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效、节能、环保的重质燃料油乳化生产技术
Ø 重油作为工业生产的基本燃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目前,我国每年用作燃料的重油在4000万吨以上,节约使用重油,有着重要的节能意义。改善重油的燃烧状态,使重油在炉内充分燃烧,是节约使用重油的关键。使用乳化重油改善重油燃烧时的雾化状态,从而达到节油的目的,已成为国内外专家的普遍共识,并得到了科学的验证。生产高效、节能和环保的乳化重质燃料的关键技术在于重油乳化剂的选择,该项目的技术人员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多种重油乳化剂、添加剂配方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均匀设计原理开发的重油乳化剂具有以下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清洁低硫船舶燃料油制备及石油污染生物治理
我国的清洁船舶燃料油(重油型)缺口巨大,每年进口 1000 万吨以上。目前,国内外均采用调和技术生产船舶燃料油,国内大部分产品均为中高硫燃料油(硫含量约为 1.0~3.5%)。传统调和技术技术含量低、生产成本高,且无法实现对劣质原料的有效利用,造成清洁型燃料油产能的严重不足。以欧盟标准的低硫(硫含量<0.1%)清洁船舶燃料油为例,其需求量大且价格昂贵,当前国内无生产企业,全部依靠进口。2020 年,船燃硫含量标准将在全球范围内由现行<3.5%大幅提升至<0.5%。与此同时,国内石油炼化每年产出约 2500 万吨油浆或渣油,大部分作为劣质锅炉燃料低价销售,与清洁船舶燃料油之间存在巨大价差。因此,将劣质重油转变为清洁船舶燃料油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潜在的市场价差每年可达 2000 亿人民币以上。 我课题组开发的生物炼化技术可弥补加氢法等在重油脱硫脱氮应用上的缺陷和弊端(如:粘度降低、催化剂中毒等),可重点去除高硫原油、渣油和油浆等劣质油品中的有机硫氮以及重金属等其它有害固杂成分,且保证油品的高粘度。已与多家企业合作完成 800 余次生物脱硫技术测试,脱硫效率可达 30~60%,并初步建立 1~5 吨的中试装置。试制的清洁型 180#和 380#船舶燃料油产品经国家权威检测机构鉴定优于国际标准。该项技术实现突破,可替代传统调和技术,为石化企业、船舶燃料油经销企业提供高品质清洁燃料油的生产和油品升级服务。仅需约 200~300 元/吨成本即可实现劣质油浆转化为优质清洁船舶燃料油(价差大于 1000 元/吨),具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我课题组基于生物炼化核心技术(8 项专利)已开发以下四项技术,均有较好应用效果,可实现工业化。包括: 1)清洁船舶燃料油制备技术(中试) 2)油浆的生物清洗技术(中试) 3)生物乳化油制备技术(中试) 4)石油污染生物修复剂(产品成熟) 
南开大学 2021-04-13
SC-0175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仪
仪器概述 本仪器是根据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0175《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设计制造的。适用于用加速法测定馏分燃料油的氧化安定性能。用加速氧化法测定中间馏分燃料油的固有安定性能,是油品开采、生产、使用单位,各相关院校、科研部门等测试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能首选的一种自动化仪器。 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AC220V±10% 50Hz 2、显示方式:电脑触摸屏控制 3、恒温精度:95℃±0.2℃ 4、氧化计时:16h±0.2h 5、工作方式:自动加温,自动控温 6、氧 化 管:硼硅玻璃材质,符合SH/T0175标准 7、氧气流量:50±5ml/min 8、冷却计时:≤4h 9、试样数量:6路,同时可作6个试样 10、 氧化稳压阀:在流量计前配有稳压阀 性能特点 1、彩色触摸屏显示,单片机控制系统,控制全过程,启动开始实验后,免看守。 2、仪器由加热水浴,冷却暗箱,流量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组成。 3、控温精准,温度范围可达到 100℃,温度控制稳定精准,可达到 0.1℃。 4、温度控制安全方面,设有超温断电装置。具有故障自动诊断,自动报警。 5、流量计可测量 3±0.3 L/H 氧气,每个流量计配一套氧化装置,而且在流量计前配有稳压阀。 6、智能化控制,试样氧化时间自动控制,到时系统报警提示。 7、流量控制由流量计等组成。可直观方便的调节氧气流量达到试验要求。 8、配备的暗箱可以实现氧化管的冷却要求,可直接放入其中,进行室温冷却。 9、恒温浴全不锈钢材质,耐腐蚀,整机呈落地款式,底部装有活动支脚,搬移方便。 网址链接 http://www.csscyq.com/proshow.asp?id=749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3
材料学院周欢萍团队和张艳锋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重要进展
《科学》报道材料学院周欢萍团队和张艳锋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重要进展。
北京大学 2025-01-14
高透明纳米复合节能膜及其节能玻璃制品
国家“863”计划课题“高透明紫外阻隔纳米复合高分子贴膜材料及其工业化制备技术”专家组验收意见认为:“课题研究创制了高透明纳米功能颗粒液相分散体新技术和玻璃节能用高透明纳米复合高分子贴膜制品新技术和新产品,解决了无机纳米颗粒在高分子膜基体中纳米级分散的难题,攻克了规模化生产关键工程技术,建成了100 吨/年无机纳米功能颗粒液相分散体生产线和500万m2/年的纳米复合高分子贴膜示范生产线,实现了稳定批量生产。纳米复合高分子贴膜制品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80%,紫外线和红外线阻隔率分别大于99%和90%。该产品已成功用于建筑玻璃节能改造上,具有隔热保温作用,可使室内保持冬暖夏凉,夏季空调用电节能可达30%以上,与国内外玻璃节能同类产品相比,该新产品具有显著的性价比优势,市场应用推广前景广阔”。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高质量石墨烯散热膜的制备及应用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得芯片功耗显著增大,热量管理因而成为其中至关重要的核心环节。热量的快速导出对于芯片正常运行是决定性的。具有高导热能力的散热薄膜是这方面的关键材料,发展高性能、低成本散热薄膜材料已经成为关系未来消费电子、信息技术乃至人工智能等许多领域的关键。现有的散热薄膜主要采用的是聚酰亚胺薄膜经过高温碳化、石墨化后形成的人造石墨膜,其原材料聚酰亚胺的制备技术掌握在杜邦公司手中,成本昂贵,国内散热膜加工企业的利润率不断受到挤压。
复旦大学 2021-04-10
功能型有机/陶瓷复合膜的制造技术
成果描述:在α-Al2O3、TiO2介孔膜上接枝或接枝聚合一层薄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诸如疏水的、亲水的、荷负电纳米孔的或者荷负电纳米孔的活性过滤膜,从而制备出特定工艺专用的膜,如脱水膜、膜蒸馏膜,超滤膜和纳滤膜,可广泛应用于醇类的除水,海水和苦咸水淡化,难分离污水的脱水,酸的浓缩,给水的软化,废水处理的中水回用等领域。另外,由α-Al2O3和TiO2制备的各种大孔和介孔膜可被广泛应用于苛性介质如酸和碱中的颗粒杂质去除工艺。 流体机械密封端面变形、传热和密封端面间隙流场的研究,考虑流体流动、热量传递和端面变形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提供机械密封和干气密封的通用设计软件。市场前景分析:环保领域:烟气脱硫硫酸的净化过滤与浓缩,污水处理的中水回用,MBR,难分离、有毒有害和放射性废水的处理。 其它领域:给水的软化,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无加热源的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有机物的分离。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1.疏水膜表面接触角大于130°,平均孔径0.5微米; 2.亲水膜的水渗透蒸发通量大于610 g m-2 h-1,选择性大于139; 3.荷电纳滤复合膜的通量大于2.6 L m-2 h-1 bar-1,对二价离子的截留率大于90%; 4.超滤陶瓷膜的截留分子量在7,000~100,000范围可任意选定; 5.微滤陶瓷膜的孔径在0.1~3微米之间可调。 国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膜侧种植防除苜蓿田间杂草的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膜侧种植方法防除苜蓿田间杂草的技术。使用该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苜蓿田杂草的盖度,使苜蓿田的盖度降低21‑46%;同时大幅提高当年的苜蓿干草产量,提高幅度19.8%‑152.6%。可以使每公顷3年总的产量增加9387.6‑9438.4kg,按每吨价格2400元计算,可以使每公顷增加经济效益22530‑22652元,折合每亩增效1502‑1510元。同时降低了除草剂的使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可以有效促进苜蓿产业的低环境消耗生产的目标。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适用于陶瓷PTC装配技术的卷膜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陶瓷PTC装配技术的卷膜装置。四个推杆组分别为上竖直推杆组、下竖直推杆组、上水平推杆组和下水平推杆组,机架上面板和机架下面板的四角之间均通过面板撑杆固定支撑连接,上竖直推杆组安装在机架上面板顶面中心,上水平推杆组安装在机架上面板顶面的一侧,下竖直推杆组安装在机架下面板顶面中心,下水平推杆组安装在机架下面板顶面与上水平推杆组相反的一侧,发热芯位于上竖直推杆组和下竖直推杆组之间,四个推杆组按固定顺序运动,将薄膜全部卷在发热芯上。本发明采用自动卷膜技术,相比手工卷膜技术,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使产品规格统一。
浙江大学 2021-04-11
炭黑与聚合物复合制备新型太阳膜
制备对可见光透过良好,而对紫外线和红外线有优良的阻隔作用,并且价格低廉,易于加工的建筑用或车用太阳膜是非常有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的。现今市场上的太阳膜,一般是采用沉积或溅射的方法在聚合物薄膜或直接在玻璃上沉积制备的一层或多层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主要利用金属膜或金属氧化物膜对红外线进行吸收和反射。但由于这种方法所需设备复杂昂贵,而且填充的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成本也不低廉,所以制备低成本且性能优良的太阳膜成为一种需求。本项目采用价廉易得的炭黑作为填充物,与聚合物复合制备太阳膜。炭黑作为一种典型的吸光物质,对紫外线和红外线有很强的吸收特性,但炭黑易团聚,在聚合物基体中不易分散,造成薄膜不同区域可见光和紫外线及红外线的透过率差异很大,另外炭黑粒子的分布不均,也会造成成膜性能差,薄膜韧性不能达到应用要求。本项目首先通过对炭黑进行改性,改善其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并使改性炭黑粒子的尺寸远小于可见光的波长,粒子和基体的折射率尽量匹配,从而减小粒子填充的体积份数。炭黑经过改性后,其填充的聚合物复合薄膜将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保持对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强吸收特性,使这种复合薄膜作为太阳膜使用成为一种可能。本项目详细研究了改性炭黑在基体中的分散状况,并对复合薄膜的光学特性进行了重点研究, 解决可见光透过率与红外线阻隔这一对矛盾,从而制备符合太阳膜性能要求的新型复合薄膜。另外,制备复合薄膜的方法简单,操作时无需复杂昂贵的设备,因此应用前景广阔。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8 39 40
  • ...
  • 89 9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