提带(3)被抽回;提起手提带 (3),手提带(3) 和分散手提带(5)被抽出,盒盖(1)关闭。本实用新型从 而具有安全和保洁的功能。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海空天”一体化海洋立体观测
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中,“海空天”对海观测和探测是必要手段。面向我国海洋强国战略需求和十四五规划中军民领域技术挑战,以及山东省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重大需求,威海校区“海空天”对海观测团队开展了关键技术突破、观测装备研发、系统研制和应用服务,同时与涉海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升级传统行业,提升产业行业竞争力,服务新旧动能转换。课题组十三五期间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内基金的基础研究类项目,国家、省市重点研发计划等民口类项目,此外还承担了军委科技委、装备发展部等国防类项目,形成了诸多科技成果。科研经费累计约1.5亿元。获批国家双一流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新一代海空天对海观测技术综合试验平台、工信部对海监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通信与智能无人观测装备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海洋智能无人装备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课题组重点打造一个中心:海洋信息综合获取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建设两个基地:数据获取及处理平台建设,标准化综合试验测试平台建设;解决三大难题:海洋探测手段不完善、海洋探测装备可靠性低、海洋技术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的难题;提供四个支撑:支撑“海空天”一体化空海协同探测技术体系、海洋装备试验测试标准化体系、山东省十强产业和新旧动能转换、海洋强国和海防建设。 面向我国海洋强国战略重大需求,军民领域对海观测技术挑战,以及山东省地方经济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重大需求,针对我国海洋智能装备企业研发投入大、产出慢、可靠性差、稳定度低,难以满足应用需求的问题,威海校区“海空天”对海探测团队开展智能装备核心技术突破和共用技术研发,降低装备研发成本。通过标准化试验和测试保障可靠性和稳定度,形成了涵盖综合环境感知目标探测、智能观测平台技术(无人机、无人船、水下自主航行器和水下机器人)、跨域通信协同组网技术、观测数据处理、服务与应用等为一体的“海空天”对海观测技术体系。基于“海空天”一体化空海协同观测技术体系,开展相关探测装备研发,构建演示示范系统。取得典型研究成果如图所示。 科研团队规模60余人,目前乌克兰外籍院士1人、教授/研究员3人,副教授10人,讲师4人,基本科研岗和任务型工程师2人,研究生40余人。 研究成果将为组建山东省“高密度、多要素、全天候、智能化的海空天立体观测网”,提升我省乃至国家的自主海洋装备研发能力、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以及建立海洋装备测试服务体系提供技术及装备支撑。本项目所研究成果不仅能够突破海洋传感器低功耗设计、自主无人观测平台控制、异构网络组网、海洋数据深度学习及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而实现海洋观测装备的立体化和智能化跨越式发展,而且对于树立我国海洋观测产品品牌的国际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对全球性资源要素的控制能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海工装备、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技术应用产业化前景。 项目产品旨在通过关键技术的开发满足我国在海洋国防安全、海洋地形观测、海洋渔业养殖环境监测、勘探、打捞等以及灾害预警方面的智能化装备亟需,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市场,特别对于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带和海上粮仓的需求,具有极大经济价值和效益。预计未来3 年,年投资增幅超过百亿元,保守估计平均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0%以上,行业前景良好,将提升我省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我国其他临海省份也存在巨大海洋和渔业需求,同时为相关行业的竞争力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项目研发将推动牵头公司产品提档升级,具有海空天立体化监测功能的智能海洋观测装备在未来将成为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主流产品之一,市场容量极大,可达数千亿元。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